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挽长发定终身

作者:虚弱老登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宫宴


      聒耳至深夜,几室客卧的灯火都暗了,陈远清书房却燃起了明灯,彻夜未熄。

      严百丈身后跟着一菜色少年,衣衫单薄。

      少年怯生生地打量气派的楼宇与眼前自称是他爹的俊迈侯爷,想靠近炭盆一些取暖,又被气场雄风慑着不敢挪动脚步。
      上下牙磕碰发出声响,还是贺氏来了,才发觉那孩子嘴唇已冻得青紫了。看他身量细小,便叫人从陈良玉那些不辨雌雄的衣装里取了身冬衣来,且先穿着。

      严百丈哀恸道:“我跟着线索一路查一路找,找到苍南,却不想苍南竟是白骨露于野的光景,还活着的人人都逃难去了。又循着难民的踪迹往回找,追到上庸城外的衍支山脚下,才将二公子找着。”

      贺氏听他们二人正谈商谈要事,带离那少年进了次府安置。

      严百丈往陈氏众人安歇的方位凝望须臾,眉宇间透着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侯爷,苍南这次,恐怕……”

      陈远清仰头闭目,一片怆痛神色。

      “陈氏族人,”严百丈注视着陈远清,“侯爷早做决断!”

      陈远清养了会儿神,再睁眼炯目明亮,立掌拍案,竟在案上落下了掌印,“活有余罪,死有余辜!”

      旦日,浓积一夜的霜雾被晨曦分割成一片片壮观的光束。陈良玉散了朝,去十六卫衙门布了差便往家赶。

      已是年尾了,宫里赐年夜宴,京官皆修仪赶赴,太子早早遣东宫仪仗来将谢文希接去了宫里。
      这个年,过不太平。

      陈良玉打马纵街回到宣平侯府,恍觉怪异。找寻一圈,见久闭的次子府门竟敞着。入门察看,一生面少年独坐院中,穿着她的长袍,

      她立时冷了面。

      “你是什么人?为何穿着我的衣裳?”
      昨日夜半母亲突然叫人来良苑拿衣服,特意叮嘱要她没上过身的新衣裳,她还道有什么急用,却套在了外男身上。

      “你的……衣裳?”少年一怔,低头打量长袍,再看陈良玉,眼前人虽束着高马尾,简单绾了一枚玉色发扣,英气十足,却分明是个俏丽的女儿家。

      陈良玉当是昨日苍南来的那拨儿人里的谁,“脱了。”

      少年脸涨得几乎喋血,按着陈良玉的要求手忙脚乱地去解衣扣。

      她正待外男穿过的衣衫脱掉拿去烧了,却听身后一道风雷霹雳。
      “不得对你二哥无礼!”

      陈良玉虎躯一震,方才气焰嚣张,说一不二,这会儿却如见了秃鹫的雀子,立时怂了气焰。

      “严伯。”她见了礼,一旁候着。

      严百丈与陈麟君登门而入,身后跟着丫鬟小卒,抱着家什就开始张罗。

      什么情况!
      陈良玉有一瞬的晕头转向,又好奇起那解了衣襟两颗扣子的少年,二哥?谁的二哥?哪来的二哥?不曾听闻爹娘有遗落沧海的次子啊。

      那少年低着头,唯唯诺诺。手停在寒风中,满是皲裂冻疮。
      用面黄肌瘦形容犹有余力,瘦骨嶙峋还差不多。她穿尚且合体的长袍在那少年身上竟有些松垮,灌了半袍风。

      这体格,哪有半分将门儿女的气魄?

      “叫人!”严伯又对她发了话。

      陈良玉在还没搞清楚状况前,被强按着头,打揖向人行了一个礼:“二……哥。”

      “去做你的事,这里不用你。”

      就这样在自己家被下了逐客令。

      陈良玉靠在直廊胡思乱想,实在没法把那少年与自己的血亲想到一头。

      良久,等来陈麟君,才释了疑。

      却原来是陈远清年轻时的风流债,花楼赎了一个刚被卖来的良家姐儿,没过府,在外头养着。夺嫡时上庸大乱,那外室怀着肚子随流民走失了,其后生下孩子便香消玉殒,孩子叫人抱走不知所踪。
      贺氏可怜此子,一经寻回便认了他,名册上记侯府嫡次子。

      人找回的突然,陈远清夫妇与严百丈也有些措手不及。其实只是未有奢盼,十几年来,派出了不知多少人,找了多少次,均无功而返。
      怎么找呢?一个从未见过面的孩子,只怕是见面也不识。

      北境战事休止,严百丈抽了身,坚决自己出马,竟真的将人给带了回来。当真猝不及防,连件冬衣也未赶得及制,贺氏一早上街置办了,才给送来。

      “爹怎就凭白多出一个外室子?我瞧着他眉眼不像爹,也不像你我。”

      陈麟君道:“或许像他生母。”

      “好,且不论长得像不像,打出生也没人见过他,严伯怎好一口咬定他就是爹的骨肉?形销骨立,瘦的剩一副骨头,树上一蹲能跟猴儿认亲戚。”

      陈麟君被她这半写实半赌气的形容呛了一下,摆正道:“君子背后不语人!我也并未见过那位姨娘,你若心存疑窦,便去找严伯问个究竟。”

      陈良玉晃着修长紧实的小腿,靴底摩擦地面,龃龉道:“严伯说是,那便是罢。”

      廊柱一侧漏出鞋边,只见方才那骨瘦如柴的少年抱着团布料,衣袍叠得整齐,“还……你的,衣裳。”
      这人走路怎么没声儿的!

