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风云

作者:天外小神女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002


      邹水金兄弟姐妹众多,他们所在的家族可谓人丁兴旺,两张八仙桌合在一起,场面好不热闹。

      邹国英帮着父亲邹水根将菜端上桌,邹水根则热情地接待妹妹、妹夫入座。正在这时,河谭姑父显贵也赶到了。

      “啊姐,姐夫快里边坐,正好上桌!”邹水根迎上去喊道。

      “水根新年好,大家新年好啊!”河塘姑父显贵礼貌地向大家拜年。

      上方中间的正位坐着爷爷奶奶,二老犹如家族的定海神针。河塘姑父和姑妈彩云端坐两边。

      再看两侧,左面是方加炎姑父和付正元舅舅,付正元身材高挑,足有一米七五,英俊帅气。邹月红是邹水金的妹妹,她和付正元新婚燕尔,二人乃表亲联姻,所以邹谷国称呼付正元为娘舅,称呼邹月红为姑妈,称谓有所区别。当然,毛兔还是叫他们姑父、姑妈。

      而右侧则是邹水金和邹水山落座,下方是小孩子们的座位,谷国、毛兔、秀琴、伟民等几个孩子坐在那里。

      邹翠红、邹月红、邹小红、付根鹅、老南瓜邹国英、王三女邹杏英,则站在桌子四周。老虎魔邹华英带着小妹邹利英,蹲在旁边喂妹妹喝牛奶。

      邹水根忙着招呼大家:“大家多吃点,姐夫、彩云姐别客气,夹菜吃!月红、正元,手伸得长一点!”
      婶婶方素月还在厨房里忙碌着,客家人有着独特的习俗,家庭主妇通常不上桌吃饭,等大家吃完后,她们才会随意吃点,然后继续打理家务。

      付晒花在家中亲自做了几道菜,她向来不喜欢去别人家吃饭,因为她为人谨慎,不愿给别人添麻烦。老凤敲邹凤英自然也是在自己家里陪着妈妈一起用餐。

      在这个家庭中,最不受邹森田他待见的就是妈妈付晒花和姐姐老凤敲邹凤英了。至于“老虎魔华英”,则是因为婶婶方素月生下第三胎仍是女儿,再加上她自幼身体欠佳,所以爷爷认为婶婶没有儿子是被姐姐华英克的,还常骂她是“老虎魔”,说弟弟都是被她吃掉的,“老虎魔”这个绰号也因此而来。

      邹森田重男轻女思想极为严重,正因如此,谷国的哥哥谷银从小就由爷爷和奶奶带着,付晒花想抱一下儿子,邹森田都不让儿媳妇抱孙子,只因为他嫌弃儿媳妇付晒花。

      自从谷银因打针意外去世后,爷爷就更加厌恶邹风英和邹华英这两个孙女了。甚至到了读书的年龄,也不让她俩去上学,从那时起,邹华英就开始与牛为伴,成为了一个放牛娃……

      晚饭后,大家开始闲聊起来。
      “你看根鹅的肚子,又大又尖,肯定会生儿子。”

      “我也这么觉得……”

      “谷国,过来。”河塘姑父喊道,他很喜欢谷国这个小子。

      “水根啊,你瞧瞧,自从谷银离开后,为了讨个好彩头,咱们还是别再沿用‘谷’字作为辈分排序啦。而且如今国家正在全力建设崭新的中国,依我之见,要不替毛兔还有谷国想两个能呼应国家号召的名字咋样?”

      “姐夫这主意真棒!那您觉得起啥名比较合适呢?”

