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有曜月出皎

作者:闲心梦长纸上眠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十五章一日双死


      东宫中太子趴在太子妃腿上,正在小憩,太子妃在给他揉着后脑勺。近来辰帝无心政事,大朝会也改成一月一次,太子估摸着自己离皇位又进了一步,登基眼看就在不远的将来,心里是美得很。
      外面传来一阵喊杀声,越听越清晰。太子“唰”地从塌上起身,走到武器架前取下长剑。“怎么回事?”太子一边推开门,一边叫人。“太傅!太傅呢!舍人呢?”太子妃也觉得不安,起身跟在太子身后,左手搭着太子的肩膀,半躲着。
      一名婢女连滚带爬地跑进来,跪在太子身前,一手擦着脸上的汗,一手指着身后:“不好了!刘统领带人杀进东宫来了!”
      “刘钦望?他疯了!”太子一脚踹开婢女,拖着长剑迎出门去,就要去前院会会这个好表兄。

      李言之前看到城楼提前交班的侍卫其实并不是去交班了,而是直接离开了,只余少量侍卫作监视之用。左掖和右掖都是些三省六部的官员,以文官为主,手无缚鸡之力,根本无需费心值守,武官平时除大朝会外,非诏不得入宫,此刻皆不在宫中,所以大部分侍卫被调走了。
      除少量侍卫把守着狭窄的西侧门外,剩下的侍卫被分为三批,三皇子带着一批往内宫去,约千人左右,刘钦望带着千余人去东宫杀太子,剩下的两千余人守着贤悟门,等刘钦望杀了太子就会回来贤悟门汇合。
      东宫亲卫也有二百余人,此时正在奋力抵抗,保护太子的安全。不过双方实力悬殊,这无异于螳臂当车,根本无用。眼见着刘钦望一路杀到了内院。
      太子一边交手御敌一边大喊:“刘钦望!你好大的胆子!你敢谋反!”
      刘钦望一刀一个亲卫,还分出心神来回应太子:“属下又不曾忤逆圣上,何来谋反!不过是储君失德,以至皇陵地陷,属下推举贤能为之,乃是正道!”
      太子听得怒火中烧:“你放屁!本宫又未被废,何来失德?父皇不发话,你岂敢恣意妄为!”他眼见体力不支,边打边退,“以后南辰史书上,你就是乱臣贼子!”
      “那就对不住了太子,不过成王败寇,后世史书上怎么写,还犹未可知!”刘钦望之前也不是没考虑这些,但无所谓,反正只要三皇子事成,他就是大功臣,谁还敢说他谋反。又不是没有前朝先例在,待三皇子上位,逼宫就只会成为野史。

      内宫之中也是变了天。侍卫接连进入各宫,吓得宫人们四处乱窜,有不听话的就被一刀结束了生命。各宫娘娘们也不是没想着给母族的官员们报信,但无奈宫门都被侍卫把手,只能是有心无力,无可奈何。
      凤仪殿这边也不例外。两个侍卫提刀冲进来,“快进去!”“啪”地一声大门被关上。宫人们都被推入院中,外面由两名侍卫把守。
      宫中都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内侍和宫女,各宫都不需多少人手,只余几个侍卫把守即可。
      李萤心想:这李蕤也是好笑,都逼宫了还怕留下闲话,怎么,把人都关起来,大家就不知道你是在谋逆吗?
      “怎么办啊?公主。”执茗被吓得慌了神,紧紧抓着执香的胳膊,把头靠在执香的肩上,仿佛这样能多点安全感。
      “各位,听我说。”李萤倒是很镇静,她耐心地安抚众人:“这些人目标不在我们,所以不会对我们下手,只要大家都安安分分地呆在这里,就不会有事。不管他们做什么,都不要吱声,就当没听见没看见。”
      随后李萤吩咐众人像往常一样,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甚至颇有兴致地到小厨房亲手做了些糕点分与众人。

      李言这边早已骑马赶到金武卫衙门,他翻身下马跑进院中,额头上全是细密的汗珠。“还有眼下金武卫有多少人马?”
      金武卫统领蔡适江正在前院练兵,他正好给李言递上帕子擦汗,还准备给他倒杯水,“约有七百多吧,眼下京中只这些。”
      李言摆摆手,水就不喝了,“那远远不够。你先派人将京中戒严,再去贤悟门与我汇合。我去找京兆尹调城防兵来。”他拍拍蔡适江的肩,就回身跑出去,一个翻身上了马,现下这情形是一刻也不敢耽误。
      蔡适江听了这没头没尾的话,呆呆地站在原地,不知发生了何时,但李言的话照做应当是没错,他赶紧吩咐手下去安排。
      不一会一队金甲侍卫从金武卫衙门骑马而出,之后各个街道都能看见金武卫骑着马挥着旗:“京中戒严——速速回避——京中戒严——速速回避——”大街上的百姓并不知发生了何时,但能感觉到气氛的紧张,也还是纷纷收摊,回到屋内,将大门紧闭,偶尔有几个好奇的人从窗户探出脑袋来。

