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香疏影

作者:红绛台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祭祖·双联瓶


      她与邓凝相对而坐尽管心中焦急,但却不敢流露出来。
      柳如蓁用余光扫了他一眼,邓凝面色淡淡,正襟危坐,也同她一样等候着帝后的圣令。

      “朕听闻早年你们在宫邸学时便相熟,时常谈论诗赋与学识。”
      柳如蓁和邓凝都忙回道:“是。”
      皇帝看向她,朗声道:“邓凝是年少有为的探花郎,你也是才华兼备,好一对才子才女。”
      虽为夸赞之言,却听的柳如蓁毛骨悚然。她与邓凝相识相熟之事宫邸学的同窗们都未必知道,而皇帝却了如指掌,显然暗中将她调查的很仔细。
      皇后见二人都有些紧张,含笑起身走了下来,往柳如蓁方向靠近,停在她面前,盯着她柔声细语:“你们也别绷着,今夜让传召二位来,不为别的,只是想让你们为不久后的祭祖大典撰写祭文。”
      皇后这一言,似乎明白她在忧虑着什么。
      她起身行礼,抬眼瞬间,从皇后的目光中读出安定。让她放下了悬了半日的心。原来是她过于紧张,多心想错了。她还以为帝后此次将他们叫来,是为了修国史之事。

      然而,在正殿的半个时辰里,几乎都是在商议祭祖大典上祭祀文和该注意的地方。
      邓凝虽然就坐在她对面,帝后二人是不是也会点一下两人,但全程除了就祭祀文互换了些意见,此外几乎没有过多的交谈。柳如蓁能看出来,邓凝也尽量与她保持着距离。
      最后皇帝也决定,让她和邓凝这几日在前往著作局撰写祭祀文。届时大典上,由邓凝来诵读祭祀文。
      大庆的祭祖大典并非每年都有,按大庆的律例来说,当是五年一举。但皇帝宋鄞登基后因非议颇多,在位十年来,从未举行过祭祖大典。所以这也是他首次以天子身份主导大庆的祭祖典礼。
      祭祀文本改是由著作局里的著作郎编写。而此次祭典,皇帝似乎极为重视,也极为担心,才叫了两个看似好控制的年轻人,接手撰写祭祀文这个摊子。
      从正殿出来后,宫中早已下钥匙,柳如蓁奉圣命持令牌将邓凝送到宣武门前。
      她冲着邓凝微微一笑:“不管怎么样,还是祝贺你成功升迁。”
      “还有,祭祖大典上,别替我说任何一句话。”
      想了想,应当是没有什么要说的了,便作别“夜深了,也别逗留了,快回去吧。”
      说罢,柳如蓁转身离去,邓凝将她叫住:“柳姑娘,令尊让我给你带一句话。”
      “令尊说‘莫要挂心,将自己的路走好便是’。”
      她身形一顿,眼眶湿润,没有回头,道了声谢,提着灯远去。
      祭祖大典前半旬,她和邓凝一直在著作局撰写祭祀文,皇帝又是派庆德庆海在旁边守着。上次送了一份恩情给庆德,庆德便与她走近了许多。平日里与两人相处的也是极好的。但柳如蓁心中没底,也不敢赌人心。

      他们两人终究是向着皇帝的,所以她与邓凝也不敢说些别话,在著作局偏房中将祭祀文撰写好,修修改改了几番,直到皇帝心满意足,才算是彻底完成了。

      半旬说着长,其实不然,过的极快。后日便是祭祖大典。这半旬里,宋宸与几位皇子都在忙于祭祀之事。她也没见着宋宸一面,倒是天天收到他拖朱嬷嬷捎给她的书信。信中的内容都极其简短,无法是让她不用担心家人,还提到了有关宋科之事。

      信上还说,他已经让人帮柳如蓁去查李寻安的踪迹了。
      看来宋宸做事还是可信的。同以往一样,她将将信纸撕碎丢入茶壶中。起身往屋外走去。
      信中宋宸提到了一件事情,倒是提醒了柳如蓁。她差点给忙忘了。
      原来那日洗尘接风的宴会上,宋宸也察觉到了皇帝见到那花瓶时,异常过激的态度。

