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笼

作者:Heisenberg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焰雨


      “着了!”
      炮仗底的引线忽然溅出火星,“兹”的一声,迅速向上爬升。
      头带瓜帽的小孩扔掉香,向远处跑去。刚跑出一半,便听见一声厉响。他转过身子,见那窜天猴仿佛一粒流星,极快地飞上了天,在半空中炸开一面火红的光,映在皇宫的朱墙之上。
      焰火一闪而过,在墙上落下须臾的光影。

      一墙之隔的宫城内,长庚听见一声炮竹的脆响,不由地抬起头,恰好看见那十丈高的朱墙上,转瞬而逝的烟火。那光芒只耀眼了一瞬,便稀稀拉拉地掉落下来,被夜色吞没。
      掌灯太监回过身,见长庚站在那里发呆,便唤了一声“十四皇子”。长庚回过神,跟了上去。
      除夕夜,伏虎门前月光璀璨,洒落一地皑皑皎光,百步之外,犹可辨人。一行文武百官列站于广场上,辽公子站在队伍的最前方,赭红色的蜀锦深衣衬出他卓然的气宇。文武百官身穿青色朝服,按照七等官制,戴不同样式的进贤冠。包括回鹘、西夏、高丽、于阗等国在内的八方使臣来朝,与皇帝齐贺新年。西夏国的正副二使,头戴小巧的鎏金冠,腰间围配金蹀躞带;而回鹘使臣的头上却缠着重重白帛,身穿麻布长袍,一条看不出本来颜色的长布斜搭在肩头。
      远方一声悠长的“恭迎陛下”,止住人们热闹的交谈。八名力夫肩抬龙辇走来。辇后的武弁牵着迎春牛。牛的鼻环上缠五彩丝带,额间挂有红缨。皇帝端坐于龙辇上,身影隐于纱幕后,垂旒随力夫的行走而摇晃着。
      众人纷纷跪伏在地,但番南和西夏的使臣却没有行跪礼。那头戴乌毡,身穿袈裟的番南使臣双手合十,而西夏的使臣将两臂交叉,手掌放在肩头,以示恭敬。
      待御座经过后,文武百官才从冰冷的地上站起,跟在其后,由正伏虎门进入众清宫。
      众清宫前的护城河里,摆着幢幢形似船坊的花灯。花灯通透明亮,衬出灯壁上雕刻的骨影。长庚认出其中一盏花灯船绘制的是《打渔杀家》的故事,它的船首装饰成龙凤的形状,兽口向外喷出水花。种种形状各异的花灯中,还有一类名唤“无影灯”的珍宝。它的灯骨由琉璃制成,因此不会在灯笼壁上显出笼影,给壁上所绘之画增添一份浑然天成的美感。
      按照礼制,像长庚这般未行冠礼的皇子不能进众清宫,而是去西侧的大昭殿用膳。相较金碧辉煌的众清宫,大昭殿内显得冷寂。许多皇子都不在那里,而是去和自己的母亲过节。长庚草草用完正膳,将两个石榴藏在袖中,便离了席。经过众清宫门口的广场时,他听见大殿中传出的清幽乐声。大殿的纸窗上人影幢幢,像是舞女的影子,想来正是酒酣耳热之际。
      长庚将众清宫抛在身后,向东五所走去,身后那仙韶清音,渐渐微不可闻。

