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短信

作者:Heisenberg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爬山


      16 十一假期

      九月就要结束,十一有五天的长假等待杨子夏去挥霍。杨旗跟朋友买了火车票去附近的古镇玩,原本叫杨子夏一起去,但杨子夏不认识他那几个朋友,不愿凑热闹,就拒绝了。
      十一的第一天,他在家里睡到十二点才起床。杨旗吩咐给他任务,让他把家里的床单被套窗帘都洗一遍。杨子夏把手机连到蓝牙耳机上,开着外放听歌,一边做家务。那台上了年纪的洗衣机吭哧吭哧地转动起来,搅动着几个月没洗的床单。
      他站在椅子上,卸下客厅阳台的窗帘,一阵灰尘掉下来,扰得他打了个喷嚏。他跳下椅子,抱起地上堆着的窗帘,往卫生间去。
      刚那一上一下让他有点头晕,他往嘴里塞了块糖,以抵消低血糖的影响。
      如果不是房子太大,杨子夏应该会喜欢做家务的感觉。他想过,如果以后他一个人生活,就租一间不到四十平米的一居室,墙上贴着乐队海报,靠墙放置物架,上面摆书和CD,最下层放装大米的玻璃瓶和面粉布袋。周末的时候,他不到半小时就能做完家务,盘腿坐在地毯上练琴,弹累了就出去骑车玩,直到太阳落山后再回去。屋子里不会有多余的装饰,只有他的一点衣物、电脑和乐器。如果他住够了,就去某个国家旅行一段时间,吃点当地的食物,学几句外语,等受不了的时候,就买张机票回国。
      但他不知道,如果要过那种生活,得付出什么。那更像是一个乌托邦,让他短暂地逃离。实际上,它可能没有他想象得那么美好,只是他没有身处其中,所以意识不到罢了。
      瓷砖地上残留着湿漉漉的拖布印迹,朝阳的那边格外清晰。杨子夏赤脚跨上沙发,盘腿坐下。电视里正在播一档综艺节目,里头不时传来的罐头笑声给空荡荡的房间添了几分生气。他划亮手机,翻阅着微博的消息。

      如果整个十一长假都在家里过的话,未免也有点太无聊了。
      杨子夏本想叫孙小虎一起出去玩,但他和爸妈去四川旅游了。至于同桌,估计是跟别人约好去踢足球。除此之外,也没什么好联系的人了。
      等等。
      杨子夏的大脑停顿了半秒。
      呃,可我跟他还不是很熟……这样直接约他出来玩是不是有点奇怪?
      可是,总觉得如果这次不给他发消息的话,可能以后就没什么机会了,那样我也许会后悔。
      杨子夏的指腹在手机按键上摩挲着,最后他还是打开微信,找到最近联系人里的雷铭。

      >搞笑艺人
      羊羊羊:假期准备去哪里玩?
      搞笑艺人:在家。
      羊羊羊:写作业?
      搞笑艺人:嗯。
      羊羊羊:明天有安排吗?
      搞笑艺人:没有。
      羊羊羊:去南湖公园玩吗?
      搞笑艺人:啊?
      羊羊羊:来吗?就咱俩。
      搞笑艺人:为什么叫我?
      羊羊羊:我别的朋友都有事情。
      羊羊羊:别整天闷家里啊,出去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羊羊羊:[动画表情]
      搞笑艺人:我问问我妈。

      搞笑艺人:她说可以。
      羊羊羊:好嘞!
      搞笑艺人:我们在哪里见?
      羊羊羊:南湖公园门口吧。
      搞笑艺人:10点?
      羊羊羊:OK,你带点吃的还有水,明天挺热的PwP。
      搞笑艺人:那明天见。

