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签到系统,我成了全球首富

作者:守望同行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21章常想一二



      黄明义难得回家一次,本来是要登门拜访亲近的长辈的。但是他阿爸高兴,大手一挥,决定要晚上大家一起吃饭。

      黄明义就只能一个个给自己的两个伯父和一个小叔打电话,先问好,然后告诉他们他回来了,晚上请大家到他家吃饭。长辈们忙不迭地答应着,连连夸赞他孝顺。

      几个长辈和他们家的人,呆在村里的,得有十二个人,再加上他们一家三口,那就是十五个人,这得准备多些菜。于是到家后的第二天,黄明义一上午都和爸妈商量晚上的菜式。

      简单地吃了午饭后,黄明义和他阿爸开车去镇上采购肉菜、水果和饮料。他妈妈因为脚的原因,留在了家里。

      下午三点多,两人才回到家。还没有进门,黄明义就听到了家里的热闹。果然一进门,长辈们都在了,黄明义赶紧一一问好。

      男性长辈还好,问了几句工作的事情,就放过他了。女性长辈逮住他就一阵夸奖——“阿义真孝顺,知道你妈妈骨折,就回来看她。”

      “都啊,还给你妈妈买了那么大的金手镯,真孝顺。”

      “听你妈妈说是用奖金买的,阿义太能干了。”

      ……

      黄明义唯一能做的是微笑着谦虚,在这种时候,只能是庆幸不是在催婚了。

      这顿晚饭,在名义上是黄明义难得回家请长辈们和大家吃顿饭,实际上却是他阿爸和妈妈在炫耀新手机和金手镯。但也还是和乐融融地完满结束了。

      饭后,即使有大家的帮忙,收拾碗筷,然后再洗碗等琐碎的事情还是非常地累。一一送别大家后,黄明义躺在躺椅上奄奄一息,“阿爸,妈妈,现在想不想要洗碗机?”

      “想……”这有气无力地声音是黄元堂的。

      “有个洗碗机还是非常必要的。”这是被十五的人的碗给震撼到的朱美甜,她骨折了,不方便走动,就直接在水池那里一直洗碗。现在整个人都已经麻木了。

      休息一会,大家就又洗洗睡了。

      早上起床,黄明义还是吃喜欢的粽子和黑米饭,怎么也吃不腻。他本来打算去果园那里吃荔枝的,但是知道阿爸今天要带着妈妈去医院,就毅然决然地放弃自己的想法,要和他们一起去。

      “我开车和你们一起去。”黄明义直接说道,然后他开始有些担心“,妈妈,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怎么要去医院?这个石膏得两三个月才能拆吧?”

      “没事,除了腿暂时是瘸的,我好着呢。这不,医生说我在拆石膏之前,要一直吃药的。但是现在医院规定,每个医生只能开几天的药。这就没有办法了,只能过几天就去看一次医生。”朱美甜乐呵呵地接受儿子的关心。

      “就是,每次还要挂号,就顺便让医生看看。我觉得包着那么大一块石膏,医生也看不出来什么。”黄元堂接过话茬,也不是特意想抱怨,就是随便说点什么的样子。就是要参与到谈话中。

      “好像全国的医院都是这样的,我的一个同事在广府也抱怨过这个事情。”黄明义附和,同样是随便聊聊天的意思。

      一家人时不时你一句我一句的亲亲热热地聊天,等黄明义吃完早餐。黄明义先把朱美甜扶上后排座位。正在这个时候,同村的一个长辈恰好扛着锄头经过,“阿义回来了,这是要带你爸妈去哪呢?”

      “七伯伯,我正要送我爸妈去医院看看脚呢。”黄明义礼貌地微笑。

      “阿义就是孝顺,好,是个好孩子。”七伯伯连口夸奖。

      “七伯伯这是去哪?”黄明义符合社会礼仪的询问。

      “趁着太阳还不大,我去地里看看,锄个草什么的。”

      “那您忙,我们先走了。”等爸妈也和七伯伯打完招呼,黄明义才打开驾驶座的车门进去。

      黄明义坐上驾驶座,提示已经在后排坐好的两人,“阿爸,妈妈先系上安全带。”

      “才那么点路,不用系安全带。”黄元堂满不在意地摆摆手。

      黄明义还来不及说什么,朱美甜就又拍了黄元堂一下,“说什么呢,阿义说要系安全带就系安全带,你怎么那么多话。”

      “行,行,行,你儿子的话都是对的。”黄元堂告饶。

      “就不是你儿子了吗?”朱美甜又动手拍了黄元堂一下。

      ……

      行吧,黄明义不参与两个人的斗嘴,确认他们都系上自己的安全带,他也系上自己的安全带,开车。

      果然很近,十几分钟黄明义就把车开到了镇医院的门口。他根据阿爸和妈妈的指引,把车停在了一片空地上。

      黄明义让黄元堂和朱美甜先去医生那里,他自己就先去帮他们挂个号。

      等黄明义挂完号,又询问护士后,找到了坐在医生办公室门口长椅上等待的黄元堂和朱美甜。应该是他们来得有点早,除了一个正在办公室里面的老奶奶,就只有他们三个人了。

      通过打开的办公室门口,能看到医生一直很温和。可能是担心老奶奶听不清楚,医生的声音有点大,“阿婆,你的半月板,就是膝盖那里的那块骨头,磨损地非常严重。您自己也是知道的,一动就非常痛,对吧。您这个真的要做手术才可以的。”

      老奶□□发花白,身体佝偻,迷迷糊糊地说了些什么,黄明义没有听清楚。

      医生又大声而又温和地劝说她,“只有手术才能解决问题,您一直这么痛下去,也很影响生活的。”

