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风云录

作者:阿狸爱淘气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8月25日陆嫣然


      很多时候,人们以为可以做很多自由选择的时候,一两件突发的事件可能会迫使他们立刻做出选择。

      选择并不只是一种行动,而是一种现象。

      人透过选择这个现象,发现了自身的有限性,我们不可能随心所欲,也不可能出现在所有时间和所有空间里,甚至我们的选项都不是无限的,只能在有限的可能性中,去选择自身的状态。

      世界本身并不创造选择,选择是人在与世界接触中创造出来的,世界不会给出生与死的选项,人们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可供选择的选项,都是人们自身创造的。

      所以自由不是选择这个行为本身,而是对选择的构建,或者更明确的说是对选项的创造。

      由此,选择就有了一种层次关系,我们可以把在选项中去决定如何行动叫做选择本身,而将创造选项的行为称为“元选择”,所以选择是不自由的,但元选择是自由的、创造的。

      如果人能够在行动之前,用“元选择”去创造属于自身的选项,那么多元世界就会被打开,选择就会带来一个可以被称为自由的人生。

      既然自由选择是人类的终极追求,那么人们就应该创造更多的“元选择”。

      陆嫣然曾在自己论述人类终极自由的论文中提及上述道理,也几乎花了大半夜重新审视关于探寻宇宙真理(她曾经的人生追求)、救亡图存(现在的目标)、自由选择(人的终极追求)的关系,她列出所有的“元选择”项逐一分析。甚至思考了“组织”尤其是“特工组织”中的人的“服从命令和自由”问题。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如果“组织”要求她执行有违她“自由选择”的命令,她就不会执行或退出组织。尽管金三民告诫她进了特务处的门,就别想轻易出来,戴老板的家规可谓极度森严残酷。这与之前陈国正传达的话比如“戴老板说绝不令她身陷险境”等出入很大。

      国际局势将直接关系到远东战局,远东战局又关系到国民政府能否一统中国,重要的是,无论军事、经济、外交等,中国都离不开美、德、苏三个大国的援助。

      结盟同生,孤立向死。于国如此,个人又何尝不是呢?

      在遍布中央大员、党国元老的南京政府,在故旧亲熟全无的特务处,她是否该结盟?又该与谁结盟呢?金三民伸出的橄榄枝?

      陆嫣然苦笑了一下,放好枪支,然后爬到床上躺下。她有洁癖,床单被褥每日都会清洗,有阳光晒过的气味,这令她放松下来。

      隔壁房间传来轻微的脚步声,陆嫣然知道那位如《巴黎圣母院》中幽灵一样的住客回来了。

      这座小白楼里每个人都有小秘密啊,比如吴貂婵,真的是上海四大红舞厅之一新仙林的舞女吗?怎么会连留声机里“金嗓子”周璇演唱的中国第一部歌舞片《三星伴月》插曲《何日君再来》的节奏都弄错呢?与她同龄出身商贾之家的北师大女生史雨竹,真的如表面装的那般天真?战乱中抛弃家人与医学院的男友罗成私奔至此?而那位从不露脸的隔壁住客,分明受了伤,陆嫣然在他房间门缝处地上看到了一滴未干涸的血。

      人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但只要这些小秘密不影响他人,陆嫣然并没有兴趣知道。

      她约莫睡了两三个小时就被梦魇惊醒,她已经好多年没有被梦魇住了,梦是千篇一律的年幼的她抱着小老虎玩偶害怕地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大雾中奔跑,找不到阿姐,也不知道前路和出口在哪里,跑着跑着,突然一脚踏空跌下悬崖,她“啊”地惊叫出声,满头大汗地醒来。