      夜里柳如蓁看不真切,稍稍走近后,见四下无人,才将库门打开。那钥匙是她向庆德要的,只说圣上托她去库子里拿东西,庆德也没多问便给了她。

      按庆德所述,宴会上误摆的是一个双联瓶。
      柳如蓁掌着灯往放置花瓶的柜子上靠,阴晦烛光下,一怪异的花瓶映入眼帘。
      双联瓶?!上面好似还画了些什么。她将花瓶扭转过来,细细一看,两只交连相容的青釉瓶身上,画着一幅美人图。
      绰约多姿的女子静坐在梅花树下,抬头望着弦月……瓶身还题有诗:“落月孤倚,相思愁肠。”
      她心想,这应该是梅妃吧。皇帝不让庆德拿出来摆着,应当是不想睹物思人。
      “嗯?等一下”
      她还以为她是眼花,将蜡烛又凑近了些后,发现瓶上美人姣好的面颊侧,竟有一小痣。
      “脸颊有痣。”她又小声呢喃自语一遍:“脸颊有痣……刘氏,梅妃……”
      熄了烛火,柳如蓁忙着往回走,将藏在屋中的散页翻出。
      梅妃无名无姓,宫中人也不清楚她身世来由。按理来说,每位入宫的嫔妃都会记录在册子上,若不是有人故意隐瞒,一位宠妃,怎么可能连打哪来都不知?
      前朝宰相刘宁之女刘氏是经宦官之手进了宫,从此便是销声匿迹,杳无音信。可宰相之女不可能入宫为奴,可她成为嫔妃,那一切也都说得过去了。
      而且,宋宸脸颊上也有一颗小小的痣……
      倘若,梅妃和刘氏是同一人的,许多事也说得通了。
      “不对。”柳如蓁想起皇帝为梅妃办的诞辰宴是在春日,而散页上刘氏却出生于冬日。出生月份对不上,或许那诞辰也是皇帝为了掩盖梅妃的身世所操办的吗?!
      想了想,还是打算祭祖大典后问问宋宸比较妥当。不过观察下来,宋宸,应该也不太清楚自己母妃之事,毕竟梅妃自刎之时,他也还真是个孩子。
      每次提到梅妃时,他总是给人一种陌生疏离的感觉。
      言语淡淡的,仿佛在说一个无关紧要的人。从前柳如蓁不敢多提,担心触及他伤心之事。
      可若能捱过这段时日,她定要好好问问。

      眨眼转睫间,便迎来了熙景年间的祭祖大典。
      此次祭祖典礼,在大庆宫天顺门东侧的太庙举行。大庆初为祭祖,皇家便按照“左祖右社”的古制,建造了太庙。
      长夜寿尽后,清晓还未至,宣武门与天顺门上,晨钟声声敲响。
      天色微明,太庙前却已是百官集聚,嫔妃皇子们,礼部与太常寺负责祭典的官员们皆就位。
      太庙中摆列整齐着食器,酒器,烛台等祭器,还有帝后亲选的牛羊等祭品。数目之多,样式之精,不可谓不隆重。
      柳如蓁随着宫人将祭祖所用的东西清点一遍却认无误后,便从太庙侧门出去寻邓凝。
      邓凝作为祭祖文诵读之人,被要求跟在帝后身边。柳如蓁虽与邓凝共创祭祖文,但她只是一介宫娥,并不能同帝后上台。
      但皇帝有意将她安排在了宋宸旁。
      届时宋宸应该是作为皇帝的代弁者,将修国史之事提出,再将她荐举上去。
      她的位置距离太庙殿门与祭案不远,眸光扫过,眼见的是朝中几位权臣与皇子。
      离她最近的除了宋宸,便是宋烨。两人都身着正式礼服,只不过宋烨着的是王爷样式的礼服。相比宋宸的松弛,宋烨则肃立在旁。
      宋烨一向看不惯她,心底认定她是那种攀龙附凤之人,就是不知到时,他会不会出头唱反调。
      站了片刻后,日挂东方,天光万照,吉时已到。
      皇帝身着礼服,头戴冠冕,双手持玉圭,与皇后向祭案牌位鞠躬三礼,尔后便是祭酒洒地,以敬列祖列宗。
      点燃的香烛后,邓凝开始诵读祭祀文,句句掷地有声。柳如蓁凝神听着,也留心注意着周围所有人的一举一动。
      由帝后带头,官员大臣,皇子嫔妃依次向大庆祖宗的牌位行礼,这么一来,怕是要洋洋洒洒几个时辰的光景。
      皇子们地位尊贵仅次于帝后,于是由他们先上台对案行李。
      皇帝膝下只有四子还在世,分别是宋烨,宋伯源,宋伯俞还有宋宸,并无嫔妃孕有公主。见着依次上台稀稀疏疏的皇子们,柳如蓁想到膝下荒凉这四个字,这应该是报应吧。
      六皇子宋伯俞拜完后,便是宋宸,他一改往日,神情肃静对着排列规整的牌位行揖礼。
      但礼过后,他没有立刻退下,而是转身双膝跪下,对着帝后行稽首之礼,直言正色道:“今日祭典,令儿臣想起撰修国史之事。先帝驾崩后,修史之事便一直耽搁,世人诸多议论。若能将修国史之事提上日程,既是不负列祖列宗之望修史传世,又能堵住悠悠众口。还望父皇三思!”
      一言道出,四下皆静。皇后先是愣在一旁,见身侧的天子面色阴晴不定俯看着跪在地上之人,才想起去扶宋宸。
      柳如蓁虽在台下,却能清楚听到宋宸所说的话。他声音极大,想必在场的文武百官皆是听了进去,心中也都有盘算,只是都在观察圣意,不敢开口。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祭祖·双联瓶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487141/23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