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谁人不识君

作者:Paz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一日考三场,第二场还没考完,姬绍的命已经考没了半条。

      姬绍不止一次地想道:“考考考,考这些鸟东西有什么用呢?邪祟打进门来了,难不成要老子给他背前朝史和古文新译吗?连将来天下无双的大英雄都要背书,这世上还有真正的自由吗?”

      第二场考前,姬绍提早爬树折了一把银杏叶:银杏叶短,丢起来手感比细细长长的竹叶好。

      第二场考历史,倒数第二道选择题:

      太祖皇帝大败前朝残寇,打的第一场胜仗是在哪儿打的?

      选择甲,应天府;选择乙,金阊府;选择丙,庆春府充门县。

      姬绍百无聊赖地丢着叶子,心道:“金阊府的黄金台不是说打过一场大仗吗?那里是第一场胜仗?算咯,第三个最长,选第三个咯……充门县离我家最近,我小时候还去玩过呢。”

      蓦然,姬绍想起自己叫道:“宝吉……宝吉!”

      三五个小孩,从七八岁到十一二岁的都有。新下了雨,小孩胳膊腿上都滚了泥,手中拿石头的也有,拿竹竿的也有。

      姬绍不到十岁,手中一根长竹竿,后背还绑着三根短竹竿:昨日里他们刚在县里看了戏,台子上的武将在姬绍眼里就是这般打扮:插着三根杆子,杆子上还有彩旗。

      姬绍装模作样大笑一通,拿杆子指着面前大一二岁的小孩,夹腔作势道:“嚯哈哈哈!黄毛小儿,尔等已败,还不速速向我投降!”

      “错了错了!我为什么要向你投降?你耍赖!你明明是祖皇帝手下的武将,他才是祖皇帝,我向他投降!”

      “我没耍赖!向我投降,我就是祖皇帝!”姬绍道:“我才是祖皇帝!他是武将!宝吉!宝吉……”

      模糊的回忆中,姬绍依稀想起了面前十一二岁小孩的脸面。

      眉毛细细的,眼也细细的,眼皮下有一粒痣。小孩“哎呀!你就是耍赖!”一声,推开姬绍跑了,姬绍在后追道:“宝吉……

      “朱宝吉!”

      姬绍猛一身冷汗下来,想起在八-九年前,见过“朱堪”。

      当年爹刚带他去庆春府做生意,但没几个钱在庆春府立不下足,出门做生意也没人照看姬绍,于是去哪儿走买卖便把姬绍带到哪里。

      九岁此年,姬绍跟爹走了一趟充门县。在充门县,姬绍认识了几个伙伴,一同看大戏、逛大庙玩了好些天。

      但离开充门县后,几个小孩连大字都不识几个,更别提书信来往了,从此再也没见过。但爹此后也一直向充门县走生意,去年还听爹说去充门县吃了次喜酒。

      朱宝吉……

      朱宝吉?????

      朱宝吉怎会是朱堪??

      余下的半场考试姬绍已完全没再有考试的心思了,满心想道:“我果然曾认识过一个姓朱的朋友,可朱宝吉怎会到金阊府来??朱宝吉的大名是叫朱堪?朱宝吉又怎么会和邪祟教徒扯上关系??”

      姬绍只想立刻动笔给爹写封信问问,爹这些年和朱家还有没有往来。

      还剩半张卷面,姬绍胡乱写了一通,便提早交了上去。

      还在咬笔头的李仕林众考生不由瞪大眼,各自心道:“这小子,莫非破罐子破摔了?什么水平,也敢提早交卷走人?嘿嘿,要是没过,又被常博士知道……”

      姬绍惯是个急性子,想到便做,可已冲回屋内写好信,才想到:“我若是把信送去驿站,等信寄给我爹,我爹再把信寄回给我,少说已经过去四五天了。和邪祟有关,怎能拖上好几天?常萝卜办法多,我去问常萝卜行不行得通?”

      水莲榭。

      余考生仍旧在埋头苦写,宜生垂目掠过仅一份的交卷,慢慢地将卷面封好。

      浩经阁。此为西监藏书之所。

      泛黄的卷帙之中,常照山抬头看向这位掐算之中的不速之客,已将来人的来意掐算出了大半:“考试还没结束便急匆匆地交卷走人,你写的信上是有多大的急事,要立刻就跑过来?”

