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图知

作者:悠南山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文理分科(一)


      新学期开学,冷清了几十天的校园再次热闹起来。
      倔强的冬天在进行最后的挣扎,本来元宵前后都在持续升温,可临到开学又降温返寒。
      周遥知只好把已经收起来的羽绒外套又拿出来,也顾不得第一天返校要穿校服的规定了,直接把校服穿在里面,外面加上及膝的白色羽绒外套。
      第一天上课依旧是从试卷开始,上学期期末的成绩排名班主任早早就通过短信发到家长手机上了,各科成绩,班级排名和年级排名都很详细,所以这会大家拿到试卷已经没有之前那种激动了,毕竟该表扬的该批评的,都在年前经历过了。
      周遥知这次班级排名第二,年级排名十三,相比期中考试都有进步。因此她过年还收到了几个厚厚的压岁钱,充实了自己的小金库。
      班级第一和年级第一的宝座依旧由班长稳稳坐住。
      班主任刘倩在上课前例行分析了排名情况,好在班级整体平均分和年级排名都是稳中有进的状态,所以她心情还算不错。
      另外她还在临下课前空出了十分钟时间,提了下这学期末关于文理分科的事情。
      “同学们,这个学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特殊的,因为在学期末,我们需要作出一个选择,就是未来两年,你是要学文科还是学理科。不要觉得距离做决定的时间还长,有准备的人已经提前在思考这个事情了,我这边也有收到一些家长的心急询问。”
      “往届经常有同学在期末的时候跟我诉说烦恼,他们有的人觉得自己文科理科成绩都持平,不知道怎么选择;有的人想选文科,觉得自己更擅长,但是家长亲戚们更偏向理科;有的人想选理科,但是又担心某门课程会拖后腿,导致未来两年压力过大,影响排名甚至影响高考。”
      “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的是,最终的决定,我不能帮你做,家长也不能,在这个事情上,我们只能给出一个相对理性的建议,但可能这个建议和你想做的选择的是相悖的,这要怎么办呢?与其等到最终再纠结犹豫,我建议大家不如从现在开始,去尝试给最终选择加一些砝码,做法很简单,这学期我们要学的内容,不管将来是学理科还是文科,都是大家要掌握的,但是这个掌握的程度,你们可以选择有所侧重。”
      “在完成我们日常的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往你想选择的方向,每天多花30分钟,坚持一个学期,如果你可以把你目前想选择但是有短板的课程补上,那么最终你就可以坚持你的选择,如果不能,那我们就要综合实际情况作出对自己最佳的选择,毕竟高考不是儿戏,一辈子就一次,读了十几年书也就为了这一次。”
      刘倩本来也没有想在开学第一天就说这个事的,但是昨天她已经接到三四个电话,都是家长打过来询问文理分科情况的。听着都是想让她劝孩子选理科,但实际上其中一个家长的孩子,在她看来明显是选择文科更具备优势的。
      所以与其让家长盲目地在这个时间点给孩子灌输可能不那么正确的观念,不如她先在课堂上打个预防针。
      有些话早点说,有心人就会听进去,为将来做打算,当然她知道肯定有同学听完就算了的,那这个就不是她能控制的了。
      周遥知觉得班主任在给学生打气说理方面,经验是真的老道,班上许多同学听完都是若有所思的模样,显然刚刚听到的话对他们是有所触动的。
      老师的方法听起来简单,但是真的有心去坚持的同学,相信在期末是可以愉快地做出选择的。
      “遥知,你说我是选理科好还是文科好?”
      冯梦露自己想了会,似乎没有得出满意的结论。
      “刚刚班主任才说,你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是你想选什么,是否能为此做出努力,这个才是现在要做的事情。我的意见并不重要,成绩方面我没有老师专业,而你的未来发展规划方面,家长肯定更清楚。我的建议是,如果你对现有天平倾向的选择不甘心,那就这学期再努力下!”
      周遥知并不想对这种事情指手画脚的,就算是再好的朋友,她最多也就是帮忙分析下,要是她说我觉得你应该选文科,而她家长却觉得她应该选理科,那到时候引发了什么矛盾,就是可大可小的事情。
      “你知道我的,不喜欢背这些历史政治之类的,但是我的物理和数学也不是很好。”
      冯梦露对自己的情况当然很清楚,现在她这样说,就表明她本人是偏向选择理科的,只是担心一些课程会拖后腿。
      “听你这样说,那你心里是想选理科的,这样就很好办了呀,这学期你可以多花点时间在物理和数学上,如果期末有所提高,不至于太拖后退,那到时候你就可以理所当然地选择理科了,现在又不需要你做出最终的选择。如果到时候理科课程依旧短板严重,那就再对比考虑文理科优劣势,做出对自己高考最有利的选择。”
      冯梦露听完认可地点点头,然后又带着点懊恼抓了抓头皮, “你说的也对,啊啊啊,班主任怎么这么早就说这个事,让我现在已经有高考的紧张感和压力了!”
      周遥知看着她有些抓狂的模样,笑了笑,心想班主任要的不就是这个效果嘛!
      在这天上完课后,接下来的一周,十三班的同学跟打了鸡血似的,学习状态让不少任课老师感到惊讶。
      办公室里,十三班的数学老师,也是十五班的班主任,笑着在问刘倩,“刘老师,你们班的学生这学期状态很好呀,有好几个平时得过且过的学生,现在问问题问得可积极了,你给他们打什么鸡血了?”
      刘倩听到他的话笑了笑,“我哪有什么鸡血给他们打,就告诉他们这学期有个分班考试,不想选自己不喜欢的,就要开始行动了。也有可能是他们这次期末没考好,寒假被家长克扣压岁钱了,化悲愤为动力了吧!”
      她倒是实话实说,这没什么好遮掩的,不过每个班主任都有自己的带班风格,像吴老师偏严厉,擅长直接施压,她则更喜欢诱导式地牵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十三班和十五班都是现在高一年级综合成绩排在前面的班级,旁边几个没有课的班主任听到他们的讨论,也竖着耳朵在取经。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手上的生源起点都是差不多的,一学期后班级之间的差距却越拉越大,好的越好,差的更差,这种积累效应其实跟班级的学习氛围有很大的关系,当然,最开始慢慢拉开差距的原因也肯定有一部分在他们这些班主任身上。
      他们既然不可能从生源上入手,那自然是要想办法多提高一下自己的带班能力,毕竟班主任的奖金,很大一块和班级成绩是挂钩的。
      只是他们听到的内容感觉并没有什么用,要说这学期最重要的事是文理分科,哪个老师会不知道呢?契机都有,其实就看你会不会利用它去调动学生的情绪。

