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制茶发家致富养夫郎

作者:潜心钻研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十七章


      “阿秀啥子情况啊?赵蘅咋去搞什么铁丝围栏了?不是我说,他那个田又不行,咋还怕有人偷啊?”

      田婶一进门就对着正在拨豆的黄秀道。

      “哎呦桂芬不是这样的,赵蘅这样做是有原因的。”黄秀手不停地继续择菜,脸上笑眯眯的道。

      “有啥原因?看你这样子难不成他赵蘅田里挖到宝贝了?”说道这田婶可就好奇了。

      “要是赵蘅真挖到宝,还弄什么铁丝围栏啊,那几亩什么情况你也是知道,能种出多些米就不错了。还是赵蘅聪明,给那些个地施肥来着。”

      “什么叫施肥啊?”还不等黄秀说完,田婶不懂这是啥就打断道。

      “我也不知道那是啥,按赵蘅的话来说也就是给那些个地放点鸡鸭的粪便啥的,他说连咱们自己的都可以。”

      “自己的也可以?他该不是乱讲的吧?哪有那么神奇的事。”

      “我当时也不信啊,然后杭哥儿就拉着我去看,他给田施完肥之后,那水稻长的比咱们那些个好地种的还要好嘞!”望着田婶半信半疑的眼神,黄秀知道光说没用,连自家的菜都不管了,拉着田婶就往赵蘅那地去。

      在路上倒是碰见个几个同村的,打过招呼知道是去看赵蘅那田,几人也顾不上有啥事,也要去凑凑热闹。

      等见了那田,都瞪大双眼,结结巴巴的道:

      “黄秀,你确定这是赵蘅家的田?”

      “秀姨,这真的是赵蘅的地吗?当时赵家分给他的不都是不好的地吗?”

      田婶也是震惊不已,拉着黄秀的袖子问道:

      “阿秀啊,这、赵蘅这施肥这么有用啊,看这水稻碧绿碧绿的,就这长的等到了秋天估计有上百石粮了。”

      不是田婶夸张,主要是这田本就是块破地,每次种都达不到其他田的产量,后来被赵家分给赵蘅,赵蘅对田也算重视,可是再怎么样也种不出这个效果啊!

      黄秀看着众人一脸震惊的模样,心想:哼,让你们还敢嘲笑赵蘅,嘲笑我家杭哥儿,惊呆了吧小样。

      “当然了,这次赵蘅施肥改良了这土地,施肥就是那些家禽的粪便,连咱们的都可以。也就现在看着还可以,后面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不过看样子是比之前好的,然后赵蘅这次弄这铁丝围栏也不是大家说的那么夸张,是他要往那稻田里放鸭子。”黄秀又是骄傲又是谦虚道。

      之前赵蘅怕他们担心,便带着他们看过田里的状况也说了安铁丝的原因,苏家人深信不疑。就这段时间来说,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赵蘅是在跟苏杭好好过日子的。

      所以苏家人也愿意相信赵蘅,这不最近苏木和苏桢忙完木工就去田里施肥,黄秀在家也不闲着,给菜地也给上点。

      “放鸭子?这哪能放啊?”

      “苏家的,你可别让赵蘅那小子胡来啊,虽然说这个田施肥施的不错,但是怎么能放鸭子啊?”有上了年纪的村人喊道,

      大伙叽叽歪歪的开始争论此事,有的人觉得可行,,也有的人觉得不行。

      “这是人家自己的地,爱咋搞就咋搞。”最后以田婶的大吼一声结束争论。

      还不等众人说啥就听见一阵‘嘎嘎、嘎嘎’声,转头就看到孙大牙赶着鸭子与赵蘅苏杭走过来了。

      赵蘅和苏杭安装完铁网之后,便去村里的专门卖家禽的人家里收购鸭苗,一亩稻田可以放十只鸭子左右,赵蘅买了五十只鸭苗,一只鸭子二十文钱,鸭苗就便宜多了,一只五文钱。

      赵蘅一口气要了八十只,且都要二十天左右的,并在鸭子身上涂了些黑色或者红色当印记,看在同村人又是一口气要这么多的份上,一只鸭四文钱。

      孙大牙虽是奇怪为什么赵蘅买那么多鸭苗,还要往鸭苗上做印记,但是也不会去问七问八,不然把生意给弄遭才完蛋。

      他驯化鸭子是有一套在的,所以当赵蘅问能不能把鸭子弄去地里时,他也是满口答应。

      众人望着争论主角就在身后,饶是脸皮再厚也不由得红了红脸。

      黄秀一见她家的大女婿,也不管其他人了,上前道:

      “杭哥儿,赵蘅你们来了,你们这些个婶啊叔的想看看你这是在干啥,所以我就带他们过来瞧瞧。”

      “娘,我刚刚买了些鸭苗,想着说给您那边也卖些,您看看要不要等等喊孙师傅一起给您拉过去。”

      “好啊,正好昨天大桢他们刚把铁丝给围起来,不过你们先放,放完剩下的再赶过去就行。”

      你看看,也不怪黄秀越看赵蘅越喜欢啊,给田里放鸭苗也都想着他们。

      看到此景的苏杭才明白过来,家里田也没那么多啊,为什么要买这么多鸭苗…赵蘅快速回过头对他眨眨眼,苏杭只觉得心如小鹿乱撞般,愈发心动。

      “赵蘅你这地刚把捣腾的像个样子,怎么又要弄什么鸭子啊?”

