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风云

作者:懒散一生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二十四章旨入华阴璋已游学


      武后从杨炯处得了杨璋的消息,自是高心不说,向来恩怨分明的她一脸高深莫测的对杨炯道:“今岁科举,吾与圣人就拭目以待来自弘农华阴杨氏的卿蟾宫折桂了。可莫要让吾与圣人失望才是。”到时候朝中有她提携,日后必当能成为她的孩儿一大助力。

      杨炯闻言当即严肃拜服道:“小臣定不负皇后娘娘与圣人厚望,蟾宫折桂之时便是小臣在皇后娘娘的指点下造福苍生之际。”那言语间的自豪尽显杨氏子弟风范。

      武后对此满意的点点头,想着自己那尚未谋面的孩儿也如眼前孩子一般骄傲,甚至比之更加骄傲不凡就更加的满意的眯了眯眼。在示意杨炯先行回去后,武后便施施然起身往高宗的寝殿走去,那华美的凤袍衣摆在光可鉴人的大殿上映射出一道华美的弧光。

      高宗寝殿里,贺兰悦正一脸春情的用白瓷汤勺给高宗喂药。武后进来看到如此场景脸色不变的上前,极其自然的从贺兰悦手中接过盛着汤药的金杯碗,那凤袍宽大的衣袖因着武后给高宗喂药的动作而滑到臂弯中,露出武后那仍堪比少女般娇嫩的肌肤。看得本有些尴尬的高宗一时竟忘了仍在一傍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的“佳人”,高宗看着武后那白皙的手臂感慨道:“吾见昭娘十年如一日,仿若青春永在,朕却是眼看着老了下来,昭娘可是会嫌弃吾老了,再难匹配昭娘这如花娇颜?”

      武后闻言莞尔,一双凤目仿若含着万般风情的似恼非恼的嗔了眼高宗道:“九郎就会拿昭娘寻开心,昭娘如今已是人老珠黄,弘儿都快十岁了,哪里还能十来年如一日呢。不过难得九郎还想得起昭娘十年前的模样,昭娘便是立刻去死了,也能瞑目的含笑九泉。”心里却不住冷哼,她若是十年如一日的不长心眼,看不透眼前之人,恐怕现在早就被啃的骨头渣都不剩。

      贺兰悦本在一傍眼巴巴的看着高宗,希望高宗能看在自己那么用心伺候他起居的份上,在姨母面前夸上自己一二,却不想高宗非但对姨母一来就挤走自己的位置无动于衷,现在更是视自己如无物的说起那能腻歪死别人的情话来,心中顿时委屈的不行,红了眼眶的转身便往寝殿外跑去。武后察觉到给身边的侍女使了个眼色,便又不动神色的和高宗追忆往昔起来。

      直到说道长子李弘时武后才突然像想起什么的说道:“说道弘儿,昭娘今日见到个有意思的孩子,不过十一岁便要来参加今岁的科举,听闻这孩子在弘农华阴素有神童之称,便将这孩子招进宫中来聊了会。臣妾本以为神童之名都是人云亦云来的,却不想这孩子还真是有真才实学,本想让近身伴在弘儿身边,结果九郎猜猜这孩子和昭娘说了什么?”

      高宗闻言见武后难得一见的神秘神情,剑眉微挑道:“难不成那孩子一心想要参加科举,拒绝了昭娘的提议?”若是如此他一定会让他这次科举都参加不了。高宗心里暗暗磨牙想到。

      武后见高宗有些冷下来的脸,心中暗嗤,却眉开眼笑道:“那孩子真有意思,竟然和臣妾说他自己担神童之名实属有愧,他有个族弟名叫杨璋的才是实至名归的神童。昭娘不信,那孩子便送了一把杨璋亲自提笔的折扇,九郎看看,这孩子可还入得你眼?”

      高宗闻言接过武后小心递来的折扇,唰的一声将折扇完全展开,入眼的是三个让人看着就仿若看到龙腾凤舞磅礴气势的“笑人生”,将扇身转个面落入眼帘的便是那“生而会哭,哭母生子之艰辛。”暗赞一声此子实乃大孝子。及“哭人生将至磨难。”高宗微蹙眉,在看到后面的“悟而会笑,笑世间可笑之事。”又松开蹙起的眉头,心下莞尔,小小年纪语气却这般老练。至最后“笑世间皆有法。”时合起折扇轻扣左手道:“如此年纪,如此通彻,这满京城在寻不出第二个来,却是担得起给我们弘儿做伴读。”

      武后就等着高宗这句话呢,当下便应和道:“这孩子既能入得九郎的法眼,那昭娘就让人去华阴传话,让杨氏一族将这孩子送到京中,待我们回到京中那孩子也差不多到京中,到时候九郎也可在进一步考考这孩子的品性城府。”虽说是让高宗在进一步的考究,但两人彼此心知肚明所谓考究不过是走过场,为了堵住朝上那些个如臭虫一般的大臣们的嘴而已。

