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始无虞

作者:娴白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孔淮议亲


      傍晚时分,在锣鼓炮竹声中,沈明舒骑着马,以八抬大轿将胡蕙从胡府迎了出来。
      日头西沉,温暖的余晖落在他大红的喜服上,金光点缀。

      过路的街上被围得水泄不通,人群中七嘴八舌议论着这桩婚事。骑马而过时,沈明舒牵着缰绳,即便隔了些距离,有些字眼还是一字不落地落入耳中。
      他眯了眯眼,望着远山边沿的夕阳。

      马缓缓地往前走着,不急也不慢。沈明舒的目光时不时瞥过拥挤的人群,似乎期待着能望见什么。

      人没有在。
      他想,是自己错过了,还是她没有来呢?

      迎亲的队伍抵达沈府大门,喜娘堆着笑脸将新娘从花轿上搀扶下来。跨马鞍、走火盆、祭拜神灵……喧闹的宾客中,沈无虞站在段氏的身旁,看着兄长与新娘牵着绣花喜绸,徐徐步入堂屋。

      堂屋上方的对座上,坐的不是段氏,而是嫡母胡氏与沈崇。
      胡氏笑吟吟地目视这对新人,接受着新人之跪,献香,叩首与三拜。

      沈无虞瞅了瞅身旁的段氏,即便娘也不愿兄长娶胡氏女,但面容上的神情仍挂着几分欣慰。

      “娘,兄长成亲,你可欢喜?”她凑近段氏耳边,打趣问一句。

      段氏将女儿的手挽入臂上,笑着说,“高兴,做娘的怎不高兴?辅是愿意娶的,他既如意了,娘也高兴着。”

      拜完堂后,来府的宾客纷纷入宴。沈无虞挤在人堆中站了一下午,腿有些酸。加之七月本就燥热,不免闷出一身细汗来。见兄长拜完堂,她便低声对段氏道,“娘,这里人多闷得慌,我出去透透气。”

      小雅回院子用晚膳去了。段氏不受重视,连小院十分偏僻,在沈府的最东边,离喜堂又远。夏时的夜晚,夕阳刚刚归了山,依旧有些余热。

      想着再走回小院不免还要出汗,此时腿又酸,沈无虞也不愿多走路了。喜堂的附近有一处竹林,有莲花小湖。有湖的地方连风也格外清凉些。想了想,她决定到竹林中乘凉去。

      宴宾喧嚣声鼎沸。出了大堂,她才感觉外面有多么静谧。
      沈崇的官不小,因此连府邸也修建得格外大。沈无虞沿着熟悉的水榭亭台走了好一会儿,才看见不远处寥寥的竹柏影。

      踩着铺满鹅卵的小道,再跨过一条木拱桥,她提着灯笼踏上了另一番沃土。
      还未进竹林,左右瞧瞧,竟然发现旁边的不远处也有一道人影要往竹林中去。那身形高挑,仿佛是个男子。

      那人也注意到了她,从左面快步走来。沈无虞提灯立在原地,定睛一看,来的人竟是沈栋。

      “二姐!”沈栋很快走了过来,手里执着一把折竹骨扇。
      他缓缓扇着风,言笑道:“二姐也觉得宴宾喧闹,是否?”

      沈无虞没回答,而是奇怪地打量他一眼,问道:“你不是在宫中当差吗?怎得空回来?”

      “这得托了孔淮的福呢。他跟郎中令提起兄长大婚,郎中令便让我休沐三日。”沈栋眯着眼看她,“听这话,二姐好像很不愿意我回来?不过好歹是兄长大婚,做弟弟的怎么能不在?”

      沈秋娥今日就没来。
      她心中无语道。

      不过沈栋说得对,自己的确不怎么想见到他。沈无虞瞥了他一眼,倒也不管他,径自提灯往竹林里走去。
      “反正我赏我的景,你看你的景,咱俩互不干扰。”

      “别呀二姐。”沈栋一听,忙追上她的步伐,笑嘻嘻道:“一个人赏景多无趣,不若一起赏,我陪二姐说说话如何?”

      林中竹影婆娑,只有手中灯笼发着微弱泛黄的光。这片竹林并不大,林子的正中有泉清湖,每年一入夏,湖中便会栽起荷花莲叶。

      沈无虞不想搭理他,直步往前走。
      到了湖边,四周一下变得凉快起来。月牙倒影静静徜徉在湖面上,清湖的正中莲叶重重叠叠,随着晚风飘摇。荷花开的并不多,有许多还只是菡萏亭亭立在水中。
      花香混着泥土的清新气味扑入鼻中,顿时心旷神怡了不少。她看了看四周,找了处平整的矮石坐下。

      望着夜中的湖光,她忽然想起离开宾宴前跟沈明舒说的话。

      ——“兄长,你今日高兴吗?”

