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盲盒,抽道侣

作者:wutong花声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赶考


      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适才还是晴空万里,倏忽之间倾盆大雨说下就下。

      聂鑫大声冒雨大声呼喊:“都走快点,再往前一里左右有荒废道观可以避雨,都再坚持一下!”
      一行人闻言也不耽搁,赶着车加快脚步向前行去,终于在一刻钟后赶到那荒废的破旧道观中。

      聂鑫张罗着众人进殿才发现,观中原已有一伙人马。聂鑫观这行人多是精壮男子,手持武器,将一蓝袍贵公子护在中央,心知这是遇上了大家公子出行,忙站定抱拳道:“诸位有礼!在下临城威远镖局镖头聂鑫,此番受托护送镖物上京,路遇大雨来此避雨,还望诸位行个方便!”

      那护卫首领侧脸看向蓝袍公子,只见他听得临城之名略有恍惚,回过神后又点头同意,这才扬声回道:“聂镖头客气,这道观无主,我等也不过在此避雨罢了,聂镖头尽管自便。”

      “多谢!”聂鑫见那护卫虽如此说,但却并未放松警惕,谢过后便也不凑上前,只转身招呼众人店内避雨。

      “少爷,这边干净,您在这儿坐坐,我去找些干柴生个火。”听书寻了个略微干净些角落,随手抓了几把稻草铺在地上给晋远坐。见他身上衣衫已经湿透,便要去寻干柴来生活给他烤烤。

      晋远拦了听书道:“不用那么麻烦。这雨下不久的,一会儿便就停了,待会儿日头一晒就都干了,还是不要随意走动为好。”

      “诶!”听书应了,也在晋远身边坐下来。

      原来这护镖队正是晋远跟随上京的队伍。行得一月有余,护镖队顾着镖物也不敢行得快了,一月过去也才走了不到一半的路程。

      晋远倒也沉得住气,一路跟队缓缓行来,言谈举止温和有礼,与护镖队上下相处甚是融洽。乘着大雨不能赶路,晋远从怀中掏出一本油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书,异常珍惜的翻看起来。

      那边厢坐着的蓝袍公子见他随护镖队一起出行还如此认真,料想他也是上京赶考的临城举子。又见他年纪轻轻,举止大方,便起了结交之心,出声攀谈道:“这位公子有礼!在下宿州王珅,此去京城参加明年会试,不知公子高姓大名,可是也为会试而去?”

      这蓝袍公子竟是那宿州知府王玄从子王珅!

      原来两月前王珅打听到临城异常,本是想向自己大伯提个醒查看一番,谁知竟恰巧被巡按御史陈希知晓,临城县令徐清也而被查出私瞒税改,欺上瞒下,被王上亲命满门抄斩。

      王珅见证了事件发生,那日又在临城公堂听得徐清一番振聋发聩的诘问,震撼非常。

      他钦佩徐清为人,也十分后悔揭露此事害了徐清一家,之后多次向大伯请求救援徐清,被大伯拒绝后又多方写信为徐清奔走。只是他年纪尚小人脉不足,徐清所犯又是欺君大罪,最终还是奔走无望。

      徐清被斩首后王珅消沉了一阵,被王玄一番呵斥,责令护卫送他上京赶考。这一路行来,见多了世道沧桑,王珅方才渐渐走出自责。

      经此一事,王珅沉稳许多,从前那些放荡不羁被尽数收敛。此番上京赶考,也是因受徐清影响,想要尽一己之力,为改变着世道尽些绵薄之力。

      晋远闻声朝王珅看去,见王珅友善一笑,便也起身回礼道:“王公子有礼!在下临城晋远,此行正是为参加会试而去。”

      王珅于是击掌叹道:“晋公子原来是临城人士,说来我们还是来自一省同乡,此次能同于一观避雨亦是缘分,如晋公子不弃,可否准许王某结伴同行?”

      晋远一怔,他观这王珅举手投足之间世家风范尽显,随身护卫也皆是身手不凡之辈,想必应是哪家高门子弟。如今他与护镖队低调同行,也不知王珅是何用意,竟欲与他们同行。

      晋远心思电转,面上却不动声色回道:“不敢!王公子肯屈身同行,晋某欢迎之至,怎敢托大。只是晋某如今也是托庇于护镖队,实不敢自作主张,还请王公子见谅。”

      王珅听出他话中托辞,不便强求,于是只笑了笑转移话题道:“昨日路过杉城,见那杉城虽是一小城,倒也颇为繁华。”他说着看了一眼晋远:“当然,与临城还是想去甚远。王某前些日子路过临城曾有幸入城一行,临城的热闹至今还记忆犹新。”

      晋远听得却只觉心中一痛,想起走之前已经逐渐失去活力的家乡。不过到底心智渐长,晋远掩下心事道:“不敢当王公子如此夸赞,那杉城治下百姓生活稳定,只怕杉城县令也是有其独到之处。”

      “这可跟那县令没什么关系,”王珅摆摆手道:“晋公子不知,昨日我也与城中百姓交谈过,他们杉城的县令可没有徐……没有许多高风亮节为民之心,据闻是他们杉城有一生民教,教主颇有些悲天悯人之心,常常施法佑百姓耕种风调雨顺,外出行猎收获丰厚。因此这杉城百姓才能维持温饱,保持繁华。”

      “生民教?”晋远这一路谨言慎行,从未离队单独行动,虽路过杉城但也未曾打探消息,倒是不知这杉城能保持繁华还有生民教的缘由在内。他不由问道:“原也没听过生民教,不知这教派教众几何,布教何处,是否能广施福泽?”

