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女娲弟子不会法术

作者:大呱哈哈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两家合兵


      娘家堂兄有事相求,姜氏不愿推辞。何况姜文焕若攻下朝歌,改朝换代,对卢方反而有利,姜氏命宫人请姚珍过来商议。姚珍读过书信,不禁唏嘘,想前些年才在西南见过姜桓楚,虽然不苟言笑,但对小辈们十分照顾,如今天人两隔,着实伤感。

      姚珍放下书信,道:“袁侯爷我有过一面之缘,说得上话,我这就去拜会舅舅。”

      姜氏听了心中一宽,松了口气,道:“这便好了。”说罢,就让宫人收拾行李,安排随行的人手。

      姜氏打发人告知姚成,儿子准备去北海大营,又命人请巫师进宫,占卜良辰吉日,尽早出行。

      姚珍忙摆手道:“不用这么麻烦,我有仙术,一去一回十分便捷。我回宫问问,看是杨戬还是周银陪我去就行。”

      姜氏不知姚珍在山上那么久,什么都没学会,平日不是靠蝉蜕帕瞬移,就是让周银和杨戬带他上天入地。姜氏以为姚珍修行多年,不似自己凡夫俗子,出行全靠车马。姚珍一日千里,自是不用这么麻烦。

      姜氏自嘲一笑,道:“倒是我忘了,你能腾云驾雾。”

      姚珍回到宫中,把东伯侯来信的事和周银、杨戬说了一遍。

      周银见姚珍看向杨戬的眼神拉丝,缱绻之情溢于言表,无奈扶额,摇摇头道:“你们去吧,我留在宫里。万一宫里出了事,我也好照应一二。”

      若是外出打怪,姚珍自然希望人越多越好。但此去东鲁大营,还有北海大营都不是危险的地方,当然不想带个电灯泡一起。

      姚珍听周银这么说,立刻拉住杨戬的手,道:“走吧,先去找舅舅。”

      姚珍记得书中曾说,姜文焕打了游魂关二十来年,不曾攻克。若说姜文焕有勇无谋,但东鲁大地人才辈出,帐下精兵猛将齐聚。姜文焕在原著里一刀斩了殷成秀,还打过纣王一鞭,可见其弓马娴熟,怎么连个小小的游魂关也打不下来。

      原先事不关己,姚珍不曾细想,如今姜文焕求援,难免心中多盘算几遍,越想越觉得事有蹊跷。自己到底是卢方太子,不说建功立业,但也不能给卢方惹祸。事关重大,姚珍少不得要谨慎些,因此不去姜家大营,而是带着杨戬先去了游魂关,打探虚实。

      二人来到游魂关,只见城内歌舞升平,叫卖声不绝于耳,百姓神情十分从容,房屋整整齐齐,不见半点损坏,不似战火就在眼前。杨戬便算不知原著剧情,如今也看出了些门道,不由皱眉。二人来到闹市,找了个茶楼坐下。

      一个老者道:“听说这东伯侯,只是每日叫阵,打了三五回合,就鸣金收兵了。咱们窦元帅也不追,整天小打小闹的,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

      另一人道:“我看挺好的,总比真打起来强,回头士兵死伤太多,咱老百姓就得上战场了。”

      姜文焕反商已有几年,窦荣守城不出,于百姓生活并无太大影响,城中百姓早就习惯了此事,对于东鲁军队每日叫阵见怪不怪了,是以不算谈资。姚珍和杨戬坐了许久,也就听到一桌提了这么两句。

      下了茶楼,二人遇到了商朝运送粮草的军队,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头。姚珍一眼就看出了端倪,战事并不吃紧,为何需要这么多的粮饷?

      姜文焕打的是什么主意,姚珍目前猜不透,但窦荣养寇自重,利用姜文焕骗纣王的粮饷,发战争财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人性贪婪亘古不变,姚珍觉得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无奈地摇摇头。

      杨戬见姚珍一脸了然的神情,问道:“看出什么了?”

      姚珍指着延绵不绝的队伍,道:“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此战已打了数年,两军交战并不激烈,如何用得了这么多补给?怕是大半都进了主帅和将领手里了。”

      姚珍无心朝政,可姚成一直盼着儿子接班,每次见到姚珍不是念叨结婚,就是给他讲前朝那些事,是以姚珍对这些臣子们的花花肠子十分清楚。

      杨戬心思更单纯些,如今听了姚珍的分析,恍然大悟,不由连连点头,心道:到底是太子,这官场之事,一看便知。

      二人见城中再也打探不出什么了,便去了姜文焕军中。姜文焕天天盼,日日等,如今知道外甥来了,忙升帐迎接。

      二人走在军中,杨戬素来守礼,讲究非礼勿视,自是目不斜视。姚珍却和逛市集一样,东瞅瞅细看看的,突然姚珍拉拉杨戬的衣袖,冲他一努嘴。杨戬顺势望去,只见一堆粮草放在路旁。杨戬不解其意,冲姚珍摇摇头。

      姚珍悄声道:“你看和咱们在游魂关里看到的是不是一样?”