      这厢武后从高宗处得了口谕,便派了身边最信任的小太监去华阴杨氏一族传旨,那厢杨炯知道自己给杨璋招惹了麻烦,便连夜写了封加急信送到回华阴杨氏族里。印着八百里加急火印的信从洛阳一路日夜兼程送回华阴,至华阴又被连夜送杨思训的国公府里。杨思训拿着杨炯火急火燎送回来的信,心中喜忧参半,喜得是自己将杨璋认回来果然是正确的选择,忧的是,杨炯心中言及的顾虑也同样是他的顾虑。

      杨思训捏着信纸思来复去的想了一夜,天亮后一脸绝然的让管家把杨璋请过来。杨璋因归了宗,便离了羽泉学院在国公府里和杨嘉宾杨嘉本一起由府中单独请的夫子教导。杨璋知道杨思训的好意,只比起在羽泉书院的自由自在,杨璋显然不是太喜欢府中这种规律性学习方式。只是名分上他是做哥哥的,得给下面两个弟弟做榜样,还不能有丝毫懈怠,一天下来,比他以前在书院一个月还累。

      今天早上他差点就躺在床上不想起来了,结果天刚亮就听到杨思训身边的管家在自己的院子内询问自己起来没有,杨璋只得认命的起身。也不用侍女帮忙,自己就穿戴整齐的出门看着管家到:“何管家来寻璋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何管家一见杨璋出来便飞快的说道:“小郎君,国公爷让奴来请你到书房走一趟,说是有件非常紧要的事情要和小郎君商讨一下。”

      杨璋闻言挑了挑眉道:“有劳何管家了,嘉宾你带嘉本先去夫子那吧,为兄先去伯父那你看看情况,若是一时半会回不来,你就让夫子先给你们两个上课吧。”就是没事他也不准备今天再去受夫子荼毒了,还是让两个可怜虫去被夫子的口水洗礼吧。

      杨嘉宾和杨嘉本听到杨璋今天很可能不再上课,心下顿时更加慌张了。夫子那么严厉,若是没有兄长那时不时无视夫子的脸色问些问题刚好解答了他们感到困惑的地方,他们肯定会死得很惨。两人相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呜呼哀哉的神色。杨璋将两人的神色收入眼底,有些好笑暗暗摇头,不去看两个扮可怜的家伙,脚步轻快的跟着何管家玩国公府书房走去。

      书房里正蹙眉一脸为难的杨思训见到杨璋进来,便伸手招呼杨璋做到自己的对面,将手中的信递给杨璋。杨璋接过信看完,俊俏的脸上闪过丝狰狞,杨思训见杨璋的模样,毫不怀疑杨炯若是在这书房非得被杨璋狠狠教训一顿不可。心下有些失望,但也不想勉强杨璋,毕竟若是杨璋不愿进宫,去了反而是祸不是福。

      杨璋看完声音有些发沉道:“璋才疏学浅,恐难以担此重任,还请伯父为璋圆满一二。”

      杨思训暗叹一声道:“你既不愿入京,明日便带着嘉宾嘉本去游学吧,伯父到时候也好和京中来使有个交代。”

      杨璋闻言恭敬道:“璋谢过伯父成全,此番带着两位弟弟出去游学,定当不负伯父所带,载誉归来。”

      杨思训对此无意义,有杨璋这样到哪里都发光的人带着,他根本无需担忧嘉宾和嘉本默默无闻。这样也好,杨璋如今年纪还太小,嘉宾和嘉本年纪也都太小,太早就卷入京中那趟浑水里也不一定就能让杨氏得利。有杨璋在,他杨氏一族完全可以等政局稳定下来再去徐徐图之。

      待武后的亲信一路不紧不慢的到达华阴,风光无限的入了国公府中却被告知此番事件的主角早已离家游学行踪不定了。本来以为领一件美差的众人顿时都苦了脸,武后身边的掌事太监更是苦着一张脸对杨思训哀叫道:“国公这可害苦奴才了,皇后娘娘千叮嘱万嘱咐让奴才一定要好生将小郎君带回京中,为此奴才还特地去为小郎君准备了舒适的马车衣食。这要是不能把人带回去,国公可让奴才怎么和皇后娘娘同圣人交代哦。”

      “公公无需为难,我这边同公公一同回京向娘娘和圣人请罪,想必娘娘和圣人英明神武,必不会迁怒到公公身上的。”杨思训神色肃穆的说着干巴巴的安慰人的话。

      掌事太监虽仍觉得自己前途渺茫,但有了杨国公的保证,也好过自己空手而归,被盛怒的皇后娘娘扔出皇宫强。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旨入华阴璋已游学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2185333/24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