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官经年

作者:拓印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往日云烟(上)



      夜深月光冷,飘飞的雪已停,鹅黄暖光融不进覆地银白的厚衾。凤熙宫前殿明珠铺路,满朝文武齐聚一堂,宫墙之后,却是另一番诡异的静谧。

      年迈的稳婆一手一个抱着甫出生的双胞女婴,榻上皇母因药物仍处于昏睡中。另一名宫装的中年妇人走近稳婆,就着昏暗的烛光细细端详幼婴,有别于寻常情况下的哭闹,两名婴孩均闭着眼睛,似在母体中安眠那般,妇人轻蹙眉头道,[双生胎…命数啊…]

      稳婆叹了一口气,问道,[右护圣,这该如何是好?已近百年未有此事。]中年妇人筹思片刻,轻道,[你先在此等候,待我请陛下前来一观。]说着一阵旋风般闪出门外。不多时,便携圣皇圣宗一同归来。

      圣皇面色凝重,看向女婴的眼神却格外慈祥,他伸手轻轻抚摸她们的脸颊,对稳婆问道,[谁为先?谁为后?]稳婆微欠身,答道,[红兜为先,黑兜为后。]圣皇闻言,将系着黑兜的女婴连同被包抱入怀中,这时,女婴突然睁开双眼,黑白分明的大眼竟似有了焦距一般盯住自己的生父。

      圣皇似乎被这双灵动的眼眸打动,身子猛震了一下,竟而流出两行清泪。稳婆见状也甚为动容,哽声道,[陛下…这孩儿,不如留下吧。]却听右护圣道,[凤仙婆,您一族世代侍奉皇母,接迎皇子临世,该当明了此中利害,万不可感情用事啊。]圣皇道,[护圣所言极是,皇规不可违,这是祖辈传下的必循法令,只当是吾儿命该如此吧,留不得……]虽如是说,手却不舍得放开婴孩,哽咽之声听得人心酸不已。

      右护圣虽于心不忍,但榻上贵人长睫微掀,再过不久即将清醒,只好出声,[陛下,时间紧迫,请将婴孩交我,您与她,哪怕不相认,仍是血亲,十年后,仍能相见。]说着伸出双臂。圣皇哀哀一叹,将女婴轻放到右护圣手上,见那婴孩瞪着大眼直直望着自己,心中酸楚难当,负罪感油然而升,只见他从被包中抓出婴孩的小手握于掌心,柔声道,[除却你将来的赐号,为父再帮你取一名——无忘经年,纵然不能相认,为父永远不会忘记还有你这个孩儿…经年,请你原谅父皇不能…不能伴着你……]

      听见从床榻上传来的低呓,右护圣知道不可再耽搁,将婴孩的手从圣皇掌中抽出塞回被包,躬身行了个礼,急急从暗门离开。

      这时,圣皇将稳婆怀中另一名女婴抱起,缓缓走到床榻前,将婴儿放到母亲枕边,轻抚爱妻额发,凝望那张因失血过多而苍白的丽颜,叹道,[至少还有一个孩儿陪在身边,无需你与吾同伤心……]抬袖轻拭脸上的泪痕,对凤仙婆道,[传召下去,皇后生得一女,即任圣子,普天同庆,设宴之事交由西贡兰苑筹办。]

      宫内宫外,如逢喜临,京城街道上游龙耍虎,鞭炮震天,皆为圣子降世乐腾不休。然而同胎诞出的另一名皇子却因晚至分毫将步上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

      圣宗霞凤三年

      圣皇因病驾崩,皇母自甘陪葬,凤仙婆于凤栖宫悬梁随主而去,年仅七岁的圣子继位,自号太祖续凤,在丞相博为的辅佐下执政天下,即位之日,正当凤首正殿举行盛典的同时,位于宫廷地下密道的护圣暗法堂内也将为另一名皇子行洗面礼。

      台坐三长老,下有左护圣,六先行监礼,右护圣手持割刀,缓缓移近石板上被药物麻醉的黑衣幼童,眼见刀刃就要划上鼻梁,右护圣突然手一抖,转身跪俯地上,哀声求道,[请长老开恩!免吾徒洗面之礼!!]