      李言到了京兆尹府邸,有认识他的小吏替他接过马,京兆尹很热情迎上来:“哟,祈王殿下,不知贵客驾临,有失远——”
      “跟我走。”李言一把抓住京兆尹的衣领,打断了他的话。
      京兆尹一边被李言拽着往前走,一边问:“殿下这是要让下官去哪啊?”
      “城防兵军营。”李言步子快而急,头也不回一下。
      京兆尹却是愣住了,他甩开李言的手,“殿下意欲何为啊?”看李言的神色他感觉李言是想调兵。
      “明知故问。”李言回身直视着京兆尹,也不跟他兜圈子,“大人没看出来?”
      京兆尹连退好几步,接连摆手,“不不不,这可不行!”
      此时李言心里憋着一股火气,早知今日,当初还不如求辰帝给自己一个遥领京畿道行军总管的虚职。
      “有人逼宫了,现在宫里必定已经大乱了,你还不快去救驾!”李言又要来伸手抓京兆尹,见他想躲,李言也不浪费口舌了,“风吟!”风吟不知从哪冒出来的,拎起京兆尹就飞身出去了。

      过了一会李言和京兆尹就骑马而来,身后带着城防兵大军,一路上很顺利就到达了贤悟门。京兆尹和风吟同乘一马,风吟的匕首抵在京兆尹腰上,吓得他一路直擦汗。
      刘钦望早已屠完东宫到贤悟门汇合,他在城楼上居高临下地看着李言等人。
      “祈王殿下这是在做什么?莫非是要逼宫吗?”看着来的这一批黑压压的大军,刘钦望竟然还试图颠倒黑白。
      李言当然知道他的所作所为,朗声应道:“本王出宫时宫中提前换防,必定是出事了,刘统领难道不知吗?”
      刘钦望试图掩盖真相。“宫中一切安好,并无任何异样。倒是祈王殿下如此行径,恐有谋逆之嫌。”随李言来的其他人他们又不知道李言出宫时看见了什么,完全可以把谋逆的罪名甩在他头上。
      “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李言深知,在这里跟刘钦望耗得越久,宫里就越危险,他无非就是想拖到宫里三皇子把事办成。
      随即李言就下令开始攻城门,“上!”贤悟门前一阵刀光血影。

      紫宸殿里辰帝坐在书案前瑟瑟发抖。
      “快啊,父皇,盖完就没事了。”三皇子站在殿中,身后跪着一排排内侍和宫女,他面前躺着高内侍的尸体,高内侍脖子流出的鲜血染上了三皇子的鞋。
      三皇子催促辰帝,让他在禅位的诏书上盖印,今天的事情,他已筹谋三月之久。可是花了好大功夫找中书省的人伪造的圣旨,但是没关系,只要盖上玉玺,这就是真圣旨。
      辰帝若不盖印,这紫宸殿服侍过辰帝的贴身宫人,每过一刻他就杀一人。
      眼下整个紫宸殿内都十分凌乱,书架全部倾斜,地上都是散落的奏章,是三皇子命人在殿内翻找玉玺所致,原本他是想直接找到玉玺盖印的,无奈没有找到,只能逼辰帝自己拿出玉玺盖印了。
      其实三皇子大可以直接杀了辰帝,不杀的原因有二:
      其一辰帝对三皇子确实不赖,多少有点父子情分。
      其二如果杀了辰帝,有朝臣拥戴其他皇子又该如何,那他就真变成反贼了。他需要留着辰帝做一个让自己名正言的工具。
      下诏书禅位辰帝自然不肯,他不明白他听话的儿子怎么变成了这样:“蕤儿,你究竟有何不满?父皇对你还不够好吗?”此时辰帝无比后悔自己屏退了龙卫,不然也不至于是这副模样。
      “那就把皇位传给我啊!”三皇子朝上摊开手,脸上带着些许恨意。“怎么明明一母同胞,这皇位二兄坐得,就我坐不得?”封二兄做太子封得爽快,一到他这就推三阻四的。
      三皇子越说恨意越浓,他厉声质问:“我比二兄差在哪?就因为他比我大一岁多,先及冠?就因为他会装?”在三皇子心里,要论德行那还是自己更胜一筹,毕竟昭懿皇后之死太子脱不了干系,但是三皇子在今天之前可是从未害过人,如今起事那都是被辰帝逼的。
      辰帝一边摇头,一边泪流满面,这叫什么事。好像这几年宫里就没有太平过,这难道是上天给自己的惩罚吗?
      辰帝不肯下诏书,三皇子却是不能再等了。紫宸殿外一个三皇子的亲信侍卫跑进来。“有鸣镝射进来,贤悟门被攻破了!”
      “怎么可能?谁?”三皇子不敢相信,这么快就走漏风声了?不是已经把所有人都关起来了吗?
      “是祈王和京兆尹,他们带着金武卫和城防兵。”跪在地上的侍卫急声催促三皇子:“请殿下速速离开!”
      一听有城防兵三皇子就慌了神,敌众我寡,这可没有胜算。“快,快把圣旨带走。”随后他一把拎起辰帝,拖着他往紫宸殿后面走。
      皇宫南边贤悟门已经被攻破了,就只能往北走。三皇子这边原本就只不到千人,内宫不用多少人,大部分侍卫是在守门,三皇子只能边打边退。
      皇宫中北边是一个很大的莲心湖,湖中心有一个归云亭,湖边有一个临湖殿。眼见着三皇子已经退到了临湖殿前,一路从南到北,边退边走,他的人死的死,降的降,只有不到百余人了。金武卫的人此刻已经把临湖殿的南面也全围起来了。
      “备船!备船!”三皇子把刀架在辰帝脖子上,在临湖殿里吩咐,看样子是打算退到归云亭去,他想在归云亭继续逼辰帝禅位。
      李言站在一众金武卫之前,面向着临湖殿,他向身后一招手,“给他备船。”
      过了一会几艘画舫划过来,三皇子赶紧带人从临湖殿北面撤出,他的侍卫把船夫推下船,让自己人上了船,几艘画舫向湖中心划去。

