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木

作者:柳不言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 2 章


      桃源村是个与世隔绝的恬静小村。
      陶染从小就知道这个村有蹊跷,因为他七岁了但从未见过村子外面的人,这天他正在小伙伴们玩泥巴,听到隔壁家的阿花跑过来喊到:“陶染,你家来客人啦!”
      陶染停下揉泥巴的手:“啊?”
      便听到阿花急哄哄地说,“是外面来的客人!”
      陶染的小伙伴全都惊呆了,纷纷扔掉手里的泥巴,推拉着陶染回家去。
      陶然带着一群小孩在田野间奔跑,一路的落花被惊得满天飞,在小伙伴叽叽喳喳的声音中,他心神一动,突然抬头,在桃枝间瞧到了一只漂亮的青鸟,安静栖在花丛中,羽毛亮晶晶的折射着光芒,正想仔细看看时,却不知不觉已到自家门口。
      门口已经围了不少熟悉的乡亲,看到陶染回来便纷纷散开,一边热情招呼到:“阿染,啥客人啊!”“阿染,我那有新做的点心,拿过来招待客人哇!”……
      陶染嘴里应付着,推开篱笆门回家去,大声喊到:“娘!”
      陶染家只一栋屋子,带着一个小柴房,圈着几只瘦鸡,院子倒很宽敞,洒扫得很干净,摆着几张板凳。陶染看到自家院子里零星站着几个人,一眼扫过去都是衣冠锦绣,这些人回头看了看他又扭过头去。
      “阿染,快进来。”屋里传来女声,陶染看了看这些站在院外的人,径直进屋去。
      刚进屋,陶染还没反应过来,他娘就扯过陶染拍打着他的衣裳,念叨着,“哎呀,又去玩什么了呀,今天刚换的衣裳又弄得到处都是泥点子!让你舅舅笑话你!”陶染看着自家娘,眼睛红红的,似有泪光。
      舅舅?陶染这才回头大良屋里坐着的一个男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身锦衣,身姿挺拔,跟村里人截然不同。
      他娘便拉过陶染见礼,说:“阿染,这是娘的弟弟,跟舅舅打声招呼。道夕,这是我儿陶染。”陶染便朝着闻道夕说:“舅舅好。”男子略一颔首以作回应。
      陶染娘抱着陶染坐下来,一边给他松掉的发髻重新绑起来,一边问到:“道夕,没想到还能有再见你的一天,一切可好?”
      陶染注意到“舅舅”还没答话,但是立在一旁靠着门边的男子听到这话却神色一凝。
      闻道夕只答道:“阿姊,屋里一切都好,这次我寻到你就是想带你家去的。”
      陶染娘不答,把陶染的发髻绑好,对闻道夕说到:“天色渐晚,你和你的友人就将就在此处歇息吧,家里还有一间空屋子,我去收拾收拾。”说完便把陶染放下来,嘱咐到:“阿染,带你舅舅他们去外面转转吧,等会儿回来,娘今天做好吃的。”又对着闻道夕点点头。
      陶染应了,转头喊了闻道夕一声:“舅舅。”便朝屋外走。
      闻道夕颔首,起身,陶染注意到他腰间挂着一只血红的玉。
      门外站着的是闻道夕的师弟莫昭阳,见到陶染出来,拿出自己的招牌微笑,在师门里这招无往不利:“陶小弟,就拜托你啦!”
      陶染也给莫昭阳打了个招呼,闻道夕给他们一行六人介绍了陶染,讲到先出门逛逛呆会儿再回来,还有两名男子表示自己也要一同前去,剩下两名女子表示自己留下来帮陶染娘准备晚饭。
      门外还有不少村里人等着瞧瞧这群外乡人,有热情好客的直接喊闻道夕他们去他家做客,都被闻道夕婉拒了,说这次来就只是来看望姐姐。
      隔壁王婶听罢,扭头对看热闹的一群人说:“人家好不容易来一趟,你们在这叽叽喳喳什么,都回去!”又对闻道夕说,“不好意思哈,村里人还是第一次见到您这样神仙似的人物,又是闻婶家第一次来人,太好奇了。”
      闻道夕表示:“大家都很热情,还要多谢这些年你们对家姐的照顾。”
      王婶笑道:“这么客气干啥!”低头对站在一旁的陶染说:“陶仔,有啥需要随时找我哈!”
      陶染点点头示意听到了,打算引着一行人去村东的庙里转转就回来。
      陶家村遍植桃树,一路上溪水潺潺,鸟鸣啾啾,落英缤纷,风景美不胜收。陶染走在闻道夕旁边,偷偷打量着他这个舅舅,闻道夕没什么表情,正垂眸看着落在自己衣襟上的花瓣,一旁的莫昭阳一脸笑意地四处张望,仿佛单纯在欣赏美景。身后两名男子隔着一段距离,只不远不近地缀着。
      “舅舅,你们是从哪里来的?”陶染开口问到。
      闻道夕还没答话,莫昭阳便回答:“我们从一座很远很远的山上来的,小孩,你知道灵曦山吗?”