      长庚回到院中时,正屋一片漆黑。他推开屋门,却不见任肆杯的影子。
      他低声唤道:“任大哥,你在吗?”
      屋里一片寂静。两颗石榴从他袖中滚落,跌在竹席上。他跪在地上,借身后的月光把石榴捡起,放在木几上。
      这时,屋门口走来一人。长庚抬头望去,看见一个背对月光的黑影。那影子不高,发髻歪斜在一侧,宽袍松散地披在肩上。
      “刚跑了趟宣德门,和我猜的差不离,那群守卫喝得正酣,现在出宫最合适。”任肆杯一边说着,一边走进屋中。
      任肆杯没有听见长庚的回应,以为自己认错了人。他走过来,在黑暗中凑近了瞧。“长庚?”
      长庚把石榴塞进任肆杯的手里。“尝尝,”他掩盖住声音的颤抖,“于阗的贡品,你肯定没吃过。”
      “等回来再吃。”任肆杯把石榴放到一旁,背朝长庚地蹲了下来。“你爬上来。”
      长庚盯着任肆杯宽阔的脊背。过了半晌,他才慢吞吞地走了过去,手箍住任肆杯的脖子,爬到他身上。任肆杯猛地从地上站起。长庚连忙抓稳对方。
      “长庚,你等会可要抓紧。风太大,你就把脸埋住,但千万别松手。”
      “任大哥,我这么勒着你,你呼吸得过来吗?”
      “你那两条细胳膊,还能是夺魂索不成?”任肆杯语中带有笑意。
      他跨过小屋的门槛,踩上廊下的栏杆,身子轻轻一跃,勾住屋檐,便攀上了房顶。长庚本是少年身子骨,体格瘦削,任肆杯背起来不甚费力。
      无尽的夜空在他们眼前舒展开来。璀璨的银河在夜空中流淌,仿佛一弯闪光的路标,为肋下生翅的游侠照亮黑暗之海的航线。风声呼啸而过,似有万马千军与他们并辔驰骋。长庚紧紧抱住任肆杯的脖子。那些往日里巨人般的宫殿,此刻都匍匐在他们脚下。他想说些什么,但一张口却吃了满嘴的风。他的心脏剧烈地搏动着,让他几乎喘不过气。他伏在任肆杯的背上,不敢去看自己离大地有多远。他像是骑着当卢在草原上狂奔。闭上眼睛,他就会产生自己正在飞翔的错觉。

      烟花升起,在夜空下绽开一朵五彩花团。虽然焰色变幻,光芒转瞬即逝,但新的烟火很快又会升起,让夜空不再孤寂。
      长庚捂紧耳朵,专注地凝视着烟火。任肆杯在他耳边说了句话,但被爆竹声响给盖住了。
      宽阔的御道两侧,挤满了彩棚推车。小贩高声售卖着手镯头簪、冠冕巾帻、花卉与面具。任肆杯给长庚买了一副青面獠牙的藏戏面具。长庚透过眼洞,观察着万花筒似的世界。他从未见过这么多的人,略施脂粉的姑娘们三两成群地走着,稚童手中擎一支风车,在郢河的河岸上奔跑。每个人看上去都是那么快活而美丽。
      古戏台旁的空地上,围了一圈人,看吞剑、喷火、缩骨入瓮的杂耍演出,一阵阵的叫好声不时爆出。不远处的大榆树下,摆开一张木桌,一青袍老者手持折扇,将醒木一拍,拢下周遭看客声息。
      只听见他一人哑声道:“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撒种后人收,无非是——”老者一拍醒木,“龙争!虎!斗!”
      一听这首开卷陈词,长庚眼前一亮:“《东周列国志》!”他跑了过去,但人群过于拥挤,任肆杯一时没能跟上他。长庚哪里晓得这些,心思全在评书上。他灵活地钻进人群,挤到最前排,盯着说书老者上嘴唇碰下嘴唇,翻出一段前朝往事:
      “列位看官,上回咱们正说到伍员逃难至江边,正愁无舟可渡时,却见大江上,漂来扁扁一舟。站在船头那撑船的,正是一名精瘦老者。他轻轻一点手里的竹竿,那舟便飞出数丈之遥。不多时,就到了伍员藏身的这处芦苇沙洲。伍员心里琢磨,定是刚才自己所唱的悲歌,被这老者听见,因此循声来看,这才找着了他。
      他心中犹豫,但追兵就在身后,如果要逃出楚国,只有眼前这一路可走。想到这,他索性上了扁舟。两人打了个对眼,却也不说话,只见那老者一撑竹竿,舟便向对岸飞去。伍员回头望去,见故国渐渐地消隐在浩渺烟波之中,不禁悲从中来,泪沾衣襟。
      轻舟已至岸边。渔翁将舟系好,对伍员道一声在此等候,便自个儿往渔村走去。伍员刚从昭关死里逃生,心中提防丝毫未减。毕竟身在异国他乡,此时又是孤身一人,万一这渔翁是吴王奸细,要预谋杀害自己该怎么办?想到这儿,伍员便藏入附近一处芦苇丛中,且等那老者归来,看他所欲为何。”
      老者吞一口粗茶,嘴唇一动。长庚正要听他继续讲下去时,忽然有人猛地一拍他的肩膀。他扭过头,头一回在任肆杯脸上看见紧张的神色。
      任肆杯揭开长庚的面具,确认是他后,才放下心来。他心中一阵后怕,语气不由地带上一丝斥责。“我不是跟你说过不要乱跑的吗?”
      长庚垂下头,面具的一角挡住了他的眼睛。他低声说:“任大哥,我知错了……只是那个人在说《东周列国志》……”
      任肆杯神色一松,刚想说“那就再待一会儿吧”,长庚却已抓住他的胳膊,往外面去了。

