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族

作者:秋林先生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十一章折叠汽车与单兵战甲


      刘淡报、栗大功和战天这组三叉戟虽然留恋多洛根农场,也愿意跟着东方宏天南海北地到处穿门,可一旦东方宏分配他们扎根基地却没半点犹豫。他们知道这是东方宏的信任,而且也是重任。
      刘淡报一头扎在了汽修厂,龚祖义经常去东方农场、五角大学和东方岛施工,刘淡报几乎操办起汽修厂的所有事务。
      在生物能源研发中心强有力的指导和支持下,DN汽车的研制取得了跳跃式的发展。这期间他与东方宏一直保持着密切沟通,他们进行了各种异想天开、大开脑洞的创新。
      知道东方宏要来看看,刘淡报把刚刚攻克的折叠汽车里的车门发给了东方宏,想把这个惊喜当做见面礼。
      东方宏先把陆曼曼送到了汽修厂办公室后,自己穿到了折叠汽车的驾驶座上。他感知到刘淡报就靠在车门和几名工人技师说着话,便用心观察和感应起这辆样品车来。
      哦,整个车身是由合成塑胶、纤维布和柔韧纸构成的,动力系统不用说是生物电系统了,吸收生物电的装置放在了靠椅上。是啊,后背离心脏也不远,而且五名乘客都有。如果有五名乘客同时发电就可以驱动汽车。如果只有两名或者三名乘客,可以加上车底盘的风力发电装置和车体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补充,也足够驱动汽车行驶。也就是说,这种汽车可以不用电池,不用充电,只有个启动装置就可以的。
      这是乘客没有穿戴DN产品的情况,如果乘客穿有DN产品,当然会更加保障电力的充足,充分发挥汽车各项功能的运行。
      座椅的两侧向前微凸,怎么感觉是个怀抱像个大气囊呢?看来以前提出的全车自动防御功能实现了。在发生猛烈撞击时,五个座椅的两侧都会自动伸出向前卷曲的气囊,把乘客瞬间包裹起来,而且车底盘的前、后端会瞬间向上折起,叠成一个把乘客保护在其中的三角框,车底盘密布的风力发电胶体叶片会将整个车体包成一个球状体,成为可以滚动离开现场和能浮出水面的弹力球。因为全车没有油物,车体材料又都是耐火的,起火的几率很小。
      东方宏看到仪表盘亮了,是吸收了自己这一会儿的生物电,他悄悄一踩电门,车忽地蹿了出去几米,要不是刘淡报拥有暗劲的身手,一定会闪了个大屁墩。
      东方宏从车里出来后,两人哈哈笑着相互捶了几下,几名工人技师也热情地走过来握手。东方宏自是在捶打和握手中对他们进行了调理。
      现在东方宏只要有机会就对团队的人员进行调理。汽修厂原来的工人底子薄,东方宏格外下功夫,已经进行了多次调理,让他们早早就都达到了三段程度,然后给他们系统地充电学习。
      龚祖义还从省内外汽车行业招聘来上百名专业技师,全面充实了汽修厂。
      尤其是刘淡报来了之后,带领全体员工如饥似渴地强化专业技能,现在的汽修厂早已脱胎换骨为DN汽车研制基地和DN汽车公司,各个岗位上的工人技师都成了动手能力超强的能工巧匠和行业大拿。所以这批工人技师与研发中心和刘淡报配合得十分默契,对提出的创意和设计想到哪儿就能做到哪儿,成了研发新产品强大的基础力量。
      又一次接受完调理的刘淡报和这几名技工兴奋不已,抢着介绍起这款折叠汽车来。
      最初东方宏给DN汽车基地的研制目标有两项,一项是研制改造现有燃油汽车为生物能源电动汽车,一项是研制全新的生物能源电动汽车。
      第一个目标改造现有汽车的方案不久就完成了。首先他们攻关研制出生物能源制动系统,然后将原来汽车的发动机等燃油系统替换掉,把变轻的车体改造成充一次电跑10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经过多次简化替换工艺,可以做到三名技师组合一小时改造一辆车的速度,达到全公司150名技师50组每天平均改造400台的效率。
      接着他们又将改造后的汽车推出了既可充电又可以插DN电卡的升级版,一张绿卡可以跑100公里,当然一张金卡可以跑1000公里了。这样充电后的汽车再带上几张DN卡跑多远都无虑了。
      现在奉阳的有车族争先恐后地来DN汽车公司改造汽车,既响应了无污染号召,又一劳永逸地再不用花汽油钱了。虽然每天能改造400辆,可预约登记已排到一个月以后了。
