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了

作者:陈奶盖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二十五章婚嫁



      事实上,余万稚真的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虽然她从内心深处不赞同不支持余巧和计越勾搭在一起的行为,但她也知道农村没秘密,她为余巧守口如瓶了很多年。

      真的,守了很多年。

      一直守到余万稚的亲闺女长大了,要去上大学了,看不见了也顾不到了管不到了,她犹豫了再三应该怎么敲点自己的女儿不要走歧路,在心里来回打了几遍腹稿,还是没有把余巧的事情说出来。

      只是让自己的丈夫去和女儿说,想要什么跟爸爸妈妈说,都会买给你的,千万不要借别人的钱。

      裸贷,校园贷,高利贷.......都是碰不得的东西。

      余万稚这几年的话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在叮嘱她女儿的时候,有些话明明说了不下三遍了,还是忍不住脱□□代第四遍。

      十几二十岁的小姑娘又正是听不进去大人讲话的时候,余万稚说一句,就要顶一句。母女两个赌气赌得累了,就息战一会。

      才以为家里可以安生一会了,余万稚又开始:“冰的要少喝,喝多了以后会不孕的。你看余绣就是,到今天都没怀上。药都吃了多少了。”

      这种时候,我是一定会呛我妈一句:“不孕就不孕了,我连结婚的打算都没有,你还指望我生孩子?想屁吃。”

      “女人这一辈子不生孩子,那跟......”我妈这话没说完就被我瞪了一眼憋回去了,我实在是忍受不了她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为什么还保持着这副农村妇女的做派,这么多年的书都白读了么。

      我妈终于安静了。

      家里只剩下风扇微小的转动声,不像那种老式的风扇,转起来吱呀吱呀的。是前几年刚买的立式风扇,匀速转动,声音微弱,适合当代人的敏感的神经。

      刚刚说到余绣,我便想起来。

      是了,余绣结婚也好几年了,还没个动静。她也说不上是为什么,就是怀不上,应该是激素的问题,医生让她先减肥。

      余绣这两年实在是胖的有些过头,到了影响健康的地步了。

      她的婚礼我没去,那天早上和我妈吵了一架,起因是我好几年没吃过婚宴了有点小激动,问了我妈两三遍,在哪啊,几点啊,什么时候过去啊。

      我妈那几年也是暴躁的很,不知道应该怪给她更年期将近,还是怪给她有个不爱读书她看着就着急上火的女儿。

      于是乎,非常顺理成章的我就被我妈凶了。这么看,我忽然发现我的脾气和我妈真的如出一辙,突然就会生气,但好得也快。

      问了几遍就被我妈凶了,我当然也不开心了。

      所以我就拒绝去参加余绣的婚礼,我妈打了好几遍电话,好说歹说让我爸带我去,我都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不吱声。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相当的后悔,实在是不值得为了一场气了不过半天的母女日常拌嘴搞得自己失去了一场大餐。

      我们福建的婚宴啊,要是做的好,那是真的吃得好。

      我妈安慰我,余绣的婚礼也没什么吃的,就常规的三道凉菜,八道热菜,两个甜汤,外加果盘。

      这在福建的传统里,算是吃的很一般的。

      说句恶毒的话,这大概是因为余绣嫁的就一般。

      甚至......有点......嫁的......怎么呢,

      害。

      余绣嫁给了一个送外卖的。

      我知道这话写出来我很有可能会被批判,但事实就是,余家的几个长辈,几个平辈,都在我们这些小辈面前议论:

      “一个军医院的护士,工作稳稳当当的,怎么会嫁给一个风里来雨里去送外卖的哦?”

      胡国瑛那辈人对于送外卖这个行业没有什么特别的看法和见解,在这群一辈子也没怎么出过福建省的老年人眼中,她们言简意赅简单粗暴的把送外卖这项工作归为了——

      打工的。

      余绣也是打工的,但余绣是体制内的打工的。

      这意义可不一样。

      体制内的女人,再怎么样,也是占据了那么一些择偶优势的。老师,医生这都是相亲市场上非常吃香的职业。

      余绣虽然差了一些,是个不太受人待见的护士,但她是药房里配药的护士。所以每次她婆婆和别人介绍起她,都要带一句:“是药房里配药的。”不是那种在病房里受苦受累,“伺候”人的护士。

