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风云

作者:天外小神女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018


      因为是倒挂大户,每年年底分红,别人家里都能分到几十块钱,邹水金家里只能是向生产队里再借个10元8元的买点过年货,一家人很少有新衣服穿的,要是有,也是亲朋好友给点,或谁生日了,亲戚送点布料做件过年新衣裳,兄弟姐妹多,不是每个人都有的,通常都是老大穿新的,然后往下传,当然谁生日谁就有新衣服穿。
      所以今天早上能吃这么多小菜来配粥喝是非常开心的事情。
      由于今天有好菜,邹建民多喝了点粥,肚子撑得鼓鼓的,哪里还弯得下腰去干活啊。
      “老凤敲(邹凤英),你等下带老建古一起去羊田型拔秧,我去水头放水梨田,你先把牛捆到水沟边上,再把毛干(牛吃的草)给点牛七,”邹水金吩咐女儿邹风英。
      “好的,老建古快点,他们都去羊田型拔秧了,要是比别人迟了又会被别人骂了,”邹风英催弟弟快点。
      “都是怪伯(爸)滴,当个破队讲(破队长),还害我们想躲懒一下都会被银(人)监督讲闲话,”邹建民嘟着嘴自言自语的说。
      拔秧也是需要讲究的,拔得好洗的干净捆得好就好种,要不然会被人骂的,在那个时代做什么都有一个比拼。
      邹建民自然不会示弱,小伙伴们在秧田里有说有笑的拔秧比赛着,老南瓜(邹国英),老虎魔(邹华英),老凤敲(邹风英),小李屁(汪小丽),库坑菊仙屁(肖菊仙)等…她们的秧是拔得最好洗的最干净又是最好种的,当然她们都是拿6分底的劳力,闷子(汪土发)和家法闷(邹家法)他们是5分底.邹建民,毛兔(邹建文),王三女(邹杏英),鸽子桶(汪土荣),麻子青(邹金法),闷屁(汪萍仙),烂铁兵(邹家兵),老六鬼(肖光富),老五达(肖光军)都是2分底,因为都是读书的学生所以给的公分底。
      到了快吃午饭的时候大家清点数据,各自把各自的秧苗放好。
      一个早上的劳动成果总体还是理想的,老五达和麻子青数量偏多一点,像头闷屁(汪萍仙)和烂铁兵最少最乱。捆起来的秧苗和手榴弹一样的,泥土几乎没有洗干净,其它人都差不多,鸽子桶荣里和邹建民两人洗的最干净。
      “七饭了(吃饭了)”一声令下,大家屁颠屁颠的往家里跑……
      吃过午饭,各自休息一个小时,库坑人就在羊田型水沟边枝李树和枣树底下坐地就餐,因为他都是带饭盒的,用毛巾或围裙包裹着的,拿出来还是温热的,有的是蛋炒饭,有的是梅干菜炒豆腐,或鸡蛋炒辣椒,伙食都挺丰富的,他们吃饱饭就地靠着大树底下休息。
      12点半了,动工了,一组一组的分开种田,老建古,闷子,麻子青,鸽子桶,烂铁兵,老五达,被分到门口田。
      “都讲西山老师傅,今天我们就不拉绳了,直接妾宰(起头个),”这个团队闷子年龄最大也是最活跃的一个,当然就他说了算了。
      “老建古你伯是队奖(队长),你妾宰(你带头),”麻子青挑战性的说,
      “算了,他不行,还是我来妾宰(带头)吧”闷子说道,于是他第一个下田起头种田。
      这时候森田公他站在门口往下看,他当然不会错过长孙今天种田比赛的围观的了,他七十多岁,身体不是很好,所以从来不劳动,就常常家里编制点草鞋,种点菜,种点烟草自己摆弄着自己抽,他喜欢常年穿长马褂的,手拿一拐杖,年轻时喜欢打个架什么的,一般人进不了他的身,武功高,村里许多人都怕他的。再加上他辈分极高,所以大家都叫他森田公。
      “老建古,脚步踩稳,往后退的时候一定要退直线,”他指挥大孙子邹建民种田。
      他接着说“对,屁股崖要(不要)翘太古,岸睛(眼睛)要看见前面的第三棵成一线”
      “对,就嘿酱样(这样),不错,”这时候森田公此时已经站在田头前端,指挥长孙邹建民种田。
      邹建民跟着闷子后面下田种第二宰,麻子青第三个下田,他和闷子私下说好今天要给邹建民出点样像穿条裤子,作弄他一番,谁让他爸爸是队长呢?一定要给点颜色看看的,第四位就老五达,接下去是鸽子桶,烂铁兵最后面。
      “老建古,崖要慌(不要慌张),稳住,”森田公看见长孙就要快被后面的麻子青追上了,急得叫邹建民不要慌张。