      “对啊对啊,你这地怎么弄的,之前的稻子明明还不是这样。”

      大家七嘴八舌的问道,

      “大家先不要着急,我家的稻田就是拿了点家禽的粪便放了进去,不止家禽连我们的都可以,这个叫做施肥。像家里有菜地什么的也可以用到,大家可以试试,但是不能过多要适量。我也是在家用院子里的菜试了试,发现菜长得还不错便死马当做活马医,毕竟乡亲们也知道我家田什么情况。然后我弄鸭子是因为我觉得鸭子可以帮我除稻田里的害虫和杂草,而鸭子的粪便之类的可以给稻田施肥,这样不会太麻烦。至于为什么要安装铁丝围栏是因为鸭子还小容易乱跑,我得防止他们乱跑。”

      赵蘅简易的介绍了一下施肥和鸭稻共作,你真要让他讲个所以然出来,他也讲不来,村民们也听不懂,他也是哭笑不得没想到大家对于他铁丝围栏这么好奇。

      不过也是正常的,要是不解释清楚任由他们乱猜,过不了几天能离谱到他都想象不到的程度。

      说着,便让孙大牙把鸭苗赶下水,众人看着这一只只鸭扑通扑通跳下水,只觉得莫名的神奇。

      当然也有人想问清楚情况,毕竟水稻长得好,下半年就有好日子过了,就算不能顿顿吃上肉,偶尔几天也是可以的。

      “那赵蘅啊,就只要这样施肥就可以了吗?其他就不用做了吗?”

      赵蘅把他的种植方法都传给了大家,“…这只是我自己对自家稻田的改良方法,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愿不愿意施肥全凭大家的心情。当然丑话说在前头,我并没有逼迫或者拉着大家做什么,只是大家问起来我便说了。”

      望着面上纠结的众人,赵蘅也不会多说什么,信不信、做不做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何况这是村民们自己找他问的,他也只是把自己的方法说出来罢了。

      至于赵蘅为什么对稻田也有点研究是因为他们家茶园隔壁就是稻田,两家是邻居,赵蘅学茶时多多少少对田也了解些。

      等大家都散了之后,黄秀便带着孙大牙去田里放鸭苗,田婶也好奇的想看看苏家的田是什么情况,便也跟着去瞧了瞧。

      剩下赵蘅两人弄完剩下的稻田便也准备回去继续窨制茉莉花茶了。

      这一个月多的时间里,两人都在忙活自家事情,没想到因为这场稻田之事,赵蘅的名声倒是渐渐好转起来。

      在他们告知村民们其方法之后,大家也是半信不信的,但是赵蘅他家那田这样,都能把水稻种的那么好,都争先恐后的上去走一圈看看情况。

      那几天的动静可把里正也给惊到了,带着一伙人也去瞧了瞧。见到那碧绿挺直的水稻都不由的瞪大双眼,更别说还在水稻里养鸭子了。

      那几天各家各户大吵了一番,出门都是绷着脸的,毕竟现在这田可是家中命脉,哪一个不是严肃对待此事。

      就这么吵了几天,也争论出了些结果:

      像苏家田婶他们信任赵蘅便学着给稻田围上铁丝和放鸭苗,不过也是看经济情况,家中情况还可以,便咬咬牙一起买了,不太行的便先施肥。

      有的持半信半疑的态度,毕竟赵蘅有前科在,那就一半一半,一半正常农作,另一半也学着赵蘅施肥、放鸭苗。

      有的就是根本不信了,比如赵老二一家,当何晓梅得知赵蘅弄了个什么施肥还放鸭苗,在家中笑话了他半天,嫌自己笑不过瘾还跑去村中大树底下与几位多嘴婆过过嘴瘾。

      拿成想那几位见识到了赵赵蘅那田都不说话了,还为他说话可把何晓梅恼了,嘴巴再利也比不过几张嘴加在一起啊。

      气呼呼的回到家中又找起钱小花的麻烦来,但是钱小花现在有了孩子才不怕她,挺着肚子就跟她怼了起来,把何晓梅气的够呛。

      她也放下话,不许家里人学赵蘅搞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不然就是跟她过不去!钱小花才不管那些,但是家中都是公婆做主,何晓梅给赵老二吹吹枕边风,这事就定了下来。

      她左思右想,便打算跟娘家人说一声,让他们拿个一两亩地去试试效果。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第十七章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485930/17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