      真没想到雷铭竟然答应了。
      他盯着微信里的那个虎鲸头像,忽然又有点后悔,担心明天见了面没话说,会很尴尬。
      奇怪了,我为什么会叫他出来玩?
      杨子夏掩面沉思。虽然他们才认识了不到一个月,但在那之前,他就听说过雷铭的名声了。年级前五十,篮球打得好,是名副其实的好学生。他平常都会绕着这种人走。
      不过,等到真和雷铭聊过天之后才会发现他没那么有距离感,相反,还挺有冷幽默的。跟他在一块的时候,杨子夏感到很放松。虽然跟他认识是源于一场误会,但雷铭把事情都解释清楚了,解决问题的态度也很诚恳。总而言之,杨子夏觉得雷铭人不错,值得深交,就这么简单。杨子夏交友的标准只有几项:和他脾气,人不错,不斤斤计较,那就可以做朋友。而对于朋友,他向来是真诚以待的。

      下午,杨子夏拿着哥哥留下来的钱,去超市把需要的生活用品都买全了。他特意买了一袋吐司面包、芝士片和方块火腿,还忍痛花高价买了瓶金枪鱼酱。回来后,他用这些食材做了三明治,用锡纸包好,放进宜家的分装袋里,收进冰箱保存。
      天气预报显示明天最高温29度,最低温23度,天气晴朗。
      南湖公园离杨子夏他们家大约有四公里,骑车过去的话,也要半小时多。
      小时候,父亲经常带他和杨旗去公园里散步。那里有条临湖修建的木栈道,半小时多才能全部走完。晚上的时候步道两旁会亮起橘色的路灯,映在水面上,十分好看。公园里还有一处小山,爬到顶部的凉亭,可以纵览南湖的全貌。
      相簿里还有一张照片,是他们一家在南湖边上拍的。那时候母亲还留着长发,穿凉裙,身材如同少女一般纤细。三岁的杨子夏和七岁的杨旗站在他们脚边。杨子夏因为刚被哥哥抢了棉花糖,嘟着嘴闷闷不乐;杨旗则对镜头笑得灿烂。那是杨子夏关于南湖最好的回忆。几年后,父母就离婚了。但他每年夏天仍会去南湖转转,仿佛还能在那里捡到一点遗留下来的东西。

      第二天,杨子夏起了个大早。他穿上那件自己最喜欢的,印有Young Bastard图案的白T恤;下身是轻便透气的卡其布短裤,它口袋足够大,装得下手机和MP3;飞行包则被三明治和水瓶塞得鼓鼓的。
      临走之前,他给雷铭发了条消息,告诉他自己已经出门了。
      单元楼下的小孩滑着滑板车从他面前经过,嘻嘻哈哈地对他做鬼脸。杨子夏跨上自行车,用力一蹬,向南湖公园的方向骑去。
      耳机里放着Avicii的歌,杨子夏感觉自己像要原地起飞。他站了起来,双脚将踏板踩得飞快,超过一辆又一辆汽车,发丝也被风吹得向后摇摆。
      在盛夏的炎热中,迎面吹来的风令人惬意。
      杨子夏的第十七个夏天,一切跟以往一样没有什么不同,大厦没有崩塌,音乐还在继续,自行车的辐条还在转动,风还在吹拂,知了还在叫,他的心脏还在跳动,他感到自己在驶向云霄,离地面越来越远,似乎永远不必担心坠落。
      这是他熟悉的地方,带有他熟悉的味道。他记得每一条街道的走向,街边的小店招牌,以及每一个红绿灯的时长。他很少想过离开,但他知道高考之后他可能就得和这一切说再见,像蒲公英被吹到别的地方。离开朋友和家,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那让他感到陌生,仿佛等在那里的是另一个自己。他不想要那个未来到来。
      他在十字路口停了下来,打开手机看导航,决定往左拐还是向右拐。雷铭发来消息,说他也出门了。
      杨子夏望着对面的红绿灯。等待的行人间,有一对夫妻牵着他们孩子的手。那小女孩戴顶草帽,背着紫色的仙女翅膀。她的脸庞胖乎乎的,眼睛像鹿一样,仿佛不明白自己为何站在那里,周围的世界对她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绿灯亮了,杨子夏踩下踏板,向对面驶去,和他们擦肩而过。