      “嗯……既然是在建设新中国嘛,我觉着名字里带个‘建’字挺应景的哈~”

      “确实如此,谷国……干脆把他原来的名字稍加改动,变成‘建’字开头,就叫‘建国’怎么样?”邹水根兴致勃勃地提议着。

      “嘿!这名字真不赖,寓意着建设新中国,就这么定了,就叫‘建国’吧!”河塘姑父满口答应道。

      “毛兔,文质彬彬的,按照字辈取个文字,国家建设需要文化,等他长大了,也能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为国家做贡献。”邹水根提议道。

      “好极了,就叫建文,建国!”大家都深表赞同。

      “水金的二儿子取个什么名字好呢?你们都想想。”爷爷森田公嘱咐儿子和女婿们,让大家想个好名字。

      “现在建国、建文都有了,他们将来都要为国家奉献力量,为国为民,我看就叫为民吧。”这时,姑父方家炎说道。

      “为民不错,不过这个为字得换换,总不能都是为别人服务,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我看就用伟大的伟。”邹水根解释道。

      “改得好,伟民!”河塘姑父显贵说。

      “好,就这么定了!”
      就这样,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正式名字。

      “谷国,建国。老凤敲……老建国……”

      “你叫老建古,哈哈……”老南瓜嬉笑着说。
      “老建古!”
      “老建古!”
      “老建国!”
      “就是老建古!”
      “老建古……”
      大家嘻嘻哈哈地乱叫一通。

      从今天起,老建古的绰号诞生了,再也没人叫建国、谷国了。

      农村人常认为,孩子起个粗俗的小名,好养活。“显贵,加炎,去我那边烤火吧,你酱母娘已经把火盆撬好了。”森田吩咐女婿们后,自己先回去了。

      “姑父讲故事呗。”邹谷国老建古恳请姑父讲故事。

      “好的,我们去多多那边,边烤火边讲故事给大家听。”河塘姑父说道,起身向老屋走去。其他人也陆陆续续来到老屋听故事……

      “大家都到齐了吧?”爷爷问道。

      “就素月还没过来。”

      “那就等一下吧。”

      “今天姑父会讲什么故事给我们听呢?”老建古问道。

      “今天就让我来开个头,给大家讲个薛云贵征东征西的故事。”河塘姑父说。

      “好啊,是打战的故事吗?我喜欢听打战的故事。”小老建古开心地问。

      “素月来了。”

      “把门带上,然后找个位置坐下。”森田公吩咐二儿媳妇。
      大家都坐好,在大堂围成一圈。

      “那我就开始了。“伴随着这句话,现场的气氛瞬间变得热烈起来,所有人都全神贯注地盯着河塘姑父,期待着他即将讲述的故事。

      “话说,在前唐时期……”河塘姑父声情并茂地拉开了故事的序幕。他的声音抑扬顿挫,仿佛将人们带回了那个遥远而神秘的时代。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故事仍未结束,但河塘姑父似乎并不想一口气把它说完。

      “今天我就讲到这里,下次再和大家讲续集。”河塘姑父略带倦意地说道。显然,长时间的讲述让他感到有些疲惫不堪。

      然而,听众们显然还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之中,意犹未尽。这时,另一位名叫方加炎的姑父站起身来,表示要接过河塘姑父的接力棒,继续为大家讲故事。

      “现在我来为大家讲一个西相记的故事,故事情节很精彩,大家认真听……”方加炎姑父的话语充满激情与活力,立刻引起了众人的兴趣。

      听到这话,一旁的邹水根兴奋地附和道:“好啊,这个书我也在看,挺不错的!”其他听众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于是,方加炎姑父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述起《西相记》的故事。他不仅口才了得,而且还善于模仿故事中各种人物的角色语气,时而摇头晃脑,时而摆出夸张的姿势,一会儿发出低沉的男声,一会儿又切换成婉转细腻的女声。如此生动形象的表演,使得在场的每个人都如痴如醉,被深深吸引进了故事的世界里。

      真是太有趣了!他简直就是一个说书大师啊!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纷纷拍手叫好。

      他一直不停地讲着,直到把整本书都说完整了才停下来。

      这时已经快到夜里 11 点了,大家纷纷起身洗漱准备休息。几位姑父简单洗了脸、脚后便上楼睡觉去了,他们睡在地板上用稻草铺成的大通铺上。而小老建古则跟着爸爸一起睡在楼上,楼下的房间让给姑妈她们挤着睡。

      可是到了晚上,老建古却怎么也睡不着,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故事中的那些精彩情节,兴奋得难以入眠。

