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浴孽

作者:红萝卜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二十四章康熙四十七年


      北京近郊,一队马队驰骋在官道上。腊月寒冬,风如同刀子般,割在人脸上,叫人疼得够呛。

      “诶,几位爷,天寒地冻的,来喝口热茶再赶路吧,不收钱的。”官道旁站着个老汉,朝马队扬手道。

      拉锡夹紧马腹,令马缓下步伐,将喊话的老汉打量了番,回头朝胤祯望去。

      “大家也辛苦了,既然这位老人家一番好意,那我们便过去喝口热茶再走。”落后胤祯半个马位的胤禛下令道。

      跟在他们兄弟身边的侍卫,彼此交换了个眼神,便也跟上胤禛兄弟。

      老人慈眉善目,穿了件脏得已看不出原色的夹袄,冻得发抖也不忘上前来给胤禛牵马。下了马的胤禛,任得老人接过马缰,走在老人身边,语气温和道:“这么冷的天,难道老人家善心,给往来路人提供茶水,着实是功德无量。”

      “不,不,老汉也不过就给大伙行个方便,谈不上什么功德。”老人笑得满脸褶子,露出已经不剩几颗的门牙道。

      长亭旁,一个老妇人正在往桌上的大口碗里分茶。长亭里,几个原来歇着的人,这时起身离去,其中最年长的男人,由怀里掏出几个铜板,要塞给老妇人,却听到那老妇人说:“使不得,这真的使不得。爷,我俩夫妇是附近村落农户,先前受京中八贝勒爷大恩,无以为报,遂发愿给来往客商供茶,已报八贝勒爷救我全家性命大恩。”

      “八贝勒爷?”男人疑惑地重复了句,又回头不解地望了望自己的同伴。

      “是啊,八贝勒爷真真是位活菩萨。”老妇人说着说着眼睛也红了。

      这些来往的路人,未必有闲暇细问八贝勒做过什么,但都会留下印象,能令这样对老夫妻感念于心人,想来这位贝勒爷的确就是个大善人。

      长亭里剩下的人,这时不免纷纷议论起来。这条官道因连接御园与京城,时常有官差往来,这时恰巧就有个差役在亭内饮茶,旁边的人望见他一身官服,便有好事者问他说:“官爷,可见过这位八贝勒爷?可真是好像老人家所说,是个菩萨心肠的好人?”

      其实以差役的身份,哪可能见过胤禩,只是众人问道,若讲不知,实在有些丢人,差役便刮尽脑汁,终于想起儿女亲家的邻居,恰好在内务府下当差,先前有次凑一起说闲话,曾在喝醉后提起过这位贝勒爷一句,说‘这位贝勒爷人好,心善,知道他们这些当差的难处。主子不分青红皂白,责难他们内务府,还是这位贝勒爷替他们这些奴才受过。’这话里的主子,指的是当今天子,所以当时其他喝醉的人,一下全都吓醒了,死死捂住那人的嘴。

      “八贝勒爷的确是个好人,要不是有他在,内务府下的奴才日子都过不下去了。”差役为了摆显自己知道得多,加油添醋道。

      长亭里坐着的,皆是进出京城的商旅,其中也有消息灵通者,这时听到差役一说,倒来了兴致,讲起先前皇帝废太子的逸事。

      坐在一旁的胤禛,端着碗热茶,听得津津有味。同样坐下的胤祯,接过老汉双手奉上的热茶,低头瞄了眼老汉双手,与老汉身上的脏衣不同的是,这老汉十根指头的指甲干干净净,一点不像干了数十年农活的农户,相必老妇人也不是农妇。这所谓的报恩供茶是假,通过供应来往客商、差役茶水,宣扬名声是真。

      看清这点的胤祯,双手还捧着热茶,心底已经像破了个洞似的,被寒风吹得透心凉。

      “怎么了?是不是太冷?”胤禛注意到胤祯脸色变化关心问道,又用被茶水烫热的双手,覆在胤祯双手上说:“这样会不会好些?”

      胤禛兄弟虽衣着朴素,但随身跟着十数人的侍卫,令人无法忽视,亭里正说得兴起的男人,这时朝他们问道:“这两位兄弟,你们看这次皇上会立哪个皇子做太子?”

      这本是朝臣亦不敢轻议之事,但到了这些山野小民嘴里,倒成了桩茶余饭后的八卦,谈论起来的态度,就如同隔壁家的母猪,下回到底能生下几只小猪般轻率。

      胤禛抿嘴一笑说:“我等见识短浅,不知兄台有何高见,还望赐教。”

      “呵,看你们一行也不像普通人,是不是瞧不起我们这些升斗小民,还是怕祸从口出?”男人激胤禛道。

      “诗经有云,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王土之上,身为大清子民,你我间又有何区别,谈不上谁瞧不起谁,至于说祸从口出,这是立身之本,人人皆知。”胤禛回答得不卑不亢。

      男人被堵得无话可说,干脆不理胤禛,转头继续对其他人说:“三皇子是如今皇子中最年长者,我看他承继大统有望。”

      “可三皇子无才无能,依我说这天下需要个明主,当然得选个贤能的皇子,就好像刚才说的八贝勒!”

