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二婚生活

作者:四月与桃花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孩子们长大了


      大哥韩越走后,春暖花开,犟种小崽子七斤自己坚决要去育红班上学。

      苏梅愉快的把七斤送去育红班,赶着久违的牛车出门踏青了,当年的小牛犊已经进入青后年,自苏梅怀孕就在家休闲养老,膘肥体壮。

      没了小崽子七斤的牵绊,家里的猪和羊又养起来了。

      美丽的春日里,连微风中都带着花香,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小蜜蜂在勤劳的采蜜,苏梅躺在牛车上,老牛走走停停,走到了苏梅曾经耕种过的土地。

      泛着黑油的一望无际的土地,冒出零星的野草,好似记录着曾经挥洒汗水的过往。

      我在这里扛过锄头,挥过镰刀,我也曾为祖国献出过微薄之力。

      苏梅美丽的心情持续到了去接七斤放学。

      “韩愉妈妈,韩愉今天把郑伟小朋友打了”
      苏梅心想,果然不出老娘所料,七斤小崽子一天不搞事闲的慌。

      看着七斤昂着小脑袋,一脸我没错的表情。苏梅尴尬问道“不好意思啊,老师,郑伟小朋友怎么样,郑伟妈妈,需要去医院看看吗”?

      “嫂子好,郑伟没事,七斤就是把他推到了,孩子皮糙肉厚,啥事没有”,一看是苏梅,师长夫人,旁边的年轻妇女一脸紧张连连摆手。

      苏梅心知怎么回事,问七斤“你为什么推到小朋友?向郑伟同学道歉。”

      “他拉头发,揍他”七斤指着另一边的小姑娘。

      “那你可以和郑伟小朋友说不让拉啊,你怎么能直接推到同学呢?”

      “拉头发,揍他”怎么说,七斤就这一句。犟种永远都是犟种,果然不能有点幻想。

      苏梅只能自己在那里不停道歉,带着郑伟小朋友去医院看看,又给孩子买包奶糖才算拎着小崽子回了家。

      到家韩海生都把饭做好了,看苏梅黑着脸拎着七斤进门。就知道是七斤又给他妈惹事了,也不问,拉着七斤去洗脸洗手,给母子俩端饭递筷。

      吃完饭,韩海生给七斤洗完澡,犟种坚持去他大哥房里一个人睡觉,爱咋咋地吧!

      不满两岁的小崽子,主意正的很,最后总是犟不过他,随他去吧!

      苏梅躺平任嘲,养了这么个小崽子,不到两岁,屁都不懂,又讲不清道理,自己亲生的,还能咋办?

      苏梅每天高兴的送小崽子上学,黑着脸接小崽子放学。虽然天天给人赔礼道歉,但独自自由的时间还是很不错的,苏梅乐观的想。

      暑假大哥不回来,小七斤很生气,在家和苏梅嗷嗷,他嗷嗷他的,苏梅该干嘛干嘛,听而不见。

      七斤单方面又和苏梅分居了。韩海生也算是服了这俩母子,都是孩子,韩海生必须一碗水端平。这是他惨痛教训得来的心得,最好的办法就是躲到都睡了再回家。

      可怜的韩海生,有家不能归,有媳妇儿不能抱,就有点后悔生了七斤,但一看到七斤,又满心欢喜,高兴有了他。

      韩越几个走走停停,给家里的信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长辈的年迈慈祥,病弱伤痛,不能亲奉身边的无奈,烈士陵园的满园墓碑,哀伤悲痛,对自己踏上同样道路的骄傲,登上高山后内心豪阔,看到大海时的震惊感慨,最后看到小山村的破旧落后,人们艰难困苦的生活。

      最后感谢苏梅“妈妈,我们明白了您让我们走这一程的用意,只有亲眼见过,我们才不会成为井底之蛙,我们心里有了敬畏,才能有了更好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边境冲突加剧,又调来一个旅的兵力。部队进行了改革,取消了军衔制,战士们穿上了苏梅记忆里的绿军装。