      第二个目标研制全新的东方牌生物能源电动汽车也生产出了一批样车。
      乔工、陆曼曼和刘淡报们紧紧依靠生物能源这个中心系统和东方宏的精化功能,对新款汽车做了大胆的革新。只在材质上他们就突破了传统,用的是木头、纸、布和塑胶材质。用做底盘的木头经东方宏活化的水浸泡后,变得无比坚硬质感并且阻燃,经过精化的纤维布和柔韧纸也变得坚韧可塑并且绝缘耐火,用做车体和管线等。车窗玻璃也是用了精化后的软体玻璃纤维组装,有着抗击打、防晒等效果。
      东方牌纯电动汽车遍布人性化设计。拉链车盖,收缩车门,全景天幕,变幻座椅,实况音响,恒温空调,移动厨房,智能雷达,智能导航,智能灯光,电击防御,高音对讲,喷漆射枪,散步时可以推着走,水面上可以当船划,车体可随乘客多少变形金钢,车身颜色可变8种脸谱……还可以横向和斜向行驶,两端都可以当车头。总之,眼前能想到的设计都用上了。
      按说这两个目标达到就完成了东方宏交待的任务,可陆曼曼不罢休,她竟然提出了折叠汽车的概念,结果集体攻关了一段时间后,这款折叠汽车就摆在了东方宏的面前。
      这款墨绿色的东方折叠汽车非常简捷,也都是由纸和布和少量的木头组成,过于智能和复杂的功能没有采用,降下来的成本基本抵消了折叠工件的成本,而生物能源的优点一个都不少。
      把车折叠起来后就是四个轮胎并排在一起的体积,还可以一人像推着担架车那样推着和拉着走,可以直接放在客厅和走廊里。原来的一个车库和一个车位就可停放五辆折叠汽车,如果要摞两层就可以停放十辆了。这几乎是一项消灭车库的革命,为人类居住腾出大量空间。
      东方宏和刘淡报开着折叠汽车到了办公室,冷艳的陆曼曼站在办公室门口若有所思地看着驶过来的汽车,她身边站着省公安厅特警大队莫家春大队长。
      折叠汽车停在陆曼曼身边,东方宏跳下车与莫家春亲热地握了手道:“谢谢莫大队长和洪斌局长对我们这几个基地没日没夜的保护。”
      莫家春晃着头回答:“东少,DN产业可是省重点保护目标,全都是尖端科技,要是出点差错责任可就大了。好在你们自保能力很强,省了我和洪斌不少事。今天洪斌在家电基地那边呢。”
      这边刘淡报三下两下将车折叠了起来,然后又迅速地展开,来回只用了一分多钟。东方宏很满意地对刘淡报和陆曼曼说:“你们都辛苦了。”
      陆曼曼却是不以为然的神情,她走过来拍了拍布车门说:“宏哥,我在想,如果这车外罩的车布都改造成防弹背心上的防弹布条、车玻璃再加入防弹纤维,是不是就是一辆防弹车了呀?”
      东方宏思索了下说:“民用的防弹车用途不广,到是可以考虑用在军用上。”
      汽车上用的车布经过东方宏精化后,侧重在韧性和防割防划上,与防弹背心上用的防弹布差了一个级别。提升车布的级别对东方宏来说很简单,只是没往上想而已。
      东方宏回头对刘淡报吩咐:“去领一匹车布来,我们去战天的军工基地。”
      莫家春一听眼睛就亮了:“那啥,东少,我正好也要去检查军工基地的安保情况,带我一起过去。”
      战天所在的军工基地规格不低,坐落在军事研究院后花园里,享受着军事重地待遇。
      刘淡报开着挂着临时牌照的东方折叠汽车到了军事研究院大门,被荷枪实弹的双岗武警卫兵拦了下来。车窗上没贴有军区的通行标识。
      后座的东方宏的手掌一直搭在那捆特制车布上。一路的调理使陆曼曼看到了车布明显的变化。东方宏见状命令刘淡报:“别解释了,倒车。”
      东方宏现在到哪儿都是习惯穿门而行,要不是想检验下折叠汽车对路面的适应性也就直接穿到里面的基地了。
      在卫兵严肃的目光里这辆汽车居然倒退着开走了,而且车上的座位都好像转了180度,车尾变成了车头。更令两个卫兵莫名其妙的是这车在离岗哨70多米时突然没影了。
      下一刻折叠汽车出现在大院后花园的军工基地的门里了。门外也有两名站得笔直的武警卫兵,恪守职责地盯着四周。
      穿着军便服的战天早候在院里与东方宏和刘淡报捶打在一起,东方宏笑道:“抓紧看看你的成果,还得去栗大功那儿呢。”
      莫家春抱着那匹车布下了车,嘴里还在和陆曼曼调侃着:“曼曼小姐是劳心者,力气活交给我们劳力者做。”
      东方宏与迎过来的也是穿着军便服的工程师们打着招呼,进入了军品陈列厅。这里战天早把目前研制的三种军工产品摆好等待东方宏的检验。
