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风云

作者:懒散一生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二十三章炯入行宫后得子迅



      洛阳行宫中,杨炯面对威仪天生的武后,心有敬畏,在想到这位皇后几近传奇的人生经历后,脸上更多的佩服。更因为对方是女子,其才智胸襟却是让身为男子的自己都自叹不如,又怎能不敬佩威服呢?杨炯整了整衣冠,拜服行礼道:“小臣弘农华阴杨炯见过皇后娘娘,还请娘娘宽恕小臣一时的失礼言行之罪。娘娘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世间第一奇女子,又那里会将那些妄读圣贤书,只会愤世嫉俗诋毁有才德之人的庸俗之人放在眼里。倒是小臣一时激愤与那些庸俗之人争辩,反到中那些人的下怀,给娘娘的声名带来不好的影响。”

      武后听了杨炯的话大笑出声,这番话是她自当上大唐皇后之后听过最舒心的话了。虽然不乏有点拍马屁的嫌疑,但也不得不说以少年的年纪,能说出这般话来也着实不易。更何况这孩子出自那个曾对自己母亲做尽恶毒之事的杨氏一脉呢,不是更加让人心中畅快麽?她还以为弘农华阴杨氏一族的骨头有多么的硬呢,原来也不过如此。以为派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来服软,就不会失了他弘农华阴的脸面!真是可笑的紧,她连自己同父异母的兄长都能流放到地方去,难不成弘农华阴杨氏只因自己还未来及出手对付杨氏,就以为自己既往不咎了麽?

      她怎么不知道杨氏一族到如今也如此天真了起来?武后本来威严毫无笑意的脸上此时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那颇具讽刺意味的笑意落入偷偷抬头观察武后神情的杨炯眼中,看得杨炯心中一沉。杨炯脑筋飞速转动,想到自己临行时族长曾不经意间嘱咐过自己若见得当今皇后,找个恰当的时机同皇后提起当今皇后的外甥杨璋,可能会有些意想不到的收货。

      杨炯知道此时并不是提及杨璋的最佳时机,但他更知道自己此时若是不提,恐怕日后就在也没有时间提了。想到此,杨炯放松了情绪,以一种十分懊恼的口气说道:“小臣这爱冲动性子以前就被族弟杨璋说过,之前小臣在学院里为了和人争辩娘娘之事差点打起来时,璋弟就曾和小臣说过:“当今皇后娘娘乃有经天纬地之才,旷古绝后不输男子的伟岸胸襟,怀的是安天下百姓生活之大爱无言之心,又哪里会将那些个迂腐守旧之人计较?浪费时间生命,又浪费精力口舌。”只小臣在茶馆中乍听人诋毁娘娘出身,又冲动的忘记杨璋的话,还请娘娘念在小臣年纪尚幼的份上,饶过小臣一次,小臣下次再也不敢凭着自己性子冲动作为了。”

      武后嘴角的嘲讽弧度在听到杨璋两个字时僵硬在了脸上,复又一点一点收起脸上嘲讽,装作好奇般问道:“哦,那杨璋既是你族弟,又如何敢以下犯上的说你呢?而且尔不过十来岁,那想必尔那族弟必是年纪比尔更小,小小年纪又如何得知吾有经天纬地之才?还是尔胡言乱语准备欺骗吾?嗯?”最后一个嗯字音拉的老长,在白痴的人也知道若是让其证实心中猜测,胆敢欺骗她的人下场绝对凄惨无比。

      “小臣不敢有一丝欺瞒皇后娘娘,杨璋族弟虽去年刚从山上学艺归来,如今在华阴已是比小臣名声更大的神童,比起七岁的璋弟来,小臣那神童之名实在惭愧的很,若不是璋弟自小因体弱曾几度陷入死亡的险地,被杨狩叔父一直带在山中求艺,以璋弟的才智弘农华阴必定只有璋弟一个神童。小臣起初因山长师傅对其赞不绝口而十分不服,故意找茬,却被璋弟聪明的四两拨千斤的一一化解,自此从不服别人的小臣唯独对璋弟打心底里佩服不已。更对璋弟的话奉若神明。”杨炯这话却是一点水分不含,他对杨璋的佩服已经超越了对父辈榜样的崇拜。

      武后听到杨璋小时曾几度陷入死亡的险地,心就像被人用针尖刺的那般尖锐的疼痛。若只是杨璋这一个名字她还不敢有所确定,那么加上将她内心深处最为亏欠的儿子带走之人的名字,她可以肯定如今在弘农华阴有着神童之称的优秀孩子便是自己那个差点失去的儿子。这么多年来她没收到杨狩传回宫中的一丝音讯,她还以为那个可怜的孩子已经夭折了。苍天怜她,在她看透了自己曾以为的“良人”的现今,给自己送回深懂得自己胸怀抱负的孩子,她便既往不咎的恢复对苍天神明的供奉。

