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第 25 章
这般大的动静最终还是惊动了魏家族长魏学林。
魏家这位老族长同魏琛一样是上荷村为数不多的读书人,还曾做过本地县丞。
加之他年逾七十,已是高寿,故而实在是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且他为人正直和善,一向得人信服。
看着眼前鹤发鸡皮、拄着拐杖匆匆赶来、此刻还喘着粗气的瘦小老头,魏琛抿了抿唇。
“叔祖,您老人家怎么来了?”魏老爹连忙上前,神色恭谨地问。
“我怎么来了?我若不来还不知道你们能胡闹成什么样子呢!”他重重地捶了一下手中的拐杖,没好气地道。
魏老爹被训得不敢抬头,讪讪道:“是,是,您教训的是。”
但他还是抬手一指大川娘,解释道:“只是叔祖,此事确实是他家欺人太甚,我那孙女和儿媳险些丢了性命,我只想前来讨个公道,可他们这般耍赖不认,我那儿子也是没办法了才提出要送那孩子去见官的……”
魏学林闻言沉吟了片刻后,缓和下脸色问:“你家媳妇和丫头如何了?可有性命之忧?”
魏老爹眼中眸光微闪,垂下眼皮忧心忡忡地道:“倒是已无性命之忧了,我也找村里的葛先生抓过药了,就是眼下人还未醒,家里人都担心……万一再留下什么病根。”
“此事当真是他家那小子做的?”
听到他的问话,魏老爹抬起头,迎向他的眼神十分坚定:“当真!叔祖,这事儿栓子那孩子看得真真切切,断无扯谎骗人的道理,还请您替我们家媳妇和丫头说句公道话!”
见他神色不像作假,魏学林皱着眉头朝大川娘走去。
“葛氏,你在这里又哭又闹,成何体统?”
听见他威严的呵斥声,葛氏惊惶地抬起头,见原来是那位上次替她从赵氏那里讨到好处的老族长正神色不悦地看着自己。
她立刻松开环住那石碾的臂膀,走到他面前神色戚戚地哭诉,试图再次凭借自己卖惨和巧舌如簧的本事蒙混过关。
“族长,您老人家可算来了……魏老六他们一家仗着自家人多,专挑着我男人不在家的时候来欺负我们娘俩啊……”
谁知这次魏学林却并未像上次一般听过她的话后就站在她这边,反而眉头皱得愈紧,眼中写满轻蔑之色。
“你这妇人,油嘴滑舌,已有人证在此你却还妄图混淆是非、蒙蔽众人来替你儿子洗脱罪责,好腌臜的心肠!”
大川娘闻言难以置信地抬起头看向眼前干瘦的老头,连连摇头,还试图辩驳:“不!不是的……那小子是跟着他们家人来的,谁知道他是不是跟他们合起伙来要把这屎|盆子扣在我家川子头上……再说,即便这事儿真是真是川子干的,他们也不能这么狠心地不顾情面去报官啊!那岂不是要把我儿子这辈子都毁了……”
虽说她也不指望儿子跟魏家四郎一样读书用功,将来能考个功名当个官什么的,但大川若真被抓去坐牢了,那日后必会被十里八乡的人指指点点、戳脊梁骨,更严重的怕是将来想说门好亲事都难。
她又怎么能眼看着儿子落到那种境地?
“我没有,你胡说!”听到大川娘话里暗示是自己跟赵婶子他们合起伙来害她,栓子立马站到魏学林面前。
他恭恭敬敬地朝他行了一礼,而后神色认真道:“族长,我虽然年纪小,但是我娘常跟我说做人要守本分,不能说违心之言。魏家叔叔也曾跟我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这些道理我都懂,我不可能骗人的!”
魏学林点点头,未发一语,但眼神中却隐隐流露出欣赏之色。
他转过头来,无甚表情地看向大川娘:“葛氏,你都听到了?长青一个小孩子都懂的道理,你一个活了半辈子的人却不懂,你就不觉羞臊吗?”
大川娘脸“噌”地烧红起来。
她虽是个脸皮厚的,但也架不住当着这么些人的面被说还比不上一个孩子。
然而她深知自己的脸面此刻根本就算不上什么。
魏学林只听得“扑通”一声,垂眸便见她已然跪倒在自己身前。
大川娘紧紧拽住他的衣摆,哭求道:“族长,是我的错,都是我平日里将这孩子惯坏了……只是您能不能看在他年纪还小的份上,替我求求他们,叫他们别去报官?只要不报官……不报官他们要我们怎么赔礼道歉都行的!”
她抬头仰视着魏学林,满眼乞求,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见她如此,他叹息一声,摇了摇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这葛氏在上荷村的名声其实并不算好,他也早有耳闻。
前次她与赵氏两个妇人厮打起来,他之所以叫魏老六家赔偿,是因为她虽理亏,但被打成那副凄惨模样实在是叫人不忍细看,即便如此当时他也叫她给魏老六他们家道过歉了。
但这次,魏老六家的人言行举止叫人丝毫挑不出错处来。
这桩事于情虽也可以私了,可若是人家执意报官,任谁也没什么正当的理由说出个“不”字。
只是看她在这儿哭哭啼啼实在搅得人不得安生,那叫大川的孩子本性也并非真的十恶不赦,只是被她教坏了。
魏学林心下合计片刻,最终还是决定硬着头皮再替他们娘俩说说情。
他走到魏老爹面前问:“这事儿虽是那孩子的错不假,但他毕竟心智尚未成熟,你们当真执意要报官?依我看,不如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可好?”
魏老爹抬手指了指背对自己、负手而立的魏琛,摊手无奈道:“叔祖,实不相瞒,我们本也没打算真要报官,只是想来那葛氏一味抵赖不认,倒实在把我家老四惹恼了。那小子的脾性您也知道,倔得很,他决定的事儿那谁劝都不管用哇!”
闻言,魏学林那两道灰白的眉毛蹙成两条拧巴的肉虫,神色间竟似还有几分诧异。
沉吟片刻,他还是拄着拐杖踱到魏琛面前,缓声问道:“四郎,你是读书人,何以跟这妇孺一般见识?还是放他他们一马吧。”
这孩子自幼好学,幼时家贫无书,偶尔也曾求到自己那里借几本书看,一来二去,他跟这孩子也算相熟了。
只是在他印象里,这孩子一直都是温文有礼的,性子虽倔,但从不锱铢必较、更从不为难妇孺。
他一时间倒不明白这次为何他会发这样大的火气。
插入书签
注:
“诚也,天之道;思诚也,人之道也”引自《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