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影视作品&书籍推荐记录

作者:Sunness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2月阅读记录


      5、《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塔拉·韦斯特弗,任爱红译
      从头至尾震惊于这竟然是一部自传。
      整个家庭所承受的压迫与扭曲来源于父亲,而父亲的偏执与燥郁又来源于哪里?上帝吗?父亲的父母身上并没有父亲的影子,这是否说明,她无可选择的家庭当真是上帝的旨意?
      前半本书都令人窒息。困住塔拉·韦斯特弗的那座山是牢笼,那个家也是牢笼。恐怖的是有人身在牢笼而不自知。我原以为塔拉考进大学会是个明晰的转折点,但看到她真正收到录取通知的那一刻,我脑海中又响起一阵耳鸣似的警报。她对待那群跳芭蕾舞的“小妓女”的看法以及她充满强烈冲突和矛盾的内心早已预告了在进入新世界后,她即将面临的东西。即便没有后来父母去哈佛“拯救”她的经历,家庭的阴影也如影随形。
      故事看到大半的时候,我发过一点儿感慨:
      “最可怕的不是无知,而是无知且盲目自信,甚至自傲。
      如果一个这样的人同时握有权力——不论是何种形式的权力,其治下的所有人,小到家庭成员,大到团体、组织、民族、社会...都将深受其害。
      愿我学会质疑,保持谦逊,时时自省。 ”
      我想提醒自己去学习、去反思、去自省,而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另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在读那不勒斯四部曲时也一直困扰着我:教育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一个人?
      那不勒斯四部曲中,不论是莉拉还是莱农,她们受教育路上的障碍似乎都只是贫困。在她们身上有一种教育无法改变的、坚如磐石的东西,一种恶习,一种植根于灵魂的危险的野蛮与暴力、盲从与懦弱。这种东西直至她们垂垂老矣都未曾得到改变。
      塔拉·韦斯特弗的故事却并非始于贫穷,而是始于思想的牢笼。她的战争从一开始就不是跳出出身与阶层,而是与她的一部分自我进行搏斗。教育让她取得了成功,但令我不安的在于她的故事太短,她刚刚三十二岁,在漫长的人生中她或许还要经历她过去经历过的反复,一种使人绝望而生畏的循环。
      教育固然能诱发改变,可对于一个双眼被自我蒙蔽的人来说,它的作用或许并不如在塔拉·韦斯特弗身上那样明显。因此高等教育能让有的人重生,也能让另一些人穿起精致考究的衣物、对新兴事物侃侃而谈,却在眼睛和内心顽固地留守于腐烂的国度。
      或许决定我们是什么人的,并非我们的财富、地位、相貌、举止,也绝非我们受到的教育。真正决定我们是什么人的,其实只有我们自己——
      源自我们内心的向往,源自我们原始的冲动,源自我们被压抑的本能,和压抑本能的那股力量。
      如果烈焰使我心生恐惧,而我的灵魂在某些时刻曾涌现出穿过重重烈火的欲望,而这种欲望反复出现,直到它放大、放大、再放大,最终使我忘却恐惧,直冲向外面的世界......那么这便是我。
      我只能被促成,无法被改变。