      开始支持三皇子的男人,听了这话,仔细想了想,似乎有些为难道:“这位兄弟说的似乎也不无道理。”

      这两人一唱一和分明是做戏,叫站在停外喝茶的拉锡,忍不出噗的一声给笑了出来。

      对话的两个男人,彼此望了眼,同时瞪住拉锡,如临大敌道:“这位爷可是有话想说?”

      拉锡连忙摆手,但戏正演到一半的两个男子那肯轻易放过拉锡,咄咄逼人就要上前动手。一直没吭声的胤祯,这时开口道:“东宫储位是立长,还是立贤,本朝向例乾纲独断,论不到他人置啄。”

      面对胤祯冰冷的目光,两个男子吓得不约而同倒退了一大步。一旁上茶的老汉见到不对,连忙走上前来劝说。

      胤祯根本不搭理老汉,而转头向胤禛道:“哥哥,时候不早,我们上路吧。”

      胤祯面对他人时的强势,令胤禛感到十分满意,亦觉有趣。作为皇子,如果没几分气魄,势必会遭人轻视。他胤禛的弟弟,绝不能是个软蛋。

      临近傍晚,胤禛一行终于来到西花园,这里是尚未在畅春园旁建园的小阿哥们,随驾来园时的住处。胤禛将胤祯送到此处,便就话别。胤禛的园子,还要往北,如果不赶紧赶路,那便入夜也到不了园明园。

      西花园迎来胤祯这位近来炙手可热的皇子,早已等候多时的总管们,少不免要跟前来大献殷勤。望见门厅里排班站立的大小太监,胤祯不得不抖擞精神应付。

      “奴才等向十四爷请安,给十四爷道喜。”一众太监齐声道。

      胤祯不得不拼命回想,这西花园的管事太监的名字,事隔数十年之久,实在有些考验胤祯的记忆力。

      “起来,起来。吴公公,不过数月不见,怎弄得如此生分。”胤祯拉起为首的一个老太监道,又让老太监站到自己身边。

      吴达摆出幅万万不敢与胤祯并肩的样子,其实内心已经开始有些飘飘然,觉得胤祯这阿哥识相,不像有些拿着鸡毛当令箭的阿哥,自以为就能压在他们这些老宫人头上去,实在是不知死活。

      “知道十四爷要来,西花园内奴才是人人欢喜,都道此次若能被选在十四爷跟前伺候,领受十四爷教诲,肯定一生受用不尽。”吴达作为老宫人,说话惯于吹捧,这样的话,胤祯前世不知听过多少,这时也就听听而已。

      “吴公公,我近日身子不爽,耐不得吵嚷,还得劳您选一二伶俐之人于我。”胤祯温声道。

      吴达本就想讨好胤祯,此时那会不应,就想拨自己的徒弟过去伺候胤祯。谁知胤祯随手一指,指着站在最角落的两个小太监说:“那便谢过吴公公,这两人看着的确伶俐。你俩,何名。”

      “春儿。”

      “柱子。”

      那两个被指到的小太监怯怯道。

      “好,名字也好。带路吧。”胤祯转头朝吴达笑着点头。

      这哑巴亏,吃得吴达是有苦难言。幸亏胤祯示意拉锡,将一早准备好的赏银发下,捏着实打实的纹银锭子后,吴达便将刚才的委屈抛开,甚至觉得胤祯这个阿哥着实够意思。

      两个小太监在前,胤祯走到一半时,已经累得任由拉锡掺着自己。拉锡今日跟了胤祯一日,早在来到之前,拉锡就看出胤祯显而易见的疲倦,所以对胤祯还强作精神,与吴达等奴才一番周旋,感到十分不解,不过胤祯自然不会向他解释什么。

      等去到所居的西院垂花门前,胤祯对拉锡道:“拉锡,你也下去休息吧。”

      拉锡身为侍卫,不伺候胤祯起居,此时便能退下,可正当他转身,就听到先入院中的小太监惊叫,拉锡当下将胤祯推到身后,自己领前走进西院。

      胤祯突然不知想到何事,提醒道:“不必惊慌。或许是……”

      没等胤祯说完,院里正屋传出把人声道:“十四弟莫要怕。”

      正屋里,春儿、柱子含着泪花,根本不敢望胤祯。原本不想在起卧之处,还要提防他人眼线,才专门挑的这两个一看着便是胆小怕事的奴才,可谁知他们竟如此不经事,真叫胤祯一阵头疼。