      护法长老温声道,[右护圣,为师知你心意,但本堂历代暗中护持凤朝,为其开道,铲其不利,不流于私情,才能担此重任。]

      右护圣不住磕头,额头碰地发出[砰砰]的响声,一连磕了十来下,直到额上渗血才又叫道,[吾徒虽命定如此,但到底是个女孩儿家,行洗面礼,割鼻剜脸,未免太过残忍,其命途已是不公,再为此,无颜何堪啊!!长老,请允准免去洗面之礼,右护圣自会制一张人皮面具掩其容貌,不使他人也不使她自己得以窥见!]

      护法长老闻言犹豫不语,释法长老道,[此法仍有疏漏,不怕一万但怕万一,必须万无一失!]

      右护圣道,[以往七年,吾徒以黑纱遮面,洗浴不面水,过处不留镜,往后亦然。制得面具以特殊胶剂粘合,为吾等法堂中人方能揭下,我会亲自为她梳洗,不叫她有机会看到自己的面容!]

      释法长老喃喃道,[这未尝不是办法…]右护圣见众长老仍自踌躇,当下举起手中尖刀,挺身毅然道,[因此而起的一切后果是做师傅必担的责任!]手起刀落,左掌齐腕被斩断,[一手换吾徒颜面,若然不够,命也可!]说着反握尖刀就要往心窝捅去。

      众人大惊,待左护圣出手拦阻已不及,持法长老当机立断,扯下袖口饰珠借指发力一弹,珠碰刃身,割刀应声弹脱,落在地上。左护圣抢步上前,指点断腕处穴道为右护圣止血。

      持法长老长叹一声,[唉——徒儿!你竟为她如此,不过毁颜破面,值得以命来换么?]右护圣稍做调息,回头看向石板上的孩童,面上泛起一抹温柔的笑容,[任护法一职,注定此生无姻缘后嗣,苍天怜见,赐我一徒,她命定无缘于父母,我命定无缘于子息,何不互为亲人……七年相依,不能施以温暖惟有督促鞭策,有情却要似无情,断掌之痛,万分不及!请长老念在我为法堂尽心尽力的份上,网开一面!]说罢又不住磕头。

      持法长老拍案而起,仰天叹道,[法不容情天有情,天能容,苍生又有何语,罢了,洗面礼已成,右护圣,带着令徒去罢!]右护圣泣之无声,匐地行了大礼后慢慢起身,走到石板抱起伤在昏迷中的徒儿,断掌的手臂托其颈下,外力压迫使得疼痛加剧,右护圣却连眉头也未皱一下。左护圣拿过黑纱掩去孩童面容。又听护法长老警言,[将来若生变数,右护圣,你该知道如何做!]右护圣点点头,转身步离法堂。

      往后三年,右护圣依旧带着徒儿往各处寺庙道观修习各派内功术法,待其年满十四便领入朝上,受赐[玄影护卫]一职,自此跟随圣皇左右。

      这一日朝会过后,圣皇太祖于书房批阅奏折,大御官请见,并参上一折,禀道,[少林天尊寺副住持正在殿外等候。]

      太祖接过奏折一扫而过,将其递给右座的博为丞相,博为通阅一轮,即道,[宣!]大御官领命步出,不多时,天尊寺副住持即步入书房。

      住持双手合十,行了个僧礼,不抬头,缓道,[贫僧慧遵,参见陛下。]凤朝皇规,凡佛道之侍天奉神者,皆可免去跪礼。太祖搁下手中的笔,往椅背一靠,挥手轻语,[大师不必多礼,赐座。]一声令下,只见立于书案下的玄影右臂微振,墙边桃木座椅似被一股气劲托起,隔空稳稳送到慧遵身后,慧遵颔首一谢,慢慢坐下。

      太祖瞟了玄影一眼,眉梢微挑,又转动眼神朝向慧遵,[大师丢开繁务独身前来必是情势紧迫,奏文词简意骇,朕已知大师来意却不了解前因后果,还请大师详加细述。]慧遵端坐椅上,眼观鼻鼻观心,指捻佛珠于胸前拨动,额上渗出微汗,隔了会儿才出声轻问,[近来北酉传出魔尸害人之事,不知陛下可有所听闻?]太祖[嗯]了一声,尚未答话,丞相博为便道,[北酉提督曾就此事参折,陛下赐发库银,令其发榜召集各路好手以降魔尸,不过数日,尚未见其回禀。]