      三种军工产品分别是Ⅲ型作战背心、便携智能生物雷达和单兵盾。
      Ⅲ型作战背心改动很大。从过去的背心变成了带头套和七分裤的连体作战衣。作战衣虽然加长到头顶和过膝盖位置,但重量与Ⅱ型作战背心一样,而覆盖的生物发电区域却从心脏一处发展到头颈部和下身三处。
      这样这款作战衣的生物发电机能比前两型有成倍增长,不但包办了士兵个体所需电能还有持续盈余。持续的发电量可储存在DN电卡中,用于部队各种机械化装备上。展开说来,一只机械化部队,只需全体士兵作战衣的发电量,就可以满足所有机械化装备的需要,再不用携带油料和到处找油库了。
      而且经过实战检验,士兵们更喜欢作战衣的意念放电功能。这款作战衣放电时间也更长。其放电的功能在近身搏斗时可以电击敌方,在遇到中远距离袭击时放电则会形成一个能量罩,会有效地中和子弹、炮弹的冲击。这样从能量罩到防弹衣的双重综合防御,使Ⅲ型作战背心的防弹功能更为强悍,可以阻挡通用机枪发射的□□,可以抵御炮弹爆炸的冲击波。实战时连眼睛都可以保护上,再也不用担心被爆头了。并且头套上的通讯、观察、防化等多功能完全代替了笨重的智能作战头盔。
      目前作战衣已生产出几件样品,已得到乔院长等军事专家的高度肯定,被参与试验的几名军官兴奋地一致命名为“单兵能量战甲”。
      便携智能生物雷达是在多洛根农场监视澳大利亚全境的大型智能生物雷达基础上分化研制出来的。就是一台旋转的台式“电风扇”和一台电脑。在形状上采取了折叠方式,一个电脑包就可以轻松携带走“电风扇”和电脑及袖珍天线。
      探测范围分为广域、近域和微域三个档次。距离分别是百公里、10公里和1千米。广域探测可以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出方圆百公里汽车以上体积的动、静态实景成像,近域探测可以清晰地看到方圆10公里的幼儿和兔子大的动物、花盆大的植物的实况图像。微域探测是离雷达越近越清晰,千米之内如人眼直视全息实景,风吹草动尽收眼底。
      这款智能生物雷达绝对颠覆和突破了很多原来的雷达功能和概念,某种程度相当于人类精神感应力的外放,实在是绝妙的天眼或天网。这款绝密神器不仅军队可以使用,公安部门、海事部门、城管部门甚至勘探部门都可以使用。只是每台雷达都需要东方宏在旁边“走”过亲自精化调理,这道“工序”是仿制不出来的。
      战天对Ⅲ型作战背心和便携智能生物雷达只是口头介绍了功能和实验数据,东方宏很满意达到了预计的设计要求。当介绍到单兵盾时战天上手实地操作了起来。
      单兵盾看上去是一名特工保镖提着的公文包,宽40公分,高30公分,厚10公分。使用时按动“公文包”的把手按钮,就会突然向上下左右伸展出折叠防弹片,瞬间完成一把轻便的宽60公分高180公分的防弹盾。
      弧形横立在地面就是供单兵卧倒时60公分高的防弹掩体,中间还留有可控制开合的射击孔。
      演示还没结束,只见战天突地站起将横立的单兵盾提起一抖,单兵盾下沿哗地放下卷帘门似的合金防弹帘,可滑在地面随人运动,也可竖在地面构成临时环型防弹掩体。防弹帘上有冲向三面的观察射击孔,可以供火箭筒和机枪使用。
      这款单兵盾是参照从科技黑市买来的产品仿制的。但性能和材料做了很大改动。重量从原设计的12公斤变成现在的5.5公斤,防弹能力和缓冲能力比单兵战甲高了一个层次,而且还省出了多放几个弹匣的地方。
      莫家春在旁眼热得直搓手:“嘿,东少,这可是三人作战小组的最佳装备呀,要是想‘临床试验’就放在我们特警大队吧。”
      东方宏笑笑向战天吩咐道:“这匹车布是我处理过的,可以当防弹布用,你试试把合金防弹帘换成防弹布。”
      军工基地的地下有一处近千平米的试验靶场,墙壁都是钢板,上面还挂着一层废轮胎和橡胶条。
      战天已经指挥人手将一台吉普车蒙上了防弹布,百米开外架着通用机枪、狙击步枪和枪榴弹。
      战天刚要下达射击命令,东方宏抬手止住:“先等一会儿,有客人来了。”
      众人相互看看,但都毫无质疑地选择了等待。过了一分多钟,入口外传来纷杂的脚步声,是几名将校军官兴致勃勃地走了进来。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543646/167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