      他到南湖公园时,雷铭已经站在那里了。
      雷铭正在低头玩手机。他戴了顶黑色渔夫帽,挡住了上半张脸,鹅黄色的T恤上干干净净的,连品牌LOGO都没有。杨子夏推车走近他,雷铭听到辐条的声音抬起头来,原本漠然的眼神里忽然有了光。
      “你来得这么早?现在还没到十点呢。”杨子夏说。
      雷铭看了下手机。“还好,就差几分钟。你直接骑车过来的?”
      “对。”杨子夏用手背擦掉额头的汗水。刚那一路骑来,他出了不少汗。
      雷铭递给他一包纸,杨子夏愣了一下,随后才反应过来。
      “谢了。”杨子夏接过,抽出一张纸去擦脖颈后的汗。他没带纸的习惯,那好像是女生才会做的事情。
      他把那包纸还给雷铭,雷铭说:“你拿着吧,我还有。”
      杨子夏只好把纸巾装到自己的飞行包里。他看了看雷铭的斜挎包,说:“你带吃的了吧?”
      “带了点面包。”
      “这景区里的东西可贵了,都是坑游客的,我每次来都自己带吃的。”杨子夏说。
      “你经常来?”
      “嗯,这边离我家也不远。哎,你等下,我去存个车子。”
      雷铭站在原地等杨子夏。他双手插进裤兜,望向公园里头。
      十一长假的缘故,公园里的游人比往日要多。一家三口出游的人们,年轻的大学生们,还有成双结对的情侣们。他们在荷花池旁嬉笑着自拍。凉亭下坐着扇扇子的老人们,路边是卖冷饮的小贩。雷铭的眼睛藏在遮阳帽的影子下,打量着这一切。
      “给!”
      杨子夏回来了,带着根北冰洋双棒冰棍。他把冰棍撅成两瓣,分给雷铭一半。
      雷铭盯着那坨圆柱状的雪糕。
      “嗯?你不吃吗?”杨子夏问。
      雷铭接过它,拿在手里。
      杨子夏嗦了一口雪糕,嘴巴圈成了“O”字型,发出很响的口水声。雷铭看了他一眼,杨子夏浑然不觉,只是望着一旁的路牌。
      “你想先去哪儿?植物园还是爬山?”杨子夏问。
      “都行,看你。”
      “那我们先去爬山吧,趁着还有力气。”
      “嗯。”
      雷铭跟在杨子夏后面,咬了一口雪糕。奶油味的,对他来说有点太甜了。不过这雪糕是设计成这种样子的吗?雷铭观察着它侧边的裂痕,原来如此,是设计给两个人吃的啊,太聪明了。
      雪糕底部已经开始融化,掉下一滴落在雷铭的手指上。粘腻感停滞在指关节上,他舔了一口,恰好让回头要跟他说话的杨子夏看到了。杨子夏连忙转回头去,假装没看见,但雷铭伸出小小舌尖舔舐自己手指的画面残留在他脑海里,让他想起用舌头梳理自己毛发的家猫。杨子夏觉得自己的耳朵尖在发烫。
      他咬掉一段雪糕,含在嘴里等待它化成奶液。双棒雪糕。小时候父亲会给他和哥哥买这个,一人一半。他得吃快点,不然杨旗先吃完的话就会趁父亲不注意时抢走他的。很奇怪,虽然那时候杨旗经常欺负他,但院子里有小孩要跟他打架时,哥哥也是第一个站出来帮自己的。
      杨子夏叼着雪糕抬头看太阳。阳光还是跟那时候一样,但公园里修了绿道,新的广场,草坪上有看不出含义的现代雕塑,这些又跟以前不一样了。有人来,有人走,但父亲再也不会回来了。
      阳光明晃晃地照下来,让他眼前发黑。他伸出手遮挡在眉毛上,啊,真的好热……
      通往山顶的石阶狭长陡峭,不时有腿脚轻快的行人超过他们。树木葱茏,遮蔽了天空。道路两旁的扩音器装上了岩石的外壳,播放着笛曲。