      慧遵叹了一口气,道,[不是不禀而是不能。]语带玄机,太祖直起上身,问道,[大师何意?快快道来!]慧遵额鬓汗珠顺颊滑落,深吸几口气道,[提督征得好手上百,各道观佛寺也派人赶往支援,昨夜率众围杀,不料…众不敌寡,提督被杀,除贫僧与几名同道侥幸逃生,其他人……无一生还,残余住户闻风迁逃,北酉十郡如今已无活人……]话音未落,一口鲜血喷出来。太祖惊道,[大师,你受伤了!?]只见慧遵轻呼一口气,以袖拭血,勉力维持平淡的语调,[无碍。]太祖一使眼色,玄影身形一晃,至慧遵身后,平掌覆其背中,慧遵只觉一股凉气从后背渗入,顺着气脉下流,镇住灼痛,知道此人以上乘内力助他疗伤,当即道,[多谢施主相助。]玄影不语,缓缓收气,脚跟一动,眨眼间,人又站回书案下。

      太祖起身绕过桌案,面现怒色,[此般大事,朝会上为何无人提及!都是耳朵聋了么?就算未亲眼所见也总该有所听闻!]博为道,[事起突然,恐是奏折尚未理好,不敢肆意惊扰。]太祖冷哼连连,稚气的面上覆着一层冰霜,[这种事还需要里什么奏折?规矩事大人命关天,分不清轻重缓急,朕用尔等做甚!]博为放下奏章,走到她身后道,[陛下请息怒,大御官不是引大师入宫来了么?]他言语谨慎,太祖听出话外之意便是要自己先放下小事,以眼前大事为重,她闭了闭眼睛,问道,[如慧遵大师这般高僧都奈何不得,那具魔尸究竟是何来历?]

      慧遵低叹,[唉…不敢欺瞒陛下,那具魔尸正出自本寺。]此话一出,太祖甚为震惊,却也颇觉趣味,心下好奇,更是想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当下回座道,[大师,此中原由,朕洗耳恭听。]慧遵说了声[不敢],随即道出大概,[此具魔尸已被封本寺三百余载,以本寺供奉之神器白虎镜照身,必历天之一劫方能渡其魂魄升天,尚需持续十年便可圆满,岂料两年前白虎镜竟而被盗,数百寒暑所聚灵效功亏一篑,封尸之处乃深幽禁地,本寺僧侣皆不允擅自入内,而白虎镜周设有佛陀问心界,心思叵测之辈难入其中,因而四周未设僧戒严,致此不可挽回的失误。脱得灵镜压制的尸身将于七七四十九日之后化为厉尸,以本寺之能无法阻止尸变,贫僧只好与主持师兄携同三圣沙弥齐力布下天罡罩,化禁院为囚牢,只盼能困住厉尸。谁料三圣之一因功体耗尽于半年前圆寂,天罡罩顿生裂口,那尸乘隙钻出,杀害其余二圣之后逃出寺外,师兄与贫僧皆受重伤,因而未及追赶,失了厉尸踪迹。师兄不愿此事外传,封锁寺院处理同门后事,不使风声走漏,半年来暗中探寻未果,突听传言有魔尸栖身北酉荒山洞窟之中,逢夜出窟吸人精气,闻见者所述,那具魔尸形貌俱与本寺所封尸首相符,此后不久便有提督发榜召集能人抗尸,住持师兄伤重未愈,便令贫僧率弟子前去,望能合众人之力降服此尸,岂料......唉…]他摇了摇头,又接道,[事由天尊寺而发,本寺该担起重责,但本院弟子伤亡惨重,方丈大师仍在闭关之中,再无能者,特来朝中求援,为避免更多无辜百姓受害,望陛下能借力助本寺铲除罪孽。]

