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盲盒,抽道侣

作者:wutong花声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郡主


      这清漪郡主秦疏雨,乃是当朝长公主平宁幼女,被捧在手心里的掌上明珠。

      平宁长公主七年前救驾身亡后,嘉禾王便将八岁的清漪郡主接进宫由皇后亲自抚养了两年,直到秦老太爷过世方才放她回了秦家。

      嘉禾王与平宁公主一母同胞,感情深厚,当年能登大宝也多亏平宁公主周旋促成,就连平宁公主当年嫁给秦疏雨父亲,也是为了秦家在军中的助力。秦家能让嘉禾王在大宝之争中能更有优势,平宁公主便不惜嫁给秦家二郎秦述,尽管他烂泥扶不上墙还喜欢拈花惹草。

      否则秦述根本不可能娶到长袖善舞的平宁长公主。

      嘉禾王登基之前,平宁公主为拉拢秦家,在有了嫡子后便并不对秦二郎多做约束,任他风流。
      嘉禾王登基后厚封长公主,秦家见长公主势大,对秦二郎耳提面命,严禁再拈花惹草,两人这才恩爱了几年,并有了秦疏雨。

      长公主三十有余才生下秦疏雨,爱若珍宝,从小便要星星不给月亮的骄纵着。身为舅舅的嘉禾王更是自外甥女出生就赏赐不断,早早便封了郡主,后来还接到宫中抚养,荣宠不断,当真是比起嫡出的公主还要娇贵几分。

      如此娇养着长大的秦疏雨,郡主之尊,又有王上宠爱,纵是眼高于顶脾气暴躁,京城的世家子女也是半分不敢得罪的。

      幸得这清漪郡主虽脾气不好,但并不屑与人计较,只要不招惹她,她便也不理会。

      此番回京,乃是因为其父秦述前些日子外出访友途中遭遇山匪略受小伤,秦疏雨虽与父亲并不亲近,但却容不得有人这样打她的脸。她一怒之下带了亲卫直赴匪窝,借了附近军营官兵剿灭匪徒,这才稍平心中怒气,启程归来。

      待得清漪郡主带队飞驰而过后,避到路边的人群又开始缓缓前行,晋远与王珅也收起诸般思绪,随人流进了京城。

      入城时已是未时,九月日头逐渐温和,没了炙热骄阳,城中熙熙攘攘,不愧是王朝京都,一派繁荣盛景。

      晋远拒绝了王珅同住王家别院的邀请,与聂鑫道别后,寻了处客栈安顿下来。他知道聂鑫交付镖物后就要启程回临城,便欲购些土仪请聂鑫一同捎回,于是放下行李便跟客栈小二打听京中略有名气的土仪,得知两条街外的长顺街土仪种类繁多后,便带着听书出了客栈一路闲逛着往长顺街而去。

      晋远一路行来,只见京城等级森严,阶层分明。

      与客栈相邻的长盛街客商云集,街边摊贩众多,那胭脂水粉、珠宝首饰之类的店铺也是客似云来,只是来来往往的多是些大户人家仆从之类。

      再往前走的长隆街则静谧无声,街道两旁的店铺装潢或雅致或富贵,都是别样的精美。这街上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倒是店铺门前大多停着各式高头大马拉着的红漆马车,店铺进出的也是身着绫罗绸缎的世家子弟。

      无论哪条街,寻常百姓倒是见得不多。不过晋远心下思忖,这时节正是秋收农忙之际,百姓忙于生计,理应也是抽不出时间来城中闲逛的。

      穿过两条街便是长顺街,则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长顺街多是做酒楼食肆、糕点铺子、伴手土仪一类的买卖,比起长盛街与长隆街的泾渭分明,长顺街倒是雅俗共赏,人群混杂起来。就比如这京城知名的百年老店茯苓斋前,既有车里等待丫头小厮买回糕点的世家子女,也有走南闯北的商贾豪族,便是偶尔尝鲜的平头百姓也不在少数。

      晋远使了听书前去排队,自己到一旁的土仪店里选了些特色土仪。

      正选购间,忽听得门外传来喧哗声,晋远听着那起了争执的声音仿若是听书的,赶忙放下手中土仪出门查看。

      只见茯苓斋前一圈人挨挨挤挤围在一丈之外,店门前倒是空出了好大一片,仿佛生怕惹怒了争执中人的模样。有女子气急败坏的声音传来:“你知道我们是什么人吗?不过是要你将这最后一份茯苓糕让与我们,又不是不付你钱,你这厮怎么这般不懂事?”

      只听听书回道:“你们是谁与我有什么干系?我家少爷让我每样都买一份,我自然是要按少爷的吩咐行事。况且我们这赶时间马上就得带走的,你们却是常年都在京城,今天买不到明天再来就是,做什么非要我们让出来?”