      从前陆芷兰在的时候,每每自责没有照顾好她(陆家大宅的老仆说这是小人儿魂不全被“惊魂”了),常常哼唱着幼时的摇篮曲哄她入睡。

      如今陆芷兰芳魂已杳,自然不会有人再来哄她入眠。而她也长大了,学过弗氏的精神分析理论,当然也不会认为这是老仆们所说的“惊魂”。

      夏日南京的天亮的早,不到五点,已是东方既白,这个时辰到紫金山山上或玄武湖边看日出已是晚了,陆嫣然干脆带上画具,去附近的白鹭洲公园画画。

      她今日难得被准休假半天,恰逢两位美英国际记者丹尼尔和史密斯都来南京公干,便邀请他们中午小聚,因阿瑟住在金陵大学副校长历史系贝德士教授家中,便一并请阿瑟邀请之。

      忆及太平天国兵燹,她内心十分忧虑古都美景会遭到破坏,故而一有时间,便遍游金陵,生怕以后再也见不到这些历史名胜古迹。

      白鹭洲公园在明朝永乐年间是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家族的别墅,故称为徐太傅园或徐中山园。明朝天顺年间,在园内建有鹫峰寺,烟火鼎盛一时。

      明正德年间,徐达后裔徐天赐将该园扩建成当时南京“最大而雄爽”的园林,取名为东园。该园成为园主与王世贞、吴承恩等许多著名文人诗酒欢会的雅集之所。

      民国13年当地士绅修葺东园故址内的鹫峰寺时,发现墙内有块镌有李白名诗《登金陵凤凰台》的石刻:“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虽李白的诗句中所指的白鹭洲是南京江东门外长江边的白鹭洲,但此时东园故址湖中有洲,洲边也多植芦苇,秋日时白鹭翔集,景观与长江边的白鹭洲极为相似,故而借用李白的诗,把这位于南京城区东南端秦淮景区的以园林为主的公园称为“白鹭洲”。

      陆嫣然独爱湖中小岛白鹭洲,临湖而立,遥想古人所述诗境:

      垂杨春媚,芦花秋飞,雉堞近环,钟山远矗,小池倒浸,塔影宛然。

      此处四面环水,又有“烟云渺渺水茫茫”之感。想来冬日此处饮酒赏雪景,亦不逊于张岱《湖心亭看雪》的西湖雪景。

      惜而现在不是深秋,不能见芦花秋飞、白鹭翔集之景。

      思及白鹭,她忽然想起当日曾与光源昭仁在伪满皇宫前念起的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倘若中日没有战争,也许他们此刻登滕王阁痛饮美酒览如画之景或共游金陵,也未可知。

      又不由自笑,若非中日战争,她不会回国,他亦不会去伪满,他们如何会相识?

      陆嫣然淡淡地极目远眺白鹭洲公园连接的乌衣巷,此刻,“杨柳风千树,笙歌月一船”这样清丽的句子通通从她脑海中跑开。只留“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以及,“当时桃叶是新声,千载长余隔水情。乌衣巷里人谁在,白鹭洲边草自生”这样的兴衰成败感慨的诗句了。

      晨光熹微中,她立好画架,开始作画。

      她并没有选择油画和青绿山水,野外作画,工具不足,而是用的泼墨山水。

      以大块留白、墨块之法,勾画出白鹭洲溪流萦绕、烟波浩渺、芦苇横生、白鹭翔集之景。画面左下角有一渔船浮于水面,船上一人驶船,一人似在撒网打鱼。颇有几分野趣。右上角露出乌衣巷白墙灰瓦古建筑一角,两只燕子站在屋檐上,意旨不言而喻。

      阳光洒落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倒映着两岸的垂柳树木花草塔影染上了一层金色,就像一幅活的山水画。

      陆嫣然忽然忆起清代谢遂、杨大章、冯宁绘制的《金陵图》和北宋天才画家王希孟震天骇地的鸿篇巨制名画《千里江山图》,心中一动:或许,我应该绘制属于这个时代、属于我的千里江山图。不,万里江山图!

      她内心昨日的阴霾一扫而光,一股豪情油然而生,不,我不应该在这里画画,应该站在最高的古城墙上、在紫金山之巅,俯瞰奔流不息的长江和这座古石头城,画下泱泱华夏巍巍中华这令无数圣哲英雄竞折腰的万里江山!

      这一刻她突然理解了徐霞客用34年写就的《徐霞客游记》,他是在用脚丈量万里如画江山啊!

      祖国的壮丽山河毫无疑问激发了她的抱负豪情,一种神圣而深沉的情感在她心里升腾、激荡着。

      她心里也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小小的属于自己的愿望而变得高兴起来。

      自从陆芷兰去世后,纵使人前谈笑自如,然而内心深处,她一直有着无以言说的悲伤。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353878/25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