      皇为天下事,出力自是应当,太祖正想回头与丞相商议,突见玄影转身下跪,双手高拱过头,[请陛下恩准玄影出力。]刻意压低的嗓音听得人心中抑郁。太祖与博为丞相相顾一眼,面露微讶,只因玄影平日极少开口,只在必要时才以简单言语应答,从不主动出声。太祖心中奇怪,不知此事何处引起他的兴趣,玄影跟随左右一年多,法堂护圣的弟子,实力自然不容小觑,但至今未有机会见他动手,此行应对连伤无数高手的魔尸,私心里,太祖并不希望玄影插足其中,便道,[朕自会命大御官调派人手,无需动用玄影护卫。]

      玄影放下双手,依旧长跪不起,加重语气道,[玄影坚持一试!]太祖听他语意坚决,不由更加好奇,问道,[玄影护卫,何事令你如此坚持?]玄影回道,[曾蒙天尊寺方丈言语传授佛家心法,教诲恩重如山,还望陛下一偿玄影报恩之思。]太祖闻言喃喃低语,[原来如此…]正待思量,丞相进言道,[施恩还恩,是为常理,既然玄影护卫有心,何不给他一个机会。]太祖扶额沉思半晌,双手拍响书案,朗声道,[也好,丞相,朱砂点墨。]博为依言将朱砂研细倒入砚上轻磨,又取黄卷展开与书案上,太祖笔蘸朱墨,一挥十行,落笔盖上印章,宣道,[北酉十郡遭魔肆虐,现任玄影为总御督长,另调三官府院御尸官,御道官,御武官各二十员为部署,助少林天尊寺降尸护道,即日动身。]说罢卷起圣旨,起身走到桌案下,亲自交到玄影手中。

      玄影行了一个叩拜礼,[谢陛下恩准。]领旨起身。太祖等他收好黄卷,对博为道,[丞相,请带大师至前殿等候,朕还有事要对玄影护卫交代。]丞相若有所思地看了她一眼,随即走到慧遵身侧,手一摆,道,[大师,请。]慧遵起身对太祖躬身行礼,又对博为丞相略一颔首,缓缓走出书房。

      待二人离开,太祖关上房门,转身背靠门板上,长呼了一口气,紧绷的面上瞬间出现另一番神采,她见玄影站在原地,皱了皱眉头,跑到他身边,口气有丝懊恼,[玄影,为何要去?]隔了一会儿不见他作答,叹道,[你我相处时间虽不长,但不知为何,我就是知道你在想什么,不回答就是另有隐情,说什么报恩,你又不止在天尊寺修习过,上次清圣道观出事也不见有何反映,玄影,你难得执着,是为了什么?]

      玄影沉默了一会儿,轻描淡写道,[责任。]简单二字却透着不寻常的意味,太祖反复琢磨这二字的玄音,[责任?是对谁的责任?玄影,我不能知道吗?]玄影回道,[私事,若是陛下的命令,玄影不得不说。]太祖闻言一笑,[哈,不得不说就是不想说了,玄影,你还是一样,有话不直说,你的年龄,你的样貌,你的过往,我都好奇,都想知道,但你不想说我何时勉强过?]顿了顿,柔声道,[我知你听不惯这些话,但还是要说,此次前去,务必为我保重身体,你伤我痛,还请速去速回,别让我担心地茶饭不思。]说着想去拉玄影的手。

      才一触到,玄影便如被蜇一样闪开,并连退数步,低头道,[陛下!降尸不容耽搁,请容玄影告退!]说罢匆匆开门而去。

      太祖托腮凝望他的背影,眼中闪现一丝落寞的神色,只见她挪步到门前,半倚在门框上,轻叹道,[唉…除却君臣身份,交个朋友这般难么……]

      ??????

      当晚,玄影率六十名御官跟随慧遵回到天尊寺,住持慧光传方丈口谕,请其入关一会。玄影留部署于寺院正堂,随慧光前往闭关地[绝尘窖],位处于禁院后方的竹林深处,窖口被两块巨石堵得严严实实,只听慧光对空高声道,[方丈大师,人已带到。]

      话音方落,轰声大起,两块巨石缓缓向外横移,露出入窖石阶。慧光见石门开启,低头退出竹林,玄影便独自走进石缝中间,刚步下两层台阶,巨石又轰轰闭上,待最后一丝光被掩去,两壁所设烛台依续燃亮,玄影偏头望了望左右,顺着蜿蜒台阶一路迈下,[嗒嗒]的回响声在上方盘旋不断。

