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啦,陛下他造反啦

作者:沈公子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英国公



      皇帝要成立专案组,专审魏党的消息一经传出,犹如水入油锅,热议沸炸。

      私下里对着声音,以及负责此事的李国普时,朱元元把这一举动称为“另起炉灶”。而熟知朝政的官员则能洞悉,这与当初历任皇帝出于对朝臣的不信任而设置锦衣卫、出于对锦衣卫的分权和监督目的而设置东厂、为了监督东厂和锦衣卫又另立西厂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

      专案组,将来未必不是一个新的锦衣卫、东厂。

      是以加入这个新设置的机构,就代表着未来成为皇帝所信任、倚仗的臣子。

      李国普本就是内阁一员,如今又总领专案组,一下炙手可热起来。

      宅邸外送拜帖的络绎不绝,让整条街巷都热闹起来。与之相反,李国普独坐书房。

      身为臣子,哪有不揣摩上意的呢?

      天启时期,整个内阁面见皇帝的机会都不多。他也知晓,熹宗皇帝对魏忠贤的信任,达到一种怎样令人生骇的地步。

      凭借与魏忠贤的关系进入内阁,也是他有意为之。

      无论是阁老黄立极,还是施凤来、张瑞图,只有顺从魏忠贤的所有决议,为自己谋求好处的想法。

      只有他李国普,敢直接对魏忠贤直言,他是为君为国尽忠,不党不朋,就算进入内阁,也不会完全听令行事。

      因这番话,魏忠贤反而认定他与东林党人不一样,与依附魏忠贤的谋利的那些人也不一样,这才在数次相争时容忍,并默许了李国普的做法。

      与魏党共事期间,朝政之糜烂是他亲眼所见,各种冤狱不断,枉死虐死的同僚他无法拯救。魏忠贤气焰愈发嚣张,排除异己欺君罔上,行事肆无忌惮,对他也开始看不顺眼。李国普唯一的选择,保全自己以期来日。

      待得熹宗落水患病驾崩,信王即位。魏忠贤在几个月后终于被去职发落,而朝政乱象并未就此停止。与魏忠贤有牵扯,成为攻讦弹劾的主要理由。

      皇帝希望能肃清朝政,查办魏忠贤及其党羽便是整顿朝政的第一要紧之事。

      可想想魏忠贤正当红时,手下号称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其中包括内阁大臣、六部官员以及总督、巡抚等地方大员,其势焰何其大。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保住官职,必然是要极力阻拦阻碍这把砍向他们的铡刀。

      李国普翻看着这些拜帖上熟悉的人名,冷笑数声。

      陛下亲命,专案组的成立首先绕开内阁,其次绕开了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为的是什么,他们这些人精还能看不清?

      无非是以为还能和从前一样,银钱开路送人情。

      送拜帖的人,反而不足为虑。

      真正令人忌惮的,反而是一直没有动静的首辅黄立极。

      此人看似受魏忠贤摆布支使,实则是在替魏忠贤出谋划策,其中狠辣或许更甚。

      当初魏忠贤并没有一定要逼死熊廷弼,还是黄立极从府中递了条子送到魏忠贤在宫外的府宅,魏忠贤当晚便改了主意。

      且魏忠贤被发落前后,崔呈秀、许显纯等人要么罢官要么停职闲住,黄立极为首的整个内阁毫发无损。

      黄立极的背后都有谁?那些所有谄媚效忠于魏忠贤的人,都是站在他背后。这意味着自己将与几乎曾经与魏忠贤同流合污的朝廷要员们为敌。于未来可见的数月乃至数年,有无数凶险盘桓前方。

      不论成功或是失败,都有被舍弃的可能。

      可是……

      为敌又如何?凶险又如何?被舍弃又如何?至少此刻,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能成为皇帝信任的第一人,担下这份重任,他万死不辞。

      李国普想了很多,但其实朱元元将专案组交给他,当然不会让他独自作战。

      多日前,她便在和声音商讨过,怎么保证专案组的权力。

      权力不是张口就有的,也不是皇帝一封圣旨就能赋予的。

      朱元元自己也清楚,查案的专案组虽然凌驾于内阁和三司六部,但是要把案子落到实处,必须要和这些权力机构打交道。特别是大理寺、刑部以及都察院。专案组第一是抢了他们的活,第二,这些部门里有许多人本身就是魏忠贤爪牙,魏党成员,专案组势必要遇到许多阻力。

      那这些阻力又该怎么清除?

