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室逢灯记

作者:板板Q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 2 章


      谢典骑着马停在泥泞的路上,眼瞅着下面一片金黄的麦田,田间阡陌交通,小路上坑坑洼洼,泥泞一片,谢典看了看自己的鞋,说:"全有,爷不下去,这路是人走吗?"

      全有出发前收了大夫人几两银子,一定要提点着谢小侯爷,生怕他再闹腾。见谢典不愿去接,全有赶紧哄着:"爷,看见没有,下了这个小路往前直走,就是夫人的家,就这么几步路,爷去接一下吧。"

      "爷不去!"谢典来了脾气。

      "爷....."全有无可奈何,"爷骑着马呢,走慢一些脏不了衣服,如果花轿抬过去再抬过来,等回到京城估计就成泥篓子了....."

      打蛇打七寸,全有知道谢典怕出洋相才说的这话,谢典一听果然有些犹豫,最后不情愿的骑马过去,花轿就停在这边的大路上。

      按照习俗,新娘子的脚是不能落地的,所以当岑家人把岑灯送到谢典骑的马上时,谢典的表情实在称不上好看。

      他这么一个风流倜傥的公子哥儿,应当美人在怀,扬鞭策马在美景之间,那能像现在这样,怀里搂着凤冠霞帔的村姑,手里攥着马鞭,小心翼翼的走在泥路上,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摔到泥坑里。

      敲锣打鼓的登时动了起来,谢典身后是岑灯的娘家人和村里来贺喜的人,乌泱泱一大片瞧着他们的背影。

      谢典打心眼里不喜这个媳妇儿,现在脑海里全是那天做的那个梦,盖头掀开是一张黝黑发亮的大饼脸,红扑扑的脸蛋配着娇羞的表情,可把谢典吓的不行。

      所以现在二人共乘一匹马,谢典也浑身僵硬着想跟她保持距离。

      好容易走到了大路上,小厮放了凳儿给岑灯踩,岑灯穿戴都重,靠着喜娘的搀扶才下了马,这才安生上轿子。

      谢典就这样臭着脸接了岑灯回府。接下来是拜堂,繁琐的仪式过了一个遍,岑灯也教送到了新房,他才得了点空去喝点酒。

      远远瞧见庭院席上坐着方西亭和李佑安,俩人笑眯眯的看着他,谢典走了过去,颓的一句话不说。

      "典哥!这大喜之日臭着张脸怎么行?"李佑安殷勤的给谢典倒上酒,"来来来,今夜不醉不归,不醉不归啊!"

      方西亭赶紧去拦,"你这会儿别灌他,一会儿典哥得挨个敬酒,再说,喝个烂醉怎么行?还办不办事了?"

      说到这儿,谢典才抬头瞥了方西亭一眼,"办什么事!爷才不办!"

      "哎呦典哥,你可小点声!"方西亭赶紧去捂他的嘴,"这话要让你家人听见了,又该说我们的不是了。"

      "爷还就告诉你们,爷今晚要跟你们待一起,爷不回去了!"谢典忽然一鼓作气,"让她独守空房!"

      这新房里的岑灯也是累的不轻,一关门,就揭了盖头,一下往床上倒去,没成想这被子上压的桂圆、红枣、瓜子、花生,硌的她背疼。

      忽然门叫人推开了,岑灯赶紧端坐起来盖好盖头,耳边却传来丫鬟青栀的声音,岑灯这才又放松下来。

      "小姐?饿不饿?"青栀端了一碟玫瑰酥过来。

      "饿!"岑灯捏了一块玫瑰酥垫巴垫巴肚子,说:"成亲确实有些麻烦。"

      青栀见岑灯面上淡淡,忍不住吐槽起来:"您是没看到姑爷那张脸,哎.....我真是想不通,怎么小姐你偏偏跟他有婚约。"

      这时门又开了,陪嫁丫鬟青桂也猫着步走进来,手里端的是一碟如意糕,刚进来就见岑灯正吃着玫瑰酥,一愣,又笑起来。

      青栀赶紧去接过来,说:"咱俩还真是默契!"

      "那当然。"青桂进来也开始吐槽,"小姐,我瞧那姑爷是真配不上您!"

      "以后这话不许再说了。"岑灯眨眨眼,"到别人家得谨慎些。"

      青栀和青桂对视了一下,皆有些懊恼。那姑爷生的好看是好看,可骨子里一副风流相,就是那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怎么配的上小姐这样的人?

      青栀看着自家小姐的脸,未敷多少粉就白似雪,云鬟风颤,一双杏眼灵动澄明,蛾眉皓齿,檀口香腮,忍不住感叹着,真是便宜了姑爷。

      见岑灯吃饱了些,眉上才显现几分忧愁,"这一年都多雨,好容易到这秋收了,别再突然下大了,老天保佑。"

      "可不是嘛,这要再下一场雨,这庄稼可就毁地里了。"

      "昨夜观天象,今夜应该是有大雨的。"说着岑灯就叹口气,忍不住担忧。

      到天黑了,吃席的人都散的差不多了,青栀和青桂把岑灯的娘,林氏说的话,仔细叮嘱了一番。

      岑灯魂不守舍的听着,脑子里却在想今夜有雨的事,想着想着就一脸愁容。要是雨大了,麦、豆、黍都会受潮发霉,那么多的地,今年好一点的会减产,不然就是颗粒无收了。

      国家是以农为本,农民收成不好,就难以应对严苛的赋税,国家收不来税,国库就会空虚,甚至入不敷出。兵、马、官员俸禄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岑灯未出阁之前曾跟着岑潜之走遍大江南北,只为续编爷爷未完的《农之万物》,农学绝不仅仅只是种植庄稼这么简单,其中的精妙常常使人仰之弥高。单说这一亩三分地,就得了解作物育种、作物栽培、耕作技术、灌溉、排水、病虫害防治等,最基本的也要熟悉节气。像爷爷爹爹这样专注于研究农业生产的人,要学的东西更加广而深了。岑灯打小跟在他们身边耳濡目染,对农学报有天然的敬畏与热爱,也深知农业对个人、对国家的重要性。

      今年雨水太多了,尤其在这丰收的季节,堪称是天灾,农人忙了大半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眼瞅要丰收,若被这场大雨毁了,就完了。

      爹爹这段时间到江南游历,原本是能赶上她出阁的,可惜京杭大运河这段时间发水太多,风浪大,不宜坐船,硬生生的给耽搁了。趁着这段时间,岑潜之又租了客舍到运河边记录起来。

      几月前,岑灯见雨水太多,恐淹了田,就带了村子里的农户挖沟渠拓河道,作物这才没有沤坏了根。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 2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713631/2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