      “叫弓箭手了吗?”李萤来了,额头上还带着细密的汗珠,看来是来得很急。
      在凤仪殿时,听着外面的喊杀声、刀剑声渐渐远去,李萤就感觉到三皇子的败势了,果然有金武卫推门进来,并告知她三皇子已向皇宫北面逃去,猜测到三皇子是要退到归云亭,她就急急忙忙跑来了。
      “叫弓箭手来也无用,虽然他们现下在岸边,但等弓箭手来这,他们早划远了,弓箭手射程不过五十步而已。”李言知道她这话肯定不是白问的,或许是有什么准备了。“皎皎能杀他。”这话不是问句,是肯定的语气。
      李萤很惊讶地偏过头:“阿兄怎么知道我能杀了他?”
      这还用问吗?辛萝这十年来捣鼓的那些工具、暗器、小玩意儿,不都在辰京花田被捣毁以后被你和辛芷收了吗?李言给了李萤一个似笑非笑的眼神,但不直接回答她的问题。“能杀最好就杀了他。”
      李萤到底还是有些犹豫的。“我与他并无过节,我不想杀他,我原本的计划就只是想让他把太子拉下来,我想报复的只有太子。”李萤的杀戮心其实远没有李言那么重,此举也只是想替皇后报仇。
      李言到底是在战场上呆久了,对于死亡并没有那么多顾虑。“可眼下你不杀他,死的就会是你父皇,圣上若是肯禅位,早就答应李蕤了,到现在还不肯答应,李蕤也快没耐心了,狗急跳墙,你应该明白。”
      透过画舫的窗户,能看到三皇子情绪激动地说着什么,或许还是在质问他敬爱的父皇为什么不肯成全他,他架在辰帝脖子上的剑也在剧烈地抖动,感觉随时都能划了辰帝的脖子。
      李萤点一点头,确实这两厢比较起来,那还是父皇的性命更重要一点。“但是我需要一点帮助。”说着李萤从腰上取下腰带,又从腰带内侧取出两块弧形的竹长条,把尾端扣在一起,这竟是一张弓。李萤的防备心看来真的很重,竟然在宫里也随身携带武器,饶是李言杀心重,进宫时也没偷偷带个匕首之类的武器。
      “看来辛萝确实留了不少好东西。”李言不由得发出感叹。
      随后李萤又从左手的手镯中拉出一根弓弦挂在弓的两头,往日她是不戴手镯的,这幅手镯是为配合这条腰带戴的,毕竟她选择了挑唆三皇子逼宫,那自己也要做一些防备。接着李萤再从头上拔下一根发簪,这根发簪非常轻便,内芯是空的,拉出来有三节,正好是一支箭,其实就算不拉出来,这根发簪也是一个暗器,是李萤专为今日准备的。“这箭没有尾羽,射程不远,还需阿兄帮忙。”
      只看一眼李言就明白了,他走到湖边面对着李萤单膝跪下,揭开外袍下摆,露出膝盖,李萤架好弓箭,右脚踩上李言的膝盖,左脚踩上李言的肩头。李言双手托住李萤的右脚,把李萤向身后狠狠一推,李萤用力一蹬,使劲向前一跃,随后向三皇子的画舫射出箭。
      这一箭从三皇子的喉咙划过,他正满脸通红地同辰帝说着什么,现在只能发出“呃、呃”的声音,然后倒在辰帝身上,手中的剑也随之滑落。
      “扑通”一声李萤落入湖中,“咕噜咕噜”几声之后她从湖中探出小脑袋,又伸手擦了一下脸上的水,甩了甩头,转身开始往回游。
      画舫上辰帝一手托着三皇子的脑袋,一手捂着三皇子的脖子,说不出任何话了,只是有眼泪一滴一滴滑落在三皇子脸上,良久他放下三皇子的脑袋,伸手覆上三皇子的双眼。
      李萤很快就游回岸边,幸好画舫离岸边近,不然未必能射中。李言在岸边守着李萤,把她拉上岸,又把自己的外袍脱下给李萤盖上,“皎皎快些回去更衣,切莫着凉。”又回头嘱咐执茗,“去请太医到凤仪殿候着。”执茗得了令赶紧跑向太医署。
      远远的有个金黄的身影扑过来,贵妃也赶来了莲心湖边,“蕤儿——”随着一声凄厉的呼喊,贵妃跪倒在地上,“儿啊——蕤儿——”
      李萤被李言扶着,一边穿过临湖殿,一边回头看,贵妃哭得五官扭曲,涕泗横流,嗓子都快叫哑了,李萤久久不能回过头,心里也跟着有些发酸。