      约摸一盏茶的工夫已至窖底,石阶前方宽敞如殿堂,两旁石柱顺次排列,柱与柱之间吊着白色纱帐,虽无风吹纱扬的飘逸,却别具一番与世隔绝的神韵。洞窖顶头,有一个五阶高台,台上木榻似有一人躺卧,隔着白帐看不清形貌。

      玄影沿着石柱往里走,在距高台三步之遥忽觉脚尖触到石壁,而面前明明什么也没有,想来是榻上之人以气相阻,当即驻足不再往前。只闻气蕴十足的低笑声从白帐内传出来,[哈哈哈,娃娃,一别多时,你的内力修为又精进不少。]

      玄影恭敬道,[上次误闯竹林,惊扰大师,却蒙大师指点,玄影感激不尽。] 原来两年前,玄影随右护圣在天尊寺修习佛家武学,曾一度因不解繁杂经文陷入苦闷,幸得方丈开解才不致拖延修行。

      沉笑声又响起,闻道,[小事,不足挂齿,娃娃,你此番来意吾明了,然有些事,非是心领神会即可,吾要你亲口道出原由,你是助他人还是为自己而来?]玄影毫不犹豫,脱口便出,[我为自己该付的责任。]方丈低[嗯]一声,又问,[甚么责任?]

      玄影从怀中掏出一物,竟是于两年前失窃的白虎镜,[玄影无心所为却牵连无数生灵受累,自造罪业自己承担,这便是责任。]当年他暂居天尊寺,曾在深幽院落的墙台上看见一面古镜,师傅从不许他照镜子,居住也无此种摆设,虽偶有见他人使用,自己却连碰也未曾碰过一下,当下觉得新奇无比,又见此镜造型独特,色泽清亮,镜顶虎头纹更是刻得栩栩如生,宛若天外之物,他越看越是喜欢,忍不住跃上墙头取下镜子细细观赏,只觉镜框雕工精致,触感细滑,更是爱不释手。他自幼只在水面倒影见过自己容貌,七岁之后,洗浴皆由师傅接手,他便再无机会看到自己的脸。他不知道为何要如此,甚至不允许他任意开口说话,即便出声也必须压抑原本的嗓音,长久以来已成了一种习惯,随着年岁的增长,他意识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他所做的一切都只为了一个人,为了能保护那个人必须舍弃自身的所有,师傅曾言,这便是他的命,他也愿意认命,可他仍不明白,这和藏头掩面有什么关系,他的长相真的见不得人么?幼时的记忆已模糊,玄影见四下里无人,偷偷掀开面罩,对上去,镜面上映出一张平凡的脸孔,玄影想起每晚为他梳洗时,师傅都会从他脸上揭下一层面皮,思及此,他也伸手去抠额际,却只觉得就是在抠自己的皮肉,生疼之余更没揭下半片面角。这时远处传来脚步声,听步伐轻重便知来人正是右护圣,玄影心中一慌,匆忙盖好面罩,又怕看到镜子会让师傅猜到他先前作为,忙揣入怀中,后来更无机会归还,入宫后便将其藏在卧房床下,日子一久,竟然忘了这件事。当时他并没觉得镜子有何特别之处,只觉此物处处皆有,多一面少一面也无关紧要,因而无甚挂怀,直到慧遵面圣,才惊觉自己犯下不可挽回的大错。一直以来,他都被教导为人要敢作敢当,事出突然,他却无半点脱罪之心,只盼将此错恶果早日终结。

      方丈见他毫不掩饰地亮出白虎镜,浑厚的嗓音里透出些许赞赏的笑意,[好,做得出担得起,娃娃好悟性。]玄影道,[大师謬赞不敢当,只是我有一事不明,听大师言下之意,似乎早已明了镜为我盗,为何不及时寻回,免了日后灾劫。]方丈轻笑数声,温声细语,[唉…何需用‘盗’一字,无心之过而已,白虎镜周设有问心界,若然娃娃心思叵测,又如何能触及镜身?]停了停,问道,[你见吾在此是因何故?]玄影回道,[闭关修行。]