      陶染摇头,莫昭阳便接着说:“灵曦山可漂亮啦,有五颜六色的花儿,会唱歌的鸟儿,还有会结好吃的果子的树。”
      陶染点点头,没答话。莫昭阳自顾自说,“但是陶家村也很美呢,这些桃树都是村里人种的吗?到了桃果成熟的季节岂不是有好多好多桃子吃呢!”
      陶染从不知道桃树会结果,答道:“桃树是自己长的,村里人没种过。前面就是仙人庙了。”
      莫昭阳挑眉,闻道夕点头称好。
      陶染阿娘给铺好了床后才进了厨房忙活,两个小姑娘也跟着进了厨房,娇滴滴的两张脸,清脆的声音,“闻婶,我们来帮你!”
      “哎呀,哪能请客人来帮忙,”陶染娘笑着说,“两位姑娘还请在外面歇息歇息,一路上肯定都累了,只是多添几双筷子的事情!”
      “闻婶,就让我们帮帮你吧!”芍药和陈语一边笑着一边直接挤进了厨房。
      “那多不好意思呀……”热情难却,闻婶见状只能答应下来。
      王婶回到家里,心里却砰砰直跳,别人可能不知道,但是她可是清清楚楚,陶家村的人亲人好友早就死绝了,这突然来的一群人,又称是闻氏的亲人,简直是让人惊奇,更何况,他们是怎么进来的!
      王婶在自家院子里转来转去,心里越想越奇怪,越想越不对劲,一跺脚,径直出了门。
      “这就是仙人庙了,村里人挺信的。”陶染带着一行人停在了一座古朴的建筑面前,庙不大,甚至有些旧了,但是很干净整洁,一看就是经常有人洒扫打理,隔着朱门能远远看见神像前供着香火,只是看不清神像样貌。
      注意到陶染的话,闻道夕便问到:“此处供奉的是哪一位仙人呢?”
      陶染看了眼闻道夕,说:“仙人名姓不清楚,只是听村里人说几百年前村里遭遇大灾害,是他从天而降救陶家村于危难之际,大家感念仙人之恩,便自发供奉,仙人也时常回应村里人的愿望。”
      “哦,我竟然不知还有这种好心肠的仙?”莫昭阳笑得意味深长,对着闻道夕说,“来都来了,怎么能不进去拜见一下呢?”
      闻道夕没有答话,只隔着门看着那座石头雕成的神像,仿佛在思考什么。
      陶染看着他们俩说:“参拜仙人一般都要带祭品,这次来的太匆忙了,在外面看看就好。”
      莫昭阳心想这小孩的眼睛好黑,一但盯着人瞧有点慎得慌,只笑了笑不说话。闻道夕却问道:“一般需要准备什么祭品,我等来不问自来,怕是惊扰了仙人,明日想来拜祭一下,不知可否?”
      “有人带自家酿的酒,有人折了门口的花,心诚即可。”陶染说着。
      莫昭阳听到这话倒是感兴趣了起来,“这仙人脾气倒是挺好的,那你和你娘呢,可否拜祭过仙人?”
      “娘和我无事可求,没有来拜过。”陶染摇头答道。
      莫昭阳于是说道:“你们在此地居住这么久没拜过仙人,不怕惹恼了仙人吗?”
      话音未落,忽然起了一阵大风,神庙前的桃花树簌簌作响,纷纷飞花扬起。
      虽然风声很大,但是闻道夕也清楚听见了面前这个小孩的话:“所拜之仙名讳一概不知,拜的是什么呢?”
      此时已经是黄昏时分,余晖遍地,陶染便对两人说:“时候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闻道夕和莫昭阳虽对桃源村疑惑重重,但暂时毫无头绪,便随着陶染回去。
      晚间,闻氏果然准备了一席丰富的菜面,拿出了自家酿的桃花酒招待大家。
      闻氏虽看起来弱不禁风实则酒量不浅,三杯两盏下肚竟面色不改,闻道夕一行的两个姑娘芍药和陈语只好奇地抿了一口便闹得脸红口呛,不敢多饮。
      陶染本就不爱讲话,只默默埋头吃饭,在一旁支着耳朵听着他娘和闻道夕们交谈。
      闻氏一族家族显赫,闻氏和闻道夕同是长房嫡出,闻氏在十年前走失,家中不曾放弃寻人,这次也是机缘巧合误入桃源村,没想到竟寻到了失散多年的姐姐。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终究是找到了阿姐,想必母亲在天之灵也能得到慰藉。”闻道夕一手执盏,一边说道,“阿姐,随我归家吧。”
      闻氏听得这话掉下泪来,陶染抿唇,靠近了闻氏,伸手以袖轻轻擦拭,闻氏便紧紧抱住了陶染,啜泣道:“回不去了,回不去了。”
      座中众人默默对视也不知如何开口,闻道夕也不言语,抿着杯中酒,屋里只剩闻氏低低的啜泣声。
      闻家灯火通明,王婶家这边却是黑寂寂的,只有田间的蛙零星叫一声。
      王婶趁着夜色,闪进了屋里,落好门锁,从怀里掏出了个用白布包裹着的木盒,她来到窗边,也不点灯,趁着月色打开木盒,手捧出一个泥偶,泥偶很粗糙,只辨得是一个女子样貌,翻过身去,泥偶背后刻着两个字:闻朝。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829012/2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