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知识清单

作者:小明少爷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我国的国家制度(2)


      ■我国的国家机构
      1、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的关系: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
      2、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
      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⑵国家主席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关。
      ⑶□□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⑷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国家审判机关。
      ⑸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国家检察机关。
      ⑹□□是我国最高的军事领导机关,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⒊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⑴民主集中制:体现在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国家权力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上。
      ⑵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①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
      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第一、密切联系群众;
      第二、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接受人民监督;
      第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⑶依法治国原则:
      ①含义: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②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③根本目的:保证人民充分行事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地位。
      ④途径:
      A、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前提)
      B、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重要环节);
      C、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D、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体系;
      E、切实做好普法教育工作。
      F、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我国公民与国家
      1、我国公民与国家之间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
      ⑴国家权力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⑵国家依法保护公民政治权力和自由;公民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注意】●公民行使选举前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我们要十分珍惜,认真对待,依法行使。
      ●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自由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的自由。
      ●监督体系包括:党内监督、公民监督、政协监督、法律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等。
      ●公民具有监督权的意义: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监督方式: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⒉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必须坚持的三大原则:
      ⑴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⑵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题,又是义务的主体;
      权力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力的实现。
      1)我们要珍惜公民权利
      2)我们要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⑶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3)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我国的国家制度(2)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263139/2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