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相对

作者:云卷袖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万事开头难


      其实,方履霜关于如何变革的想法,早在两年前便有雏形,只不过彼时边境不稳,不宜推进,且韩王极力反对,说他此举会让自己人心尽失,招来万人唾骂,见方履霜不肯放弃,甚至将其计划偷偷泄露,让蜂拥而至的舆论倒逼他放弃这个想法。那时条件尚不成熟,方履霜也只好暂时作罢,不过,也是在那个时候,他彻底醒悟,韩王表哥和自己确非同道,且以表哥的性子,守成尚可,若想一荡天地,绝非合适的人选。
      吸取上次的教训,方履霜这次铺垫了许多,比如事先提拔了数位年轻敢为的官员,比如想办法团结内阁,只是内阁虽然只有五人,但着实难以统一战线,首辅宋雨山是楚王老师,楚王虽然倒台,但他仍是万分看不上姚以慨,连带着瞧不起方履霜,至于剩下三人,赵阁老和周阁老早已站队韩王,此时虽然太子已定,但他们却认为,太子登基前,一切都有翻盘的可能,所以照旧支持韩王,坚定不移的和方履霜作对。所以方履霜思来想去,最后只私下劝说了与他年纪相差无几的丁胜思。好在丁阁老新进内阁,意气风发,很想做出一番事业,与方履霜一拍即合,联起手来,且他分管吏部,众人行事上方便了许多。
      无论如何,此事有太子全力支持,虽然起步艰难,但到底还是徐徐展开。
      方履霜琢磨这些已不是一日两日,然此事毕竟重大,容不得丝毫马虎,与丁阁老商议过后,又同吏部众人日日推敲,点点完善,在此期间尽管尽量低调,仍是难免露出风声,内阁其余人闻之,立马广而告之,坐等反对方大人的力量自行集结。
      他们所料自然不错,面对即将失去饭碗的威胁,朝臣自然愤怒,尤其你方履霜,一而再再二三的要合职位,减人手,这对你到底什么好处?于是接二连三的人,开始上书弹劾,攻击范围之广,令人咋舌,连他至今未娶,也被人拿来说事。姚以慨一怒之下,将此人免去职位,逐出朝堂。此举,虽然堵上了一部分的人嘴,却也引起新一波的上书,这次,大家连太子殿下也攻击上了,说他这是偏听偏信,犯了为君者的大忌。姚以慨岂会在乎这些,当即表示,方大人所言所行,皆为国考虑,本太子偏听偏信有何不可?你们中若有一人无一己之私,又有方大人才干,本太子也可偏听偏信。
      在姚以慨的铁腕下,方履霜着手开始推行新政,怎奈没有几天,几位不满的言官上书一封,将事情捅到了皇帝面前。奏折上说,韩王代行太子时,朝堂平静,燕王一做太子,朝堂纷乱,还说韩王代太子时,遇到大事总是召内阁商量,燕王做了太子,独断专行,内阁形如虚设。如此对比,谁优谁劣,一目了然。
      这封奏折,表面上看似是韩王手笔,然而方履霜明白,韩王虽不支持变革,但如今朝内局势却不得不让他低调行事,就算要使绊子,也不会用如此引人注目的方式,所以这群言官,应该是受首辅宋大人指示,故意拉踩,目的就是让皇帝一同讨厌上两个儿子。
      深宫养病的皇帝受到奏折,再也坐不住了,拖着病体,连夜将姚以慨和方履霜传至面前。
      安顺帝今年不过五十刚出头,却已形如槁木,瘦得只剩一把骨头。方履霜他爹也曾来宫里替皇帝瞧过几次病,虽然没有病入膏肓的断言,却未开一方,只说按御医之法调理即可,安顺帝却一听便明白,这是说自己无药可救的意思。不过,他乐天知命,并不怨天尤人,也不求仙问药,只求多活一日是一日,能亲手将自己花了一辈子整出来的烂摊子收拾了就好。
