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君公主的美麗與哀愁

作者:獨孤愚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细君公主传(一) 西汉武帝


      秦朝末年, 由于北方匈奴经年入侵, 导致战争不断, 加上秦始皇大兴宫殿, 筑长城, 苛捐杂税, 徭役沉重, 百姓不胜其苦, 终于在西元前209年, 秦二世元年, 陈胜吴广揭竿起义, 百姓群起响应, 自此天下大乱.

      西元前206年, 刘邦从沛县起兵反秦, 并于楚汉相争中击败项羽, 统一天下, 于西元前202年称帝, 史称西汉高祖.

      西汉高祖刘邦建国之初, 正值北方匈奴發展到鼎盛时期. 这时期的匈奴四处征伐, 东灭东胡, 西击月氏国, 并且不断侵扰西汉边地.

      西汉高祖刘邦开啓中国史上第一个和亲匈奴的先例, 以良家子号为公主远嫁匈奴单于以换取数年的和平. 接下来的文景二帝也沿袭高祖对匈政策均以岁币跟和亲换取边境平安.

      在文景二帝期间, 朝廷推崇黄老之术, 采取\"轻徭薄赋\"跟\"与民休息\"的政策, 对边境敌对国家也不轻易出兵,儘量维持和平, 以免耗损国力. 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

      西汉武帝年16即帝位(西元前141年), 袭父祖辈文景之治的安养生息之盛世, 此时府库充实, 人口增加, 国泰民安.

      和清朝的乾隆皇一样的幸运, 上蒙祖宗庇佑, 下有良臣辅佐, 加上前几代的休养生息, 国库充足, 风调雨顺, 内无巨忧, 外无大患, 迎接新帝的前景早已註定享有一片繁华盛世.

      年轻气盛的武帝在无内忧滋扰, 国内一片祥和下, 对边陲的匈奴时时南下牧马,造成边境动盪不安, 甚为不满. 也以为总以和亲和岁赠匈奴物资的方式以谋求汉匈之间的和平极为屈辱, 早想以武力来解决匈奴问题.

      汉朝与匈奴虽时有战争, 也多属汉军获胜居多,但都不是武帝一心想要的治本之方, 而多为治标之法. 仅仅限于当匈奴南下时, 汉军抵御而已.

      由被俘匈奴口中, 武帝得知西域强国月氏国王被匈奴击杀, 并以其头颅为酒器, 月氏人也被逼离开自己的原驻牧地,而不得不西迁至现今之伊犁河流域一带. 于是武帝便有了联合月氏合击匈奴之战略想法,

      此时正值武帝19岁, 英气风發的汉武帝一日上朝便问:

      \"众爱卿, 朕欲联合月氏出兵北讨匈奴, 但鑑于对北方气候地形不甚了解, 可有爱卿愿意代朕出访月氏, 看能否成就联合月氏合击匈奴之大业\"

      大臣们个个面面相觑, 无人应声. 尤其是二朝元老历经数次以\"良家子\"为公主之和亲政策换取多年和平的经验, 更视武帝此想法为年轻人血气方刚之不成熟提议, 所以无人附议.

      武帝对于满朝文武居然没有一个人有胆识愿意领命出访西域十分气愤. 于是武帝决定贴皇榜, 广招贤良之士, 要有着三寸不烂之舌的外交手腕, 还要有探险家的胆识.

      年值26岁的张骞一心想要光耀门楣, 郤又不得其门而入. 论文不足以中进士, 论武不足以拜将相. 正巧听闻武帝贴招贤榜, 便上前一探究竟.

      对正值青壮年, 郤一事无成的张骞, 这无疑是一个光耀门楣的大好机会. 不但身领皇命成为皇家特使, 又可以藉机游历四方, 如果成功完成使命回来, 拜将封候更是不在话下.

      口才极好的张骞一试及中. 马上成为汉武帝出使西域的最佳人选.张骞带上汉武帝为他准备的钱财粮草和随从, 浩浩荡荡从长安城经陇西出發前往西域, 目标月氏.

      张骞这一走便是十多年, 杳无音讯. 年轻气盛的汉武帝当然不会乖乖坐着等张骞回来才出兵.在这十多年间, 武帝已主动出兵讨伐匈奴数次, 且都大获全胜. 这样的成就让年轻的武帝更加的好大喜功和自以为是.

      除了北伐匈奴, 汉武帝也励精图治的治理内政, 长安城内一片繁华, 太平盛世下老百姓们安居乐业.就在这样一片繁华太平盛世时, 江都王府一位命运多舛的小翁主誔生了(西元前130年).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581381/2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