      姬绍却在此时分神:“常萝卜掐算出我来找他,也掐算出我写了封信,可仍旧没有掐算出我在想什么。能掐算出别人脑袋里在想什么……确实是从来没有听说过。”

      姬绍掏出信递给常照山,三言两语把猜测讲清楚,皱眉道:“常老师,我本来想走驿站,可想想驿站送信实在太慢,你有没有别的办法……能让我把信交给我爹,让我爹给我个回话?”

      不过片刻,姬绍又道:“能不能不要找金乌卫?我爹和朱家一点关系都没有,和那些邪祟东西更是一点关系都没有……金乌卫来了,又是盘查这个又是盘查那个,那我爹可是大大的冤枉。”

      常照山笑道:“你小子,找我来办事,还要提这个要求提那个要求?”

      姬绍也笑道:“常老师,你知道的,我又不是为了私利来求您办事,事关邪祟,我是为了大家,我是为了金阊府。”

      此子能言善辩,常照山不想和姬绍掰扯。但姬绍不想牵连自己的父亲的心意也可以理解。思索片刻,常照山道:“既然如此,我托我在庆春府的友人替你送信吧。等令尊的信送回来,我看完后会交给你。”

      常照山脸色严肃下来:“但若当真令尊和朱家多有往来,金乌卫盘查亦难免,不过你大可放心,令尊一介常人,金乌卫绝不会擅用职权,行烦扰之事。”

      姬绍心道:“那看来也只能这个样子了。爹啊,你回信老实点,可别吹牛说朱家隔三差五就要请你去喝大酒。”

      姬绍向常照山行礼:“谢谢老师,那我……我先回去了。”

      躬身之间,姬绍从常照山的桌上看到一大摞一大摞的《奇门法窍新解》、《原旨奇门百家注》等等奇门派经书,没忍住道:“常老师,你今天也在看奇门书呀?”

      常照山惯是知道此子多看两个字便要呼天抢地的德性,会主动问起奇门来,想必是还在别处看到了。“你还见到谁在看奇门书了?”

      “散……”姬绍道,“宜生,宜生博士,他监考的时候拿了一本《风后奇门》。”

      常照山似有思忖,问姬绍道:“你可还记得风后是谁?”

      姬绍心道:“他妈的,常萝卜你是真把老子当一二不识的大文盲了。”

      但姬绍脸上仍笑嘻嘻地说道:“风后是五千年前黄帝的宰相,常老师,这个我还是记得的。”

      常照山道:“奇门派术士当中的原旨派认为,风后便是当今奇门局的真正作者。”

      姬绍心想:“这个我也是听说过的。”

      然后常照山继续道:“五千年来,奇门多变,如今已是百家争鸣,但原旨派依旧认为,《风后奇门》才是五千年中唯一的正统奇门。”

      姬绍心道:“正统和不正统的有什么区别么?若是正统奇门,能把歪统奇门压着打,那又哪儿还会有奇门的‘百家争鸣’?如此看来,正统的也不过如此了,和歪统的没什么区别。”

      但姬绍仍旧问道:“既然《风后奇门》才是正统奇门,那大家为什么不都去练《风后奇门》?”

      常照山反倒先问他道:“你见宜博士手中的《风后奇门》是不是只有薄薄一册?《风后奇门》……”常照山喟叹,“仅有残篇传世,不足百字。”

      常照山道:“但奇门原旨派术士认为,不论是如今的百家奇门,还是百种千种术数,包括你们所学的阴阳八卦局、起卦、器斗,真正的源头,都是如今这篇传世不足百字的《风后奇门》。凡是世上术数,原本是一家。”

      其实姬绍听了并不相信,心中想道:“既然不足百字,那原旨派术士是怎样研究出来这么多的?不会到头来还是在争术门正统吧?一百个大字,我爹写进货单都不够用的,哪来这么多说头?”

      姬绍心中不信,但口上未说,只想到一件事:“常老师……你也是原旨派术士么?”

      “称不上。”常照山只淡淡道:“只是略有涉猎。”

      常照山继而道:“你先回去专心考试,此次不要再提早交卷。不必多想,这封信最迟也能在今天日落前送到,若你爹回信回得早些,今晚你便能看到回信了。”

      赶回水莲榭,离第三场考试还有一刻钟,两三考生在考桌前抓紧背书。

      宜生靠在栏杆边,手中的书已换了一卷。姬绍细眼去瞧,书封上印有《周史新编》。

      姬绍心道:“怎么又看上周史了?周朝的大事,连三岁小孩都能背个大概,周史有什么好看的?”