      沈明舒握着酒樽,眉间神色淡淡。闻言,只摸了摸她的头发,“高不高兴有什么重要,这每一条路啊,都是兄长千思百虑过的。”

      她的兄长是个话少内敛的人。即便不多说什么,沈无虞也知道他并没有多欢喜。若今日娶的是韦问蕊,他定然又该是另一个样子了。

      沈无虞双手撑在膝上,支着下巴,目光向远处眺望。

      “二姐。”沈栋不知何时,早已慢悠悠地跟了上来。他张眼望了望前方的莲花湖,回头淡笑,“孔家要给孔淮议亲了。”

      闻言,她瞳孔一震,急忙抬眸看向沈栋,“你说真的?”

      “瞧二姐走得这么急,我说的可不是要紧事?”他轻摇骨扇,“我何必要骗你呢?”

      沈无虞听得有点心急,却仍抱着一丝假消息的希望。她收回目光,遥遥望着湖中光景,一口否定。
      “你从小到大惯会骗人,我没少受你冤枉。这事我一点风声都没听见,你又是如何知晓的?不过是空穴来风的事。”

      “我与孔淮表哥在一处当差,日日都能见到,如何不知晓?”沈栋一笑,目光戏谑,“我说二姐,孔淮如今也二十,到了该娶亲的年岁。你既嫁给别人,总不能让人家不娶吧?”

      话音落下,她瞪了眼沈栋,没好气道:“我可没说过这样的话。再说,我的事又与你何干?”

      “我不过是一片好心替二姐着想。”沈栋叹了声,摇头失笑,“好心当成了驴肝肺,罢了,二姐既不愿我关心,我不插手就是。”

      风吹动竹叶发出沙沙的声音,吹起湖面涟漪层层。她双臂环膝坐在矮岩上,不再理睬沈栋的话。

      风起蝉鸣,她眺望着远处的景色。可是远处看到的除了亭直交错的竹林,还是竹林。
      沈无虞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有些失意。却还总告诉自己,其实沈栋所言不一定就是真的。

      渐渐的,也没再听见沈栋的声音,只有蝉鸣还在此起彼伏。沈无虞抬头转了转,发现他早已不见踪影。

      坐久了身体有些僵,她起身吸了口凉气,活络筋骨。正仰面开展双臂时,忽然听到不远处有脚步走动的声音。

      沈无虞下意识地提起灯笼,回头往前一照。孤风送客来,他踱着寥寥的竹影,正稳步朝湖这边走来。

      一步一步,直到近得只有十步之远,沈无虞终于看清了来者是谁。

      孔淮……竟是孔淮。

      他似乎早就知道在这里的人是她,还没走近声音已经出来,“无虞。”

      也不是叫她“虞表妹”,而是叫“无虞”。
      在从前,当着别人的面,孔淮总是客客气气唤她一声“虞表妹”。可私下只有他们二人时,他才会直接称呼她的名。

      “二表哥,”沈无虞离着他三步,颔首致意,“二表哥怎也在此处?”

      孔淮望着她,轻轻笑了几声,“你是我的表妹,辅兄当然也是我的表兄。表兄成亲,我也向郎中令请了说辞。”

      怎会这般凑巧?
      沈无虞奇怪不已。自己不过闲来生出要来竹林走一走的念头,先碰到了沈栋,后又遇到孔淮。且前一会儿,沈栋还跟她提起孔家要议亲的事。

      而他,竟然就来到竹林的正中。夜色之下也不提盏灯笼,还没靠近,就知道她是谁。

      沈无虞眼骨碌转了转,狐疑道,“二表哥怎知我在此?”

      晚风渡着她的声音,在孔淮心头卷起一片片波纹,连带敲击着他的神经。
      自从她嫁入王府,而他自己又做上羽林郎将,两人并不常能见到。孔淮记得上一回见她,还是两个月前。

      她站在宫墙的过道中,晴风朗日,那一袭粉衣飘飘扬扬,成了他数日夜里忘不了的一抹亮影。

      如今得以再见,孔淮觉得好像做梦一样。
      他静静望着沈无虞,笑而不语。

      “难道你与沈栋是一起来的?”她揣摩道,“方才你便在听我与他说话吗?”

      岂止。
      孔淮心知肚明,沈栋的那一席话,还是他拜托说的。
      他点了点头,“说到我议亲时,方才听你那急切的语气,无虞,我知道你心里还是在意我的。”

      沈无虞愣了愣,没想到方才与沈栋之间的交流,竟是他早已安排好的。
      所以,他借沈栋之口说出议亲的事,是为了试探自己的反应?

