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基因杂交在古代扶贫致富

作者:赵怡琳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二章


      眼前发生的事情变化莫测,受了多年物理学教育的仇融一时间愣在当场,手足无措。

      半晌,她终于回过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不妨再试上一试。

      仇融蹲下身,将香囊中的水稻种子全部倒出来,拿着空瘪的袋子攥在手心。

      上一次她在脑中只是想了想现代杂交水稻,香囊中就出现了相应的种子,那么这一次,或许还能生效。

      仇融把香囊放在身前的地上,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反复描摹起一个念头——她想要香菇菌的孢子种子。

      这香菇菌也是前世在西南扶贫时候常用的经济作物,既有营养又好养活,老乡只需在挖一个菜窖温室便可一茬一茬得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收益颇丰。

      她现在当然不是要用菌子赚钱,只是明珠公主的这具身体孱弱病态,如弱柳扶风,要想在奢族的苦寒之地活下去,得先补充营养,养好身子才行。

      仇融小心翼翼睁开眼睛,惊喜地发现面前的香囊从干扁变得殷实,满满盈盈似乎要破袋而出,她赶紧伸手解开带子,将里面的物品倒出来,眼前赫然是香菇菌的种子!

      虽然这并不符合物理学定义,但是仇融也没空追究这许多,坐在地上梳理了一下状况,先把自己目前的境遇和目标想好了七七八八。

      首先,她穿书了,现在是明珠公主;其次,奢族大土司并不待见她,而且还大有任由她自生自灭的意思,因此在这里,除了靠自己这双手以外别无他法;最后,她还有一个救命的香囊,是穿书自带的金手指,能随意取来现代科技培育下的各种植物种子。

      情况还不算太糟。仇融是个天生乐天派,既然想明白了事,拍拍屁股站起身便重新投入生活。

      要知道前世在最穷乡僻壤的地方扶贫,人迹罕至寸草不生的荒山都呆过,又何必怕现在的境况。

      仇融顶着山风推开屋门,望着眼前大土司施舍给她的几亩盐碱荒田,心中有数。屋外的门板后斜着码放着几个农具,她拿起锄头在手里掂了掂,锄头是木头所制,做工粗糙笨重,极不顺手。

      看来大土司给她的农具也很刁钻,存心过不去。

      她拎着那锄头走上荒原,从最外侧一道道分出大致的水道和田垄,举起锄头开始松土。

      这种体力活是她这个农学生打从上大学开始就要天天做的,并不陌生,唯二的问题就是工具太不趁手,明珠公主的身体太过娇弱,因此干活效率很慢。

      一直到快到天黑时,她才勉强松出两垄的土,此刻已是筋疲力尽,只好把锄头往地上一竖,靠坐在田里吹风休息。

      展开两只手,手心通红,着力处磨破了皮,已成大大小小的水泡,一碰就疼。仇融看着这双娇美可怜的手,笑了笑,看来不久后明珠公主的玉手就要变得跟她前世一般——粗糙皲裂,宛如老农。

      远处的山田间亮起星星点点的灯火,劳作一天的奢族族民扛着锄头往山下回家,经过仇融门口时,纷纷看热闹似的站住脚步,对着她费劲刨出的两垄土指指点点,不时露出嘲笑的神色。

      奢族高寒,以畜牧为多,种植为少,就算偶尔种植作物也是以青稞小麦居多,因此没见过江南水稻的种植模式。仇融也不怪他们小瞧,安稳坐着,打算休息够了去挑一桶水再回屋。

      说来,她今晚的吃食还没处解决,柴火和水也总需要自己去山里砍劈挑取。

      仇融仰起脸,藏蓝旷远的天色就在头顶,穹顶浩渺无边,星河初现,垂落银河长带。现在是初春,晚风仍冷,但已有了拂面的温柔,卷起她的发丝。

      “看来下午你的成果颇丰。”

      一道男声响起,仇融好奇望去,只见早上来接她的那位热达迈步走入田间,身后跟着几个小卒,手里各捧着柴火和粮食。

      她站起身,并无言语,等着对方挑明来意。

      热达直率性子,也不与她兜弯子,抬手示意小卒将手中的物件堆在她的小屋门前。

      “这些柴火够你这几日用的,粮食则够你半年可用。”热达面无表情。

      仇融先是不相信,听热达这意思又确确实实是给她的,着实吃了一惊,转念一想,这奢族为何又如此好心。

      但是不要白不要,她正为此事发愁,热达带来的东西无异于雪中送炭,连忙道谢:“多谢热达相助。”

      那热达眯起眼睛看她一眼,抿了唇才说:“你要谢也谢大土司,这些都是他的意思。”

      仇融正不解这大土司的意图,疑惑他又何时变得如此热心,这热达下一句话果然道:“大土司原话,这半年的粮食是让你过渡活命的,多了没有,若是想活还得靠自己种田才是,大土司还说,让你在这本本分分做人,老老实实呆着,不许给奢族惹麻烦,否则——”

      他顿了顿,语气更寒,吐出三个字来:“杀无赦。”

