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木缘(红楼)

作者:琴心淡然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中秋月圆


      隔了几日,贾府的嬷嬷们见黛玉在府中诸事繁忙,偶尔来探视,身后跟随的丫鬟婆子们,个个屏气敛神,恭肃严整,心中不禁嘀咕:这林姑娘在贾府的时候,性子淡淡的,温温柔柔的,也不见着有多厉害。可一回到自家府中,瞧她行事爽利的模样,活脱脱又一个琏二奶奶。再瞅瞅这府里的摆设布置,有些竟是连贾府里都不成见过的稀罕玩意。别的不说,光说前个进的林姑娘的那屋子窗户上的玻璃,屋子里用的东西,我便是不识货,也晓得那些物件有多贵重稀罕。我就说么,林姑娘前脚没走两个月,太太们干嘛紧着巴着送过冬的东西来了。要送也该是送秋衣。原是怕‘媳妇’没到手,就飞了。
      王嬷嬷一个人坐在屋子里自斟自饮,边感叹林府的富贵,边胡乱猜测林府与贾府两家结姻的可能性。以及黛玉往后若是嫁到贾府里,原本管家的琏二奶奶的退路?
      一想到王熙凤可能乖乖交出管家钥匙,回大老爷贾赦那边去窝着,而大太太不待见自个儿媳妇的事实。王嬷嬷心里甭提多痛快了!心道:那凤辣子作威作福好些年,也该轮到她哑巴吃黄连,自掌嘴巴子了。我瞅着,林姑娘为人厚道,和善。贾府如若是由她掌家,便是我们这些当下人的福气了。
      这王嬷嬷心里为何会有这种龌龊念头呢?原来,她这几日在林府里见到黛玉治家虽严,但对下人甚是宽容厚待。除了每月的月钱,一年四季给添置新衣外,逢年过节另给添置新衣封赏红包。平日里有个头疼脑热,俱是主子出钱,请大夫过来医治。无须下人自掏腰包。年岁大点,干不动活了,她也不会赶人家出去,而是统一养在一个院子里,派专人照顾。
      你说,见到这些,王嬷嬷能不动心吗?心上摆的那架天平早就完全偏向了黛玉这边。恨不得她早些嫁进贾府里管事。遂王嬷嬷回去后,将在林府里的见闻是夸得天花乱坠,唾沫横飞。而其他一同去的嬷嬷们得了林府不少好处,见王嬷嬷夸耀,她们也纷纷点头附和.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在王嬷嬷有意无意的渲染下,黛玉的形象有了质的飞跃。一改之前花瓶美人,一碰即碎的柔弱样。飞升到不愧是老太太亲自教养出来的境界。这也给贾府里有些人敲响了警钟。
      王嬷嬷一行人在林府老宅耽搁了几天,看黛玉每日事情繁忙,经常天未亮就起,夜已深才睡,她们也不好仗着一张老脸在林府里多待,遂暗地里找了春纤转告说,她们出来日子久了,想必贾府里的主子们念着,遂想向黛玉辞行。
      听了这话,黛玉随即请她们到屋子里,语气幽幽地自责,没招待好嬷嬷们,怠慢她们了。虚言几句挽留的词汇。当然,贾府的嬷嬷们也都是知情识趣的主儿,赔笑着说林姑娘你是贵人,事情忙。能抽空出来见我们这些老婆子,已是大大的恩典了。不敢再劳烦林姑娘其他了。
      黛玉见此,不再多言,嘱托了几句问候贾府中人的话语,置办了一些乡土特产,让她们一并带回去。又因时至中秋佳节,黛玉命雪雁给贾府里来的人,每人封赏了一个红包和一份乡土特产,另给了应节的月饼饭酒等,权当她的一片心意。嬷嬷们不免又是一阵歌功颂德,感谢林姑娘的出手大方。
      隔日,春纤,夏织奉了自家姑娘的命,前往码头相送。
      送走了贾府的嬷嬷们。第二天早起,黛玉一行人也与林家族中的亲戚告辞,登上返回扬州城的船只,回扬州别院与林如海,张友士欢度中秋佳节。
      回到家中,换了常服,闻得管家林伯说,老爷与张先生在书斋谈事。她便领着弟弟林融兴匆匆赶过去,推门而入,却见张友士与林如海坐在临窗的桌椅上,一门心思地搏杀,连自家姐儿,哥儿进屋子,都未曾察觉。
      黛玉和林融对视一笑,下意识地放轻手脚,掩到两位长辈身后,偷窥棋盘上的战局。
      过了大约半盏茶的功夫儿,只见张友士笑眯眯地夹起一粒黑子轻轻放下,林如海的脸色一变,长吁一声,叹言:“友士兄锦囊妙计也!”