      “多多(爷爷)放心好了,他追不上我的”邹建民不慌不忙的说道,因为他早就知道今天不是那么好过关的,所以他觉得应该用智力来战胜他们。为此心中有了小九九,故意起步的时候在最后一行,就靠麻子青这边这行,做了一个喇叭口,忽宽忽窄。
      麻子青本来就是左撇子,种田不按套路出牌,一行从左往右,一行从右往左,这样速度自然就加快了,当他从右往左的时候,发现最后于邹建民这边的一行间距太宽了,只好重新又移动一下,否则接不上行数会种弯了的,这样一来速度自然会减慢。
      可是右边的老五达又追得紧,这样一来,麻子青自己反而有点乱了,也就没有时间来关注作弄邹建民的计划了。
      一场你追我赶的种田大赛全面拉开了序幕。
      由于邹建民这最后一行放了一个喇叭,再加老五达做事就是垃涩快,你弯他就弯,搞得一直做事追求完美的鸽子桶,要把田重新搞直一点,速度自然减速了。
      闷子很快就快到头,上岸了。
      邹建民还是保留和闷子的距离落后一点点。
      麻子青几乎快要和老建古拉开距离了。
      老五达自然紧跟麻子青后面。
      鸽子桶拉开了老五达距离。
      烂铁兵只是种了闷子的一半数据。
      比赛结果是:
      第一名,闷子。
      第二名,老建古,麻子青,老五达三个齐名。
      第三名鸽子桶了。
      大家回过头看看自己种的稻田,原来是要求直线的,现在…呵呵。
      就闷子和邹建民的可以说是很直的。其他人都弯到外婆家里去了。
      由于田不是很宽,回头宰只有两宰半多点。还是闷子第一个下,邹建民第二个下,老五达第三个下,其他人就补洞,田是弯弯曲曲的不直线,所以补洞很多。
      梯田大多数都是弯弯曲曲,又小,大坵的田不多。
      所以后面基本上两个两个分开了。
      “老建古今交(今天)给力争气的。不愧是我的大孙子,哈哈。”森田公看见大孙子今天的比赛成绩非常满意,不由得赞了邹建民……
      又一个礼拜天,今天天气特好,一大早村里的小伙伴们慢慢集中在打谷场上,一个个腰上系着砍柴刀。
      “多多(爷爷),我没有刀鞘,把你的给我用呗,”邹建民因为自己家里的刀鞘找不到就问爷爷要,
      “好的,你拿去吧,”干活小心点啊”森田心疼大孙子并吩咐他道。
      “老建古快点,他们都快要出发了,”邹风英催着说。
      邹建民系好刀鞘急匆匆的往晒谷场跑。
      小伙伴们全到位了,简直就是一个砍柴大队嘛。
      不用说,此次砍柴火活动又是闷子和家法闷带队的,砍柴大队成员有:闷子(土发),鸽子桶(汪土荣),卫仙屁(汪伟仙),向头闷屁(汪萍仙),漂眼屁(汪卫萍),家法闷(邹家法),麻子青(邹金法),菊仙屁(邹菊仙),闷破(邹春仙),烂铁兵(邹家兵),小南瓜(邹梅花),王三女(邹杏英),毛兔(邹建文),老凤敲(邹凤英),老建古(邹建民),卵里(邹伟民)。
      砍柴大队集合完毕,“出发”闷子一声令下,大队向对门山出发了,一路上小伙伴们“嘻嘻哈哈…”的聊天说笑着。
      “各位,各位,静静,静静,”家法闷喊到,
      “今交(今天),我教大家捆潘东挑,电影看过的应该都会的,没有看过的等会学我的样捆,明白了吗?”闷子接着家法闷后面说道。
      闷子和家法闷两个是老搭档,许多活动都非常默契的。
      很快就来到了砍柴的目的地“对门山”大伙都分散开各自砍各自的。
      向头闷屁跟着姐姐伟仙屁一起。
      邹伟民跟着姐姐老凤敲。
      漂眼蕾(汪卫萍)跟着叔叔闷子。
      闷婆(邹春仙)跟着哥哥家法闷。
      小南瓜(邹梅花)跟着哥哥烂铁兵。因为他们都很小自然跟着哥哥姐姐的,他们有的10岁,有的9岁,最小的才8岁,11岁以上的都独立行动的。
      邹建民看见一片柴火非常直又细小,基本上和刀柄差不多粗细,这可是捆潘东挑的最好的柴火啊。
      于是他不慌不忙的,有条有理的干起活来了。
      邹建文他看看满山到处都是柴火,高兴的就屁颠屁颠的卖力的干活。
      汪土荣追求完美,左挑右捡,选择适合的好柴火,拼命的寻找目标,搞得满头大汗。