      一个衣着华丽的妇人披头散发地在宫中乱转。“母妃在这呢!快来呀!”贵妃疯了,她好似出现了幻觉。“蔟儿,蕤儿!你们快来呀!”她向空气招招手,显得十分吓人。
      直到两天后,宫中还随处可见宫人在洒水清洗血迹。李萤走在宫里的青石板上,凹凸不平的石板上留下一个个小水坑,映出一些人影来。李萤踩过这些水坑,踩乱了自己的影子,被溅起的水花打湿了鞋面,她站在空旷的广场上,环视着四周,除了洒扫的声音,她还依稀能听见宫人的呼喊。
      跟随三皇子谋逆的人可以说是利欲熏心、死有余辜,可那些值守的宫人呢?无辜宫人的性命难道就如草芥吗?李萤感觉自己做了错事,有些后果她根本就无法接受。
      一场改变南辰历史的闹剧就这样轰轰烈烈的过去了。辰帝又大病了一场,整个人仿佛苍老了许多,两鬓都生出了白发来。这三年来,皇后,太后,太子,三皇子,他失去了太多太多,这次的病是很难痊愈了。

      辰帝虽病了,朝中也没闲着,都在忙着清算余孽。中书省是谁帮三皇子造的假诏书?东宫官员、门客众多怎么无人报信?恰巧这一日所有武将皆未入宫,真的都有事?西侧门都被禁止出入了,杂买务、尚宫局、奚官局无一人提出疑议?上上下下疑点太多,朝中势力也是盘根错节,三皇子死了,可他打点过的共犯却还没被揪出来。
      这期间李言虽然进宫数次,但多是在紫宸殿议事,有阵子没见着李萤了。
      一连着好些天李萤也没有出门,把自己关在凤仪殿中。
      这天李言终于得空到凤仪殿来,一进凤仪殿,院中悄无声息,连洒扫的宫人都没见着人影,他又来到东厢房,就看见执茗坐在门槛上打盹,再走进内间一看,发现李萤正在对着一盆曼珠沙华出神。
      “这是在做什么?”李言坐在茶案一侧,指了指曼珠沙华。
      “哦,这个杀虫。”李萤趴在自己的左臂上,右手拨弄着花盆。她的声音听起来闷闷的,好似哭过。
      杀虫,真是个好理由。谁不知道曼珠沙华是黄泉的引路花呢?她这是为谁引路呢?
      “皎皎又开始埋怨自己了?不如你埋怨我吧,怪我多事,抓了京兆尹来。”李言知道她又是给自己的心结困住了,还以为她在为三皇子惋惜,虽然也没什么兄妹情分吧,但到底是血亲。
      其实李萤并没有预料到会是这样的结局。“这不是我想要的。”除夕那时她对临死的太后说,你的宝贝太子今后必不能继位。当时她心里想着,就让三皇子把太子拉下来,总之,与皇后之死相关的人——太后、太子都不会好过。“我没有想过要连累无辜的宫人。”
      没想到现实终究是和前朝不同,历史并没有走向同一个结局。
      前朝那时的皇帝禅位了,泰宗继位了,没有造成多大伤亡。而南辰却……
      事发当时李萤没有那么多的想法,该吃吃该睡睡。过了好些时日后才感觉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扩散开来,她很难形容那是什么,只知道内心莫名的难受,无论做什么都是闷闷的,提不起精神。
      经此一事,或许李萤心态成长了,成熟了,会考虑很多无关自己的人和事。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757213/15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