      武后紧握着自己手,那透明的指甲几近陷进手心肉中,但她却一点都不觉得疼,反而高心想大摆筵席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自己的二儿子还活在人世。她如今膝下虽有三子,但她深知那三个孩子完全的继承李氏一族的性格,要么和他们父亲一条心,要么就懦弱的不敢对自己和他们父亲说一个“不”,一点都没有继承自己的脾性和处事果决的利落。甚至对自己代他们父皇处理朝中之事而暗暗表示不赞同。

      武后缓了缓心中激动的情绪道:“既你族弟有你说的那般聪明,那为何你那族弟为何未与你一同来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如此看来这些个话不过是你的一家之词。依旧不能洗清尔撒谎意图欺骗吾的嫌疑。”

      杨炯没想到武后压根不相信自己说的话,脸上顿时有些发白,到底还只是个十一岁的孩子,即使在聪明,面对大唐皇后心里压力还是太大。若是自己的一番话 被武后取信,他还能应对自如,只武后非但不信自己,还一副追根究底的样子,他就有些着慌了。慌忙中他想起自己曾死皮赖脸的从杨璋那磨来一把有其亲笔提名的折扇,顿时像是有了救星般松了口气将腰间的折扇去下递到身前说道道:“回娘娘的话,小臣这里有璋弟亲笔扇面的折扇,娘娘看了就知道小臣绝无一丝对娘娘的欺骗,”

      武后闻言眼睛一亮,让身边的宫女上前拿过其手中的折扇,轻轻的将折扇打开,入目的便是风飞龙舞般的隶书字体。那三个潇洒至极的“笑人生”。一点点铺展开来,折扇上的字句一点点显出庐山真面路:

      “生而会哭,

      哭母生子之艰辛,

      哭人生将至磨难。

      悟而会笑,

      笑世间可笑之事,

      笑世间事皆有法。”

      “笑世间事皆有法”武后呢喃着,细细品味,转而笑开。那笑容中有着别人不能察觉的自豪和悟彻人生的释然。也笑自己曾经的可悲的执惘。连自己那七岁孩子都知道世间事皆有法,自己却被那“世间事”给蒙蔽了眼睛,堵住了耳朵,失却了以法制之的反应能力,不是着实的可笑麽?

      武后笑着笑着便冷凝了脸,她虽高心自己的孩子如此的通彻世事,但同时却不得不多去想,她的孩子在她看不见的地方到底遭遇了多少可怕的事情,才使得那么小的孩子就已经对这人世彻悟的冷漠了心肠。若不是知道如今大唐江山的权利还未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贸然将其接回宫中公证其身份,不仅会引得朝中震荡,更加会将那个已经冷漠了事情的孩子卷入其中。

      她能解决动荡的朝堂,却没办法保证在这动荡中那个聪明过分的孩子不会受到伤害。武后只能按耐住自己那想将其接回到自己身边的冲动,脸上露出几近慈爱的笑容道:“卿之族弟真乃大通透之人,如此灵秀的孩子,吾真想亲自见上一见。若是能进得宫来给太子做伴读,有他在,吾当省心一大半。只不知弘农华阴杨氏愿不愿将如此优秀的孩子献给朝廷了。”既然暂时不能给他正大光明的皇子身份,那就让他进宫来和他太子哥哥一处相处,跟着学习一些处理国家大事的学识,日后恢复身份了也能帮自己解忧再好不过了。

      杨炯闻言心中一喜,太子伴读这种美差不知道朝中有多少人打破脑袋想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宫中和太子殿下培养出少年同窗之谊,以期他日太子继位,仅凭太子伴读这个头衔便能让整个家族鸡犬升天也不为过。只转而想到杨璋性格向来自由不羁,恐怕还真不会乐意来宫里受到诸多束缚。如此一想,心中的喜悦也渐渐淡了下来,谨慎的开口道:“璋弟虽天资聪颖,但几乎没有学过系统的儒学知识,平时所涉猎的也甚为庞杂,若进宫给太子殿下伴读,小臣担心以璋弟那不按常理的思路可能会把宫中的太傅们气出个好歹来。”

      杨璋这话一点也不假,杨璋那跳跃性的思维在羽泉学院里是出了名的,学院的夫子们对此都是能避就避,实在避不开就满心泪流的被杨璋那诡异的思维摧残着。可宫中的那些个太傅可不像书院的夫子们好说话,这一个不合,不是太傅被杨璋气死,就是杨璋撂挑子跑路。杨炯想到那两种可能心中也顿时泪流了。只能怪自己嘴贱,没事把杨璋的底都抖出来,这下好了,麻烦大发了。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炯入行宫后得子迅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2185333/23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