      “孔淮,你与何人议亲以后都与我无关了。”她静静道,“如今我嫁与宣王,你也总归是要娶亲的。”

      “可是即便如此,我也忘不了你!”他说得有些情急了,“上回替沈栋求官的事,你宁愿找我也不找宣王,我就知道你在王府过得定然不如意。如今知晓你心里还是在意我,你不知我有多欢喜……无虞,只要我们互相在意着,便是不负从前那些情意了。”

      ……
      一时之间,沈无虞竟不知该如何说了。

      她怔怔地看着孔淮,思绪又迁回了数年前,站在一树桃花下吹箫的白衣少年。
      那时的心动又在心头重拾起来。

      “家中还是要为二表哥议亲吗?”她忽而问。

      孔淮的嘴角牵起一抹苦涩的笑容,点了点头。
      无边的月色中,即便只有三步之隔,可他却感觉与沈无虞好像隔了千万重山般难以跨越。
      他从未感觉,原来他离一个人这样远。

      沈无虞抬眸凝望着幽深夜色,长长舒了一口气。未了转头看向他,默了默,“去年迎我入门的时候,宣王说我三年后去留自定。如今,只剩两年了……不知二表哥可愿……”

      她的目光激动又稍稍紧张,手指攥弄着衣袖,双眸却不自觉地低了下去,“可愿……可愿再等我两年?”

      “两年……”孔淮的眼中翻涌出欣喜之色,再次确认所言真假。见到沈无虞明确地点头之后,他连连失笑,双目几乎要迸出光亮来。

      见到一切说开,都看到了些许希望。沈无虞意识到自己出来有点久了,并不适合与他单独再待下去。
      她脸颊微微发红,低下头小声道,“出来有些时候了,我要先回我娘的小院里去。”

      “嗯。”
      和风朗月之下,孔淮应得十分轻快。

      她脸红得连头也不想抬起来,提着步子快步离开。走了几步,即将要跨入这片竹林中时,她忽而回头,期许地问着,“那议亲之事,二表哥也会先推下的,是吗?”

      风吹影缭乱,沈无虞隔着数十步,远远望着他,在等最后一个让自己心安的回答。
      可是孔淮却费解地看着她,缓缓出声,“为何要先推下?无虞,家中想替我议下周氏长女,你也认识的。我可与她先结为夫妻,并不妨碍两年后迎你入府啊。”

      话音未落,她愣愣地站在原地,仿佛自己听错了一般。
      “这是何意……你要娶别人?”

      孔淮见她不解,便再详细解释道:“无虞,我已经二十了。前年年尾向你家中提亲,你父亲不肯。如今又拖了快两年,家中已经不想再拖下去。更何况,即便我娶了别人,你再嫁过来,我心中最爱的还是你,你在介意什么呢?”

      沈无虞提好灯笼杵着不动,也不说话。双眸仍瞪得大大的,难以置信般。

      见她这样,孔淮愈发不解。他踱着步子走近几许,“无虞,我对你的心天地能鉴。可男子三妻四妾也是很寻常的事。”

      “我知道……”
      沈无虞并非不明白这个道理。从十岁那年她想嫁孔淮开始,就想过他除了自己,还会有别的女子。她无妨孔淮纳妾,与旁人生子,但她以为,自己会是他的妻子,而不是妾。

      为妾的女子地位低下,她娘便是这般过来的,因此她也不愿做孔淮的妾室。何况父亲是尚书令,官至二品。其父孔临是长史,即便她是庶出,嫁入孔家做正室也合乎情理……

      “二表哥,你一定要先娶别人吗?”她仍是不甘地问。

      “无虞,两年太久了,我家中等不起……”孔淮走近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再道:“周氏门楣高,我只能以正室之位迎娶她。何况我与你心意相通,为妻为妾又有何差别呢?你看,即便宣王如此喜欢唐氏,可他还是娶了你。你能做你不喜欢男人的妾,为何不愿做我的妾?”

      沈无虞盯着他的脸,连连摇头,可眼泪却是不争气地掉了出来。
      她含泪,直直望着他,心中甚至有了点莫名的委屈,连规规矩矩的“二表哥”也不愿唤了。

      “孔淮,我不喜欢宣王,嫁他亦是父亲所迫,所以做妾做其他都无妨。可是你不一样,我心里在意着……何况,何况这妾室有诸多无奈你并不明白……你既下定决心要周氏为妻,那么方才我说过的话,从前所有的事,便全都这样作罢了吧……”

      “作罢?”孔淮眉头皱起,伸手握住她的手臂,“那些情意,你要我怎么作罢?明明我们只要在一起就好了,无虞?”

      孔淮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刀刃割着她,割开心口一道道血渍来。她听得难受极了,连呼吸都觉得艰涩,泪水一点点地滚落出来。
      最终,她大力地甩开孔淮牵制她的手,提灯往竹林中跑了进去。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孔淮议亲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6075696/22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