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皇

作者:马恩列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孙曹作别,刘表问计


      翌日,曹操辞别众诸侯,自引军投扬州去,恰逢孙坚拔营归乡,双方略作停留,以酒饯行。

      少顷,孙坚卒爵(注:将酒饮尽),慨然而叹:“可悲啊!十八路豪杰会盟起事,未尽全功,却又星散,自此,汉室不兴,战火亦无休矣。”

      闻罢,曹操放下酒盏,亦是叹了一口气:“文台所言不虚。”

      言讫,他抬首望向远方,但见百步外江水滔滔,奔流不息,不由得眯了眯眼,又道:“但曹某认为孙兄有一点说的不对,那就是十八路诸侯中,除了你、我、刘玄德外,其余皆非英雄,不足与谋。”

      “哦,孟德兄谬赞了。我无称雄之心,如今又旧疾复发,确是力有未逮,只能退守江东,保境安民了”,孙权摆了摆手,面带苦笑。

      二人又议了片刻,及巳时,孙坚请辞,曹操目光复杂,微微挪了挪脚,沉声道:“文台兄,临别之际,在下有一言相告,若有得罪之处,还望海涵。”

      孙坚眼角一凝,少顷,叹了口气,直视曹操:“但讲无妨。”

      听罢,曹操浓眉微蹙,踟躇一二,还是凑上前:“文台,你我相识一场,情谊不薄,恕我直言,你若真得了传国玉玺,还是交出来的好。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便是有心瞒下,也早晚会给人知道。

      目今,汉室倾颓,朝纲不振,各路诸侯蠢蠢欲动,不少皆有君王之志,无不贪恋玉玺,此物就是个祸害!别的不论,单是袁氏兄弟就一定不会放过你。

      如此,你得到的不过是一方无用之石,却会开罪王室,树敌于天下。届时,江东孙氏祸患无穷矣!”

      言讫,孙坚面沉如水,良久不语。

      曹操见状,亦缄默而立,身后的曹洛见气氛凝结,暗自叹息一声,顷之,出列行礼:“小子曹洛拜见孙伯伯。”

      闻罢,孙坚思绪一顿,抬眼瞧来,迎上曹洛清亮的目光,不禁心神微松,剑眉上扬:“吾识得尔,乃是孟德兄的爱女,曹家三公子。”

      “正是”,曹洛拱手,再次一拜:“小子不才,斗胆有一言献上,若有冒犯之处,还请大人饶恕。”

      孙坚一愣:“哦,说来听听。”

      曹洛轻舒了一口气,缓缓道:“昔年,嬴政御极,号为始皇,刻镇国玉玺,想福延子孙,传百世千世,却不料,仅仅二世,暴秦便为黎庶所弃,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可见,玉玺并非福气,定国安/邦亦不在外物,而在民心。”

      清朗的少女声回响在孙坚耳畔,他有些怔然,左手不自觉地握紧腰间剑柄。恰时,凉风骤起,旌旗飘舞,官道上扬起一片沙砾。

      半盏茶后,孙坚仰天长叹:“得女如斯,尚何求焉?!”随即,他偏头看向曹操,嘴角微咧,虎目掠过一丝幽然:“孟德兄,你养了一只凤凰啊!”

      闻言,曹操哈哈一笑,连连摆手:“文台过誉了。”

      “非也”,孙坚摇了摇头,“君之女天资聪颖,见识不凡,他日必能崭露头角。唉,可惜了,君既将其充作儿郎教养,必不会外嫁,不然,某当厚颜求娶,聘为嫡子正妻,如此,将来何愁孙氏不旺?”

      “哦,不曾想文台兄竟愿与吾结两姓之好”,曹操抬手捋须,爽朗一笑,又道:“既如此,为何不能是曹家儿郎上门提亲?吾听人言,文台有一女,娇俏可人,视若明珠,若不弃,可配吾之长子昂,不知君意为何?”

      言毕,孙坚淡笑不应。

      他中年得女,宝贝得很,岂会轻易许嫁,必定精挑细选,反复琢磨。而曹昂虽是曹操长子,却声名不显,又是庶出,承继不了家业,如何做得了尚香的夫君?