      张友士抚须摇头:“非也。是如海贤弟身在局中。”
      未尽之意,令林如海听后,喟然长叹不语。过了片刻,张友士抬起头来,笑着对立在林如海身后的黛玉说:“大姐儿来了,怎么都不做声?”
      林融听了不满,由他身后跳出来:“先生竟瞧见姐姐了,都不曾瞧见我。爹爹也是,我方才瞧见爹爹向姐姐点头来着。”在场之人听后,俱呵笑不已。
      这时,紫鹃雪雁领着一干小丫鬟捧着茶果上来,黛玉亲自为两位长辈捧茶捧果。屏退了家中奴仆,一家人和乐融融地坐在小小书斋中,品茶闲聊家常之事,倒也惬意自在。
      一转眼的功夫,夜色降临,窗外凉风送爽,碧澄澄的天空已然挂上了一轮皎洁的明月,如水的月华透过窗子映入屋子里,勾起人心头无限的遐思。一时间,四人俱沉默下来,凝望窗外明月。
      听得几声扣门声,紫鹃来到书斋外头,禀告说:“拜月的香案已备好了,管家遣人来请老爷姑娘过去主持。”
      黛玉起身应道:“这就过去。”
      遂一行人离开书斋,转向举行拜月的院子里。因月亮属阴,得女子先行祭拜之礼。而林家的女主人已过世。遂由长女黛玉领着家中的女子先行祭拜,尔后林如海领着林融,张友士等再拜。
      黛玉上前一步,脸色肃穆而凝重,在紫鹃的伺候下净手拭干,屏气凝神,望向身前不远拜月用的大香案。红木雕花桌上,烛光闪耀,云烟缥缈,各色应节的果品点心琳琅满目,看花人眼。
      她抿抿唇瓣,俯身一拜,随后,静静凝视着浩瀚苍穹,双手合十举在胸前,虔诚致祷,良久之后,她退后一步,再行拜礼。退到一旁,等候林如海祭拜。待祭拜完毕,林如海体恤家中的姬妾奴仆,遂吩咐下去,让他们自行玩耍,不必在跟前伺候了。一干人等喜笑颜开,拜谢后各自散去。紫鹃雪雁等人,亦被黛玉遣退。林融年幼贪玩,看到府中的人拎着花灯到处玩耍,心里痒痒,偷偷扯扯黛玉的袖子,央她在林如海跟前说话,放他出去一同玩乐。黛玉笑着摇头,与林如海说了几句好话,令雪雁紫鹃好生看着,才许他离开。
      林如海看到前一刻热热闹闹的院子,后一刻只剩下孤孤单单的三人,心头不禁一阵酸楚,儒雅的脸庞流露出一丝几不可见的悲切之意。
      心细如发的黛玉捕捉到了这一变化,心中不由得生起一股忧虑。原想着,年后去探望了外祖母,便让爹爹正式接她回家在膝下承欢,照顾幼弟。可今晚见到爹爹眼中难以掩饰的悲凉,之前缠绕心头的不详之感重新发芽生出。
      她一直觉得爹爹这次用弟弟病了的缘由,匆匆接她回来定有内幕。而先前给她看的密函以及问她的一些看法,暗中安排那人前来亦不过是冰山一角。或许,爹爹口中的变天不止是金陵城的那几家……
      一想到另有原因,黛玉猛然一惊,蓦地想起爹爹肩负的职责,后又想起木辰离去时,送的那面不合乎情理的铜镜。
      这一串诡异的事情串联起来,不就代表着一个事实,天家的威严犹如天上的明月,时时在变。
      就在她心惊不已,后怕不止时,林如海朗笑着转过头来,携起张友士的手,坐到屋子里摆满酒食的黄花梨镶大理石桌面的圆桌旁,亲自执壶为他斟了一杯桂花酿,说道:
      “友士兄,犬子往后就劳烦您多多照应了。”
      他的声音温和中透着信任,信任中透着几分沉重,听到黛玉耳中,却似乎又掺杂了少许悲怆托孤之意。她的眸子里不禁泛起隐约的雾气。
      听得林如海如此慎重的拜托,张友士豪气迸发,站起身来,一口饮下杯中的桂花酿,保证:“如海贤弟。你放心,融儿天资聪慧,将来必定会重振林家。”
      他拿起酒壶,重新斟了一杯桂花酿,端给林如海。
      闻言,林如海朗笑:“借友士兄吉言了。”说完,他接过张友士手中的酒杯,一口饮下。俩人同时抚须长笑。
      林如海在官场混久了,还有什么大风大雨没看过经历过。所谓权势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他都是年过半百,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还会怕什么刀光剑影,阴谋诡计!他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体弱多病的女儿和性情淘气乖张的儿子。
      他原本考虑将黛玉接回来,照顾幼弟。即便他不在了,俩人回到姑苏老宅子里,凭着手中的地产积蓄,足以衣食无忧一生。且那人对黛玉一片赤诚,想必不会因他的事,幡然悔婚。没想到,临一脚的功夫张友士带来的一封信函。使他很干脆的打消了之前的念头。决定遵从信中的建议。将儿子交由张友士带走。女儿继续留在贾府中由贾母教养。且从女儿黛玉回来说的在贾府中度日的一些日常小事中可以看出,贾母是真心怜爱疼惜於她。往后即便是他有事了,贾母也不会随便改变疼惜女儿的态度。将来即使贾府败了,有那人的在京中照应着,黛玉她亦不会受到牵连。
      黛玉踌躇片刻,蹙了蹙眉尖,上前问道:“爹爹是想将融儿送去那人那里?”