      第三场考试,姬绍已经没有考试的心思,只惦念着爹有没有收到信,一收到信可千万要快些回……另外千万不要在信里啰哩啰嗦、胡说八道。

      卷面上的远古龟甲文、商朝金文、大小篆文姬绍都看得似懂非懂,只得丢丢树叶,硬着头皮,想到什么填上些什么。

      在正式批卷以前,这些卷子都要监里的博士先统阅一番,得丁的卷子先挑出来,得丁的倒霉蛋也一并挑出来。

      然后写悔过书的写悔过书,罚抄的罚抄,顺带把下一旬的课程安排出来……得丁的课统统都作废不算数,下旬重修。

      姬绍转着笔头,一边两只眼留在宜生手中的书封上走神,想爹有没有回信,一边余光落在卷面上,心有戚戚:“他妈的,一旬白干,统阅快得很,今晚不等我爹寄回信,常萝卜就要找我过去写悔过书啦!三份悔过书……去他爷爷的!”

      “当真是苍天悠悠、待我何薄!”姬绍想道:“过了统阅的,不论甲乙丙,大家都统统有三天假期,想来这三天钱胖子和老赵要去府东快活,可我只能留在屋子里一边写悔过书,一边罚抄《道德经》啦!”

      “可这不能怪我哪,”姬绍咬着笔杆子腹诽姬有才,“我姬家上数十八代没出过一个读书人,我如今能在法子监念两本书,已是我姬家的文曲星转世啦。”

      姬绍的目光在宜生身上停了片刻,想道:“这个癫子看着倒是很像读书人,如是我爹见了,一定要嘱咐我多多交往。”

      宜生的衣袖滑出一节消瘦手腕,沉郁的白玉珠微微斜挂。

      姬绍数出共有十八颗。

      但只在这目光的片刻停驻,姬绍忽觉眼皮上一阵冰冷的刺痛,丢下笔去摸,眼皮眼睫上都冰冰冷冷的,仿佛有湿意。姬绍把手指挪到眼前,见到一点还未化掉的白霜。

      这珠子是个什么东西?怎么这样冷?

      等姬绍重新攥起笔杆子磕磕绊绊写卷子的时候,宜生才合上了书,垂目落在姬绍身上,轻轻碾动珠串。

      卷子一交,姬绍心中大郁,先同老钱、老赵去白鹤楼痛痛快快地吃了几个菜,喝了几杯果子酿的春酒。

      可还没出白鹤楼,姬绍便收到常萝卜一封信,信中只一句话:

      “令尊回信送到”。

      姬绍三分不痛快装作的酒醉统统散了个痛快,连忙赶那两人一步,先回了法子监。

      常萝卜仍旧在浩经阁。一推开阁门,爹的信便“嗖”地向姬绍射来,姬绍接在手中,一摸厚厚实实的一大沓,便知是姬有才的回信。

      拆信间隙,姬绍觑了一眼常照山的神色,淡淡的,没什么严厉颜色,便猜出个七七八八:爹哪怕还和朱家有往来,应当和朱宝吉……朱堪没什么往来了。

      前几张,果然照例先是一通啰啰嗦嗦,不知道常萝卜的朋友是以什么身份给爹送的信,但姬绍猜爹应当以为只是儿子给老子平平常常地写了一封信,别的一概不知。

      翻到最后几页,姬绍才看到重点:

      “……亏你脑瓜子好使,还记得你九岁当娃娃的事!我去年八月廿七不是去充门县吃过喜酒吗?我去年八月廿七就是去吃的朱家的喜酒!

      “去年八月廿七,朱家大姐出嫁,我去吃的喜酒!不过,哎呀,这朱家人都是苦命人哪,你去年八月廿七已去了法子监,我也忘了和你说……

      “朱家大姐刚出嫁不到两个月,听说还怀了孕,就失踪了!连朱家那个小子也失踪了!你老子我和你朱大爷认识快十年,真是没见过真的有人能一夜白头哪!

      “……不过我记得朱家的小子是叫朱宝吉啊,为什么你说叫朱堪?你在金阊见到朱家小子了吗?那你见没见到朱家大姐?你是在哪里见到的,当真确定是朱家小子?你小子不要胡说八道,你眼神瞧准了,我可要和你朱大爷去报喜啊!……”

      常照山道:“信你已看到了。此事……不得不报给庆春府的金乌卫,让他们前去充门县朱家查调。”

      姬绍放下信,片刻后,问道:“常老师……有没有办法,能让我和朱堪见一面?”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师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138952/2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