      6、《我为什么要写作》
      乔治·奥威尔著,董乐山译
      乔治·奥威尔的随笔集,最喜欢的三篇是《如此欢乐童年》、《射象》和《新词》。乔治·奥威尔的作品,此前我只读过《1984》,印象是尽管有大段大段晦涩难懂的政治讨论,小说中那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气氛一点儿也没被削弱,尤其是结局让人读了感觉一阵一阵发冷。他的随笔集给人的感觉却完全不同,冷淡,偶尔会带着点冷淡的幽默。
      《新词》中关于语言与思想之间存在“鸿沟”的观点很有趣,让我理顺了以前一直说不清的想法。虽然我们一直强调语言的准确性甚至是“精准性”,但我从来不怀疑语言无法表达——更无法准确表达我们的所思所想,因为所思所想本身就是一种抽象的、难以名状的东西。但凡能用语言表达的,都是经过“理性”处理的部分所思所想,它既不展现全部,也不展现部分的原貌。因此哪怕是在用母语写作的过程中,文字创作者也不可避免会遇到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的情况,更遑论“精准”。而读者所读、所理解,更多时候也并非作者所想,甚至所表达。在这样的基础上,翻译又要如何做到所谓的“准确”和“无异议”呢?
      我读翻译作品,实际上是当做一种再创作的作品来读。一种语言在组合成一部作品时,它的各种隐喻、发音、节奏、文化内涵、历史背景等因素组合的美感都是无法转化——至少无法完整、“准确”地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另一种文化体系的。因此翻译作品,在我看来是译者基于自身对原作的理解而进行的再创作。在翻译中,我甚至认为与其追求“精准”,不如追求“准确”;亦即宁可选择冗长,也要尽量避免“精准”。
      “准确”本身就是个欺骗性的概念,而“精准”所追求的精炼更是建立在“准确”这一假象上的幻觉。我们所理解的,未必就是创作者想表达的。
      当然,读者的所思所想本身就千差万别,阅读与交流最大的乐趣之一其实也是发现矛盾、引发独属于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以精炼有精炼的好处,因为它也满足了欣赏精炼美之人的审美需求。
      而《如此欢乐童年》中写的虽然是英国一战前存在于教育环境——甚至是整个英国社会中令人咋舌的等级制度和极权教育,但这种现象永远似曾相识,似乎在不同的社会都会经历类似的阶段,并且在日后的发展中或多或少留存下来。《射象》则是让人极其不舒服的一段记忆,与带有童年天真思维方式的《如此欢乐童年》不同,射象是以成年人的视角审视权力推动下的“盲目行为”,正因为盲目而格外让人不适。我觉得这两篇有种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不论故事发生在什么年龄阶段、哪种情境之下、以什么身份地位为主体,本质都是一样的:我正遵守的规则与我内心的情感倾向相矛盾,我知道我该做什么,而我无力完成;这种无力感又加剧了我的失败感和内疚感,陷入一种无止境的恶性循环。这恐怕是任何时代中时刻审视自己内心的人都能或多或少感受到的。一个无解的困境。

      7、《当呼吸化为空气》
      保罗·卡拉尼什著,何雨珈译
      读完之后,很小心地将它和书架上那本旧的《最好的告别》放在一起。
      这两本书的作者都是医生,书的内容也都与死亡有关。我在想,医者无可避免都要学会面对死亡、适应离去,同时也要帮助患者及家属经历这一过程。保罗·卡拉尼什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从这样一个“渡者”的角色一夜之间变成了患者,可即便如此,在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时间他也在用另一种方式“渡人”:写作。
      书的前半部分回忆了保罗的成长经历:他探寻生命的意义,于是从文学之路毅然转向医学之路。从医的那些年他见证死亡,以一位渡者的角度思考死亡、理解死亡,也帮助患者和家属接受死亡。而在书的后半部分,他由渡者变身为受难者,直面死亡。医生与患者的双重身份将他撕裂,他在两个身份之间摇摆,既渴望寻求医生的帮助,又试图以医生的专业自我平衡。确诊肺癌的那个时间节点仿佛一个镜面,让他在医者的身份中拼命奋斗过后,又投向文学之路,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
      我记得书中多次引用过蒙田的一句话:“教会别人死亡的人,同时也能教会人生活。”我想这也是保罗在确诊肺癌后二十二个月的经历所证实的。他曾以医者的身份教会患者死亡,也以医者的身份教会身为患者的自己如何去生活——不是所谓的及时行乐,也不是一味地追寻快乐。希望和绝望,幸福和恐惧,坚强和软弱,美和丑,爱和恨……如果这些都是生命无法避免的,那么它们都是人生的意义。感受它们,在乎它们,珍视它们……这便是向死而生。正如后记中保罗的妻子露西所描述的,在他生命中那最后的几个小时,珍贵与痛苦于病床前共存。
      这是一本没有完成的书,也是一本已然完整的书。残缺往往才是生命最真实的模样。
      很凑巧,这本书的书名与我今年读的第一本书《呼吸》含有同一个词语。也很凑巧,尽管一本是科幻短篇小说集、一本是有关“死亡”的医学传记,它们主题却十分相近。我喜欢保罗·卡拉尼什对科学与人类情感的认识,以一个医生的视角写明了特德·姜想要通过科幻故事叙说的观点:科学能解释客观物质世界的规律,却无法度量人类文明的价值,尤其是它核心的人类情感。
      个体终将消亡,人类群体也不可避免地要走向这一结局。人生的意义不在未来,而在已知终结的结局却依旧选择奋斗的当下。就像那天早上保罗从疼痛中醒来,慢慢下床,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我无法前行。我仍将前行。”
      我们选择前行,不是因为相信一切会变得更好,而是因为我们无法改变死亡的结局,却依然记得活着的每一刻都能创造意义。
      直到最后一次呼吸,渐渐化为空气。

      p.s.个人建议前面的三篇序言不要读,可在读完正文和后记之后再当读后感阅读。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2月阅读记录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544727/2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