      又是一段写出来可能要被人骂死的话。

      不过短短几百字,我就得罪完了外卖员和护士。

      但我真的没有这个意思,就我这个体制孱弱的懒鬼来说,没有外卖员和护士,我早就死在外头了。

      每一份职业都值得被尊重。

      但民间嘛,总有些不大中听的集体认知。

      “一个体制内的,怎么会嫁给一个送外卖的啊?”我妈一年内总有一天在提到余绣的时候,难免要提起这句话。

      我难免觉得,我妈是在敲打我。

      她不是爱管别人家事的人,也没有什么爱看别人家热闹的坏习惯,但她生了一个女儿,唯一一个女儿,从小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女儿,她难免要多做些打算。

      但站在我的角度上看,有些话说一遍就够了,第二遍就要烦,第三遍就要甩脸子回房间了。

      我呛我妈:“送外卖的怎么了,有的外卖员一个月工资也一万多呢。”

      “那风里来雨里去的,有一顿没一顿的,不稳定。”

      我是真的厌烦了,你们懂的吧,体制内的人或多或少都希望儿女也走体制内的路,稳定,社交环境更简单一点,安全。

      我也不是小孩子了,怎么会听不出来我妈话里话外的意思。

      她说着我爱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心里还是希望我过一个稳定的人生。

      “是是是,就你们拿着那么点死工资,二十多岁就能看到死的那天,最稳定了,最保险了,最好了。”这话我说的是有点过分,但泄愤似得大声讲出来,我心里舒服了不少。

      我爸又出来圆场:“诶呦”,他对着我妈说,“饿不死就好了。这年头哪有人会饿死呢,她爱干什么就去吧,你看你几只亲侄子,不都是打工的不都活得好好的。”

      我妈当然不满意我爸每次都出来当好人和稀泥:“那几个都是儿子啊,男生在外面拼搏几年不是很正常?去年,去年疫情你看xx(大舅余万将的大儿子),失业在家,九个月没找到工作,每天心里都不知道有多焦虑。”

      这话我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呛回去,因为这确实是事实。

      我要是反驳事实论据和我妈瞎吵,那就是我蛮不讲理了。

      我爸应我妈:“好了,年轻人不都是这样。年轻的时候都想去外面看看,以后年纪更大了,自己都会有选择的。你现在跟她讲这些有什么用。”

      谁知道我妈火更大了。

      “应届毕业生这个身份多重要啊,有多少单位只要应届毕业生啊。我那个学生,当时都教她了,毕业考不上市里的学校就先去签合同,去农村呆个十年八年历练一下,到时候也能调回来城里。不听吧,到现在一个女孩子快三十了还在外头漂泊。那年是多好的机会啊,市里的直属学校不要笔试,只要面试过了就可以进,给十万块呢,只要先回农村呆十年,都教她了,就是不去。”

      这是我妈教的一个学生,我妈教她的时候,她才十二三岁。

      后来本科也去念了师范,也教英语,就是不知道到底是业务能力不好还是运气不佳,这么多年了,年年都报考,年年都考不进事业编里。

      到现在还在培训机构里当托管老师,一个月拿个五六千的工资。

      这个学生也是奇葩了,我有时候都觉得她是不是拿我妈当她妈了,每次一遇到困难都要给我妈打三四个小时电话吐苦水。

      都毕业这么多年了,我妈还在义务开导她。

      我这个亲生的都都考虑一下和我妈吐苦水她会不会想太多担心我,她倒是和我妈相当的不客气。

      我不过走神了几秒去分身想起我妈那个奇葩学生,我爸妈争论的话题,就又引到了余巧身上。

      我妈很激动,筷子在她手上一颤一颤的。

      “你看看余巧,四十了,现在也没个正经工作。还欠了一屁股的债,当年好歹也是xx大学毕业的啊。就是毕业的时候不听家里的话,非要留在大城市吧?现在不是灰溜溜的跑回来躲债。”

      我心里无端生出一股异样的烦躁,说真的,我其实不大想得明白。

      余巧一个在二十岁就能拎得清和老男人之家的定位的女人,为什么四十岁了,还会栽在这么小儿科的骗钱手段上。

      大概,是因为她想要的东西太多了吗?

      欲望高的人,往往更容易被小儿科的骗局吸引。

      因为想要的东西太多了,能留给他们追逐的时间却不多了。往往都在这种时候,最容易被攻破防线。

      这个道理就好像,为什么很多看起来条件很优越的女生,到了三十岁以后,找的老公都像是随便挑的一样。

      因为心慌,

      因为赶不及了。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6060841/25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