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这样记载

作者:冬日之门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 2 章



      “所以你的意思是,穆夏拉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初恋情人!?”
      在听完穆夏拉的讲述之后,维尔茨对此深表惊讶和怀疑。

      毕竟此前已经有过无数的历史研究者,对这位国王的情史极深研几,却没有哪一个学者提出过任何关于这位神秘的初恋情人的假说。

      “我想应该是这样,不然那两封信要如何解释呢?另外我还是觉得你直接用’穆夏拉’称呼国王很奇怪……”穆夏拉抗议道。

      他们在此前小型的比赛过程中已经就对于那位国王的称呼进行过规范,他始终拒绝将自己和那位风流多情的国王混为一谈!

      “哦好吧,但是要不要我提醒你,你也确实有一个初恋情人,并且差不多也在17岁?”
      “天呐怎么又来了!我说过我和他只是好朋友,并没有发展过进一步的关系……我的初恋是你好吗!”

      ——果然每次扯到诸如“初恋”、“17岁”等关键词,他们的话题都会绕到一个他明明已经解释得清清楚楚的地方上去。

      维尔茨敷衍道:“嗯嗯嗯好吧,那你准备继续研究这个国王和他不为人知的初恋情人吗?”

      午后的cafe里,阳光斜斜地照在遮阳伞下餐桌上的花束之上。
      穆夏拉与他的男友维尔茨刚吃完午饭,穆夏拉正在给男友分享上午在图书馆发现的书籍与信件以及他对此的猜想。

      穆夏拉提议道:“你明天有空吗?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未发掘的故事,我想去问问导师。或许我们可以一起去藏书区翻找更多相关的资料,我想他们留下的痕迹肯定不只是这本书和这两封信。”

      维尔茨思考了一会,他挑挑眉,有些无奈:“好吧,我们当然可以一起继续研究。只是你不觉得有点奇怪吗?我要去探寻一个和我男朋友同名的人的初恋情人,实在是很奇妙的感觉……”

      “可是我和他并不是一个人呀……”穆夏拉辩解道,“何况我们都知道这位国王有情人不是吗?”
      “但是他的王后和我同名!……好吧好吧我都知道,我没有猜疑,只是单纯觉得这样很奇怪而已……那明天上午九点图书馆见?”维尔茨摊摊手,还是妥协了。

      他可以预见到如果自己坚持拒绝,会遭遇男友如何的一番纠缠。
      ——不过当然了,他可不是讨厌男友的“纠缠”,而是他今天下午有工作要完成,实在是没时间享受这样的福气了。

      “好的,明天见。那我现在去找导师了,我记得他今天下午有空。你呢?要我送送你吗?”
      “不用啦,你快去吧,我下午要去资料室整理一下资料。”

      第二天上午九点,穆夏拉和维尔茨准时出现在了图书馆附近。
      在进入图书馆之前,维尔茨先分享了昨天晚上的收获:“等等,我先和你讲一讲我昨天查到的一些资料。我发现王后也曾造访过赫尔戈兰岛。1720年的时候,因为一次发生在赫尔戈兰岛的海难,王后前往赫尔戈兰岛进行慰问。”

      穆夏拉思索了一会,回忆着看过的资料:“……我想起来了,是王后小产之前的那次出行吗?我记得在那这次访问的返程中,因为天气不好,加上此前没有发现怀孕,所以没有加以防护……最后因为路途颠簸,王后第一次小产了。”

      维尔茨点了点头:“是的,是这次。你不觉得很微妙么?国王曾那样热切期盼着初恋情人从赫尔戈兰岛归来……而在四年之后几乎相同的时间点,国王的妻子却在同样一段路途中小产,失去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我有些说不清楚,但是我很难受……”

      穆夏拉轻轻抱了抱男友,把额头抵在一起,很是温柔:“不要难过啦,历史已经发生,这是我们都无法改变的。虽然同名同姓,但是我们是我们,我们很好,我们尚且拥有获得幸福的一切资格不是吗?”

      “嗯,我知道,只是我昨天在想,如果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没有早早逝去的话,那么他们会不会因此相爱呢?”

      “或许吧……但是因为孩子而连接起来的感情,也未必能长久吧。况且我们又怎么知道他们不会因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分歧而争吵而相互怨恨呢?”