      “没事了。八哥不过是想给我个惊喜,我不怪你们,你们下去吧。”胤祯摆手道。

      没想到胤祯竟如此轻易便饶恕他们,春儿、柱子无不一脸惊喜,稍微机灵些春儿连忙打千谢恩,憨直的柱子则偷偷望了眼胤祯,低头默默小声说:“主子,柱子知错了。”

      等春儿、柱子退出去,胤祯又对拉锡说:“拉锡你累了一日,下去歇息吧。”

      “奴才等都不在,主子若有个吩咐,怕是不便。”其实说到底,拉锡就是不想离开。从刚才起,拉锡就一直警惕地望着胤禩。

      胤祯那会注意不到,他怕拉锡的态度惹怒胤禩,厉声道:“我命你退下!”说到这份上,拉锡惟有不情不愿地退了下去。

      与胤祯分坐罗汉床两侧的胤禩,似乎丝毫没见怪拉锡的无礼,反而夸赞道:“的确是个好奴才。有拉锡这样忠心耿耿的奴才在是十四弟身边,八哥也就放心了。”

      胤禩的肚量,胤祯也算有几分了解,当下扯开话题笑着问:“八哥这次来,该不会只是见我一面吧?”

      “果然瞒不过十四弟你这个鬼灵精。”胤禩说着站起,从隔扇后取出张琴:“先前十四弟不是说想找琴。这是何屺瞻由江南带回的明琴,相传为宁献王所制。”

      宁献王朱权,明太祖第十七子,是前朝难得一见,文武双全的宗室子弟,其人不但善琴,还编有《神奇秘谱》及《太和正音谱》,而当年宁献王献于其兄明成祖的这两书原本,如今还收在武英殿中。他亲手所制之琴,必是好琴,只是……

      建文元年,时为燕王的明成祖,曾亲至大宁与宁献王共谋出兵之计,并许承诺,若能攻下南京,明成祖将与宁献王二分天下而治。八哥胤禩如今送他宁献王朱权所制之琴,其意不问可知。

      胤祯由位置站起,对于八哥胤禩,胤祯总有股雏鸟情节,在胤祯真正年幼时,是八哥胤禩给予他兄长般的关爱,所以无论后来发生过多少阴错阳差、勾心斗角的憾事,胤祯始终顾念着胤禩对自己的好。

      “八哥,十四弟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说?”

      见胤祯没有接琴,胤禩顿觉失望透顶,那还想听胤祯说话,冷笑便道:“先前旁人说,十四弟如今心中惟有富贵,我尚不信,还为十四弟解释,说你是个通情达理,心怀天下的伟男子。没想到如今真为了一己富贵,昧着良心,投靠那废太子。”

      “八哥,我没有投靠谁。只是阿玛平日最恨我们兄弟结党营私,若被他发现你与马齐等结党,必不会饶过你的。”胤祯不理会胤禩的冷嘲热讽劝道。

      “马齐他们算什么东西?当年明成祖尚且亲临大宁,为结宁献王而饱受屈辱,我如今不过卧薪尝胆罢了。”胤禩昂首道。

      “命何屺瞻江南购书;命家丁假扮农户,于官道旁宣扬贤名;这一桩接一桩的事,他日若阿玛察知,八哥你将如何自处?”胤祯只想当头棒喝,唤醒胤禩。

      谁知胤禩脸色大变,咄咄逼人:“若十四弟不在御前告发,皇父又从何得知!”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八哥,收手吧。不要再用这些旁门歪道,阿玛……”

      “你够了!你以为人人如你?有个倍受宠爱的额娘,有个精明干练的胞兄,就算御前犯错,不过几日便能得到阿玛宽恕,你甚至只是个没封爵的小阿哥,阿玛便偏袒的,赏赐你那么多属人!你说!你凭什么凌驾于我们兄弟之上!”胤禩表情狰狞咆哮道。胤禩是个惯于暗忍的人,但面对胤祯的劝说,胤禩只觉得可笑,就凭胤祯这样个未经世事的小阿哥,凭什么对他说教。

      上一世,胤禩从不曾对胤祯如此坦白过,以至胤祯虽想象过兄弟们的妒忌,但怎么也没想到,在胤禩竟这般嫉恨自己。但即便如此,胤祯还是咬牙继续劝道:“八哥,无论如何,你即便恨我也无妨。只求你听我一言,如今回头还来得及。”

      在马齐联合群臣推举胤禩为太子前,拦下胤禩,这是胤祯唯一想到,能阻止胤禩泥足深陷的办法。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我命人出外传扬名声,有何引人非议的?十四弟你要宁可当井底之蛙,就不要拖累大家,陪你看那一亩三分蓝天。”胤禩说完,冷笑着扬长而去。

      望着胤禩背影,胤祯苦笑沉吟道:“那八哥是否还记得,礼记.礼运里,这句最后的四字。‘讲信修睦’!”

      讲信修睦:讲究诚信,谋求和睦。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康熙四十七年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2169711/24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