      第二天,家里的客人渐渐多了起来,七大姑八大姨们都赶来给爷爷拜年。因为爷爷辈份高,所以来拜年的人格外多。那时候人们都非常热情,但凡有客人来访,基本上都会住上一两晚。每到过年的时候,家里的楼上都会堆满稻草,然后在上面铺上床单当作床铺使用。

      清晨,太阳早已高悬于天际,老建古才慢悠悠地从床上爬起来。他睡眼惺忪地走到水盆前,简单地洗了把脸后,便伸出手指在嘴里来回摩擦,权当作刷牙。接着,他又拿起毛巾仔细擦拭着那几颗显眼的大门牙。

      想当年,他家境贫寒,连牙膏和牙刷都买不起。每天早上,他只能倒一杯盐水,用手指和毛巾来清洁口腔。

      洗漱完毕后,老建古兴高采烈地去找毛兔玩耍。没过多久,两人各自手持一把破旧不堪、刀刃钝涩的砍猪草刀出现在门口。他们并非要去砍柴或割草,而是将目标对准了门前的泥巴地,不停地挥刀猛砍。

      就在两人尽情享受这种独特乐趣的时候,老建古意外地砍到了一个深埋地下的小汤瓶。他小心翼翼地拨开覆盖在上面的泥土,惊讶地发现里面竟然藏着一串铜钱,其中还夹杂着一枚硕大无比的铜币。这枚铜币表面刻有精美的龙纹图案,周围环绕着密密麻麻的小字。

      面对这个神秘的物品,老建古一时摸不着头脑,只顾好奇地摆弄着。毛兔见状,立刻凑过来想要一探究竟。老建古赶紧把铜币抢回手中,生怕被别人抢走似的。

      然而,正是这个举动激怒了平日里文质彬彬的毛兔。只见他二话不说,举起手中的菜刀,朝着正低头把玩铜币的老建古头部狠狠劈去。此时此刻的老建古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降临……

      毛兔手起刀落,朝着老建古狠狠地砍了下去!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老建古竟然毫无防备,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即将降临。刹那间,鲜血如泉涌般从老建古的头部喷涌而出,染红了他的脸颊和衣襟。

      就在此时,邹小红恰巧领着秀琴路过此地。眼前的一幕让秀琴惊恐万分,她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大大的,却发不出一丝声音。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回过神来,颤抖着手指向老建古,语无伦次地哭喊道:“老建古哥被砍了,好多血……”

      邹小红小红见状,心急如焚,立刻将受伤的老建古紧紧抱进怀中,朝家中飞奔而去。与此同时,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听到外面传来的惊叫声,心头一紧,扔下手中的活儿便冲了出去。

      她一眼望见满脸是血的老建古,心如刀绞,迅速从小红怀中抢走老建古,心疼地抚摸着他的脸庞,泪如雨下。

      邹森田付金香两人闻声也匆匆赶来,付金香惊慌失措地四处寻找可以止血的物品。终于,她找到了一桶菜籽油,毫不犹豫地倒在了老建古的头上,希望能止住不断流淌的鲜血。

      紧接着,她又匆忙拿来一块洁白的布条,小心翼翼地包裹住老建古的头部,但转眼间,那块白布已被鲜血染得通红。

      由于失血过多,老建古渐渐失去了意识,陷入昏迷状态。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令全家人焦急万分、手足无措。邹水金二话不说,抱起自己的儿子就往山下的长川狂奔而去。一路上,他不敢有片刻停歇,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赶到医疗室救治儿子!

      仅用了短短二十分钟,邹水金便抵达了目的地。赤脚医生万荣早已做好准备,他迅速接过老建古,开始仔细清理伤口,并采取紧急措施止血治疗。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家都紧张地围在一旁,默默祈祷着老建古能够平安无事。

      "还好这一刀没有砍到要害部位,只是刀口比较长,失血稍微多了一些。"赤脚医生邹万荣仔细地检查着伤口,紧接着说道,"不过别太担心,情况不算严重,没有生命危险。之前孩子晕倒纯粹是因为见到鲜血有些晕血而已,请放心吧。"

      听到这里,水金稍稍松了口气,但还是忍不住追问:"万荣,那会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呢?"