      晋远听到此处便也明白了为何争执起因。他深知京城达官贵人众多,而自己在京城半点根基也无,得罪不起这些高门显贵,于是赶忙拨开人群挤进去,只见与听书争执那女子做劲装打扮,手中还握着马鞭,气势咄咄逼人的问道:“这么说你是不让了?”

      晋远见听书梗着脖子就要反驳,忙打断道:“让!”

      他上前一步拱手一礼,谦道:“家人无礼,多有得罪,还望女公子莫怪!听书,”他将听书手中糕点接过,双手奉上:“这糕点便赠与女公子,还望女公子饶他冒犯之罪!”

      那女子上下打量他一眼,冷哼一声接过糕点,道了一声“算你识相”,又掏出一锭碎银扔给晋远后掉头便走。

      晋远见状哪里还敢停留,匆匆带着听书离开。

      待得离了那是非之地,晋远方才松了一口气。转头见听书也是一副忐忑不安的模样,想起他不过也只是十四岁的年纪,平日里跟在他身旁,除了让他备些笔墨,又何曾教过他什么?

      如今这般,追根究底还是自己教导不力之故。

      听书见他面色沉凝,不安的问道:“少爷,我是不是闯祸了?”

      晋远没有否认。

      京城居不易,倘若这次敷衍过去,对听书来说并不是好事。于是他耐心指点道:“京城王公贵族聚集,路上随便一个小厮可能都有深厚背景。我们不过是临城来赶考的无名举子,这京中没有靠得住的人脉,就算有,也惹不起那些高门显贵之人。”

      “你看今日那女子敢放言喝问,就知其主家定是不可小觑。她料定我们知道她身份后必得避让,否则不会如此有恃无恐。我们就连这京城的城门官都惹不起,更何况背景深厚的世家?”

      “听书,你需知道,这京城不是讲理的地方。糕点随处可买,即使没有买到也不是什么大事,可若是惹急了这些不讲理的人,等待我们的可能就是性命之忧了!”

      听书又如何没见过以势压人的勾当?世道越是混乱,人命便越是不值钱。他不过是跟随晋远已久,在临城少有身份地位超过晋远良多之人,故此才失了警醒罢了。

      如今听得晋远一番分析,他这才明白自己刚才堪称死里逃生,差点丢了性命,顿时也惊出一声冷汗。自此之后便谨言慎行许多,也教晋远终于放下心来。

      再说那劲装女子接过糕点,一路驾马疾行,一直到西御街长公主府前方勒马停住,自侧门进了长公主府直奔玉容阁而去。

      这长公主府坐落于京都西御街,乃是京都一等一的宅院,占地百亩,府中亭台楼阁雕栏画栋,假山湖泊、小桥流水、珍奇花木应有尽有。自长公主府出来,马车行不到一个时辰便可到达宫城。
      平宁公主在时,秦述作为驸马居于长公主府。平宁公主去后,他便搬回了秦家。但秦疏雨对秦家却并不亲热,是以出宫后仍然住在长公主府,她自小居住的小院玉容阁中,未曾挪动。

      这直奔玉容阁而去的劲装女子,正是清漪郡主秦疏雨的贴身大丫头之一的红炎,自小便与秦疏雨一起同武师傅学功夫,算是秦疏雨的贴身女卫,关系十分亲密。

      只见她进得玉容阁后,将糕点交给画意装盘,自己掀帘进去与秦疏雨复命。

      原来秦疏雨多日未曾回京,今日回京后忽然有些想念茯苓斋的招牌茯苓糕,红炎便自告奋勇要去买来。

      这茯苓糕是茯苓斋的秘制糕点,普通的茯苓糕只是软糯可口,但那股子药味却难以祛除。也不知茯苓斋是如何制作的,他家的茯苓糕不仅没有药味,还酸酸甜甜十分可口,便是宫中御厨也做不出这味道,是秦疏雨自幼便十分喜欢的糕点。

      也正是因为糕点味美名头也大,往来京城的人总要买些走,于是每日里总是早早便售卖一空。今日这最后一包便是被听书买去,刚刚结算完,红炎便到了,听说最后一份被人买走,便拦了听书欲将其买下。

      要说以清漪郡主的名头,平素里常在京城,若是想吃了只需跟茯苓斋知会一声,哪个敢拂了郡主的面子?自是早早的便备好送到长公主府中。

      只是今日忽然回京,也没有人提前知会,茯苓斋也没有特意留下。而这茯苓斋的茯苓糕备料便要六七个时辰,是以每日才只做一次,卖完即止,现做也是不成的,否则红炎也不必非要买下听书的那一份了。

      红炎见得秦疏雨,也不隐瞒,只将刚才发生的事当做消遣说与秦疏雨听。

      秦疏雨漫不经心捻起一块茯苓糕送入口中,熟悉的酸甜味道弥漫口腔,那买茯苓糕的小小插曲被轻轻略过,无人在意。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郡主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443371/18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