      想到这,孙坚鬼使神差地看了曹洛一眼,把后者盯得毛骨悚然。

      可惜呀,这曹阿羽是个假郎君,不然,以她的资质,必能做出一番事业,当为我江东佳婿。孙坚无奈地握着剑柄,静立了一会儿,又望了望日头,转过身,直面曹操:“孟德兄,时辰不早了,我等该启程了,万望珍重。”

      “保重!”曹操面色肃整,理了理袖摆,抱拳行礼。

      下一刻,孙坚不再停留,跨马而去,麾下士卒紧随其后。

      见孙部远去,曹操抿了抿唇,眼角上挑,叹了口气:“孙侯英武不凡,性阔达,好奇节,乃猛虎也。董卓曾言‘盟军中唯孙坚为豪雄,颇能用人,当语诸将,使知忌之’,可见他心中甚惧,以致于不得不放下身段,用结亲的办法拉拢孙坚。

      平心而论,文台勇挚刚毅,孤微发迹,有忠壮之烈。先前,天下皆举兵向卓,而能以躯命与卓争生死者,吾族并孙氏矣。唉,但愿他此番回乡,能安然无恙。”

      闻罢,曹洛静静地杵在原地,眉眼低垂,星眸似潭,良久,低低地呢喃一句:“江东孙氏满门英豪,闻达天下,虽可敬,更可虑呀……”

      次日,各路诸侯得闻,曹、孙二部皆去,便知盟军内斗愈演愈烈,已不可收拾。彼时,北平太守公孙瓚会见刘玄德三兄弟,沉声道:“董贼未灭,盟军便四分五裂,可见袁绍无能,久必有变。吾等且归,另做打算。”

      言讫,刘备等人皆附议。

      公孙瓒见之,不再迟疑,率部拔寨北行。后大军至平原,他反复思量,又令刘备为平原相(注:汉朝实行郡国并行制,郡有郡守,国有国相。平原是封国,其地方主官称为相,相当于郡太守),治理一方,自去守地养军。

      数日后,兖州太守刘岱与东郡太守乔瑁交恶,假意向其借粮。

      瑁知刘岱不怀好意,遂推辞不与。未料,岱以此为借口,引军突入瑁营,杀死乔瑁,尽降其众,又推王肱领太守职位。

      至此,盟军名存实亡,诸势力纷纷撕下伪装,倒戈相向,四境烽烟复起。袁绍见事不可为,只得领兵拔寨,遗憾地离开雒阳,投关东去了。

      却说另一头,荆州刺史刘表得绍密信,要他截杀孙坚,顿时叫苦不迭。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也,乃汉室宗亲。他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知于世,好结纳,与名士七人为友,时称“江夏八俊”。

      后来,表为荆州主官,恩威并著,招诱有方,使得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又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多有贤闻。

      然而,曹氏父女畅谈九州大势时,曾论及他,皆不以为意。

      曹操嗤笑曰:“刘表此人,妇人之仁,自诩为宗室干才,以小恩小惠施民,实则包藏奸心,乍前乍却,非霸王之姿,乃欲西伯(注:西伯,即周文王。纣王命其为西方诸侯之长,得专征伐,故称西伯)自处,其败无日矣。”

      曹洛更是直言不讳:“刘景升性多疑忌,好于坐谈,贪慕虚名,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遂外宽内忌,多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若在治世,尚可称道,若逢乱局,则中意平庸,难保一方之宁。”

      但无论外人如何说道,此刻,接到袁绍手书的刘表却是坐立不安。他知孙坚勇猛,不可小觑,也知袁绍势大,难以抗衡,遂左右为难,不知如何决断。

      一炷香后,刘表仍没有主意,遂召心腹蒯越、蔡瑁前来相见。

      “袁绍来信,约吾截杀孙坚,夺回传国玉玺。若事成,可许吾冀州三座城池,黄金千两,战马千匹”,刘表望向两员大将,眉心紧蹙,语气中带着一抹焦急:“尔等且议,吾当何为?”

      “这……以某之见,袁绍出自豪族,势力远盛孙坚,既图玉玺,说明其有君王之志。主公若能助他一臂之力,非但荆州无忧,还可以借着袁氏的东风,相机往冀州扩展,如此,主公进可争天下,退可守一方,前途无量矣”,蔡瑁略作思量,径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刘表一听,面色沉凝,双手交叠,未说可,也未说不可,只闷声坐着。

      一旁的蒯越见状,亦上前劝说:“末将赞成德珪(注:蔡瑁,字德珪)之言。孙坚自视甚高,素来不把主公放在眼里,去岁,江东战船还明目张胆地侵犯我军驻地,是可忍,孰不可忍?!末将以为,主公可与袁绍结盟,以其为强援,攻杀孙坚,解决荆州大患!”

      言讫,刘表叹了口气,捋了捋花白的胡须,迟疑道:“吾治荆州府,向来以仁义著称,孙坚虽狂,却未曾大举进犯,今暗算于他,恐惹来恶名,失信于诸侯。”

      “主公此言差矣”,蔡瑁上前两步,抱拳慨然曰:“有道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今奸贼挟天子西遁,百官失序,礼崩乐坏,何谈信义?远的不说,单论四海推崇的袁本初(注:袁绍,字本初),自诩有君子之风,广纳门客,欲得九州士子之心,到头来,还不是为了一块石头,就对昔日盟友刀兵相向。可见,乱世之中,皆被利益所驱,唯以实力争胜,岂可凭儒生之说?”

      听罢,刘表深深地叹了口气。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孙曹作别,刘表问计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439006/2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