      自然是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

      如果没有枪杆子的支持,专案组终将沦为一个笑话。

      可惜如今的暴力机关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不管是五城兵马司还是亲军都指挥使司,多少都受到魏党影响,至于锦衣卫和东厂,其首领田尔耕和王体乾更是为魏忠贤马首是瞻。至于兵部和刑部,嘿,先前的兵部尚书崔呈秀是魏党的先锋,后来换的这个阎鸣泰也是魏党成员。刑部尚书苏茂相本身很有些本事,曾经巡抚浙江抗击倭寇,可是在天启年间晋升的户部尚书,又改任刑部尚书,都是铁铁的魏党。

      好在朱元元整顿号称内廷兵部的御马监,只需在皇城外有一定的武力威慑即可。

      这个能统领一定武力,起到威慑作用的人,便是英国公。

      英国公张维贤如今已是花甲之年,并不常出国公府,早在天启三年就已经以少傅兼太子太保的身份再加太保。由于英国公府自明朝初立时起便有着超然地位,多年屹立不倒的本事,即使在九千岁刘瑾,和后来的魏忠贤把控后宫及干预前朝时,也没敢对勋贵之首的英国公府有什么旁的举动。反而是在天启驾崩时,魏忠贤秘不发丧,正犹豫是否要实施宫变。张维贤掌五军都督府其一的中军都督府,兼掌京营,他率众臣迎立信王朱由检,加之张皇后搬出了天启的遗旨,崇祯这才能坐上皇帝的宝座。

      这时候要论谁能坐镇专案组,恐怕非英国公莫属。

      英国公张维贤,不论从他万历二十六年便袭封的第七代英国公的超然身份,还是历经四朝,依旧屹立不倒的政治素养,都足以使其成为勋贵之首。不动则已,但凡由英国公出面的事情,必然是大事。

      是以轻易没有大事能撼动得了的英国公,某日正在逗弄自己养的一支鹦哥,忽然听到管家来报宫中有旨传,也在心中着实惊讶了一番。

      不过他多年的养气功夫,面上并未丝毫显露。慢悠悠地放下手中的柳枝,净手更衣之后,这才向正堂走去,也毫不担心内使等太久——毕竟这世上,除了皇帝,也没人不敢不等。

      然后,施施然踱着方步而来的英国公,就在厅堂内看到了一位年纪轻轻的,身着五品太监服饰的——皇帝。

      是的,皇帝。

      他虽然老眼昏花,耳背得不轻,但还不至于昏聩到认不出自己亲自扶上位的朱家子孙。

      尽管他十分地不想相信,不情愿在自己的国公府中迎来皇帝,这位主子也已经面带笑意地看向了自己。

      呵呵。

      老夫还能怎么办?

      张维贤面无表情地挥退左右,这才向面前的皇帝行礼。

      朱元元吓一跳,哟,这我可当不得,连忙向前一步想要扶面前这老人家起来,哪知英国公的行礼绝不是做做样子,是真真地屈右膝跪在地上,口中道福。她能感觉到这位老人的双臂如巨石般,绝不是自己能撼动得了的。

      “陛下微服出宫,请容臣率家将送陛下回宫。”张维贤沉声道。

      朱元元连忙摆手,“不必不必,朕身边跟着锦衣卫。”

      “陛下身系社稷,不容有失,请容臣率家将送陛下回宫。”张维贤继续沉声道。

      嘶——棘手啊……

      朱元元不由得借着扶起英国公的距离,看向这位老臣。

      啧——什么也看不出……

      但总有一种“我就是不满但就不准备让你看出来”的感觉。

      “国公爷,”朱元元无奈苦笑道,“朕便是有关乎社稷的要事前来……”