      在他的计划中,首先要敲定太子,然后用为数不多的日子,帮助他铺平道路。当然,大梁之弊,他也不是不知,只是自己年岁已大,隐隐窥见黄泉路,再想做什么已不现实,所以当第一次知道方履霜想整顿吏治的时候,他是支持的,也是不看好的,毕竟当皇帝这么多年,他深知其中困难重重,不会一蹴而就,后来,果然满朝反对之声,加上北境又传来战败的消息,让方履霜也不得不暂时放弃计划,先集中力量稳定边境。
      此番,方履霜再提此事,他仍是默认,也做好了朝堂将有风暴的准备,可准备归准备,这风暴将儿子卷进去,却又另当别论了。
      “慨儿,朝野上下近来似乎不太平静。”安顺帝勉强坐直身体,轻声发问。
      姚以慨亲自给父亲捧上一盏茶,才回答道:“扰了父皇清静,是儿臣该死。”
      安顺帝接过茶,慢慢喝了一口,道:“朕清不清静,这不重要,左右也没几天日子好活了,你的处境,才是朕所担心的……”
      “父皇,您说得哪里话,怎么就没几天了?儿臣方才还听李公公说,您下午精神头不错,在花园里看小宫娥放风筝呢。”
      安顺帝先是看了一眼身侧的秉笔太监李盼,道:“你们说过话了?”
      李盼赶紧道:“只是去接太子时,随便聊了两句。”
      安顺帝颔首,这才又温和的看着儿子,笑道:“慨儿,朕这么多儿子,就你会逗父皇开心。”说着,又叹口气,道:“可你如今为君,不该再如此跳脱。”又看向旁侧一言不发的方履霜,道:“阿霜,他不懂事,你也不懂吗?”
      方履霜低下头,道:“陛下,是微臣欠考虑……”
      “父皇,这和阿霜无关。儿子行事,怎么会听他的。”姚以慨笑着,插科打诨。
      安顺帝若有所思,缓缓道:“你们俩倒是和从前一模一样,一遇到朕责问,总是互相回护,抢着认错。”
      “那还不是父皇教育我们要勇于担当。”姚以慨仍是笑着。
      安顺帝的眼神在他们身上一扫,淡淡道:“恐怕不止于此吧?”
      方履霜莫名其妙,姚以慨耳根一红。
      安顺帝冷冷一笑,收回视线,道:“朕老了,管不了那么许多,只有一点,你们记住了,慨儿现在是太子,未来是皇帝,凡事以国为先,也要以他为先!满朝臣工,可以驱使者众多,何必他身先士卒披挂上阵?”
      姚以慨忽然神色一正,道:“儿臣初到北境,朔北军兵弱少粮,似是不堪一击,可面对锐意南下的郑军,却能够苦苦支撑,父皇可知为何?”
      “有话就说。”
      “是因为无论大战小仗,儿臣总是披坚执锐,一马当先,拼杀时做先锋,撤退时司殿后,敌强我弱,唯有主帅不惜命,与将士们同生共死,才能稳住军心,甚至于激励军心……”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你是太子,不是一军主帅。”
      “父皇,治军如此,治国更是如此,数千年前,列国并立,弱肉强食,诸国纷纷变法,以图自强,却成效不一,其中固有各国所具人才、所临问题不同之故,可君臣一心,亦是成败之关键。君臣戮力同心,则政令行,为君者畏缩犹豫,则新政中道殂。儿臣回京前,就已下定决定,与方大人同心同德,同进同退,绝不会做优柔之太子。”
      安顺帝沉声道:“领兵打仗,你身先士卒,最多丢一条命,可现在你仍冲锋在前,会得罪半个朝堂!届时口诛笔伐,比一死还难受!”
      “只要能使大梁重振昔日之光彩,这些何足道哉?”
      安顺帝板着脸,打量着姚以慨,只见他立在方履霜身前,背挺得笔直,目光灼灼,竟有几分不敢让人逼视,可他这番模样,到底是为了天下,还是身后人?
      “阿霜,你怎么看?”安顺帝冷声问道。
      方履霜沉吟许久,才道:“殿下确实应该居中。”
      “阿霜!”
