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作者:缘来如是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西山


      因为这件事情是皇家私隐,所以根本不能放在明面上,晟睿这些侍卫们的奖励也都就是一些钱银之类的,对于这种物质奖励,晟睿也不太注意,不过让他欣喜的是,他折返出力了,那位富察皇后居然还记得自己,对自己印象很好,在询问了乾隆有关于晟睿的情况之后,还另外赏赐给了晟睿东西,并说了一句话:“这孩子不错。”

      对于已经三十五岁的富察氏来说,今年不过十六岁的晟睿的确是个孩子,再加上晟睿这几年对于自己的婚事是一拖再拖,目前还属于那种没有成家立业,算不上什么大丈夫。

      乾隆本来对于晟睿在无意之中冒犯了凤体的事情,就没有意愿责怪,乾隆是个非常主观的人,对晟睿的印象很好,也就没有往坏处想,只觉得晟睿是对自己绝对忠心,自己的皇后落水了,他第一个跳下去救,实在是出自本心。

      升官什么的奖励没有,但是晟睿还是能感觉得到,他在乾隆眼中的分量又重了一分。

      皇后落水,和皇后婆媳关系一直非常好的皇太后也来了,在细细询问了情况之后,不轻不重的责骂了乾隆一番,然后赐给了皇后很多东西弥补,对于那些救皇后的侍卫们也赐了不少东西。

      晟睿不在意财物,但是这清朝最高权势的三人一轮赏赐下来,他的家底倒是丰厚了不少,这让晟睿颇感意外。

      因为皇后的意外,乾隆也没心思寻花问柳,不,是东巡了。他回到了京城。

      此刻前线又一战报,说是张广泗率军攻大金川,为坚碉所阻,师久无功。而且还有一个更让乾隆吃惊的消息。

      这大小金川之乱,原来并不一般!

      在这后面有一个明朝的身影。

      要知道在清朝,你连诗歌沾上一个明字,都指不定下文字狱的。更何况是这实打实的反清复明。

      一开始是件小事情,但是扯到了汉人身上,那就不是小事情了。清朝面积辽阔,人口总多,朝廷一直以此为荣,但是在人口上,汉人占绝大多数,统治并不稳固。满族无时不刻不在担心汉人明朝遗民的反扑、一方面他们拉拢汉人、一方面他们也防着汉人。

      从清朝最重要的权利机关军机处,就能看出一二,这军机处在乾隆初期的时候有六名大臣,其中满族三名,蒙古二名,汉族一名。

      得到了这件事情是南明的遗老遗少在捣鬼,乾隆坐不住了,四月﹐乾隆命讷亲督师前往增援。讷亲是谁啊!军机处的领班大臣,官居一品,保和殿大学士,是乾隆非常信任的大臣,在朝廷是数得上号的大人物。派出了讷亲基本上可以看出乾隆又多么重视这次的战斗。

      乾隆增兵了,大金川土司莎罗奔也没有闲着,他开始构筑碉卡﹐严密为备。

      其实本来依照乾隆的重视程度,和派遣的兵力,这一个小小的大金川根本是没什么看头得,不过……乾隆派出的人,自己出现了内部问题。

      讷亲是高官吧,官衔比张广泗大,是皇帝近臣,论起很多方面,张广泗都是比不过讷亲。按照一般道理,当讷亲来了之后,这指挥权应该会有大半甚至全部都落到讷亲手中,可惜张广泗是个强人,你讷亲官职再高也没用,这四川是我的地盘,你的兵归你自己管,我的兵还是我管。这张广泗与讷亲,两人互不协助,这兵当然也就发挥不出什么战斗力了,而且在决策上也产生了分歧。

      同时讷亲虽然是个高官,但是高官更加怕死啊!他出了昏招,乾隆知道之后是大为生气,这个混蛋,自为经略,从不亲临督战,每遇战斗,避于帐房内,在火光中遥望兵士进攻,以为指示,传为笑柄。到了后来居然请奏乾隆调三千精兵驻守阵地,明年接办;又说等二、三年后,待敌兵困乏,再乘势进剿。这不是笑话吗?乾隆对此十分愤怒,最后九月把讷亲给革职了。

      还有张广泗,他不是出了昏招,是中了招,他与讷亲的合作中,还经常给讷亲下套子,讷亲不懂军事吧!他这位也算得上经历了不少战斗的督师居然任由讷亲胡来,等到战败之后,再来对讷亲嘲讽。当然……这点不是最重要的。张广泗犯下的最大错误是:反清志士王秋就卧底在他身边,而张广泗也还该死听从了王秋的许多意见,让他左右了清军的战略部署,使清军屡屡遭挫,而且在。

      知道这个消息被乾隆知道了是什么后果?