      他们站在郢河的河岸旁。盏盏荷花灯从郢河的上游流下,打着转儿,向远方流去。烛火倒映在水面上,犹如朵朵枫叶。长庚盯着这些纸灯发呆。蓦地,眼前被一个东西挡住了视线,他定睛一看,是个兔儿爷泥塑。
      “送你的,”任肆杯把它塞到长庚手中,“认出这是谁了没有?”
      兔儿爷身穿黑蓝相间的武将袍子,头戴银丝弁冠,双手搭在腰间的蹀躞带上。它斜跨在一头老虎背上,身后插漆金将旗,神情威严。
      长庚将兔儿爷捧在手心,摩挲着将旗。他知道这是谁,但没有说出来。
      任肆杯说:“你可得护好这伍子胥,找这么一尊不容易,现在卖兔儿爷的店可不多了。”
      兔儿爷的耳朵是活动的,用一根牙签黏着,长庚取出一截,又塞了回去。他很小的时候,乳娘给他买过兔儿爷,自己后来不知把它扔到了哪里。他将兔儿爷抱在怀里,跟上任肆杯,向食肆走去。
      在旁人看来,他们像一对兄弟。哥哥闲适淡然,弟弟则有些拘谨。任肆杯穿的仍是那套玄色衣裳,但已将它重新浆洗过。长庚则穿黑边白底的圆领襕衫,外披镶有狐毛领的薄氅,看上去像是大户人家的士子。
      一条乌篷船停泊在岸边,船头立着一排蔫头耷脑的渔鹰。长庚问任肆杯那是什么。任肆杯解释道,那是渔民捕鱼的工具。长庚又问,这么冷的天气,为什么还要让它们下水。任肆杯答不上来。这船看上去像是淮南一带的样式,或许是为了除夕夜进宫给皇帝表演的,但他们没想到皇帝今年病危,连御宴上的杂耍百戏都一并取消了。不过,虽然无法进入宫,但在这样热闹的夜晚在宫外表演,也能赚上不少铜钱。
      乌篷船旁,停靠有另外一艘样式奇特的小船。它没有船舱。宽阔的甲板上,四根竹条共同撑起一根高竿,其尾部嵌在一垛石臼中,用以固定。两个壮实的成年男性脚踩石臼,双臂各搂抱着四根竹条,以平衡晃动的高竿。
      在高竿上,有一名衣着白衣,腰缠红带的少年。他灵活地在高竿上攀爬,期间或挺或抱,或抓或立,摆出种种顽猴般的姿势,动作危险至极,不时惊起两岸看客的阵阵惊呼。那竿顺着少年的走势,极富韧性地上下晃动,少年借助回弹之力,时而在高竿上立起,随后又半蹲下来,给高竿以回摆的重量。
      任肆杯凝视着那少年,眉头渐渐蹙起。那少年的身法……怎么看起来如此熟悉?但当他越想厘清,就越难以回忆起来。他站在原地,陷入重重思绪,长庚也只好陪在他身旁,观赏那渔家少年的杂耍。
      那白衣少年用双腿盘住竹竿的腰身,手搭凉棚,作顽猴望月状。他身体的重量压下高竿,使它逐渐向任肆杯和长庚所站的河岸这侧摆来,犹如从天而降。长庚不由地后退了一步。他这一动,将任肆杯从沉思间惊醒。
      他抬头望去,恰与那少年的视线对上了。那是一副石雕般毫无表情的面孔。一支烟火升腾而起,点点光芒洒落在郢河上。少年五官的阴影在火光中变幻伸缩,瞳仁间倒映出阴鸷的粼光。
      与皇氏宗祠那一夜似曾相识的不安在这一瞬间喷涌而出。任肆杯本能地一把抱住长庚。长庚的鼻子狠狠地撞在任肆杯的胸膛上,他吃痛地叫了一声,但立刻收了声,因为他能感觉到任肆杯绷紧的身体。
      任肆杯紧紧地盯着那越来越近的高竿少年,他右脚向后退却一步,想从观赏的人群间脱离。但他身后却有一人紧紧相贴,那人温热的呼吸喷在他脖颈后,任肆杯心道不妙。他来不及反应,却道腰眼一凉,似是匕首刺入的触感,霎时传来痛楚。任肆杯猛然转身,向身后偷袭他的那人拍出一掌。而借着这一掌的反力,他身子也失去了平衡。
      他抱紧长庚,在岸上人群的惊呼中,背朝郢河坠去。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焰雨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729180/16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