      “行了,这事便如此定了,阿霜尽可以推行新法,朕会支持他,但是你,不准插手此事!就在东宫修养一段时间,朕会让贵妃替你挑一挑太子妃,趁朕还能喘气,赶紧把婚事办了。绵延子嗣乃君王之责,这一点上绝不可搪塞。”
      “父皇!”姚以慨一惊,跪倒在地,肃然道:“这两件事儿臣都不答应。”
      “这两件事,都容不得你做主,来啊,送太子回东宫。”
      “父皇!”姚以慨俯下身,道:“父皇想我远离朝堂风波,是想保护我,这点儿子明白,也十分感念,可是非常之时,儿子不愿龟缩幕后,任由老父和阿霜拼杀。父皇,如今乱世,大梁看似沉稳似山,实则不堪一击,否则,怎会与郑国对峙四年才有结果?眼下,外患暂平,军备稍整,正是雷厉风行,一肃吏治之时,如此良机,稍纵即逝,一旦错过,亦或功败垂成,大梁则再无逆转之机,如此,儿臣敢断言,数十年内,不需外敌来犯,大梁就会因腹心内烂而自溃,届时再想剜痈,岂不晚矣?而儿臣也会成为千夫所指的亡国之君,那如今这一时的保全,又有何益?父皇,儿臣沙场四年历练,早已自证绝非经不起捶打之人,更不是犹疑之辈,值此之际,只愿和方大人并肩而战,宵衣旰食,以报社稷。”
      姚以慨这番话,算是戳在安顺帝的心尖上了,因为句句属实,但也戳在了他的脊梁骨上,因为大梁之所以到了眼下这个地步,和他脱不了干系,他十五登基,至今已有四十多年,年少时他耽于玩乐,无心国事,好不容易收心,认真当起皇帝,却又无法驾驭住儿子和朝臣,致使朝堂四分五裂,一塌糊涂,好在最终醒悟,明白自己能力有限,选了个和自己最不像、却最有手腕的儿子历练培养,全权委托,替他收拾这河山。所以姚以慨一番话,听的他是自愧又愤怒,欣慰又担心,激动之下,脸上泛起不正常的红晕,头也嗡嗡作响,他揉揉额头,勉强道:“太子有此见地和决心,朕是高兴的,只是……咳咳咳,人心可畏啊……咳咳咳……”安顺帝话没说完,忽然倒了下去,方履霜大惊,立刻奔上御座,替皇帝号脉,姚以慨着人去唤御医,接着上前,将父亲扶起,靠在自己怀中。
      安顺帝情绪激动,只是晕了过去,御医还未到,又幽幽醒转,望着面前两个他看着长大的孩子,一时感慨,暂抛了江山社稷,只喃喃道:“阿霜,朕对不起你,对不起你娘,让你小小年纪,便远离家乡,远离父亲,孤身挣扎在这深宫之中……小慨,朕也对不起你,让你在边关吃了四年苦,现在还要你替朕担待这么许多……朕,朕更对不起列祖列宗,这大梁……大梁是在我手中毁了……”
      方履霜望着垂垂老矣的皇帝,心中也是一酸,其实说起来,安顺帝对他很是不错,生活上照顾,前途上看好,虽然他无法认同其在国事上的种种作为,但仅仅作为长辈来说,仍是有一份感情在,所以,他也愿意尽所能,让安顺帝最后这几年过得‘安顺’一些,可时局又怎么等得起?
      “陛下!”忽然,周贵妃推门而入,人影一闪便到了御座前。
      姚以慨一瞧深更半夜,周贵妃仪容整齐,妆容一丝不苟,一来佩服她不失仪度,二也明白父皇生死,其实并不在她心上。
      安顺帝直起身子,安抚道:“莫慌,朕无事,只是许久不曾理事,有些疲倦。”
      周贵妃道:“陛下,待御医看过,您就回宫歇息吧,有什么事,不急在这一时半会。”
      安顺帝道:“也罢,今日晚了,阿霜也留下,住在……”
      “住在我宫里,我们也好久没见,刚好叙叙旧。”周贵妃道。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万事开头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7608833/2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