      忽而平地起风,掀开木榻床帐,玄影一见榻上所躺之人随即愣住,风停,白帐垂落,沉声再起,[娃娃,吾声非是入耳,而是入心,吾并非不寻,而是寻得亦无用,万事尽顺天意,你既顺天意而来,顺天意而为,此中过往,必叫你了然于心。] 高台后倏然腾出一尊石座,飞至玄影身后降下,[听故事讲究轻松自在,娃娃请坐。]玄影依言入座,听他缓言叙述。

      乾坤之初,混沌玄黄,创世始祖造物塑人,身化万象,万象生两极,两极又生神魔,万神之首元神天尊,万魔之首元魔天妖,一为护生一为灭世,二者领军交战数千寒暑,魔尊大败,散尽阴邪于天地之间,众妖被封狱土之下,天尊元气耗尽,众仙将其元魂以天池灵水供奉。

      然自造人之后,世间战乱杀戮不断,人的恶念即魔念,经久累积,与天地间元魔残余阴邪交汇,生出世上首个成形的魔,又经过数千年光阴的沉浸,终于修炼成人形,并自取一名曰刑天!刑天不但拥有源于三界之恶念而来的强大破坏力,还能够随时吸取新生于天地间的魔气为己用,力量一日强过一日!终于有一天,它从地底破茧而出,祸乱人间。形魔临世不久,元神天尊的魂魄得西天圣佛元体,顺利降生到凡间,并入佛寺潜心修行,先铸神器青龙镜,设计吸纳刑天元魂,将其元身埋入众仙诞生之地——千阳山万圣泉之下,又以圣泉之水炼得四神阳珠置于镜上镇压魔魂。魔魂被封时,泻出阴气冲破天脉,天尊便又铸造神器白虎镜,可将青龙镜内魔圣两气转为天地灵气以此修复天脉,并在天脉之位创立[少林天尊寺]供奉二镜。

      天尊在寺为僧共收得五徒,二徒[舍浮生]虽有雄心壮志却流于权势,三徒[燃灯]四徒[药师]悟性欠佳,幼徒[天叹]各方面修为皆算上乘,却无心它处,独独痴迷于研习武学心法,唯首徒[普世济]清心寡欲却又不失渡世救生之义,便将方丈之位转任于他,迁居寺外。至天尊圆寂,[舍浮生]欲夺方丈之位未成,私携青龙镜叛逃出寺,不久被曝尸寺门前,青龙镜却不翼而飞,屡寻未果。又遇[天叹]偷习禁术,化尸入魔,在寺中兴起血雨腥浪,方丈[普世济]拼尽毕生功力才将其肉身法缚。

      故事说到这里,方丈停了下来,转而问玄影,[娃娃,你可知世上有三种禁术使不得?]见他摇头,接着道,[其一,封魂术,即是天尊对形魔所施之法,其二,奇经术,乃众神提高仙身修为所用,其三,血咒术,以自身血气阳魂导入魔体,渡化为己用。此三术只为神仙佛圣所用,当初,师尊未免再有魔入世,特书此三法于禁册,唯掌寺者可阅,若然遇魔横行,阅册者即要以此禁术使其伏诛。凡胎施禁术必遭天谴,若无承担后果的决心,便无法窥得册中文字,师尊在册上设有问心界,岂料天叹师弟为武所痴竟至不问生死的地步,娃娃,你可知吾指的是谁么?]

      玄影愣了一下,不确定地低语,似在自问,[难道那天叹便是魔尸?]据慧遵大师所说,那具尸体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而方丈又称其为师弟,莫非面前的这个人竟是当年天尊首徒[普世济]大师?也就是说他已活了三百多年,玄影不禁疑惑世上是否真有人能够长生不老。

      方丈听他问话,轻[嗯]一声,[世事无常,万般皆有,你无需疑惑。]玄影颔首,聚起心神聆听,他接着往下讲,[师尊曾言,禁术之咒会因人而异产生不同的结果,因而只留有解禁之法却无记载施术凡人将遭何种劫数,天叹所习正是奇经术,若是练成,经脉可任意倒转,习武修行之时便能不受肉身所限,师弟被其利所惑终至自食恶果,入魔后阳气尽泄,魂魄无法升天,虽得极致之躯,却丧心智。如若青龙镜未失,以白虎镜将其圣魔之气转为灵体送入天叹体内,即可驱除魔障,引其往生,然青龙镜仍不知所踪,唯以白虎镜照身,历三百四十五载方能渡化。]

