靠制茶发家致富养夫郎

作者:潜心钻研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 26 章



      陈安没想到短短两个月,苏杭就已嫁为人夫,明明在去之前两人还在一起畅想着未来。当他远门回来上门找苏杭,准备跟他诉说这两月的所见所闻,看到黄秀支支吾吾的道苏杭已经嫁人时,他感觉天崩地裂。

      他想,明明就出门两个月,怎么回来什么都不一样了,早早地这样就不出什么远门了,苏杭受了这么大的委屈,他都不在他身边。

      苏杭感觉到肩头的衣服渐渐地湿了,无奈轻拍他的肩膀安慰道:

      “好啦别哭了,可能嫁之前是受了点委屈,但是嫁过来我发现赵蘅变了,人上进了许多,也不在酗酒了。”

      “真的?”

      “真的,不然你以为凭我的性格,要是嫁过来之后他敢对我不好,我就能找我哥揍他,而不是这会儿还在这边安慰你。”

      “那、那你成亲也不和我说一声,我都没吃上你的喜糖。”陈安抽抽噎噎道,

      “你也知道事发突然,我的婚礼都是随便办的,等下次等下次吧。”

      “嗯嗯。嗯?”还不等陈安想太多,赵蘅已经过来说开饭了。

      看着陈安把腮帮子塞得鼓鼓的还在不停的往嘴巴里塞东西像只小仓鼠似的,苏杭无奈中带了点好笑,几月不见,陈安还是如此天真活泼。

      “小安慢点吃,不着急。”

      “好吃!真好吃啊杭哥儿,难怪你不回去了,换我我也不回去,天天吃!”

      赵蘅都要被他笑死了,他指着陈安道:

      “他一直都这样吗?”

      陈安才懒得鸟他,看在他这么会做饭的份上,他暂且相信杭哥儿,但是杭哥儿要是受到了委屈他一定会把他三个哥哥都叫上门的!

      陈安在赵家吃了个肚圆才回家,走时苏杭见他还对着那没吃完的卤味依依不舍,便给他装起来让他回家慢慢啃。

      陈家人见他回来,也是关心的上前询问苏杭的近况,毕竟苏杭与陈安从小一块长大,两家人都非常熟悉,当得知去一趟远门苏杭就嫁为人夫时,也是震惊不已。

      面对全家人的问询,陈安拿着鸭翅边吃边把今天下午在赵家的情形与家里人道来,看样子赵蘅目前对苏杭还是不错的,陈家人稍稍放心了些,又见陈安不知吃些什么香的很,也上前拿道:

      “安儿,你吃的啥?给爹也来点。”、“还有哥哥我,安儿我也要。”(陈钰)“娘也尝尝。”

      陈安也已经吃饱喝足,爽快的分发,见陈迩冷着张脸看书,便喊道:
      “三哥,你怎么不吃啊?快来尝尝,别的不说赵蘅做饭还挺有一手的。”

      “玩了许久,许多功课落下了,我还要复习功课。”语气不似以往的温和,不过其他人也没想那么多,只以为他是着急复习功课,只有陈母若有所思的瞧他。

      这边赵蘅和苏杭刚把第一批委凋的茶叶往制茶室运,这段时间他们把货都卖完了,不得不说有的人喝起茶来,一天三壶都不够,再加上茉莉花茶针对的是女性哥儿,销售量也是杠杠的。

      这段时间李家又送了几批过来再加上赵蘅不久前刚去把自家茶地新长出来的茶叶给采了,原料还算充足,赵蘅做好字条一一给其配上时间用途。

      接着便带着苏杭学习如何制茶,苏杭刚刚上手两月虽还有不足,但人聪明心细,赵蘅让他慢慢来先把一个一个步骤学到精学到细,就算脑子里忘记了,也要有肌肉记忆。

      制茶从没有捷径可走,就算是赵蘅也是十年如一日的勤加练习才到这份上。

      两人忙活到半夜才堪堪上/床,赵蘅正在给苏杭抹护手的油膏,本来还算娇嫩的手在制茶的同时,偶尔空闲也会做做木活导致粗糙了些许。

      赵蘅一边抹一边道:

      “等这几批茶叶制成,就不用那么劳累了。”

      “那接下去咱们就去镇上卖茶,冬日怎么办?之前村里人不卖茶就是因为这几年的冬天越来越冷,茶树都被冻死了。”

      “别担心,我已经想好了对策,你还记得我爷爷原来不是很多杂物丢在这边吗?前段时间我收拾的时候,碰巧捡到他保养茶树的手册,我翻阅了一下,里面就有防止茶树冻死的对策。”

      “那你爷爷在时为什么不说?”苏杭一针见血问道。

      本来就是胡诌的赵蘅:“……”

      “咳咳,可能是我爷爷他自己都不知道还有一个手册在吧,或者知道了也没办法,那时茶叶的行情本来就不好,再加上那几个败家子死活不干了,这手册就算知道了也没什么用。”

      看着苏杭明显怀疑的眼神,赵蘅又紧忙解释道: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那爹,还有那个大伯什么样子,我爷估计就是看他们没救了,所以才不说的。”

      想了想那两个人什么德行,苏杭勉强相信了他。

      “等八月份一过,咱们把茶叶全制完之后,还可以多做些吃食一起买,毕竟茶叶和吃食的受众群不太一样。”

      一说到吃苏杭就两眼放光,“除了卤味还有什么?”卤味真的是他吃过最最最好吃的了!!