      杨戬定睛再看,果然与商朝运送来的粮饷大小、包装都一模一样。杨戬不禁愕然,这商朝的东西怎么来到东鲁大营了。

      姚珍见杨戬一脸茫然,继续低声道:“估计是窦荣里通外国。”

      姚珍一直以为纣王到了小说的中后期,丢城失地后,才有人开始归降西岐。没想到他封神开篇就已经混得这么惨了,被臣子耍的团团转,骗走了不少补助。

      姚珍来到帐中,姜文焕叙过甥舅之情,又设宴款待。酒足饭饱后,姜文焕命人取过笔墨纸砚,写了一封希望两家合兵的书信,盖上大印,交给姚珍。

      姜文焕道:“有劳贤侄了。”

      姚珍接过书信,并不急于去北海,反命姜文焕屏退左右,有些话他想私底下问清楚。他和姜文焕是亲戚,但同云中君也有交情,自己又受过对方的恩惠。如今姜文焕同窦荣不清不楚的,姚珍不敢贸然行动,把袁福通给坑了。

      姚珍见帐中没有外人,开门见山问道:“舅舅,您和窦元帅到底唱的是哪一出啊?您到底反不反商啊?”

      当初姚珍单枪匹马都敢去北海大营会袁福通,如今杨戬就在身旁,他更是不惧姜文焕了。姚珍直接把自己在游魂关内的所见所闻讲了一遍,将心中疑虑一一说出。

      姜文焕当初见姚珍年轻脸嫩,只道他好欺瞒,谁知道他竟然如此细心,去了半日就发现了端倪。

      姜文焕无奈,只得和盘托出,说道:“纣王倒行逆施,人神共愤,与我有血海深仇,我如何不会真心反商。只是我起兵前曾请人卜过一卦,说我没有帝王之相,天命归属于西周。”

      商人信奉鬼神,祭祀尤为隆重,是以姜文焕对这占卜结果深信不疑,因此息了逐鹿中原的心思。

      姜文焕继续道:“窦荣、彻地夫人不足为惧,可朝中人才济济,我若攻破游魂关,立时大军压境,东鲁无力抵挡。窦荣虽身在商朝,但对纣王十分不满,我二人里应外合,骗来辎重粮草,韬光养晦,只等日后天下硝烟四起,再投明主。”

      姜文焕自知江山无望,但也不打算穷兵黩武,替西周吸引商朝的火力,白白为他人做嫁衣。

      姚珍听后心中的疑虑打消大半,又问道:“那您这合兵又是何意?”

      姜文焕捻须道:“袁侯爷在北海连连得胜,打的祖尹毫无还手之力,商朝的粮饷大半都去了北海。我和窦元帅商议,我若能同袁侯爷合兵,就有借口让纣王多拨些粮草到游魂关。”

      姜文焕一席话听得杨戬目瞪口呆,他在山上修炼,性子单纯,下山遇到姚珍待他以诚。卢王后宫莺莺燕燕虽多,但他跟着姚珍住在储宫,不沾染是非。今日见了官场之中的尔虞我诈,难免有些颠覆三观。

      姚珍沉吟片刻,道:“我与袁侯爷亦是旧识,既然知道了你们的谋算,不能瞒着他,自会据实相告,不过会尽力促成两家合兵。至于他是否愿意,只能看缘法了。”

      姚珍和杨戬出了大营,姚珍见杨戬闷闷不乐,十分无奈,本来以为就是传个话的事,没成想又引出一段公案。

      姚珍拍拍杨戬的肩,宽慰道:“你下山不过是助周伐纣,了结后就继续回山修炼了,这些世俗之事无需挂记心间。”

      虽说仙界的勾心斗角也不少,但杨戬平日都在洞府修炼,鲜少与同门或仙家来往,自然没见识过他们的算计。今日见了人间的尔虞我诈,就好像一块巨石压在胸口,让人感觉闷闷的。

      杨戬强笑道:“我没事。”

