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望长安

作者:华泱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番外八:东罗马皇储和华盟皇帝他外甥的那些事儿(4)


      由于两国近百年来的友好关系,加上教育的普及和政府对文化历史的重视,不管是中国还是罗马,民众对自家和隔壁几位最有名的皇帝都可谓如数家珍。

      在中罗联合拍摄的电视剧《帝国编年史》播出后,14世纪初到15世纪中叶的“大交汇时代”(1)成为普通民众最熟悉的一段古代历史,其间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两国皇帝也在民间收获了广泛的知名度。其中最出名的几位用时兴的网络流行语指代,就是后秦五贤帝(武兴、泰康、建昭、延盛和宣靖)与罗朝四神君(塞巴斯蒂安一世,康斯坦丁十一世,西蒙三世与瑟蕾拉一世)。《帝国编年史》曾在全世界掀起收视狂潮,第十二季《远东的战火》创下的95%平均率至今没有打破。

      《远东的战火》讲述的正是1465至1482年间的两次远东战争,后秦宣靖帝,即武宗毅皇帝秦彻在登基之后选择了坚决的抵抗,在四年的艰苦战争中终于迫使罗马海军退兵,但同样被迫承认包括安南(2)、真腊(3)、暹罗(4)等在内的七个传统朝贡国脱离大秦“独立”,罗马旋即在安南等地驻军。

      罗马海军如何在南洋诸国(5)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来到了大秦东南成了休战之后大秦上下最迫切想要知道答案的问题,在皇帝的支持下,他亲信的侍中冯居善率领船队向极东航行,半年之后,冯居善的船队抵达了一片富饶大陆,欣喜若狂的冯居善认为这里正是神话中东海之外的仙山“蓬莱”,并以此命名此地,即今天的蓬莱合众国。

      一年之后,冯居善带着自己在建昭朝航海家官汤所绘《海国图志》的基础上添绘的《皇舆全图》,和在当地交换的土豆、红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回到了长安,并极力向宣靖皇帝描述蓬莱的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物产。皇帝对此心动不已,在此后八年中屡次派遣船队前往蓬莱,因此无可避免地与罗马海军发生了冲突。在罗马海军杀害试图闯入海军基地的大秦舰船后,两国均以对方对自己的冒犯为由宣战,而这一次的战场选择在了今天的南亚次大陆(6)。

      几乎是同一时间,艾德蒙的哥哥,“识大体的”利奥因肺结核去世,由于他没有结婚,艾德蒙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下一任奥古斯都------利奥选择不婚主义或许也是为了弟弟将来的皇位稳固和领地法理着想。随着宣战通知一同到来的还有女皇加封艾德蒙为安条克公爵的谕令,这是罗什舒亚尔王朝确定继承人后的传统。作为下一任皇帝,艾德蒙本该立刻回到君士坦丁堡以防年事已高的女皇突然去世,但考虑到彼时远东并没有另一位和艾德蒙一样能同时出色指挥海战和陆战的将领,艾德蒙并没有立刻回到君士坦丁堡。

      从军事史的角度上看,14、15世纪有两次影响了历史走向的军事革命,一次是由后秦建昭帝首创的“热兵器革命”,将冷兵器时代已经成熟的矛兵、枪兵与热兵器时代初期的火铳、鸟铳有机结合,即著名的“三段击”战术,他所亲自指挥的两场西征战役彻底击溃了从赵宋开始威胁中原的北方游牧势力,而他的外甥顾煊,塞巴斯蒂安一世的“恺撒(7)”与御前大臣又将这套战术带到了君士坦丁堡,经过几十年的完善在康斯坦丁十一世时期彻底大成,使得罗马军队在数世纪的羸弱后重新崛起,如图拉真(8)时代一般横扫欧亚大陆!

      而在两次远东战争期间,火器发展已经接近成熟,而建昭帝适用于单一陆战的战术为基础的军事思想已经不适应日益地位重要的海战,罗马海军最初登陆江浙时的几场战役指挥全然说不上高明,但秦人显然比他们的敌人更加守旧而迂腐。

      在艾德蒙·罗什舒亚尔------这位新罗马时代(9)可与他的高祖父塞巴斯蒂安一世齐名的天才军事家已经总结出新一套海军陆战军事理论后,大秦军队仍固执地采用建昭时代的战术。哪怕宣靖帝御驾亲征来到前线,作战英勇的军队也仍然挽救不了战争颓势,宣靖帝的伴读------后来追封昌烈公的邓铮便在一次海战中随同舰船一起殉国。好在经过两年的磨砺后,秦军内部也崛起了能适应与罗马海军作战的将领,其中最出色的一位便是秦彻的母家表弟、后来的明威将军祁宵。
      和艾德蒙一样,祁宵也是一名陆战水战无所不精的将领,1467年正是他率领军队在舟山击败了艾德蒙,成为了第一次远东战役的拐点。在第二次远东战争爆发后,宣靖帝派往天竺(10)与罗马交战的将领正是祁宵。