      “不用了。”犹似背后说人是非的小人叫当事人逮个正着,陈良玉看那人一副活不长了的可怜样儿心生几分恻隐,也无心再将衣裳讨回来,“本就是军衣,男儿也是能穿的。”
      她再没脸停留,补了一句“这件我没穿过。”便匆匆走掉了。

      申时,夜宴。
      崇政殿诸席张了黄幔,置金器银筷,丹墀设席铺青幔,陈铜器。
      内司监与礼部的人忙得脚不沾地。

      陈良玉跟着父兄乘驾赴宴,车驾停在太和门,王公大臣们已集聚在此侯宴,紫色与绯色的朝服翩跹磨踵,陈远清刚露头随即被人拉去垂询,不用说,定是离不开苍南的话头。
      陈良玉与陈麟君则乘驾去了中和门,百官三五成群地谈诗论道。

      陈良玉放眼望去,在这片属于男人的领地中,她如同一个‘异类’,与之格格不入。

      她打破了男人们控制社会的绝对壁垒,突破了这一约定俗成、通贯古今的界限,但在壁垒与界限那岸的看来,如一具好身体生出腐肉脓疮。

      有人排异,视她如血肉里的一根尖刺,莫说迎,恨不得将她剜出来,剔出去;有人漠然置之,静等着这一插曲闹剧结束,恢复往日的秩序。

      但也许,她出现在这里只是壁垒坍塌的开始。

      陈麟君拽着她艰难向前,想到一个稍微清静些的地方待着,眼看曙光就在眼前,陈麟君冷不丁撞了一个人。

      “哎哟。”
      那人显然是文臣,经不起陈麟君这么结实的一撞,脚一拐踉跄着退了几步。
      陈麟君忙丢开陈良玉伸手去扶那人,被带着往前小跑两步半才稳住脚跟。
      “这位兄台,实在抱歉。”

      那人立稳身子,抬头,是一个清秀书生长相的人,服青色官袍,乍一看长得像谁。

      陈麟君抬头相认,恰见熟人。青袍拱手执礼,道:“麟君,你不在那边候等,怎也来了中和门?”
      为了方便礼官行秩序,层级不同的官爵在不同处候宴,位高者,自然是在太和门。

      青袍乃左相荀岘之子,名唤荀书泰,今年秋闱登科,入户部主事。荀岘与陈远清不融洽,见面不识,子嗣却能聊到一处去,倾盖如故,关系甚好。
      陈麟君回礼,“随同舍妹。”

      荀书泰将陈麟君拉到人稀处,巡视一圈,压低声音道:“苍南民难已成肘腋之患,御史台的联名本子已经递上去了,今夜摆明了是对工部姚尚书和宣平侯府的刑讯问责,你还上赶着来做什么?风口浪尖上,该避则避!”

      陈麟君负手,道:“既是问责,如何避得过去?”

      荀书泰忍无可忍,道:“我视你为挚友,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你甭不爱听,不爱听也得听着。族谱上无名,算得了什么一家子?苍南陈氏做的孽,哪关宣平侯府什么事?宣平侯被逐出祖籍,等闲皆道是宣平侯追随如今圣天子,与族人党异,实则呢?镇国公府先年的遭遇,你们家还要再历一遭吗?”

      实则呢?

      实则镇国公贺年恭功高震主,先帝惮之,佞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罗织构陷,镇国公府洗净了脖子,等着那满门抄斩的一纸诏书下来。
      陈远清抬了一顶花轿上门,一纸庚帖将镇国公独女贺云周从生死门中换了出来。

      已嫁女不在满门抄斩之列,陈氏族人却恐牵连己身,寻了个机会将陈远清支走,大婚之夜逼迫贺云周自裁。
      幸陈老爷子警觉,赶去劝阻。
      最终族里趁火打劫,将陈远清一房半数家财划归族里、侵吞瓜分之后,又除籍剔谱。

      当年事情做得阴狠决绝,不留情面,如今却又来寻庇护,拖人下水。

      “贺国公一代军神,最后落得那般下场,你当引以为鉴!”荀书泰苦口婆心,是有真情意的。他头向陈良玉偏了一下,“麟君,这一族血亲早已断了,勿要为着不相干的人,伤了真正的血亲。”

