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如果篇

作者:楚湘云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皇孙卖鱼


      为了卖鱼的目标,加上船上活动空间太小,弘旺弘历每日都要求钓鱼。春季,细雨绵绵的时候多,秦思找人弄来大小几套蓑衣斗笠。遇上下雨天,父子三人披挂起来,坐在船上垂钓,很象那么回事。
      秦思在舱中看着,遗憾没有相机,画了几幅素描,又试着画了两幅水墨画,倒也有些意思。胤祥早先也学过一点画,自觉毛笔画水平比老婆大人高,来了兴致,照样也画了两幅。也不具名,将两人的画作,随书信和请安折子一起,送回京,请四哥评判。
      接下来这些日,每天行船时间不到一半,就要找地方停船。除了让两位小爷钓鱼,大人也可上岸活动一番。反正这趟差事没有期限,胤祥也不着急赶路,尽着妻儿的兴致,只管慢慢玩过去。
      六七天下来,弘旺弘历钓鱼的技术长进不大,胤祥倒是把运河这一段大小地方,风俗习惯,物产经济,官吏大户,老百姓的生活状况都巡查了一遍,连带对江苏山东两省的情况都有了个大概把握。
      听说往南十里的镇子明日是每月一次的大集,弘旺弘历心痒起来,又苦于每日只能收获几条半大不小的鱼,达不到娘说的摆鱼摊的标准。
      胤祥想通,赞成让儿子早些开始历练,倒有心成全。次日一早,与两个侍卫帮着小兄弟钓了整整一篓鱼。那边秦思拿出早已准备好两身旧衣服,让两个儿子换上。
      以皇子福晋的标准衡量,秦思“贫气”的地方很多。弘旺弘历出门做客,进宫请安时锦衣绸缎,全身光鲜,符合皇孙体面,在家时就只有棉布衣服穿。他两个成日不停,摸爬滚打,上树钻洞,衣服脏得快,洗得勤,磨损厉害,还时不时这里撕一条口子,那里挂一个洞。别的皇孙就算不受宠爱,也不会穿打了几个补丁的布衣服。弘旺弘历的衣服,缝缝补补,不到小得不合身,照样穿。遇到秦思有空,高兴起来,还自己缝补。秦思的女红始终毫无进步,她动过针线的地方,别人想装着没看见都做不到。就是小了些,秦思还照样留着,画画写字时,让儿子罩在外面,沾得都是颜料墨迹。
      为了这些小事,嬷嬷们背地里没少病诟笑话十三福晋。一来二去,传得各大府第都知道了,还进了太后耳中。
      秦思做姑娘时,常被人说挑剔讲究,不像是个会节省的。娘家富裕,自己又会弄钱。胤祥封了爵,一年俸米禄银也不少,再不至于短缺衣料。太后有些奇怪,也是心疼重孙,忙把秦思叫去询问。
      秦思先把责任推到堂上挂的四阿哥那幅“勤俭持家”,又说孩子小,爱动,除了保暖蔽体,衣服裤子最要紧不妨碍活动。棉布比丝绸贴身,软乎。自己穿旧的衣服比新衣服松活。大人心里多多少少容易心疼新衣服好衣服,孩子也有感觉,容易拘谨不自在。弘旺弘历皮得厉害,一天要脏好几身。新衣服好衣服,换的洗的未免会勤些,折腾孩子,仆妇们也跟着受累。倒不如旧衣服,舒服自在,大家便宜。该出门该见人时换上好衣服,小子明白与在家不同,自会乖觉些,大人还可少费点口舌。
      太后想想,觉得有些道理,难得弘旺弘历自然大方,一点不拘束,该行礼唤人时又能中规中矩,焉知没有衣服的功劳?着实夸奖了一番秦思节约简朴,体谅下人,会带孩子。
      康熙得知后,往十三阿哥府赏了两匹上好的细棉布,什么也没说。
      众人猜测圣意。有的说皇上这是嘉奖十三福晋节俭。有的说皇上这是责怪十三福晋,赏布匹的意思是:给你布,给皇孙做几套新衣服穿。不过,倒是再没人议论这事。还有几个府里,大人孩子也开始穿布衣服旧衣服。
      秦思叩谢皇恩,转身将两匹细布交给丫头,给两个孩子各做了两套家常的新衣裤一套新被褥,剩下的又给胤祥做了一套内衣裤。旧衣服,原来怎样穿,还是怎样穿。
      四阿哥因为关心弟妹,教导有功,受到太后夸奖,心底里很有些哭笑不得。秦思哪里真会听他教导?不过我行我素,需要时,顺手把他拉出来做挡箭牌。这份功劳,他实在不敢自居。