      玄影将白虎镜抬起,问道,[只要再照十年便可,不是吗?]方丈纵声长笑,[哈哈哈,娃娃,事情非你所想那般简单,白虎镜照身一旦中断即功亏一篑,此法不可再用第二次,唯有寻得青龙镜,两镜相辅方能超魂。]

      玄影沉思片刻,将白虎镜收入怀中,起身欲离开,听方丈问道,[要去何处?]便答,[找出青龙镜。]方丈长叹一声,[娃娃,这岂是一日两日便能找到的?在那之前,天叹师弟不知要造多少杀孽。]玄影停下脚步,转身面向他,[方丈大师,当初你是如何降服他?]

      默然片刻,方丈无奈道,[吾之法不适用于娃娃你,吾将全身内气输进天叹体内,借以裹缚四肢百骸,只能困其一时,若无白虎镜灵效,此招迟早被破,而吾肉身因此劫受创,虽有意识却身不由己,与活死人无异。]

      玄影听他语调平淡,更无半丝怨尤,心下暗生敬佩,口气更为恭敬,[大师,你邀玄影入关,必有降尸之路,这一切皆因我而起,玄影甘愿尽力,生死不计,万事由天!]语意决然,纵然看不到面孔也能想象其坚定的神情,方丈赞道,[好气魄,好胆识!]一道白光从帐□□出,至玄影身前化为一本薄薄的书册,[若你心意够坚定,翻开书页,即会看到一线生机。]

      玄影伸手接下书册,缓缓翻开,第一页,入眼一片空白,他等了一会儿,又翻至第二页,仍是不见半个大字,他不灰心,继续往后翻页,直至翻到第五页,纸面上晕出一片红光,经文般的书体如从湖底荡出,飘游在纸面上。

      方丈身在卧榻之上,却如生了另外一双眼睛,将玄影所见文字喃喃念出,[血咒术,渡自身血气,引魔之邪,阴阳互生。]玄影也跟着念了一遍,虽明其大意,但所述过于简单,无法从字里行间推敲出具体可行的方法,正苦思间,却听方丈道,[本为天上咒,世人用,各寻其法,成亦然,败亦然,何需苦恼?尽人事听天命罢。]其意便是告知玄影既担后果就无妨再担风险,血咒只是一个突破口,该如何发挥全凭个人领悟。

      玄影心领神会,合上书页捧起,[多谢大师点化。]书册浮起,于半空忽而燃烧起来,转瞬化为灰烬飘散,玄影不解惊问,[大师,这是何故?]只听他言语之中带着一丝感慨之意,[吾留此书,只为天叹,再累一人已足矣,魔入世,便是凡尘灾劫,凡尘自有凡尘的解法,无需借天道。]

      玄影只觉他说出的话听起来浅显易懂,却又有一番特别的意义,自己领会不出,便默然以对,只听他又出言相问,[娃娃,我们只谈后来之事,若血咒奏效,你该当如何?]玄影知他是在探自己心意,坦然道,[寻得青龙镜,助他升魂。]方丈又探,[你的身份并非能随性所为。]他问得快玄影接得更快,[尽人事,听天命,我会竭尽所能,至死方休。]

      [嗯…答得妙。]上扬的话尾似对他的回复甚为满意。玄影对着床榻双手合十,微一颔首,转身便走,对着长辈连招呼也不打一声便自行离开是极其无礼的行为,但也因此显出其为赎罪心焦如焚,迫不及待的情绪。

      待玄影走回台阶前,身后又传来方丈的声音,[心魂相离,阳气散尽即为尸,降尸之法,可从控符着手,血咒诅身,无限于生死。]

      闻言玄影顿下脚步,脑中想着除生死之外人世间还有什么更为重要,伫立半晌,却得不出结论,只道,[我怎样都无所谓,多谢大师提点。]说罢,头也不回地迈上石阶。

      待窖外巨石再度开合,床帐之内溢出一声幽幽叹息。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往日云烟(上)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白伏诡话
    现代灵异文,连载中。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73657/23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