      “明白。”仇融目光坚定地对上热达的视线,“劳请热达回话大土司,我一定老实本分,不敢离开半步。”

      “嗯。”她的乖顺让热达很是满意,姿态稍稍松弛,倒有闲心观察起她的田来。

      热达哧笑一声,伸手指着田垄和水道,说道:“我们奢族人从来如此做田,你这样水道太深,青稞喜旱,作物会烂死的。”

      “不是。”仇融下意识答,“我要种水稻。”

      “种什么?”热达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望向旁边人,空气安静几秒后爆发出地动山摇的狂笑,那汉子笑得前仰后合,甚至还要扶住仇融插在土里的锄头才勉强站住。

      奢族老乡们听不懂汉文,热达作为在场唯一精通双语的人,贴心地把仇融想要做的事情翻译了一遍给在场的乡亲们听。

      仇融虽听不懂,但从围在她家田边的乡亲们这阵阵爆笑中察觉到不是什么好意图。她淡定地站在田野中央,忍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嘲讽和玩笑。

      这种事情前世不少见,每一次她所在的扶贫工作组到达新的乡村开始推荐乡亲们改变传统种植方式,改用现代高科技产品或者杂交科技作物时,乡亲们都会发来这样的嘲笑。

      没有恶意,只是旧思想对新事物的朴素的情感而已。每到这时候,仇融的工作就是挨家挨户走访,劝说他们先拿出自家田里的一小片地来实验,等见到成效后再大规模种植。

      这样的事情每天都会发生,扶贫工作者只靠这一双鞋,一双腿,走遍千家万户,每天坐进老乡家中,两片嘴皮子一开一合就是劝。

      累是累,苦也苦,但是旧思想必须要革新,这是发展的必然。

      仇融等他们笑够了,才从怀里耐心抓出一把种子,解释道:“乡亲们,这是杂交水稻技术,可以改变作物习性的好东西,盐碱地也能种出又白又香的大米。”

      热达在一旁听得哭笑不得,当个笑话似的翻译给乡亲们听,果不其然又是一阵爆笑。

      仇融瘪了瘪嘴,收起种子,选择放弃,她现在并不是推销种子的扶贫工作者,只是个连自己都喂不饱的亡国公主,管这么多干甚?

      “行了,我们走了。”热达带队要离开,临走时或许仍是于心不忍,转过身提醒道:“我劝你还是看看族人的做法,跟着学习一二,在苦寒之地种水稻,不出半年你就会把自己饿死。”

      “多谢热达好意。”仇融安稳如山,笔直而立,目送他离开。

      从那天开始,奢族乡亲们的茶余饭后的唯一娱乐变成来看仇融耕田种地,他们看着仇融辛辛苦苦把所有田地分出水道旱道,又辛苦挖通最近的沟渠放水,让水灌满整片田。

      族民看得津津有味,纷纷说这片田算是彻底毁了,起码一年都种不出东西来。

      仇融每天披星戴月的劳作,朝阳刚刚升起便扛着锄头跑到田里锄地,天完全黑时才晃晃悠悠回到自己的小屋。晚上脱下衣服时,肩头早已被农具的粗绳磨出血痕,两手的水泡已被她用银针挑破,露出粉肉来,钻心的疼。

      好在她暂时不用为了一口饱饭发愁,不管怎么说,奢族大土司为人慷慨,送她的这些粮食足够半年还多。

      终于,开闸放水,水田规模初现,仇融那着自己水培了一周有余,已经长出青苗的水稻种子,走到田间开始插秧播种。

      每隔十厘米放置一株,不偏不倚,顺着水道往淤泥深处插,走走停停,弯腰起身,汗水顺着额头滑落在水面,荡开点点涟漪。

      仇融再站起身来,双脚已被水田泡得冰凉,举目望去,自己的水稻苗正郁郁葱葱挺立在水下,欣欣向荣。

      气候在一天天回暖,南渡的候鸟都已渐渐回到这片旷野中繁衍生息。转眼仇融已经在奢族住下近两个月,初春时节正是水稻疯长的日子,那水苗一天蹿几截,转眼已高出水面,远远望去,仇融的田在土黄贫瘠的盐碱地上如同一片沙漠绿洲,葱葱繁茂,恍惚间竟像是在江南水乡。

      这种杂交作物的最新的科研产品,从种子到幼苗到作物成熟仅仅需要四个月,生长神速,产量也高。

      曾经每天路过她门口都要看眼笑话的乡亲们渐渐笑不出来了,他们望着从生来就没见过的水培稻苗,仿佛打开新世界的大门,眼底映着的满眼翠绿如梦似幻。

      那日仇融正坐在田垄上咬着奶饼馍馍,准备下午再接着为水田除草松土防止烂根。

      她正吃得心欢,忽地头上高速飞来一块石头,蹭着她的额头堪堪擦过,滚落进水道里咕咚一声,溅起老高的水花。

      仇融目瞪口呆,心有余悸地望向石头飞来的方向,只见一帮乡民站在她的田边,怒发冲冠看着她。

      来不及气愤,她看向那些乡民手中各拿着的石块,心底大喊一声:不妙!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423138/2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