      船舱狭小,秦思原本预备着多让儿子写字画画,收拾行李时,特意带了几件旧夹袄。拿出来装扮卖鱼小郎,正便宜。
      除了补丁和洗不掉的污痕,胳膊腿儿都短了些。自己的旧衣服,弘旺弘历一点儿没在意,兴兴头地想象一会儿的情形,恨不得插翅,立刻飞到集市上。
      胤祥秦思自然不放心让儿子单飞,早已做好一番安排。
      众侍卫最初听说这个主意,都惊呆了,暗中叫苦。早知道十三爷和福晋这一对胆大包天,可没想到这么些年下来,孩子都有了,竟是越发不按理出牌,连自家宝贝儿子都敢拿出来玩儿,万一——他们如何当得起这个责任?可这大小四位主子定下来的事,就算皇上来了,也未必管得住,他们又能如何?除了舍命陪君子,还能如何?
      商议一番,最后定下方案。史都少年时在鲁南苏北住了几年,学起当地口音,几乎没破绽。就让他陪弘旺弘历去,在边上也摆一个摊子,就近照看。再命三四个样子不起眼的隐身跟随,在附近侦查,看史都手势应变。留两个在船上,胤祥自己带着剩下的侍卫随后过去,准备在附近找个食摊饭馆,就近观察,准备接应。为了防备万一,还让两个侍卫带上引信腰牌,必要时可调动当地官衙兵勇。秦思与丫头留在船上,避免抛头露面惹麻烦,也免得万一有事,胤祥的人还要照应两头。
      徐伯程叔听说这个无法无天的计划,大冷天出了一头汗,起初还以为是贝勒爷和小阿哥胡闹,忙忙跑来求自家姑奶奶阻止,得知正是姑奶奶的主意,而且铁板钉钉,只看几时执行,互相发了会儿呆,就要求同去。他们也正要上岸买菜,长跑集市,怕不比侍卫们还管用些?秦思觉得有理,允了。
      既然议定,安心等发生。史都摆摊该卖什么,成了热烈的议题。丫头们用碎布作了些小玩意儿,布玩具。有手巧的侍卫,找来木头,刻了些小动物。其他人翻找一番,寻出来一点用不着的旧物。攒到一块儿,也有一个大包袱。
      那边胤祥调兵遣将,细细思索计划是否周密。这边秦思拉着两个儿子,提醒可能发生的情况。
      这么小的孩子集市卖鱼,本就不寻常,何况弘旺弘历唇红齿白,根本不象穷人家孩子,不能不招人注意,肯定有人会问情由。
      秦思先帮儿子编台词:“若有人问,小小年纪,为何出来卖鱼?你们怎么说?”
      小兄弟互相看一眼,苦思起来。
      “我就说,娘病了,卖鱼换钱买药。”
      前两天,胤祥上岸时见到一个瘦弱的小男孩拾柴火,背着一大捆柴往回走时摔了一跤,爬不起来。正好路过,胤祥命人扶他起来,得知他家贫,母亲病重,拾的柴火送给村里的豆腐房换铜板,回头还要给母亲买药,心生怜惜,命人送他回去,又送了些银子给他母亲治病。回来后,说起这事,借机教育儿子。
      弘旺想起这个例子,顺口借来“娘病了”。胤祥听见,板着脸教训:“掌嘴!你娘好好的,不得混说!”
      弘旺想了想,也觉得娘不能病,说“爹病了”弄不好也要掌嘴,“祖父病了”更是说不得。
      弘历已经先一步说出来:“是祖母病了,我和哥哥卖鱼买药。”
      嫡亲的祖母上天堂了,不怕不吉利。皇宫里老的年轻的,按辈份算起来,他们的“祖母”可不少。在家时,常听说这个娘娘又病了,那个娘娘又欠安,谁知道眼下是不是就有一位病着呢?
      胤祥张了张嘴,没说什么。这个,就这么定了。

      弘旺弘历准备妥当,一左一右拉着秦思的手走出来。大船边上已经靠上一艘轻便小船。一篓鱼分成了两个半篓,和木盆一起放进小船。史都提了他的包袱,与徐伯程叔站在小船上等候。
      秦思说了些鼓励的话,放儿子上了小船。见小船摇开,弘旺弘历有些忐忑有些兴奋的小脸渐渐远去,不觉也有些担心,几乎要开口唤他们回来。多大点儿的孩子啊?晚两三年再开始历练不行么?
      胤祥走过来,轻轻握了握她的手:“别担心,有我呢。”
      他们这一行是两艘船。主人一家住大船,较小的那艘供不当班的侍卫和下人休息,存放物品,为着今日这番举动,一早就命人把小船上不少大件物品搬到大船上。眼看史都他们去了一段,有人把小船划过来,接了十三阿哥,尾随而去。
      弘旺弘历并不知道为了今日这卖鱼行动,众人背地里伤了多少脑筋,费了多少功夫,只道只有史都陪他们去卖鱼,徐伯程叔同船去采买。头一回脱离父母羽翼,心里也有些害怕,不怎么说话。
      史都见状,笑问:“两位爷的鱼,预备怎么卖?”
      弘旺弘历一愣,这个?方才娘没问,爹也没提啊!
      史都提议:“要不,先听两位老家人说说,平常卖鱼的都是怎么个卖法?”
      弘旺弘历连忙点头。
      徐伯笑道:“卖鱼,并没有一定的卖法。有按条卖的,也有论斤卖的。小鱼多是整条卖的,大鱼也有切开卖的。价钱更要看时候,地方,什么鱼了。”
      弘旺想了想:“我们论条卖。”价怎么定呢?
      到了那个镇子的码头,刚上岸,弘历就眼尖地看见有个十几岁的少年提了沉甸甸的两个鱼篓往集市去,看样子也要卖鱼。小哥俩连忙跑过去:“你这鱼怎么卖?”
      少年停下脚步,歪着头看着他们:“不管什么鱼,大个儿的六个钱,中个儿的四个钱,小的两个钱。你们买吗?”
      弘旺弘历摇摇头。他们是来卖鱼,又不是来买鱼的。