      本来第一周老师没有给大家调座位,周遥知还以为这学期还是按照上学期的安排轮下去,没想到第二周,一大早老师就来了教室,让生活委员把新课表贴上。
      趁着早读前,让大家按照新座位坐好。
      在冯梦露佯装伤心掩面疼哭的夸张动作中,周遥知和她正式天南地北,一个人在课室的左上方,一个人在右下方,即使后面座位滚动,两人也凑不到一起了。
      周遥知的新同桌叫张晓芸,刚上高一那会班干竞选的时候,还是她帮忙念票的,是个很内向的女孩子。
      后面因为两人坐的远,而且一个人住校一个人走读,打交道的机会很少,所以并没有过多的交流。
      但是她依稀有听说过,张晓芸考上高中的成绩是很不错的,但似乎不是很适应高中学习节奏,上学期的成绩下滑比较厉害,班上排名也排到中后位置了,要知道开学那会她是在班级前十里面的。
      至于重新安排新座位的原因,刘老师也十分坦诚。
      “上周末我们高一年级组开会的时候,年级组长和教导主任都提出了细化班级学习,分学习小组的想法,我周末回去思考了下,觉得这个特别适合我们班。我包括年级很多接触过我们班级的老师,都认为我们班有一个非常好的现象,那就是我们班的凝聚力。像之前校运会之类的团队项目,我们班都是名列头筹的,而我们班的学习氛围,也都是年级数一数二的,所以我相信,这个学习小组可以充分发挥我们现有的优势,让我们班的同学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如果有家长担心,参加这个学习小组会影响孩子学习成绩,那可以让家长直接给我打电话反应,我来跟家长说。如果家长和同学都一致觉得参加这个学习小组弊大于利,那也可以退出,但是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我还是希望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378753/22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