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进制

作者:Akary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彼岸层级


      “但是你又说你们家吃得起鸡肉面,也用得起手机,应该不会很——”我欲言又止。
      “如果我们家算底层,我上不了学,也不能随便用渚江联合的调频器呢。说实话,我爸在公司负责社会调查,地位还可以。不然我也见不到你了。”她将手放在我的手上。
      “那对于不平等的现状,你怎么那么愤慨呢?”我问道。
      “因为它叫‘不平等’!”她盯着我说,“我见过那些穷人,不论男女都赤身裸体,像禽兽一样,有的躲在贫民窟的破布帐篷底下,有的就躺在臭水沟里,很容易能看到他们畸形的残肢。这些可怜人,每天喝被污染的水,吃那一点点可怜的配给。没有木头、没有电、只有地上湿乎乎的泥巴,连火都生不起来,每天发一小把豆芽或者韭菜,只能生吃。他们会生很多小孩子,大多同样是畸形,生下来就死了,有的稍微健全些,也很难养大,即使养大了都痴痴傻傻。大部分贫民窟的家庭,几代人都出不了一个智力正常的,几乎所有人都学不会说话,只会咿咿呀呀地哭。他们身高一米左右,寿命最长的不过二三十年,辐射使得他们早熟,大多七八岁就能生育,怀胎四五个月就可以生产;不长头发不长胡子,二十岁就老态龙钟奄奄一息,死了就扔进渚江。这类人,整个渚江流域大概有十万,与其说他们是穷人,倒不如说他们成了一个新物种,一种没有任何文学与艺术的可怜动物。大老远经过他们的聚居点,都能闻到一股腐败的气味,听见他们嘶哑的叫喊。只消看一眼,晚上回家便会做噩梦。
      “但他们并不是无法拯救的。《世界科学》上说,在二十六世纪,渚江联合的一个公主患了不育症,治不好,在贫民窟挑了好久,最终选了一个端端正正的,还在襁褓中的孩子收养,让他接受到上层的教育,享受了上层的一切资源。这孩子长到二十岁上,已经有一米七,相貌上也和一般的贵族无异了。他后来生了两个孩子,继承了公主的家产。虽然他因为先天辐射,肺部很差,但在积极治疗下,还是活到了四十多岁——这已经接近渚江上层的平均寿命了。可惜这样的孩子很少很少,而且大多就在贫民窟埋没掉了。这说明,如果我们能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也许很多悲剧就不必发生。其实何止是渚江流域,全世界都这样,甚至更糟。我听说一些聚落,曾经大规模地屠杀底层贫民。比起一步一步地改善环境,几梭子弹来得更快捷些。”
      “说到子弹,你们聚落是不是有军人?你说过有军事课来着。”
      “军事课是活化石。以前聚落还没统一的时候,几千士兵四处征战。但现在我们把附近能占的土地占尽了,最近的聚落,离我们有上千公里,中间隔着一大片重污染区,防护服进去都得化成水。只有特制的列车能够穿过,区际商业活动就靠这样进行。所以我们现在没有全职士兵了,有部队,但都是维护聚落内秩序的,像是贫民窟出了伤人的疯子,或是武力解决的纠纷之类。既有枪手,也有剑客。我妈就是剑客。”
      “枪不是比剑先进吗?”
      “子弹是一次性的。包括射出去的箭,也是一次性的。我们没有那么多资源,一般情况下还是靠剑客处理。最厉害的剑客能挡子弹,也不比枪手差多少。当然,无论是剑客还是枪手,都属于渚江联合的中层。”
      面吃完了。我收起餐具,问她:“你们的‘上层’‘中层’,到底是怎么划分的?”
      “就我们聚落来说,除去十万贫民,还有四万正常人嘛。下层一般是和渚江联合没有直接关系,只是间接隶属于公司的人,包括工人农民和手工业者;他们处境艰难,收入一般只够自己维生,没有任何物质或精神享受,生病也没钱医治,社会地位低微,这些人有三万多。中层就是直接受渚江联合管辖的人群,包括剑客和枪手,也就是军队,还有小作坊主——我们那里没有私营经济,即使小作坊也归渚江联合管理——加上教育行业的普通工作者,也就是老师,一共也有四五千人,他们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生活环境也相对健康,比起下层和贫民,他们能够参与政治,有投票权——虽然五票才等于上层的一票。而且对于后代,只要给够了钱,也可以和上层的孩子们一起受教育,所以很多普通人追求的目标就是成为中层。对于不到五百人的上层,就是血统的天下了。也不是没有奇迹:一些中层通过超凡的能力,跻身渚江联合的领导层,与后裔们分掌各界的事务,这样的人大概只占上层的十分之一。在两百年前,中层的男性通过入赘也可以进入上层,但后来废除了,所以即使婚嫁,双方的阶层还会有差异。当然,如果有子嗣,自动跟随母亲所在阶层。不过也有特殊情况,父母任一方属于军队,且两方阶层不同时,子女有权利选择较高的阶层。我妈是酷酷的剑客,所以我可以选择我爸的阶层。”
      “你有渚江血统吗?”我问她。
      “没。我爸是渚江的最后一代大学生,当时从中层的社会调查员,逐步做到了高层的社情监察委员长。”
      “真神奇啊……那你们取消了大学,怎样选拔人才呢?”
      “大专是十几年前撤的,现在准备把小学和中学也撤了,全面推广家教制,教导中小学内容。到十五岁就可以参加专门考试,考入研究所学习。当然我也不知道要研究什么,但这个社会既然不想这么快灭亡,必须有向导带路——不过,家教制的最大影响,就是学费的成倍提高,说是为了鼓舞广大中下层努力工作——开玩笑呢,人学都上不起了,不过是不想中层实现阶层跃迁而已,说得那么冠冕堂皇。真讨厌,”她气鼓鼓地说,“所以我真的很羡慕你们,活在大中小学教育还是这么顺理成章的时候,在学费还是这么低廉的时候,真好啊。我多想留在这,再也不回去了。”
      “为什么不待在这里呢?”
      “我爸妈还在那边。”她捂住脸。
      “把他们接过来啊!”我拉开她的双手,她抬起头看我。
      “他们已经有了工作,有了稳定的人脉,他们熟悉了二十七世纪。没有那么容易,弦,没有那么容易,我倒没关系,只是他们……”她叹口气。
      换好衣服,正要出门。我突然有一个念头,如果让她穿越到半年以后,应该能知道芷琴怎么样了。甚至于,知道我未来该怎么样。我就问她这个问题。
      “不行的。之前我还专门问了我爸,他说,现在就两台调频器,恒定相隔六百多年,就好像是一条隧道,两边是同时变化的。”
      “那你是怎么过来的呢?渚江联合那大楼进不去吧?”
      “以后告诉你,”她俏皮地笑了笑,“我们走吧。”她穿上了鞋子。这是她妈妈从2645年捎过来的,黑色的玛丽珍鞋,与现在流行的款式无异。但她去我学校的两次,还是穿了我妈的鞋,据她说,大了点,但还合脚。
      窗外天色灰暗,灰云蔽日,像要下雨,我捎上了伞。
      “透明的伞?真有意思。”她说。
      “你们那边没有吗?”
      “没有。为了防酸雨,用的都是深色材料。”她叹口气。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7765481/26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