      “还没想好,不过保证你吃了还想吃。”赵蘅虽然埋头苦干的他的制茶大业,可是对于吃的他也是颇有研究,搞点小吃也不在话下。

      在接下去的一个月,赵蘅继续大力收购李伟的茶,茶树的采摘期一般在夏季,当然这是当地的采摘期,有些地方因为地形气候不一,可能在三四月份或者在九月份,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这代表着接下去的一月是他们的‘丰收期’。在这个月采摘完之后,村里人便不会再管,直接等到明年继续,或者把已经枯萎的茶树砍回家当柴火烧。

      但是一到结果期,他们便会去收取茶树种子,以保存好留着春暖花开之际时给那些空地继续播种。赵蘅当然不会就这样轻易放过这些种子,他准备制成茶油,当然这已经是茶树结果之后的事情了,这会儿他还忙着制茶嘞。

      两人忙忙碌碌的过了一月,终于把那些茶都弄进了制茶室,而已经处理好的茶叶赵蘅这次包装的更加高大尚了,价格可以翻上一翻。

      时隔一个月回到镇上,赵蘅突然发现多了几家茶馆,甚至是街上摆摊卖茶的人也多了起来,对此赵蘅倒没什么毕竟哪个行业挣钱,哪里就有人干,再者说这背后指不定还有贾家的意思。

      贾鸣确实想找他的麻烦,但是那次叫了人闹事结果连点水花都没溅起来,既然这样只能从别处下手了,现在的赵蘅不足以让沉/淫在坪山镇多年的贾家出什么大手笔,找点麻烦还是可以的。

      毕竟贾家现在也并不是只有茶业这一门产业,其他暗地里的产业现在也开始由贾鸣接受管理,对于赵蘅一个新晋茶商,他们自认为翻不出什么浪花,不值得他们费心思。

      只是正常打个‘招呼’罢了,可没想到赵蘅敬酒不吃吃罚酒,让贾鸣面上无光,既然这样不如适当开放一些,这不,在他们不在的一个月里还多了两家茶馆,以及几家小摊小贩。

      以为这样能给赵蘅添添堵,不过贾鸣算盘落空了,赵蘅对此表示无所谓,想当年他另辟蹊径走非遗路线,没想到一炮而红之后,许多人也学着他搞制茶。不过效果都不如他来得好,当然有部分人专看他的颜,另一部分就是看技术,非遗谁都能做,重要的是用心。

      一味地抄袭模仿只会越做越烂,但赵蘅的另辟蹊径也给许多人提供了一条思路,他们拿出自己的绝活做擅长的非遗文化,为宣传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赵蘅发现连原来的摊位都没了,不过还好碰到了顾禹,他在比较偏僻的位置,热情地把赵蘅二人拉过来道:

      “我就知道你们来可能都没位置了,从我上上次来这些摊位就被那些小摊小贩早早地占了,明明之前都占不满,而且也没那么多茶商。那时也碰不到你们,不知你们的何时来,就顺手在占位置的时候多占了一个位,反正我的东西大。”

      顾禹很聪明,一眼就知道什么情况,明明在曹坤找茬之前什么事都没有,曹坤一来之后又是开茶馆又是新来的茶商,明眼人都知道是贾家找麻烦。

      “谢了顾兄。”

      赵蘅也不跟他客气,拉着桌子就在隔壁摆下了,这次他把新研制出的白茶带来了,还是跟之前一样的流程。

      赵蘅在泡茶,苏杭就支着摊子卖吃食,不得不说清甜的茶香飘香十里先把人给吸引过来,再加上卤味的独特风味,红彤彤的辣油增添了些许颜色,让人望着就忍不住吞口水。

      隔壁顾禹不断地咽口水,眼睛都不带动的紧盯着卤味瞧,苏杭瞧见也是颇为好笑,为报答占位之恩,他拿了几串荤菜给顾禹。

      顾禹本不想接,奈何味太正把他给香迷糊了,接过就开始大快朵颐起来。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他给吸引的来买卤味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但是对于隔壁翻了个倍的茶却有些望而止步。对比实在是太明显了,荤菜素菜才几文钱,隔壁茶的价格已经飙到两百文以上了。

      不过就光看着隔壁帅摊主那赏心悦目的操作,看着心情也好啊。不过很快,有人见是赵蘅也不客气就走过去搭话:

      “赵老板许久没来了啊,这次是又出了什么新茶吗?”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6章 第 26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485930/26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