      维尔茨踮起脚轻轻吻了一下男友的嘴角,“你说得很有道理,对啊,我们无法改变史书记载的历史,但我们可以一起写下美好的今天与明天。”
      他们相视一笑,走进了图书馆。

      今天他们选择了一个双人小圆桌。早晨的阳光很温柔地洒在靠窗的圆桌上,浸润在阳光中,笨重的书籍也仿佛重新获得了生命。

      穆夏拉负责继续翻阅这本厚厚的《中世纪诗歌考》,而维尔茨则负责去保险柜里寻找有可能存在的其他相关资料。
      穆夏拉很是期待今天之内可以在这本书中发现这位神秘的初恋情人的踪迹,比如ta的字迹或者回信,或是什么他想象之外的物件。

      但是他翻了很久,几乎把藏书室中长久以来都无人翻阅的资料上厚重的灰尘都擦了个干净。直到他把整本书都翻完了,也没有看见任何可疑的地方。

      午后的太阳已高高挂起,是时候吃午饭了。
      忙碌了一个上午都没有任何收获,这一消息着实令人沮丧不已。

      维尔茨也两手空空,摊摊手表示没有找到任何有可能有关联的资料。
      在离开之前,维尔茨习惯性地翻看了书籍的最后一页,突然发现这页纸的背后有一行有些娟秀的略微褪色的小字,写着:1716年,7月2日。

      他拉了拉穆夏拉的衣角,示意他看看这行字。
      很明显,这行一字一画写得认真清晰的字迹并不属于国王,并且极大可能属于那位神秘的初恋情人。

      无论如何,这个小小的发现对于二人来说无疑是个莫大的安慰——至少他们没有白忙活不是吗?
      两个人对视一眼,决定出去找个地方继续讨论。

      W大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在创立初期,为了吸引更多学者与带动招生,国王曾邀请了不少宫廷的贵客前来举办讲座,还有几个在当时极富盛名的文学家,受王室的极力邀请,留在了W大,成为创立初期的教授。

      W大的第一任校长尤迪特·奥尔登堡科堡也是这其中的一位。
      尤迪特·奥尔登堡科堡是当时撒克逊-科堡公国的一位公爵继承人,在文学、音乐、建筑及医药方面都有着极高的造诣,在欧洲大陆颇具名望。他也是一位beta,与国王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书信往来,被许多历史学家认为是国王的情人之一。

      极为尴尬的是,在学校创立后,王后也经常参与各项决策中,不免会与尤迪特校长接触。
      比如W大的图书馆,就是尤迪特校长设计,王后督造的。

      据历史记载,王后曾25次下令校长更改图稿。直到初稿完成的第三年,才终于开始修建工程。王后如此明显得有些冒犯的敌意在记载中并不多见。因此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是民间普遍认为尤迪特校长确实是国王的情人。关于W大的建立初期的相关讨论也时常显得暧昧而混乱,是民众极爱讨论的问题之一。

      维尔茨也一直认为,国王的做法实在有失偏颇。让自己的妻子与自己的情人共事,这可不是一个心智正常的国王干得出来的事情!

      “但是这,并不是校长的笔迹——”坐在附近cafe里的两人又开始讨论,“校长成名极早,14岁时便因为小说《坎卜斯、地精与花园》而出名,我曾翻阅过那份手稿,时间似乎是1715年,与这本书记录的时间相差极近,但是字迹却明显不一样。校长的笔迹也不像那本书上的字一样秀气。”

      维尔茨补充道:“说真的,你说我抱有偏见也好——但是那本书上的字写得太认真了,每个单词都写得完整清晰,这可不像哪个经常写作的人留下的。”

      对于男友毫不客气的说法,穆夏拉忍俊不禁,继续道:“那行字与任何一个同国王往来密切的人的笔迹都不相似,我在想是不是我们的方向错了?”

      穆夏拉拿出昨天从导师那里得来的复印件,里面有各种可疑人选各个时间节点的字迹。他们一一对比,发现没有比较相似的。

      维尔茨用手撑着脑袋:“会不会是非惯用手呢?但是为什么要用非惯用手呢?1716年,国王身上并没有任何的婚约,按理来说他们不必隐瞒身份。”

      穆夏拉附和道:“或许是因为贵族间的矜持?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流言?”
      “或许吧”,维尔茨很是苦恼,“但是这些都只是猜测……我们没有发现任何的实证。”

      “至少我们今天发现了这行字不是吗?还是你看得仔细,如果只有我一个人的话我大概率会错过这条信息。”穆夏拉安慰着男友。

      “也是,至少我们拥有了这条信息,或许在以后会有用,谁知道呢?”穆夏拉的安慰很奏效,维尔茨继续说,“那我们接下来做什么呢?”

      “我们去赫尔戈兰岛。”很坚定的语气。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 2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727517/2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