      王珅道:“这倒是不甚清楚。只知道这教派于五年前兴起,初时只是给左近信徒百姓供些餐食,后来前去讨食活命的人越来越多,小门小派的也容不下那么多人。那教主便劝百姓归家,说他将亲自施法祈求风调雨顺,保证百姓田地丰收。如家中余粮不足的,也可进山寻些野物,他自会庇佑百姓不被野物所伤。”

      “百姓将信将疑回家后,入山打猎果真大获丰收,当年秋天也是穰穰满家,纳完税后剩余部分也能勉力维持温饱。这生民教自此名声大噪,杉城家家户户都开始信起了生民教来。”

      如此听来,这生民教倒是个仁义悯善之教。只是不知为何其他仙家都不插手,只这生民教一家愿施以援手?

      晋远压下心中莫名升起的疑惑,只道自己多心。生民教与人为善,自己不谴责冷漠仙人的袖手旁观,却还怀疑行善仙人善意,当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说来呼风唤雨,点石成金于仙人来说都只是小事,他们深陷水火却不见这些仙人有所作为。倘若仙家都能如生民教一般,又哪里需要徐叔父这样殚精竭虑,甚至落得性命不保的下场呢?

      他感慨万千,心中难免有些郁气叹道:“只望这生民教般的教派能多一些,也好教百姓日子好过些。”

      王珅听得晋远感叹,明了他心向百姓的拳拳心意,不由好感更深,附和道:“可不是吗!如果这生民教能推广开来,也是件功德无量之事啊!”

      同样少年意气风流,心怀天下的两人一番交流下来,惺惺相惜之情顿生,互相对望一眼,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

      晋远拱手道:“刚才多有失礼之处,还望王兄海涵!”

      “当不得晋兄如此礼遇,适才确是在下唐突了,还望晋兄莫怪才是。”王珅忙起身回礼道:“在下表字绍飞,晋兄若不嫌弃,唤我表字即可。”

      “原来是绍飞兄!晋某表字行野,承蒙不弃,还望绍飞兄指教!”

      两人契阔一番,又论了年龄学问,互通家世,更是亲近。待得雨停,双方已如多年好友,约定一同上路,即可互相照应,又可切磋琢磨,这上京之路也就不再苦闷了。

      “终于到京城了!”王珅见京城巍峨的城墙越来越近,也是禁不住一阵高兴。他本是好玩的性子,爱美酒佳肴,因徐清之事虽收敛沉稳了些,但本性又岂是那么好改的。

      遇到晋远之前,他身边俱是护卫小厮,又沉浸在后悔自责之中,是以闷头赶路也不觉憋闷。遇到晋远后两人一路谈天论地,各抒己见,倒也快活。

      只是再如何快活,这两月过去也难免被餐风露宿折磨得够呛,如今终于到了京城可以好生修整一番,兴奋之情难掩。

      晋远莞尔一笑,他看着高大的城墙,眼中放出灼灼光亮,心中激动一时也难以平静下来。

      这便是他们天启王朝首都京城,全国政令归集之处,影响改变百姓生死存亡的每一个决定都从这里发出。

      一个他渴望做出一番成就来的地方。

      两人望着渐行渐近的京城正一时感慨无言,便听身后有隆隆马蹄声传来。回身看去,只见一队声势赫赫的人马奔涌而来,扬起遮天蔽日的灰尘。

      本是与他们一同行在路中的商队、百姓甚至官差都忙不迭靠向路边,远远地将路中央让出来以供来人通行。

      随着那队人马越来越近,这队人马的身影也清晰起来。只见这不下百人的精锐骑卫簇拥护佑着一人疾驰而来。

      定睛看去,那被簇拥之人竟是一名身着火红骑装的女子,她骑着一匹纯白骏马,手中长鞭甩出圆滑弧度落在马儿身上,姿势甚是娴熟。待得近了,更是能看见这女子肤如凝脂细腻洁白,通身高傲冷然的气质,打马经过众人让出的道路时目不斜视,十分矜骄。

      晋远与王珅随众人一起退到路边等待,便听近前有人叹道:“清漪郡主回京了!看来那些高门公子、小姐们又要夹起尾巴做人了。”

      原来,那红衣女子便是清漪郡主秦疏雨。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赶考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443371/17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