      "放心吧,没什么大问题,最多就是可能会留下一道疤痕。" 万荣一边回答,一边熟练地将伤口周围的头发剃光,随后细致地包扎起来。

      "好了,已经处理好了,可以带回家了。记住哦,以后可千万不能再让小孩子们接触这些锋利的器具了!" 邹万荣再三叮嘱着邹水金。

      邹水金满心忧虑地看着自己受伤的儿子,关切地问道:"老建古,现在还疼吗?"

      老建古轻声回答道:"还有一点点疼……"

      事实上,由于邹万荣在缝合伤口时涂抹了局部麻醉药,药效尚未完全消退,所以此时疼痛并不明显。

      然而,邹水金并不知晓这个情况,对儿子的伤势仍旧忧心忡忡。
      "老建古,伯伯背你回家。"说完,邹水金背起儿子,缓缓踏上了回西山村的路。

      此时此刻,众人正围绕着算命先生所言展开热烈讨论。据他所说,孩子在十岁之前会行小运,每隔五年会有一次运势转变;而十岁之后则将迎来大运,每逢十年便会出现新的转机。

      “瞧瞧你这个毫无用处之人!就连生个儿子也这般无用,居然连刀子都不知躲闪,如此活着还有何意义?倒不如一刀毙命来得痛快些......”邹森田怒不可遏地咒骂着侄女付晒花。

      他将所有责任统统归咎于大嫂付晒花身上,不仅破口大骂,甚至还欲动手打人。幸而正值正月期间,家中亲友众多,纷纷上前劝阻并拉住了他,否则母亲付晒花恐怕要遭受不少苦头。

      付晒花眼见着邹水金背着儿子归来,见其伤势尚无大碍,心中悬着的石头方才落地。然而,想到刚刚所受冤屈与责骂,泪水不禁夺眶而出。她流着辛酸的泪水,紧紧地将儿子搂入怀中,然后迅速奔回房间,并重重地关上房门,独自一人在屋内放声大哭起来。

      小老建古看着妈妈哭泣不止,自己也忍不住跟着默默垂泪,并轻声安慰道:“妈妈别哭,我以后一定乖乖听话,不再调皮捣蛋了。”小小年纪的他暗自立下誓言,将来定要好好孝敬自己的母亲。

      尽管年岁尚轻,但小老建古却已十分懂事乖巧。
      数日之后......

      “大姐新年好啊!小弟三德林在此给您请安啦!”刚一踏进姐姐家门,三德林便操着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向姐姐拜年问好。

      原来,这三德林已经离家去部队当兵整整两年了,此次终于获得批准归家探亲。这不,他正月廿十一才回到家中,今儿个已是正月廿五了。前儿个廿四,他先是在大哥正元家住了一宿,今儿个一大早便与妹妹德红、德萍以及二哥小德林一道,翻山越岭地从际头山赶到了西山。

      付晒花一见弟弟妹妹们全都齐聚家中玩耍,那叫一个欢喜呀!她赶忙起身相迎,满脸笑容地将众人请进屋,并亲自沏上好茶,还把家中最上等的果品统统摆了出来,用以款待这些远道而来的弟弟妹妹们。

      尤其当看到阔别两年之久、今日终得一见的小弟三德林时,更是喜不自禁。

      “老凤敲,快些把弟弟妹妹们领进来拜见舅舅和阿姨哟!”付晒花转头对屋外喊道。

      “知道啦!”老凤敲应了一声后,旋即便迈步出屋召唤弟弟妹妹们进去。

      实际上,老建古早就注意到舅舅他们了。当看到小舅舅身着那身笔挺帅气的解放军军装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畏之情,但同时也充满了好奇。于是,他有些胆怯地躲在门外,犹豫不决是否要进去。

      就在这时,姐姐走了出来并呼喊着他。无奈之下,老建古只得咬紧牙关,硬着头皮跟随着姐姐走进屋子里。

      “你们赶紧叫舅舅、阿姨……”母亲付晒花轻声嘱咐自己的孩子们,要向长辈们问好。
      “舅舅好,阿姨好……”
      “舅舅好,阿姨好……”
      “舅舅好,阿姨好……”
      “舅舅好,阿姨好……”