      四年的时间并不足以令朝贡国们摆脱对宗主国的景慕,因此当祁宵的军队来到中南半岛后,从国王到平民皆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两国军队最终在印度河开始了残酷的拉锯战,背靠着波斯和江浙,两国似乎都有无穷无尽的时间和补给与对方抗衡,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改变了他们所有人,乃至两个帝国的命运。

      在第二次远东战争的第三年,印度河忽然爆发了可怕的瘟疫,再身强力壮的人也会在二十天之内高烧、咳血乃至全身溃烂,在无尽的痛苦中死去。没有人知道瘟疫的来源,现代传染病学家多倾向于是1482年当地土邦居民纷纷在婆罗门(11)的带领下投向印度河,腐烂的尸体滋生出病毒,而饮用着印度河河水的两国军队必然会感染。

      艾德蒙和祁宵应该是最早一批死于瘟疫的人,因为军队尚还有能力为他们举办大型的葬礼,并试图封锁消息不让对方发现蛛丝马迹。但这样的行为很快被证明是毫无意义的,瘟疫开始在军官和士兵中大肆传播,更多的尸体被投入了印度河,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两国战线便全线崩溃,这个时候无论皇帝是否要停战,他们都无法再进行新的战争。

      瘟疫带走了罗马帝国的继承人和宣靖皇帝最心爱的将领,而两国花费数年时间经营的精锐远征军也几乎在这场瘟疫中死伤殆尽。花费大量财力建造的坚船利炮只能孤零零地飘荡在海水中,慢慢地腐朽沉没。而帝国与文明的不幸还不止于此,当好不容易从瘟疫中活下来的信使将明威将军的死讯带到长安后,长安城也已经挂上了白幡------君父驾崩,天下缟素。

      宣靖帝驾崩时年仅四十一岁,太子秦裕登基,改元元更。秦裕乃昭思皇后章氏第三子,因两个哥哥早早夭折,他是事实上的嫡长子,被立为太子是十分顺理成章的事。宣靖帝临终之前委任了自己的亲信大臣,彼时的吏部尚书王衮为内阁首辅,兼领太子太傅,教导年幼的元更帝。国丧之时,与西秦的战事自当以止歇为好,因而得知瘟疫之事后王衮立刻下令封锁天竺,并致国书予罗马女皇,要求结束战争。

      女皇很快措辞优雅、态度谦恭地回复了他。经过一年的反复扯皮,他们在碎叶城签订了《碎叶条约》,这是两国第一次试图瓜分世界。

      后秦不过是一时的主少国疑,而罗马所面临的危机将要持续数个世纪。艾德蒙的死并非最糟糕的情况,他的两位堂兄弟,以及随他们一同来到印度的妻子和孩子们也先后死于瘟疫。

      对印度的封锁使得瘟疫暂时不能跨越波斯高原(12)席卷罗马本土,但瑟蕾拉女皇现在仅剩下西班牙摄政巴西尔一个继承者-------他的妻子刚刚死于难产,给他留下一个痴呆的小儿子阿兰,他们更年长的一个儿子利奥被加冕为西班牙国王。得知兄弟们的死讯,巴西尔来不及悲伤便被催促着前往君士坦丁堡,他与伊丽莎白的两个则交给了他的岳母安娜斯塔西娅王太后照顾,后者在巴西尔离去后成为了西班牙的新摄政。

      巴西尔也是一位十分优秀的贵族男性,他在与妻子共治西班牙王国期间深受臣民爱戴,种种迹象都彰显着他有着接管帝国的能力,但神的诅咒还没有停止。在乘船前往君士坦丁堡的路上巴西尔的船遇到了风暴,他本人于风暴中失踪,二十多天后他的尸体被冲上了海岸,官员通过他的衣饰辨别出他身份。

      于是现在继承人的人选只剩下巴西尔的两个儿子了,他十岁的大儿子利奥聪明且英俊,带给了女皇最后一点交接帝国的希望,她在生命的最后三年中撑着虚弱的身体为利奥的继位扫清障碍,但在利奥长大成人之前国内的派系风波仍然会是很严峻的挑战。她的堂妹与密友安娜斯塔西娅王太后被指定为摄政,在安娜斯塔西娅的建议下,瑟蕾拉选择了伊琳娜·罗什舒亚尔作为利奥的未婚妻,这是这位传奇女子第一次登上君士坦丁堡的政治舞台。