      到了集市,史都也不往中心热闹处挤,在边上找了块干净点的地方,铺开他的包袱。徐伯程叔帮着放好木盆,注进水,放进几条鱼,又嘱咐了几句,才一步三回头地往集市里面采买去。弘旺弘历跟着史都,捡来大块石头放在木盆后面坐下,静等买主上门。
      鱼摊虽然摆在僻静处,弘旺弘历也不懂吆喝,可这么漂亮机灵的两个孩子往哪儿一坐,多引人注意啊!
      没多久就有人过来问,先不问鱼,而问他们。
      弘旺弘历就照着“祖母病重,卖鱼买药”的路子说了。有人听出他们是北边口音,听他们说是跟着邻家叔叔来摆鱼摊的,就有人开始问史都。
      史都含含糊糊地说:“他爹原在京城,前些日子出了点事儿,家里才搬回南边来。他爹出门了,他娘在家料理家务。老夫人有些不大爽利,两个孩子有孝心。”
      人的想象力无穷尽,根据这番描述,已有人推测两个的爹必是读书人,官宦人家,因为什么事获罪,家眷不得已迁回老家,老夫人忧虑成疾,家计艰辛,少夫人难以支撑,不得已让两个小儿子出来卖鱼贴补家用。要说这样的故事,从前没见过,也听说过。比这更惨的也有人。
      孩子模样可爱,身世可怜,鱼又卖得便宜。好心人你一条我两条,不一会儿就卖得差不多了。
      两个孩子听见有人买鱼就喜笑颜开,接过铜板数也不数就放进口袋时,一脸兴奋,惹人喜爱。也有人暗暗叹气:孩子不识愁,他母亲祖母在家里还不知怎么难过呢!
      买了鱼,一转眼发现史都摊子上的小玩意甚是精巧,有些还很稀罕,虽不贵重,却不是平常人家能有的,又猜想会不会是没落人家的旧物和女眷的手工?看史都的样子也不大会卖东西,要价不高,还不会讨价还价,真是便宜,忍不住又捡两样。
      眼看小阿哥跟前的木盆里只剩两条小鱼,自己的东西也卖得七七八八,史都一直提着的心才放回肚里,暗想如何把这最后两条小鱼处理了,好早些回去。
      “原来,你们两个小子也是来卖鱼的啊。”却是码头上那个少年,提着一个鱼篓大喇喇地蹲下来,看着弘旺弘历说话。
      唯恐来意不善,史都暗暗打出一个手势。散在附近的侍卫都警觉起来。
      弘旺不好意思地陪笑:“我们第一次卖鱼,不知道该卖多少钱,所以找哥哥问问。”
      少年爽朗一笑:“没事,谁没有第一次?看不出你们人小,本事还不小。这些鱼是你们自己抓的?”
      弘旺挠挠头:“不全是。”
      少年也不在意,倒提起身边的鱼篓,倒出七八条大鱼:“我得回家了,这些鱼没卖掉,给你们吧。我方才转了一圈,这么大的鲫鱼,十多钱都有人买呢。你们卖八个钱好了。卖完鱼,拿好钱,快些回家,别让你奶奶担心。”
      弘历狐疑地看了看那些鱼:“哥哥,这些鱼这么大,你怎么会没卖掉呢?”
      少年的脸微微一红,咳嗽一声站起来:“我急着回家。我奶奶眼神不好,我走开久了,不放心。不跟你们多说了,下个集我还来卖鱼,你们要是也来,到时候再说话。”说完,提着空鱼篓跑开了。
      看着少年远去的背影,弘历想了想,终于明白:“哥,这个哥哥是不是有意把大鱼留着送给我们?”
      “我觉得是。他不是卖鱼换钱么?为何把鱼送给我们?”
      史都点点头,笑道:“小小年纪,狭义心肠,又不肯居功,倒是个难得的。听他话里的意思,象是与祖母相依为命,听说两位爷卖鱼是为了给祖母治病,想必同病相怜,见两位爷年纪小,孝心可嘉,有心相助。”
      “可是我们——”只是为了好玩,并不是真的缺钱用。弘旺弘历有点罪恶感。
      史都安慰道:“他虽穷,应该不差这几条鱼。两位爷倒不如接受他的好意,把这鱼卖了,回头看见等钱用的人,替他给了,也算帮他做好事。”
      弘旺弘历觉得有理,精神一振,更有劲儿了。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皇孙卖鱼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72473/16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