      老凤率先带头,向舅舅和阿姨恭敬地问好。

      “这就是咱家的大外孙吧?大姐。”三德林非常有礼貌地询问姐姐,他操着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大姐付晒花听到后,稍稍愣了一下神儿,一时间竟然没有反应过来。

      “呵呵,没错,他叫建国,小名儿唤作谷国,大家都习惯喊他老建古……”付晒花微笑着向弟弟介绍道。

      “老建古,哈哈哈!真是个奇特的名字啊,快过来让小舅舅好好瞧瞧,看你现在长得有多高啦!”

      老建古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到舅舅身旁,眼神充满崇敬之情地望着眼前这位身着军装、英姿飒爽的舅舅——三德林。三德林微笑着抚摸着老建古的头顶,满意地点点头:“嗯,小家伙真的长高了不少啊!长得一表人才,真是不错,不错!”紧接着,他语气和蔼可亲地问道:“那么,你长大后想要做什么呢?”

      老建古毫不迟疑地脱口而出:“我要像舅舅您一样成为一名威武雄壮的解放军战士……”这个愿望在他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因为每当看到舅舅身穿那身笔挺帅气的军装时,他都会被深深吸引,并暗自憧憬着未来能穿上同样的服装,保家卫国。

      回想起曾经目睹闷子哥哥春里从部队休假回乡探亲和家人团聚时所展现出的军人风采,老建古都不禁心生艳羡之情。闷子虽然与自己并非同姓,但毕竟也是堂哥关系,然而由于姓氏不同,彼此间的亲情似乎显得有些淡漠疏远起来。

      听到小外孙如此有志气的回答,三德林脸上流露出欣慰的笑容,同时不忘夸赞道:“老建古有这般远大的志向,将来必定会超越舅舅啊!”说罢,他便伸手往袋子里摸索着掏出一些五彩斑斓的花生糖递给老建古,并嘱咐道:“这些花生糖可是舅舅特意从部队带回来的哦,你拿去跟姐姐、妹妹还有弟弟们一起分享吧。”

      接过舅舅手中的糖果,老建古满心欢喜,连忙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向舅舅道谢:“谢谢舅舅!”此刻,他仿佛感受到了舅舅对自己满满的关爱与鼓励,内心充满了温暖与力量。

      接过舅舅递过来的花生糖后,我毫不犹豫地将它们分给了姐姐、弟弟和妹妹们。每个人都兴高采烈地得到了四颗美味的糖果,但老建古却只有三颗。这并不是因为我偏心,而是因为数量有限,而且少一颗也不好分配,所以只能委屈他一下了。

      就在这时,水金干完活儿回到家准备吃午饭,一进门便看到家里来了这么多客人。他连忙走上前去,与客人们一一打招呼:"你们来啦…"

      "姐夫好!" 三德林见状,竟突然向前一步,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让水金有些不知所措,毕竟这种礼节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

      "大家别拘束,随便坐,嗑点瓜子吧。" 水金热情地招呼着众人。

      "老凤敲,快给舅舅、阿姨们加点开水。" 水金转头对大女儿说道。
      "知道啦! 我这就去厨房拿茶壶。" 老凤敲应了一声,便飞快地跑进厨房去取茶壶,准备给大家添些热水。

      没过多久,老凤敲空着手又跑了回来,气喘吁吁地说:"伯(爸),魅(妈)说菜已经烧好了,问你要不要现在就端出来开始吃饭呢?"

      "嗯,那好吧。你先把桌子上的瓜子收拾一下,我去帮忙端菜。" 水金一边回答,一边朝着厨房走去。

      晒花因为今天自己弟弟妹妹来家做客,特别高兴,就很快弄好了一桌好菜,因为是在正月,家里肉啊什么都是现成的。
      告读者,耐心的往下看,越后面越精彩…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下集更为精彩…每天都有更新,谢谢!真实故事作者:天外小神女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827519/2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作者公告
    发表时间:1个月前 来自:浙江
    真实的故事,不一样的感觉 ,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