      杨子夏走累了,一屁股在石凳上坐下。\"累死了,休息会儿。\"
      雷铭在他身旁坐下。杨子夏从包里取出水瓶,咕咚连灌了好几口。
      “你出了好多汗。”雷铭说。
      “体质问题,一到夏天就这样。”
      “你名字里有个‘夏’,我还以为你和夏天很合得来。”
      “胡说,”杨子夏摆手,“我最讨厌夏天。都怪我爸给我取的这名字,一点都不好。”
      “那你哥为什么叫杨旗?也是你爸给取的?”
      “是啊,我爸那会觉得高旗特帅,就给他儿子也起了个带‘旗’的名字。嘿,你别说,现在还真有那么点味道。”
      “你哥上次来学校的时候,你们班主任吓了一跳吧?”
      “那可不,我估计她这辈子都没见过留长头发的男生。”
      “后来你们班主任再说你没有?”
      “没了,她好像都不怎么管我了。最近事情太多,年级组不是在评选优秀教师吗?她在准备填报材料,还得组织我们班排练节目。”
      “节目?什么节目?”
      “就是文艺汇演的节目,我们班准备演话剧。你们呢?”
      “好像是……集体舞吧,我没问过。”
      “集体舞?哪种?《歌舞青春》那种?”
      “不是……估计就是,歌颂这那的,还好我不用去。”
      “哈哈哈,你也怕这种?”
      “怕。”
      “看不出来。”
      “我宁愿讲快板。”
      杨子夏哈哈大笑起来。
      雷铭忽然意识到自己刚才下意识地说了很多话。而他在不熟悉的人面前一般都很审慎,不会说太多。
      “天气真好。”杨子夏没来由地说。
      “嗯。”
      “你听见鸟叫了吗?”
      “听到了。”
      “不知道是什么鸟。”
      “我也听不出来。”
      杨子夏抬头看树丛中的光,慢慢说:“我们院子里有老人养鸟,鸟笼挂在窗户外的铁网上,下雨的话就收进屋去。每天早上我出门时都能听见那鸟的叫声。它好像还以为自己在森林里呢,可惜那附近没别的鸟回应它。”
      “也许它就是唱给自己听的。”
      “你这么想?”
      “不知道,我又不是那鸟。”
      杨子夏望向山坡下的南湖,湖尽头是一片楼厦。在夏日阳光下,南湖显得有些污浊,像一片灰蒙蒙的雾镜。他掏出手机想拍照,但找不到合适的角度。
      “你为什么会叫我出来?”雷铭忽然问。
      “啊?”杨子夏仍在比对镜头,一时没反应过来,“噢,这个啊,因为我找不到别人了。”
      “这样吗?”
      “其实……”
      “什么?”
      “我和其他朋友在一块的时候,总会不停地找话题聊,一旦不说话,我就会觉得很尴尬。但是跟你在一块就不用这样。”
      雷铭疑惑道:“哪样?”
      杨子夏比着手势。“就是……不停地说话。跟你在一块时我会觉得比较放松,不用费劲去说话,或者跟别人逗乐子,那让我觉得我很飘,我不想那样。”
      雷铭笑。“没想到我还有这本事。”
      杨子夏抓了抓头发,第一次觉得自己嘴拙。“哎呀,不是那个意思。怎么说呢,跟你在一块,会让我觉得比较踏实,即使不说话,我也会很放松。”
      “是吗。”
      杨子夏跳了起来。“不说了不说了,我们还是爬山吧,走!”
      “哎——”雷铭想叫住他,但杨子夏已经背起挎包,一鼓作气地往山上冲去。
      雷铭无可奈何地站起来,跟了上去。