      言外之意,要为陈良玉多思虑些。若不撇清宣平侯府,莫说皇太子妃之尊位,侯府遭难,她便是罪臣之女,届时或流放或充了官妓也说不准。

      宫宴伊始,礼部堂官引群臣入席落座。
      笙歌曼舞,觥筹交错。却不曾有人注意到末席空了一位。

      御史台的御史们扎堆坐,脸色丝毫没有年宴的喜庆,反倒是死了爹一般的阴沉死寂。

      这帮文官疾世愤俗,针砭时弊,张口提笔便是痛骂,骂世风不古,骂当权者无道,时常与人争论个脸红脖子粗,更不要提宴上酒劲儿上来了。

      宴中,盘点起户部年终结算,不出所料又是超支。

      户部尚书苏察桑两鬓变白,眉头始终舒展不开。国库近些年亏空实在重,他一个为朝廷管银子的,每到年终宣元帝问起账,当是他一张老脸颜面扫地之时。
      他撩袍跪拜,冲着天颜道:“陛下,国库一半的钱供给了前线,今年又大修衍支山行宫,预算超支在所难免,老臣谏议,太子殿下的新税且暂缓推行,明年征税加收一成,等难关过了,再推新政。”

      太子“啪”地搁了酒樽,道:“这些年军费耗资巨大,已经加增了两成赋税,百姓哪家不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如今天下罢戟,不紧着休养生息,再加税,百姓还有活路吗?”

      话及百姓,直接点了御史台的引线。

      御史中丞江献堂带领众御史,直接在宫宴上对宣元帝施压。

      “百姓过得确实苦!皇上,臣有一事奏,事关民情,不容刻缓。”江献堂双手托着联名奏疏,众御史跟着纷纷纭纭跪倒一大片。
      这已是第三道御史台全体联名上奏的折子了,前两道模棱两可的批复显然惹怒了这筐爆竹,逼得他们不得不在年夜宴这样的场合犯天颜上疏。

      一御史上前来,呈一叠更厚的奏本,痛斥道:“臣赵兴礼容禀!陈氏流徙至苍南郡后,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控制寺庙、钱庄放印侵占民田。据臣综计,陈氏吞没苍南郡旱田四万余亩,水田两万余亩,民财无以计数,从百姓那里聚敛来的钱财,再出借给百姓收取利息,百姓到期拿不出钱来付本结息,便只能拿屋舍、田地抵债。臣此番勘察,还发现,陈氏一族虽无官爵,却通过儿女姻亲的裙带关系,控制着州府、军队、盐铁、漕运、商号、钱庄、寺庙、米粮等军政民生,是苍南郡真正的掌权人。”

      “苍南郡难民与日俱增,百姓失其田者众,被迫卖儿鬻女,衣牛马之衣,与犬彘争食,眼下皇城外难民已然成灾,冻死骨不计其数!扁担两头箩筐,一头挑着一个孩子,陛下,那是您的子民!”
      江献堂额头青筋暴凸,太阳穴搏动,近乎是用吼的。
      “臣携御史台众御史,奏请将苍南郡守姚甫成、郡尉赵周清等一众地方官员革职查办!臣参奏工部尚书姚崇、宣平侯陈远清,纵族亲仗势搜刮民财,其罪当诛,请陛下,圣断!”

      宫道走完,陈良玉将宫殿中通明的灯火远远甩在身后。
      笙乐停了。
      她翻身上马,一刻不停歇赶往十六卫衙门。

      她晨起有交代,这会儿卫衙正堂前的空地上集结着兵士。腰环长刀,身披轻甲,长刀上系着的飘带猎猎翻飞。
      多数人脸上竟是激奋的神情。

      十六卫未得宣元帝重用,这些年在禁军手底下捡人不要的差事混日子,久而久之,竟成了禁军手下打杂跑腿儿的,夹着尾巴讨生活。

      伏低做小也过不了安生日子,还要忧心十六卫哪天冷不防被裁撤了。
      大家愤懑多时,早有不满。
      眼见长刀铠甲都快生了锈,却有了大动作。

      陈良玉布差时只道要二百卫兵申时末集结待令,大伙儿却等不及,早早便整装待发。憧憬着能一朝翻身,扬眉吐气!

      疾驰的烈马在十六卫衙门口歇了脚,陈良玉风一般闯进来直奔兵械库。
      “一会儿把府上给我围住了围紧了,一只耗子也不许放出去!”

      兵士齐声高呼:“是!”

      高观扭着胖腰身跟上去。
      “统领,人召集齐了,今夜要去做什么?”
      他咧着嘴,心道关系户自有关系户的好处,靠爹就靠爹吧,只要能给十六卫弄来正经差事就成。

      “拿人。”

      “去哪拿人?拿什么人?”

      陈良玉套上银装轻铠,也攥了把长刀佩上。
      “宣平侯府,苍南逃犯。”

      “好嘞!”高观拍手应着,对外头全副武装的兵士呼喝:“去宣平侯府抓逃犯!”

      庭前上空寒鸦飞过,众人从亢奋到惊诧,再到相顾失色。
      高观也觉出不对,脑筋转个弯才想起,“宣平侯府不是你家吗?”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宫宴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840260/15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作者公告
    发表时间:3星期前 来自:河南
    微博:虚弱老登ld
    感谢大家陪伴,每一个收藏,每一条评论都令我万分欣喜!唯有努力码字回报大家!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