      烂铁兵带着妹妹小南瓜哪里近就哪里砍,他本身干活就不怎么滴,他们家就他一个儿子,父母亲不怎么让他干活的,所以许多活都是跟着大家学的,又要带着妹妹,烂铁兵砍,小南瓜后面帮帮捡起来放一起,配合得挺默契的。
      邹风英带着卵里也卖力的干活。
      整个砍柴大队干得热火朝天。
      这时闷子唱起了潘东电影中的主题歌,大伙手里干着活也跟着闷子唱。
      时间也就中午12点了,大伙陆陆续续的干完活,挑起潘东挑去路上结合。
      不用说前面的就是闷子和家法闷了,闷子的潘东挑捆得最好,给自己小侄女漂眼蕾捆了约15斤重的小潘东挑。
      家法闷也给妹妹闷婆也搞了一个。
      汪土荣追求完美,数量不多但是捆的潘东挑可是一流的水准。
      烂铁兵嘛,呵呵,捆的藤子不怎么会弄,最后的一条断了,没有办法就用牛吃的草“毛杠”捆了,给妹妹砍了一根约10斤重的小柴火。
      邹建文干活卖力,个子又小,把砍来的柴火都捆起来,大大小小的柴火都要,一根不落下,他的潘东挑已经超负荷了,挑起来很吃力,他姐姐邹杏英也一样超负荷,他们家勤劳习惯就是这样。
      邹建民潘东挑子捆得有模有样,数量适合,因为他干活从来先谋而后动,想好再做,也不贪心,做能力所及之事,不喜欢潘比。
      邹建民他就过年新衣服他也先洗过之后再穿,因为家里条件差,洗过了就不像新衣服了,这样穿起来,弟弟妹妹也不会以为他都穿新的衣服,他们心里会好过些。
      他年纪虽小想法很多,很小就养成公平,大公无私的习惯,有时候新衣服让阿姐穿一次他才穿,他是长子,所以他10岁时亲戚都非常疼他,新衣服自然有许多套的,其中一套新衣服弟弟10岁生日给弟弟穿,其它的都是过年才有新衣服穿。
      邹建民挑起他的潘东挑也到了路口结合。
      “大伙都到齐了吧?”
      “到了”
      “到了”
      “都到齐了”
      “那好我们出发,”闷子和家法闷两人清点了人数都到齐了就下达了出发的命令。
      一路上挑一段路就歇一会,快到三邱田岗上的时候。
      “嗨…”
      “哈…”
      “嘿…”
      “哈…”
      潘东电影主题歌曲又响起满山遍野。
      唱完了接着大搞生产的农业学大赛的歌又响起来了。
      多么带劲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年代啊……
      小伙伴们砍柴火回到家里,已经下午一点多了.
      用过午饭。邹建民还是与往常一样,去找汪土法和邹家法两个人玩,他喜欢和比他大一点的玩伴一起玩,这样可以见识到更多的东西。
      汪土法是初中学生,邹家法已经读高中了,所以他们见多识广,这就是邹建民喜欢找比自己大的人玩缘故,在当时,读书年龄6-9岁都可能同时上小学一年级的,所以邹建民8岁读书,和姐姐弟弟他们是同一个年级读书的,因为家里穷,姐姐邹风英本来没有书读的,是因为需要她照顾弟弟,才让她上了学,可是她只读了小学三年级就没有书读了,在家生产队里放牛赚工分。
      冷清的晒谷场,这时候就付队长老曲皮(邹忠标)和光辉蒙(肖光辉)在打洞立杆子。
      邹建民路过时看见就问:“你们搞这个干嘛?”
      “晚上放电影用的”光辉蒙回道。
      放电影?“哇塞,真棒”“放电影喽…放电影喽…”邹建民欢乐的高呼着传播好消息。
      村子不大,喊声传遍了整个山村,小伙伴们一个一个的屁颠屁颠的往晒谷场跑来。
      “你看仓库里有人在干嘛”
      “过去看看”
      请看下集分解。真实故事作者:天外小神女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827519/18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作者公告
    发表时间:1个月前 来自:浙江
    真实的故事,不一样的感觉 ,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