      杨子夏一会儿就没影了,但雷铭不急着追。他走得平稳,气都不怎么喘一下,对于经过多年体育训练的他而言,爬山就像走在平地上一样,甚至连汗都没出几滴。林荫下,迎面拂来的微风令雷铭心情愉悦。他喜欢这样一个人行走的感觉。初中毕业那年,他瞒着父母跟篮球队的朋友去川藏线上骑行,直到回家,父母都以为他是去跟朋友参加夏令营去了。
      没一会儿,他就看见了杨子夏的背影。杨子夏弯腰驼背,一步一停地爬着石阶。
      雷铭赶上气喘吁吁的杨子夏,说:“要不然停下来歇会儿?”
      杨子夏叉腰摆手道:“不了,都歇了三回了。”
      雷铭跟着杨子夏,放慢了脚步。“喝点水?”
      “都快喝完了,我得留点。”
      “我这还有。”雷铭递给他瓶矿泉水。
      杨子夏犹豫道:“这是你的。”
      “我还有一瓶。”
      听了这话,杨子夏便不跟他客气,接过矿泉水,道:“谢了。”
      他拧开矿泉水瓶盖,仰头猛灌了几口,用手背擦掉嘴角的水渍,大大地出了口气。“呼,活过来了。”
      “走慢点,就快到了,你看那儿。”
      杨子夏循雷铭指的方向望去,在山顶的树丛中,一处凉亭的尖角隐约可见。
      “好!我们走吧。”
      杨子夏把水瓶放回背包,和雷铭并肩而行。
      再往上去的这段路就和缓许多,相比山下,游客也少。杨子夏调匀了气息,额头的汗水转冷,体温也渐渐降低,像是刚长跑几圈后猛然停下,嗓间还有点涩意。
      “你怎么跟没事人似的?”杨子夏说,“不愧是打篮球的啊,我这喘得都能拉风箱了。”
      “那是你一开始跑得太快了。”雷铭说。
      “我小时候也这么跑的,没什么问题啊。”
      “你再过二十年这么跑试试,你哥就得去ICU看你了。”
      “嘿,你这话说的可有点夸张了。”
      “再过二十年这座山在不在,都不一定呢。”雷铭说。
      “啊?这山还能被炸了不成?”
      “南湖这边要建别墅群,刚来的路上你没看见?路边都是房地产商的广告牌。”
      “这我没注意,骑车太快了。不过他们要建就建呗,谁知道我那会在不在,说不定我北漂去了呢。”
      “你很想离开这里?”
      “没有,”杨子夏使劲摇头,“我就那么一说。”
      他们跨上最后一级台阶,走进八角凉亭中。他们面前的视野一下子变得开阔起来,风比山脚要大,吹得他们的T恤紧贴着身体。最好的观景位置被一对夫妻占着,他们正在拍照。杨子夏双手揣在裤兜里,望向山下。湖面的粼粼波光让人目眩,从这里看,南湖还没有他们学校的操场大。
      杨子夏把这话说了出来。雷铭问道:“你后悔了?爬这么高看到的就是这些?”
      “可是南湖确实不怎么好看,”杨子夏搔搔头,“我记得小时候不是这样的啊。”
      边上一个老太太听见他们说话,插嘴道:“哎呦,我们小时候那南湖的水才清呢,家家户户都直接从湖里取水喝。”她比划着手势,继续道:“那时候,湖有那么大,直接连到了鱼嘴塘,我们都是坐渔船过湖,不像现在,那里早就干了。”
      “原来鱼嘴塘以前是南湖的一部分啊,”杨子夏恍然大悟,“怪不得它叫鱼嘴塘呢!我还老纳闷怎么叫这个。”
      老太太从鼻子里喷出一口气。“现在有什么好看的呀,就是一个臭水塘罢了!再过几年,南湖的水可不都得抽干咯!”
      杨子夏礼貌地点点头。雷铭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他们走了。”
      原本在那儿拍照的夫妻离开了,杨子夏和雷铭走到边上,一根栏杆挡在他们和悬崖之间,介绍的牌子上写着:“最佳拍照点”。
      杨子夏掏出相机,把摄像机调成反向。雷铭还在张望亭外的景色,杨子夏用胳膊肘杵了杵他。“哎,看这儿!”
      雷铭回过神,见杨子夏高举的手机里,他和杨子夏在同一个相框中。雷铭别开眼睛,杨子夏说:“别害羞啊,来!”
      雷铭无奈地望向手机的摄像头,镜头里的他显得局促不安。他把渔夫帽往下拉了拉,挡住自己的眼睛。杨子夏没再强迫他,对着镜头咧嘴笑:“我照了,三、二、一,cheese!”
      镜头里,杨子夏勾着雷铭的脖子,冲镜头笑得露出了两排牙齿。而雷铭的眼睛被帽檐挡住,只露出鼻梁以下的部分,嘴唇抿得紧紧的。他们背后是蔚蓝的天空。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爬山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5511090/16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