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风止

作者:日月有光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016章



      春风吹花草,金光普大地。

      窗外天空气清,不时响起鸟儿的清脆的鸣叫,和风扶过万物,吹进窗内。

      与窗外惬意悠闲的景色不同,书房的气氛多了几分的凝重与肃穆。

      见谢瑶蹙眉迟迟未开口,以为她是担忧若是不派人马此次平叛后无法和朝廷交代,降罪于州牧,钟修想了个折中的法子。“诏书传入阗州时恐怕大多数州府都已经收到,不如先观察其他州牧如何?”

      若是大部分州牧都没有动作,他们阗州保持沉默也算不得突出,朝廷便是事后也不好全部追究。

      “不妥。”一直沉默的谢瑶开口了。“我们身为大冀的子民,又是官身,本就该为大冀分忧,如今叛军进犯京城,且诏书已至,绝无置之不理的道理。且大冀若乱,阗州焉能偏安一隅。这次阗州出兵三万勤王,由于惠暂掌兵权。”

      谢瑶已下定论便再无反驳,但有人认为她让一个毫无作战经验的新人领兵不妥。想要开口,却见谢瑶已经开口提及粮食配给及运输等事宜,知晓再开口也无用。

      马匹是每一个军人最重要的伙伴,它可以为主人携带补给,也可以带着主人快速冲刺在交战的敌军之间,更是长途跋涉的重要脚力。

      阗州不产马,准确的说是不产战马,北方的马运到南方来都成了天价,目前在阗州军中除了那少之又少的骑兵队,能够拥有独立马匹的人都是中级以上将领才有的资格。

      身为校尉的绍恩能拥有自己的马儿还是因三年前的军中比武获胜才有的,其他四个校尉,除了世家出身的谢校尉,目前还只有他有自己的独立马匹。

      所以对绍恩来说,枯燥的军营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就是给自己的追风刷毛。

      追风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它毛色纯黑,却在前脚后跟上各生有一丛白色长毛,跑动间会随风飘扬,很是飒爽。

      这日绍恩在训练过后骑着追风在校场上跑了三圈,便领着追风去马棚刷洗,拿起刷子正欲给追风清理,身后便有急匆匆赶来的士兵与他说都尉让他立即前去大帐。

      是何事这个传命的士兵也说不清,绍恩只得压下心中疑惑赶到大帐见长官。

      来到大帐,绍恩发现帐内除了都尉还有州司马、其他两位校尉,以及功曹从事等数人。

      “谢大人,常大人。”与两位长官行礼,又与同僚点头招呼,绍恩笔直地站到一旁。

      谢逸的目光从绍恩身上转向常志用,在后者礼节性微笑后又看向绍恩道。“于惠,朝廷下诏勤王,州牧决定由你领兵三万急去京城勤王。”

      消息太过惊讶以至于绍恩没有立即领命,还是常志用笑道。“邵校尉这是惊过了头还是喜过了头,都不知如何反应了。”

      绍恩这才回过神,抱拳领命而出。

      离开大帐的时候绍恩犹在梦中,他万万没想到这个机会能轮到自家。

      无论此次勤王阗州军表现如何,只要派了兵,上就会有所恩赏,而作为此次领军的他,收获得自然更不会少。光是想到以后,他的心都火热起来。

      绍恩,字于惠,出身庶族,然自祖父起家道日渐衰落,至他这代,家里与普通百姓并无不同,甚至因兄弟姊妹众多,家计倒是比一般人家还要艰难些。

      作为家中的长子长孙,家族的复兴落在了年轻的绍恩肩上,他在学问上没有天赋也无靠山推荐,幸而身体条件不错,干脆走了从军的路子。

      只是与他所想不同,阗州并无战事,自然无晋升之道。自十五入营,至二十有二,七年蹉跎也不过是成为手下管着十来个小兵的队长。

      直到三年前州牧下令军队比武,他从一众人中脱颖而出才被州牧看在眼中,从小小的队长一路升到校尉。

      只要不挑,军营里几乎没有需要花销的地方,军饷又能如实如数地发放,绍恩每每将银钱送回家中,虽还不能让家中大富大贵,倒也比以往要强上许多。

      绍恩太想也太需要出人头顶了,只有他挣出来了,才能擒带弟弟妹妹们,才有可能让家族再次兴旺起来。

      现下的机会是如何来的绍恩明白,在收拾行囊准备领兵之际,他匆匆赶回府城,又匆匆回来,翌日便领着军队朝京城方向前进。

      在拔营出发之际,绍恩回首看了一眼东方,长兴府的方向,脑中响起那人的话,在心中深深鞠了一躬。

      那日绍恩赶去长兴府州牧府中,想要当面感激夫人。虽说他是由州牧提拔起来的,但实则长兴府的官吏都清楚,几年前前蒯州牧的身子就不太康健,阗州的政务都是由夫人处置,若非夫人授意,他绝无可能在短短三年内连升数级。

