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旗飘扬

作者:刘统宝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18章柬埔寨埋着1000万颗地雷!


      漫步柬埔寨首都金边街头,到处可见“无腿先生”和“独腿先生”。他们痛苦地表示:夺走他们肢体、造成终生残疾的敌人,是遍布柬埔寨的地雷!
      20余年的战争,柬埔寨原本富饶美丽的国土伤痕累累。可谁能想象得到,战火燃过之后地雷仍会成为困扰柬埔寨人的一大恶魔呢?每年,约有6,000人成为地雷的牺牲品;每月,至少有300~700人被截肢。全国人口中已有0.25%的人四肢不全,是目前世界上因地雷炸伤而截肢最多的国家。
      地雷和疟疾、伤寒一起,成了威胁柬埔寨人安全与健康的三大公害。即使参与埋雷的人,也难免其害。高棉人民民族解放阵线边境二营的一位士兵说,他所在的一个小队奉命去一条公路上设置障碍,碰上了3个月前自己埋的地雷,全队唯有他一人逃了出来。由于当时埋雷未做记录,谁还记得3个月前在什么地点埋过雷呢!
      一位朴实的老农不无伤感地说:“战争或许停止,但是,对付地雷的战争可能会永远伴随着我们。”
      柬埔寨国土上究竟有多少地雷?谁也说不清楚。反正人们知道,自上世纪70年代初,民主柬埔寨武装力量在同朗诺政权的战争中,就开始了在柬国土上布雷的历史。
      1978年12月,越南军队入侵柬埔寨。一方面越南人在柬边境地区埋设了400万颗地雷保护自己;另一方面,抵抗力量也通过埋设大量地雷,保护自己的控制区。
      现在,柬西北部地区布雷之密,已达到很难为难民返回家园寻找一块安身之地的程度。据国际上为柬埔寨扫雷的机构估计,只有920万人口的柬埔寨,全国布雷数量约有1,000万颗,居当今世界之首。
      1992年3月,联合国驻柬维持和平部队决定成立两个部门,专门应对地雷问题。一是扫雷训练部队,负责联合国驻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与扫雷有关的所有事务;二是柬埔寨地雷信息中心,负责探雷、标出雷区,训练地方扫雷人员。
      与此同时,孟加拉国、法国、印度、荷兰、新西兰、巴基斯坦、英国和泰国都向柬派出了扫雷部队,美国派了2名弹药扫除专家,挪威人民救援队和英国光环信托公司也来到柬埔寨参与扫雷工作。
      挪威人民救援队曾在中东地区从事扫雷活动20多年,从未发生过一次事故。英国光环信托公司是一家非政府组织,是由一些退役军官于1987年成立的,专门从事人道主义扫雷活动,有4位扫雷操作手牺牲在阿富汗大地。
      联合国难民署是最早提出解决柬埔塞地雷问题的部门之一,曾经为几个扫项目提供经费。它曾立下诺言,让返回家园的柬埔寨难民每个家庭分配到2公顷的土地。但从柬埔寨扫雷实际进展看,这个诺言很难兑现。
      1992年11月,联柬机构正式成立了机械扫雪分队,编制10人,装备3辆美制D7G型装甲扫雷车,直属扫雷训练部队指挥。为了维护这支分队的装备,中国工程兵大队专门派出4名技术人员,在法语翻译卢新才少校带领下,在磅同地区随时为其提供服务。这支分队在磅同、诗梳风地区以及6号、10号、12号、69号公路上加紧工作。D7G型装甲扫雷车虽是履带式,但它的扫雷装置为巨形耙齿,扫雷宽度为全车宽,且不会漏扫。
      维和部队的扫雷训练部队训练了20支扫雷队,每队32人。其中,6支扫雷队为联合国难民署和联合国发展基金会资助的项目工作,开辟难民需要的土地和疏通主要交通线路。扫雷训练部队设法加紧训练扫雷队,平均每月训练5~8支。
      在柬埔寨扫雷既紧迫,又艰难。英国光环信托公司负责人维尔先生说,当务之急是为安置难民寻找立身之地。在西北部的波斯波夫村,村民们开始返回村庄,扫雷工作必须马上进行。因为任务繁重,经费短缺,时间又紧,他们只能先清除村庄出入口和房屋四周,不可能去扫除埋在农田里的地雷。维尔先生说:“随着时间的流逝,让放牧的牛群去做吧。”也在这一带扫雷的挪威人民救援队负责人斯加摩先生说,扫雷这种工作速度很慢,很难说清除1公顷土地需要多长时间,在杂草从生的土地上扫雷极为困难。一般说,一支扫雷队一周最多完成2公顷的面积。而一支扫雷队,包括装备费用,一年估计要花费25万美元,也就是说,每清除1公顷土地需要2400美元。
      地雷一时清除不干净,他们就先在布有地需的土地上架设栅栏,然后竖立警告牌。警告牌上画有一个骷髅和交叉的大腿骨。柬埔寨地雷信息中心印制了6,000块这样的警告标志。
      在柬埔寨国上上,不仅埋设的地雷数量惊人,而且地雷种类繁多。根据柬埔寨地雷信息中心提供的资料,地雷型号多达23种。令扫雷队员头疼的是,大多数地雷是小型、精密的塑壳□□,这种地雷重量轻,很容易被水冲走,用传统的金属探雷器又很难探测,对当地居民造成的危害很大。
      联合国驻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对维和部队的安全很关注,并规定了一旦陷人雷区或在雷区发生人员伤亡应采取的措施。维和部队和各国扫雷队士兵被地雷炸伤的事虽然不多,但也时有发生。同地雷接触多了,也就有了经验,一般来说,军事设施和建筑物附近,发生过战斗的地区的桥梁及其周围,驻扎过部队的地区、废弃建筑物附近、树林周围都是布雷最多的地方。英国光环信托公司更有自己的办法,其负责人维尔先生说:“仔细观察村民的习惯是避免地雷伤害的有效途径,如果孩子们经常在一块土地上玩耍,或者有牲畜在那里吃草,就有九成把握断定那里没有地雷。”
      柬埔寨人与地雷相伴生活了多年,有一套自我保护的方法。他们一般不去不熟悉的地方,不触摸不明物体,行路尽可能踏着前人的脚印走。他们标记地雷的记号五花八门,如“X”、“+”、“→”,或用柬语将警告刻在树干上。还用简单的物品向路人展示地雷的存在:漆成红色的树枝,木棒顶端绑一束草或一块红布,两个树枝或树叶摆成“×”或“+”形状,一堆荆棘或树叶,或者用木棒、树枝等挡住通向雷区的道路。
      当地人对地雷是很“熟悉”的,以致于他们每天晚上把地雷布设在自己的田地里,用以防盗。随着对土地需求的增长,人们对地雷的谨慎程度日渐减轻,经常是,一个家庭如果发现一颗地雷,只是随便扔到沟里完事。
      布设地雷是敌对双方进行战争而采取的手段。然而,地雷对人员的伤害却不能随着战火的熄灭立即消除。柬埔寨究竟要花费多少时间和代价,才能消除地雷的困扰呢?没人会知道。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第18章柬埔寨埋着1000万颗地雷!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830251/19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