      姚珍见状,拉着杨戬的胳膊,柔声道:“回头找个环境优美的地方,再养一只猫。咱俩一起修炼,没有这些烦心事,闲的时候撸撸猫,山里呆闷了,就继续行侠仗义。”

      姚珍想想都觉得美滋滋的,和心爱之人在一起,无人打扰,又有宠物相伴,真是神仙般的日子。

      杨戬被姚珍逗笑了,道:“一起修炼,你吃得了这个苦?”就姚珍每天睡到日上三竿,等他起来,早过了吐纳的时间了。

      姚珍笑嘻嘻道:“你修炼,我陪你说话解闷。”

      二人说话间,来到北海大营辕门,命军士通报。军士见二人似仙非俗,不敢怠慢,立刻报给主帅。

      袁福通听得姚珍求见,脚下一软,几欲跪地,好在一旁军师眼疾手快扶住了主帅。上次姚珍来大营,就没好事,害的自己被师父大骂了一通。今日又来,袁福通欲哭无泪,但是不敢怠慢,亲自出营,把姚珍请进了大帐。

      众人坐定,袁福通小心翼翼道:“不知姚仙长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赎罪赎罪。”

      袁福通打定了主意,这次姚珍说什么就是什么。他让自己往南,绝不朝北,让自己往西,绝不朝东,哪怕姚珍说天上的太阳是方的,自己也得附和,坚决不能再让他去师父那告状了。

      姚珍没想到过了几年,自己已经从真人升级到仙长了。姚珍客气道:“袁侯爷忙于军务,我百忙之中前来打扰,还请见谅。”

      袁福通想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于是开门见山问道:“不知此次仙长前来有何赐教啊。”

      姚珍听袁福通语气分外客气,八成是是上次被他师父教育了。姚珍自觉有了靠山,放松了不少,笑眯眯道:“你我一别数年,不知袁侯爷可否安好啊。”

      袁福通道:“托仙长的洪福,一切都好。”

      姚珍又问道:“战事可都顺利。”

      袁福通听姚珍提起战事,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不好,额头冷汗直冒,心想不会又出来什么稀奇古怪的阵法吧。袁福通看姚珍神色平静,不似有急事,因此沉住气,讲了一下这几年的战况。

      姚珍听到闻太师失踪,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八成是轩辕动的手,除了轩辕,闻太师再没得罪过哪位大神了。看来原著里没有自己掺和,轩辕不知闻太师在白溪村摆下四象破军阵,所以闻太师才能一直坐镇北海,打败了袁福通。

      姚珍不禁对袁福通刮目相看,他在损兵折将的情况下,还能和闻太师抗衡十余年,可见其本领。姚珍在脑海里update了一下故事情节:闻太师提早下线了,跟孙猴子一样被压在了山底下,估计封神完事了他都出不来,目前接替他的人是祖尹,就不知道未来会是谁葬身绝龙岭了。

      姚珍献上书信,又把自己的来意同袁福通说了。袁福通虽和姜文焕同殿为臣,但二人私交平平,两家鲜有往来,不似四大诸侯有通家之好。

      袁福通之前对东伯侯一家印象不佳,女儿惨死,外孙下落不明,要换自己早就反了,只有姜桓楚还傻傻的跑去朝歌送人头。游魂关守将窦荣、彻地夫人,并非良将,姜桓楚久攻不下,在袁福通看来一家满门都是无能之辈。

      如今听了姚珍的说辞,袁福通对姜家不免高看了一眼,心里也盘算上了。他自幼修道,不恋红尘,因是独子不得已下山侍奉双亲,讨伐纣王不为功名利禄,只为师命。本待了结此事,便挂印回山继续修炼了。如今自己战无不胜,若真的是打下纣王江山,可谓是进退两难。倒不如联合姜文焕,只在关外扰敌,静待真龙现世。

      姚珍见袁福通若有所思,心中大喜。他不是张仪、苏秦擅长游说,不过是看着母亲整日为姜家伤心,才揽下此事。如今瞧袁福通的神情,应该不用自己多费唇舌了。

      果然,袁福通颔首道:“我一向仰慕东伯侯为人,神交已久,今日得姚仙长牵线,幸甚。还请姚仙长转告东伯侯,不日亲自拜会,商讨合兵之事。”

      姚珍听袁福通应允,立刻松了口气,心道:总算对母后有个交代了。

      二人辞别袁福通,回倒东鲁大营和姜文焕说了一声,便打道回府。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0章 两家合兵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615948/20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作者公告
    发表时间:3星期前 来自:加拿大
    第二部存稿ing~。喜欢的小可爱可以预收下,么么哒~~~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