      “夫人说不必相见,让您只管施展本领便是。”吕易见绍恩点头,多了句嘴。“只望将军勿辜负夫人的一番栽培。”

      “下官领命。”绍恩朝内院抱拳,向吕易点头后策马回营。

      阗州三万军马向北前行,同时宣州、方州、平州、瑞州、于州以及京城、京郊附近共聚六十万大军,严守京城,平荡叛军。

      皇帝下旨,大将军沈玉书加封大司马,统帅六十万大军。

      大将军下令三十万军马守住于州与京城的交界宛城一线,力拒叛军入京。另三十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宣州进入达州、密州,另一路由平州直入于州,两军从侧面包抄叛军本部。

      叛军前后路被阻隔,攻往京城的叛军被据守在宛城的军队扑杀殆尽,血流成河。留守在三州交界的叛军本部被两路军马围困,几次突围方得以逃生,前往达州。

      达州地处大冀腹地,西邻京城、宣州,北交于州,南邻连州、东交常州,亦是叛军三州中占领范围最大的一州。

      叛军再聚达州后,迅速攻占达州东南方,欲以此为根本,以图积蓄力量再攻京城。

      大将军沈玉书在于州州牧建议下,亲帅大军入于州境内,绕到达州东北方,大军南下,一举攻占叛军本部。叛军不敌,数位叛军将领率残兵出逃,隐入山野。

      大冀军队大胜,皇帝下诏封赏,六州人马皆有所得。绍恩所领三万阗州兵受皇帝嘉奖,绍恩本人封扬威将军。

      以绍恩的品级本是无缘踏入皇宫的,但那日六州将领受诏入宫,他拜于大殿之上时,顿时胸口鼓胀。

      微微抬眸,绍恩只能看到前人的后背,他离御阶很远,隐没于人群之中。但他相信终有一日他能走到御阶之下,被陛下所见,赏识。

      京城之中的喜气暂时感染不到千里之外的阳县,清风带着温热的气息将麦田里的麦子压弯了腰,一颗颗日渐饱满的麦穗在风中摇曳,如同向身侧的人招手。

      蹲在田埂上的黝黑汉子喜滋滋地看着这片田地,脑中已开始幻想出一月后丰收的场景。

      等粮食打下来交了官粮,留一般做嚼用,另一半换成铜钱扯几尺布,黑汉子打算找媒人提亲,他早就看上了田家的女儿,只是初来乍到无家无业他也不敢提,如今有了粮食,或许田家会同意将女儿嫁给他。

      “大壮,一个人在傻楞什么呢?”

      “肯定是想媳妇了。”有人巡视过自家田地,闲来无事过来调侃李大壮。

      “想媳妇怎么啦,你不想啊。”黑汉子,李大壮浑厚的声音传出,毫不在意其他人的玩笑。

      “嘿嘿,我也想。”第一个人说话的人凑过来蹲在李大壮的身侧,露出一脸傻笑。

      “都想都想。如今咱们也算有家有业的人了,家里可不就缺个知冷知热的人吗?”笑话李大壮想媳妇的男人也和两人蹲在一起,抬头看向广袤无垠的蓝天道。

      “是啊,谁能想到呢?这大概是就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吧,若是我兄弟也能挺过来,到了这里,该有多好啊。”男人说话的声音渐渐降低,直到最后一个字淹没在唇齿之间。

      李大壮的目光从男人身上移开,看向眼前这边麦田,心中酸酸的胀胀的。

      一路逃难到阗州,家人亲人一个个离散也不知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再见,在身体达到极限绝望之际能被收留他和与他一起活下来的人都感激万分,谁知这还是之他们幸运的开始。

      阗州接纳了他们这些流民,让他们在冬季将养身体,又在开春时分发土地,提供麦种及农具。

      这些以前李大壮连想都不敢想,在领到土地的时候他再三询问这些地以后是不是就是他的了,还被那位小大人笑话了。

      “州牧仁慈,所有的流民入了阗州籍都可以领到土地耕种。其一是自行开荒,五年内无需交税,五年后土地使用权便归耕种者,父子兄弟可相继,但不能买卖,若要交易只能卖与官府。且第一年的麦种和农具可向官府租借,但打粮后必须用粮食归还。

      其二则是耕种官府的官田,百姓只能租种,每年按期交官粮,其他可自行支配。选耕种官田的麦种、农具都由官府提供,包括住宿的房屋都统一分配。你既选了第二种,土地自然不归你。”

      听到土地不归自己时李大壮又失落又松了一口气,在领到麦种和农具后便勤勤恳恳地开始种地。

      将分得的官田种完后还有时日,李大壮一把子力气也用不完,便躲着人偷偷去郊外开垦土地。他的想法很单纯,种得多得的自然多,官田有数开荒却没有规定多少。

      等到了郊外李大壮才发现和他一样想法的人不少。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480563/16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