      陡然间手上的力量骤减,“您老快些起来吧。”

      正是欲使人干活,先使人沾沾自喜。朱元元先夸赞了英国公府以及历代英国公为了维护社稷稳定做的贡献——英国公是武将出身,她都用的大白话。

      然而张维贤却已经不是热血青年,他面容依旧沉稳,对皇帝的褒奖全用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表述毫无不当地予以回答。

      哎,一个六十多,一个十六多,若非朱元元本身已经是快三十的人,又有着许多办公室交际的经验,恐怕真没办法轻易说动这位老臣。

      “朕自即位之初,便知晓魏忠贤及其党羽乃我朝毒瘤,如今毒瘤虽然暂且割下,创口处却依然是腐坏的痈疮,被毒瘤侵染的腐坏血液。”朱元元慢慢道。

      张维贤听着,眼皮下垂,皇帝说的全是事实,不过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眼前虽有一把匕首,可以割去腐肉,”朱元元边说边摇头,“可匕首过于锋利,腐肉割去便也罢了,就怕稍不小心,身上的好皮肉也一并割去,伤及根本。”匕首乃是另有所指。

      听到此处,这位国公爷总算是微微抬了抬眼皮,不过视线依旧没和朱元元对上。

      “另有西北灾情,北方强邻,以及东北方向的恶狼,随时随地都要来咬上一口。朕一旦想起这些,总是夜不能寐。”并没有,每天像个九九七的打工人,睡得杠杠香。

      来了来了,张维贤心道,只听上首安坐的身着五品太监服饰的皇帝忧伤地说道,“国公爷,可愿替朕分忧?”

      过了过了,这戏过了——朱元元心道。

      不过好在,对方也是几朝老臣,自然是要陪皇帝演下去。

      “老臣如今即便耳目昏聩、龙钟潦倒,也愿肝脑涂地,替陛下分忧。”英国公又拜下去。

      “哎,国公爷快快请起,”呵呵,就凭您老人家方才那一手重若千钧,哪里是龙钟潦倒啊。朱元元依旧上前将张维贤扶起。

      “然老臣武将出身,只识马上杀敌,却不知该如何为陛下分忧啊。”

      朱元元微微摇头,“国公爷此言差矣。不用上马杀敌,只要有国公爷坐镇,什么宵小鼠辈胆敢猖狂。国公爷也勿再推辞,且听朕一言。”

      她将成立专案组的事情大致说来,重点强调专案组的目的,不是为了无差别攻击、剿杀魏党,而是为了肃清朝政,重振朝纲,严明律法,从而清除积弊,休养生息。

      “朕越是痛恨魏党这些年的祸乱朝纲,越要依照律法,查明魏党众人所犯之案,严格处置。亦不欲牵连虽与魏党有关系,但并无违法恶行之人。”

      张维贤先以为专案组乃是皇帝另起的一个类似锦衣卫或者东厂机构,然而越听下去,越觉得不像。他不由得微微抬起视线,看向这个穿着可笑太监服,但神情无比认真的皇帝。似乎,与他上一次见面时有所不同了。

      “朕要不拘一格用人才,但也要一位信得过的、镇得住的人来担当专案组的定海神针。”

      “纵观朝野上下,也唯有传七世的英国公府,能让朕放心。”朱元元目光炯炯地看向英国公,眼中满含期待。

      “朕也知晓,国公爷已过花甲之年。因此疲惫之时,力有不逮,也可使大公子代行国公爷在专案组之职。待日后袭封,亦是朕的肱骨之臣,英国公府,依旧是我朝的定海神针。”

      这位陛下,什么都算到了啊。

      历经四朝的英国公,忽然有些恍惚。时间似乎一瞬回到了过去,那时他还年轻,效忠的是万历皇帝。时间又再度翻越到了现在,面前的人确实是一位真正的天子啊。

      终于,张维贤开口,“老臣但凭陛下驱使。”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7163581/2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