      她性子何等聪慧灵秀?一眼便看穿其间隐藏的一些不能言说出的内幕。心想:原来他特意赶来是为了这事。留下铜镜也是一番好意。心中对木辰的印象大为改观,一丝淡淡的欣赏油然而生。
      林如海岂会不知女儿黛玉口中的那人是谁?而张友士是更不必说了。俩人见黛玉神色坦荡,并无忸怩之意,心中俱看好这段天赐良缘。
      林如海笑了笑,惭愧的言道:“为父实在是对不住大姐儿了。”
      言下之意,颇有些感慨自己卖女求平安的味道。张友士见了,大笑着圆场:“大姐儿是贵人。岂会责怪如海贤弟的一番良苦用心。”
      他不住冲着眸色淡然的黛玉递眼色,让她出言安慰老父。
      黛玉淡淡一笑上前搂住林如海的胳膊,乖巧温顺的坦言:“那人不错。由他看着融儿,我也放心。倒是爹爹无人照应,几位姨娘又非心细之人,女儿无法安心前去贾府过安稳日子。”说着,她语气渐渐梗塞,眼圈微微泛红。
      “大姐儿,为父唯一庆幸的一件事,便是将你送到你外祖母跟前养着。看着你的气色比起当年大为改善,为父多年的担忧也算有了着落。回想当初,我对你娘亲临终的嘱托,心中也曾大为不满。心想着,你是我林家的长女,上虽无亲娘教养,下却有幼弟扶持。也不至于沦落到你外祖母家派人来接你去养育,我就送你去的道理。后转念一想,自你娘亲过世,你每日心情积郁,身子骨愈加孱弱,且融儿年幼,时时哭闹不休。短短月余时间,你就病倒在榻上,以药度日。看着你身子不好,还要哄着融儿。为父方才同意将你送去都中,交由你外祖母亲自养育。如今细想一下,你娘亲大概早预料到会是如此,遂执意要为父答应,如若贾府派人来接你去养育,要我放你去的事。”
      听到林如海提及往事,黛玉终于忍不住潸然泪下,不由得想起当初娘亲贾敏病逝,她心神倍受打击,对前途茫然无措,弟弟林融又整日哭闹纠缠,她差一点就跟着娘亲一块去了。若非贾府来信函,一封又一封催着让爹爹送她去外祖母跟前养育,使她蓦然忆起前世之事,说不定……黛玉强行忍下心中的不舍,恳求:
      “爹爹,请容女儿陪你过完年再回去。况且,女儿也同贾府来的嬷嬷们说,过了年,我会回贾府去探望外祖母。原想着探望一段时日,就回来陪在爹爹膝下。却没想,还要继续住下去。”
      “你难得回来一趟。当然要过了年才回去。为父再急,也不急在这一时。你回到贾府后,不论听到为父的任何消息,都不可过于悲恸。你要明白,融儿往后还需依靠着你这个姐姐。黛玉,为父还是那句话,在贾府,不论你做何事,皆要三思而后行。”
      林如海一再告诫,惟恐女儿黛玉骤然听闻噩耗,一病不起。
      听出林如海话语中暗含的意思,黛玉稳住心神,坚定的回应:“爹爹你放心。女儿再不是当年的孩童了。”
      父女俩又说了好多贴心话,商量以后的一些安排。见此,张友士一脸欣慰地抚须,感叹:这个女学生果没白收!行事比起男儿更为果断,利落。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中秋月圆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废文
    默言的故事。



    盛世太平
    余家百年番外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602200/22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