      虽然有着相同的姓氏,但伊琳娜与主支的血统要追溯到康斯坦丁十一世的时期,她是阿拉贡国王阿莱克修斯一世与玛丽昂王后最小的儿子米海尔的孙女,同西班牙王室和法国王室都有着一定的血缘关系。虽然她小了利奥整整七岁,但身体非常健康,瑟蕾拉和安娜斯塔西娅尚可以期盼她为算不上强壮的利奥生下健康的子嗣。

      但婚约只持续了三年。

      垂垂老矣的女皇竟然再一次听到了继承人的死讯,而悲伤、惶恐和精神压力终于摧毁了她已经病入膏肓的身体,仅仅三天之后女皇也溘然长逝,遗嘱中要求继位的阿兰与伊琳娜订婚,并委任安娜斯塔西娅作为摄政。

      一个痴呆的皇帝显然不可能令封臣心服口服,但因他尊贵的血统和精明强干的外祖母,国内的派系尚可以暂时按捺住不满。但安娜斯塔西娅也是一个年近六十的老妇人,不知何时便会咽气,因而她在阿兰四世登基后立刻指定了另一位皇室成员作为她之后的另一位摄政------如果用得着的话。

      这个新的备选摄政,阿莱克修斯·罗什舒亚尔是康斯坦丁十一世与那不勒斯的瑟蕾拉第二个活下来的儿子伊萨克的孙子,他的个人才能并不出众,但他的特殊之处在于他的母亲------玛丽·斯图亚特。

      作为苏格兰国王和英格兰公主的女儿,她同时拥有英格兰与苏格兰的王位,当然她从未有一天戴上过王冠,瑟蕾拉一世在统一欧洲后简单粗暴地通过海军占据了整个不列颠岛,将其划为不列颠行省。玛丽是两顶王冠唯一的继承人,她出生后便被带到了紫宫,在罗马宫廷中长大,嫁给一位罗马贵族,新的领土看似稳如泰山,但一旦阿莱克修斯------或者他的派系以他“英格兰与苏格兰的国王”的头衔召集岛上的野蛮人反抗,那无异于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摄政的承诺暂时喂饱了阿莱克修斯的胃口,从天而降的馅饼令他喜笑颜开,而他不知道还有更好的运气等待着他。登基之后,安娜斯塔西娅很少让阿兰出现在元老院与人民(13)面前,除却痴呆之外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的虚弱,小皇帝和他的哥哥一样体弱多病,在精心的看护下成年的希望也过于渺茫,因此安娜斯塔西娅一年后便匆匆为阿兰和伊琳娜举行了婚礼,以确保在阿兰死后伊琳娜能被加冕为女皇。

      当阿兰终于在病痛的折磨下咽气之后,他的皇后刚刚十四岁,甜美可人,聪明健康。康斯坦丁十一世仅有的两支没有绝嗣的后代-------伊萨克系和阿莱克修斯系呼之欲出的野心再一次被安娜斯塔西娅草蛇灰线的安排化解:她安排了伊琳娜的婚姻,这一次的新郎是阿莱克修斯。

      在婚礼结束的一年之后,安娜斯塔西娅王太后寿终正寝,而她安排的联姻确实也为帝国带来了暂时的、脆弱的和平。

      (1)大交汇时代:这条线的历史名词,指秦赫第一次到达君士坦丁堡到第二次远东战争结束为止的时间,广义上则泛指14-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和文明大交汇。
      (2)安南:越南古称。
      (3)真腊:中南半岛古国,在今柬埔寨境内。
      (4)暹罗:泰国古称。
      (5)南洋诸国:指东南亚诸国。
      (6)南亚次大陆:即如今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
      (7)恺撒:即罗马文化中的副皇帝。
      (8)图拉真:罗马帝国五贤帝之一,在位期间罗马疆域达到极盛(本世界线中为罗马帝国时代极盛),别称澡堂头子(笑)。
      (9)新罗马时代:本文历史名词,在这条世界线,罗马历史被划分为罗马王政时代(前753~前509年),罗马共和国时代(前509~前 27年),罗马帝国时代(前27~395年),东罗马时代(395年~1395年),新罗马时代(1395年~1795年)和罗马联合帝国时代(1795年~至今)
      (10)天竺:即印度古称。
      (11)婆罗门:指印度的祭司。
      (12)波斯高原:指伊朗高原。
      (13)元老院与人民:此处指代贵族和平民,不是罗马的正式国名“元老院与罗马人民”。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68章 番外八:东罗马皇储和华盟皇帝他外甥的那些事儿(4)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705994/168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