      把黄色的军装洗干净,熨平展,叠好放进了柜子深处。

      苏梅加入了秋收队伍,天天忙忙碌碌,七斤主动和妈妈和解,母子俩个亲亲爱爱,甜甜蜜蜜。

      韩海生又过上了晚上抱着媳妇儿,儿子的美满生活。

      孩子们过年回家,建国建党今年也回来了,八个孩子们嬉笑打闹,七斤快乐的就像掉进了油缸里的老鼠,把他爸妈都给忘了。

      六六年的春风,寒栗了许多。

      苏梅就跟着部队开荒,翻地,种粮,种菜,一家三口各司其职,七斤今年也懂事了好多,能讲进了道理。

      六月,□□拉开了序幕,学生开始了停课,写大字报,批斗。

      部队这边还好,都是军人的孩子,大人一顿胖揍就老实了。

      国营农场那边,直接武力镇压,一个连驻扎在那里,没能泛起什么浪花。

      边境还算风平浪静,孩子们的学校都受到了波及,苏梅让韩海生打电话责令孩子尽快回家,不得在学校逗留。

      一星期后,孩子们都回来了,一个个沮丧的很。苏梅也没有和孩子多说,打发跟着部队干活去了,顶着大太阳除草,天天汗流浃背的回到家里,洗洗吃饱喝足就睡觉。

      七斤小崽子也跟着去,啥活都干不了,晒的黢黑,但人家非去,苏梅也不管,晒晒更健康。

      外面的世界越闹越狠,边境都在忙着收粮食,天天累的要死要活的,啥事没有。

      收完秋,韩海生又把孩子们扔进部队,跟着基层锻炼去了。

      把个七斤郁闷的,在家闹的欢,被苏梅揍了几顿,单方面又和苏梅冷战了。

      外面轰轰烈烈的□□开始了大串连,大院里孩子也想去,有些就偷跑去了,被韩海生派车去捉了回来,组成连队,派人天天操练,人人累成狗,啥想法都没有。

      韩海生的做法简单粗暴,边境小规模冲突不断,必须保证大后方的安全和稳定。

      过年苏梅没让建国建党回家,弟妹也来信希望两个孩子不要回去,外面乱的很。给苏梅寄来了好多海货。

      过年家里热闹的很,八个孩子,每天吃饭就是个大问题。

      苏梅提前一星期就开始准备过年的吃喝。

      除了韩海生和小崽子七斤,八个人忙的脚不沾地。

      先杀了猪和羊,卤了猪头大肠,先吃一顿,其余冻在外面大缸里。

      炖了羊头,喝羊汤,吃羊肉。

      留下的鲜肉开始包饺子,白面饺子猪肉和羊肉共包了一千多个,也就够吃五顿的,先吃一顿,其余冻上。

      肉包子白面的一百个,二合面肉包子二百个,今年肉多,菜包子就不包了。

      又蒸白面馒头一百个,二合面馒头二百个,豆包一百个,粘豆包一百个。看着搞了这么多,连十天都吃不上。

      炸猪肉丸子,萝卜丸子。这是每年必不可少的,家里都爱吃。

      其余麻叶,麻花,果子是零食。弟妹给寄来了十斤带鱼,也炸了,再炸点排骨,肉丝,肉片过油。

      家里每天像过大年,吃的满嘴流油。“大哥,我要吃这个,”“大哥,我要吃那个”七斤跟个跳豆似的跟在韩越身后。

      一身衣服天天造的不成样,不过有他几个哥哥姐姐管,不烦苏梅,她就当看不见。

      三口大铁锅天天不停忙到大年二十九。三十上午赶紧扫尘,洗澡,洗衣服。洗澡,洗衣服韩越包办他小弟的一切,苏梅乐的轻松

      今年年夜饭有几个孩子主厨,苏梅也就清闲的很,拉着七斤两个人在炕上搭积木,这是让韩海生空闲的时候给做的,小崽子很喜欢。

      “七斤,这一块应该搭这里”

      “不,搭这”“搭那里会塌的”

      “不,搭这”“让你搭这里,你怎么就不停话呢”

      “不,搭这”不到半个小时,娘俩就又吵起来了,主要是单方面苏梅在吵,小崽子纹丝不动,人家积木该咋搭就咋塔,鸟不鸟苏梅。

      韩越几个跑进来嘎嘎笑,笑完出去该干嘛干嘛。天天如此,都习惯了。

      小崽子天天如此气我,我这是生了个儿子吗?我是给自己生了个爹!

      十点韩海生回来,全家热热闹闹的围在一起吃年夜饭。

      吃完丰盛的年夜饭,守夜过十二点,大家相互说了新年祝福,各自回屋睡觉了。

      回屋躺到炕上苏梅和韩海生告状“老韩,七斤今天又气我,你明天要替我揍他”。

      “他今天又干了什么?”韩海生问的很敷衍,天天晚上都要来这一出,自从小儿子出生,媳妇儿和儿子在一起也变成了小姑娘,娘俩天天拌嘴斗气,相互告状,简直头大。

      “今天搭积木,他搭的位置不对,说他还不改”苏梅在韩海生怀里撒娇“你明天一定记得替我出气,好不好嘛。”

      “我明天一定帮你揍他,梅梅,我们都一星期没那个了,我们不说七斤了,好不好。”

      夜很漫长,爱人的相伴总是令人心醉神迷!

      过了大年初五,七个大孩子又下基层跟着锻炼学习去了。

      七斤只能在家和他妈相亲相爱相杀,他爸一碗水也不端平了,偏他妈偏的厉害,令他伤心不已。

      他大哥不在身边,哥哥姐姐也都不在身边。七斤孤立无援,只能天天在他妈的淫威之下憋屈,幼儿园一开学,背上小书包就跑了。天寒地冻的,拉都拉不住!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孩子们长大了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802264/16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