      乾隆大怒啊!怪不得军队胜不了,原来是你这家伙弄的,堂堂一军督帅居然被敌人给左右,你这督帅是怎么当的!当即囚张广泗至京并怒斩之。

      乾隆这一怒不要紧,把满朝的官员都给吓坏了,讷亲死了、张广泗死了,这两人是多大的官啊!特别是讷亲,这可是乾隆本来非常宠爱、信任的大臣,朝廷之上几乎没人比得上。要是自己被乾隆派过去没打赢不也得死了吗?而京外的官员也都差不多,张广泗算得上是外任官员中品级最高的,居然就这样死了,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这不让人害怕吗?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不敢妄动,生怕这个差事落在了自己头上。

      乾隆杀了张广泗、讷亲,气也解了一些,也想到底应该派谁去打大小金川。

      在讷亲、张广泗还未革职,战败消息接连不断传来的时候,乾隆就开始坐不住了,总这样拖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啊!对于前明,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雷霆之势予以终结。

      然而他们八旗兵善于骑射而拙于山战,这大金川的位置不好打啊!大金川咫尺皆山,山岭摩天手插云,羊肠一线,纡折于悬崖峭壁之中,清朝最骄傲的骑兵根本没个鬼用!

      用步兵吧!那些藏人也不是吃素的,完全利用了独特的地形,设寨据险,筑垒成碉,都砌了石,让藏人藏在墙壁中,然后用枪矢擂石外击,清军旁便有没有路进兵,必须从其打击中通过,所以这金川一塞一碉,只有几个人人,竟有一夫当关,万夫皆阻之势。

      乾隆在烦恼之际,永璋却受到了晟睿的启发给乾隆献策,修建一座演武厅,来演示一下金川的地形,然后再慢慢琢磨怎么对付藏人。

      乾隆也是没办法了,临时抱佛脚,在北京西山修了一座演武厅。

      乾隆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啊!一个普通的只用于一场战役的演武厅,居然耗费了大量的财物在西山活生生的给弄出来一座城堡似的要塞,开始模拟练兵。

      因为这主意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晟睿,最近晟睿做的事情也让乾隆非常满意,乾隆就也让晟睿插了一手,让他也想想到底怎么攻破藏人的碉堡。

      结果晟睿倒是真的研究出破解之法了,先制作大型的可以对抗对方投石的盾牌,然后士兵步步逼近,最后直接用炮轰,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直接爬到堡垒后面的绝壁,从后方偷袭。

      得到破解之法后,晟睿就上报了乾隆,乾隆最近正在为此事烦恼听到有了破解之法,非常高兴的到西山观摩了晟睿的模拟攻城,看到效果很好,他非常的高兴,责令晟睿训练出几千善于山地作战的精兵。

      破解之法是有了,但是将领还没有。藏人凶猛,督军的大臣军事略通即可,但是主战的将军必须善战。这个就难找了,这金川的难打乾隆已经看到了,很多将士不愿去,他也知道,那到底应该派谁去呢?直接派晟睿去?他才多大年纪,那点资历根本没有资格压得住那前线的几万士兵。

      乾隆在西山观摩晟睿训练士兵的时候,就无意中对晟睿提到了这个问题。

      晟睿继续推荐岳钟琪,他知道这位将军视真的有军事才能,最后乾隆十三年大小金川之乱也真是在这位将军手上终结的。

      其实本来让大小金川之战胜利的将军岳钟琪早就派到前线军营中,但是乾隆没给岳钟琪掌控军队的权利,在加上一开始主管军务的讷亲、张广泗都不是什么善于纳谏的主,这前方军队中空有一员虎将却败绩连连。

      岳钟琪的本事,乾隆是知道的,但是比起自己父亲,乾隆有个毛病,那就是他根本不信任汉人。

      张廷玉,三朝元老,从康熙到雍正无不信任,引为臂膀,予以重用。但是到了乾隆这里就不行了。

      乾隆早期军机大臣鄂尔泰逝世,而张廷玉在雍正时期就曾经担任军机处首席,乾隆初年担任“总理事务”,位居总理事务处第一名,是实至名归的首相。但是因为乾隆不信任汉人,军机处便有了一条规定汉人不得充当军机处领班”。讷亲论起资历能力根本不可以跟张廷玉相提并论,但是乾隆迅速任命讷亲为保和殿大学士,成为军机处的领班大臣。

      岳钟琪除了军事才能被乾隆知晓之外,他还知道自己父亲雍正曾经怀疑过岳钟琪是岳飞的后人。

      如果岳钟琪不是一个汉人,他绝对是最佳人选。但是因为他是汉人,所以乾隆有些犹豫。

      到底要不要派他参战呢?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西山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1215349/2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