      他奶奶缓慢地摇摇头,又模模糊糊地说了些什么,黄明义还是没有听清楚。

      医生继续又大声而又温和地劝说她,“真的要做手术才能好,如果您觉得镇医院的技术不放心,我们可以让市里面的医生来帮您手术,您绝对可以放心的。”

      镇里的医院也可以飞刀?黄明义好奇。

      他奶奶又再一次缓慢地摇摇头,继续模模糊糊地说了些什么。黄明义这次听到了一个“一万”,但是其他的还是一样没有听清楚。

      医生同意的态度继续,“根据您的情况,我前几天和医院申请了补助,这次您做手术不用一万多了,您只要再出5千块钱就可以了。”

      他奶奶又再一次缓慢地摇摇头,继续模模糊糊地说了些什么。黄明义这次就又什么也没有听清楚。

      “这个阿婆也是可怜。”黄元堂同情地感慨。

      “是啊,我们看医生的时候也遇到她几次,每次医生都劝她手术。”朱美甜的话里也是慢慢的同情。

      “怎么回事?”黄明义回头小声地询问。

      “听说这个阿婆年轻的时候老公就意外死了,开始的时候还逢人就哭。后来慢慢地不哭了,然后一个人拉扯大了一个独子。她儿子也没有什么出息,四十好几了也没有取老婆,现在在外面打工,也赚不到什么钱。就留阿婆一个人在家孤零零的。”朱美甜的话里有些嫌弃那个独子。

      “她儿子也是没有办法,家里就一亩田,他留在家里就要饿死,只能出去打工。但是没有什么本事,打工也赚不到钱。”黄元堂为那个儿子说了两句。

      “又有什么办法呢,她一个女人能把孩子拉扯大就很厉害了,其他的就顾不上了。本来就算赚不到钱,她儿子寄回来的钱还是能吃饱饭的,阿婆自己再种些菜,日子也过得下去。”朱美甜惋惜,“谁知道阿婆年轻时太辛苦,那个什么半,半……”

      “半月板。”黄元堂帮忙提示。

      “对,就是半月板磨损,疼得阿婆受不了了才过来看医生的。”朱美甜继续。

      “听说,医生一看她的半月板,就说阿婆能忍,根据那个磨损程度,阿婆应该已经疼了很多年了。”黄元堂接着述说。

      “对,然后阿婆每次过来,医生都劝她做手术。可是能解决问题,谁不想呢。但是一万块钱的手术费用,阿婆怎么出得起。每次都是让医生开点药就回去了。”

      “这次医生给要了补助,虽然阿婆只要再出5千块钱就可以了,但是,我觉得阿婆还是出不起。”同样通过敞开的门口听到医生的话,黄元堂叹气。

      同样听到办公室里面的声音的朱美甜也跟着叹气,“应该出不起。”

      “那她儿子呢?”黄明义追问。

      “谁知道呢。”朱美甜摇摇头。

      “如果她儿子出得起,早就回来,再和亲朋好友借一点也就可以了。但是他没有,说明他混得应该也就是个温饱。”黄元堂说出自己的推测。

      那边劝说还是失败了,医生小心翼翼地把阿婆扶出了办公室。

      黄明义这才看到阿婆的脸,她黝黑的脸上满是沟壑,眼睛没有任何光泽。她神情麻木,明明按照医生的说法,她的膝盖应该是让人痛不欲生的那种痛法,但她真的很能忍。

      出了办公室后,只能是她自己走了。别人只能看得出来她的走路姿势非常别扭,但是她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就是麻木。她是真的很能忍。

      黄明义突然有些明白,为什么阿婆的亲朋好友没有主动出钱让她做手术。首先,这个病没有事关生死。其次,阿婆太能忍了,她的表现让别人觉得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就像黄明义自己,也是因为医生对待阿婆急切而又关心的态度,还要再加上医生的话语才得出了这个手术一定要做的信息。

      会哭的孩子有奶喝。阿婆不明白这个道理吗?黄明义觉得应该不是。他觉得根据阿婆年轻时候的遭遇,阿婆那时候也哭是过很多很多次。

      多到周围的人把她当成了祥林嫂,多到她发现再怎么哭也没有用。只能忍,就一直忍到现在,忍到自己变得麻木。忍到面对让人痛不欲生的疼痛的时候,阿婆还是一样无动于衷。

      黄明义想到了当年高考前背的一句名人名言——“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常想一二”。阿婆现在能做的事情,也就是常想一二了。

      黄明义看了看妈妈打着石膏的脚,开始思考——如果,万一的万一的万一,家里的人也生了要用的很多很多钱才可以治好的病,那个时候,他要怎么办?难道他也要“常想一二”吗?

      就像妈妈这次的意外,医药费应该也就是几百块钱,最多也就是一千多,就算是几千,黄明义也不在意。

      一万两万,黄明义现在也能轻易地拿出来,他前几天还给一个孩子送了个价值9999的小提琴。
      再多一些要几万,乃至十几万,黄明义也出得起。

      再再多一些要几十万,黄明义同样眼都不眨一下,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才最重要。

      如果上百万,黄明义还可以和亲朋好友借,他相信自己可以借得出来。

      但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时候,他怎么办,他只能是“常想一二”了吗?

      可是,他明明是有机会不用“常想一二”的。(系统,你还在吗?)

      (滴——在的,宿主。)系统的机械音一如既往地一板一眼。

      他该把自己小富即安的念头给丢掉了,这么想着黄明义慢慢地捏紧拳头,慢慢地露出一个坚定的笑容。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7080116/2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