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相声的他俩呀——不正经的相声教科书

作者:柒未来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006-来瓶水给您口吐莲花(关于打哏和闹哏)


      006-来瓶水给您口吐莲花(关于打哏和闹哏)

      姬高至在正式和周禅搭伙之前就经常给人量活儿。想来也不意外,谁叫他师父就是给姬班主捧哏的呢。老姬的嘴碎随了他师父,学的本事也全是“嗯啊对是,去你的吧!这种给人递肩膀的话。

      儿时的周禅曾一度觉得捧哏演员站在台上简直太轻松了,既能靠着桌子,又不用大段大段的背词,根本就是上台来听相声的。嗨,台上那个,你买票了吗?就在那乐。

      直到他看到了他姬老哥在台上被“暴打”的时候,才开始理解师哥们为什么都说捧哏的出卖的是“灵魂和□□”。

      “一请天地动!”
      “哐哐!”段子表演到这里,逗哏的师哥也是毫不含糊,对着少班主就是两扇子。

      “声音不够大啊!”台下一个看客大叔在那里搭茬。

      啊?!还不够大?周禅听得有些不乐意了。心想这声音可比他师父因为他背贯儿背不出打手板心的时候响多了,听着就疼啊。这届的观众难道都是捡来的么?

      “听到没?不够大!”台上的师哥一脸的幸灾乐祸。
      “好好好,来吧来吧来吧。”周禅觉得他高至哥大概有抖M的潜质。

      “一请天地动!”
      “哐哐!!”妈呀这下手重得他高至哥不会被打出个脑震荡吧。

      小小的周禅儿一边担心自家姬老哥,一边暗暗决定下回给那位逗哏的师哥递茶的时候多放两勺盐进去齁死他。

      当然,加盐放醋这种事周禅最后还是没干。因为他在当天演出结束后,就知道了原来相声舞台上的“打哏”用的是特殊的扇子。声音是听着吓人,疼也就那么一点点。

      哎,要不怎么说姬高至后来经常抱怨说他还是怀念周禅小时候那副纯良的模样呢。那时候的周禅,还真的能算的上是个小天使本使了。
      当小禅儿第一次看他表演《口吐莲花》这段活儿的时候,晚上在屋里睡前憋了半天张口不说话。追问半天,最后终于凑过来一本正经的他脑袋疼不疼,要不要揉揉。姬高至是楞了半天,随后哈哈大笑。

      哎呦喂,他这少班主当得亲爹不疼亲妈不爱的,不料想这傻儿子倒挺关心他。不错,没白养。
      待他细细解释了“打哏”的意思和道具的使用后,禅小天使这才看上去像是放心了,还口口声声的说什么,就算只有一点点疼也不好,这段子还是不要演什么的。可把当时的姬高至感动得啊。

      然而……啊呸!
      自从他俩搭了伙之后,在舞台上一扇扇打下来,还笑得最没心没肺的那个人是谁?!

      周禅你给我记着咯!我姬高至这辈子的从艺生涯里禁止打哏闹哏!什么?活儿里有?好吧,就算要打,也只有你一人能打!

      【……未完待续】

      ————我是正文分割线————

      知识点1-【什么是打哏】
      打哏,也叫“鞭托儿/鞭托”,指的是逗哏演员用扇子打捧哏的头,以博观众一笑的表演手段。
      最早,打哏是用两块“钱板”打的。钱板是木制的,类似搓板儿,只是槽深一些,专门用于放铜钱。早期艺人撂地演出的时候,钱板放在桌上,既能收钱用,也在表演中充当道具。
      到了30年代的时候,没人使用铜钱了,相声也进茶馆了,艺人们便开始用扇子代替钱板打脑袋了。
      当然,相声老艺人们也不是傻子,实打实的扇脑袋那可不是疼啊。所以相声演员用的扇子,很多都是经过特殊加工的扇子,经过火烤,垫纸做托或者拆钉,既能保留了舞台效果,还能让“挨打”的少受点皮肉之苦。

      以前的打哏,对于下手的位置还有些讲究。说是要打在人头顶两侧有棱角的部位,这样才能声音响。现在的打哏下手没那么狠了,观众们也心知肚明出点声就差不多得了。下手打哪儿也就没那么多讲究了。
      打哏的来源由来已久,最早据说是受到了唐代参军戏“苍鹘”扑打“参军”——“嗑瓜”的遗迹。行话中“鞭拖”的鞭,便是打的意思。
      以前老艺人使的打哏,大都是逗哏打的捧哏。通过“打”来刺激观众发笑。一个占点便宜,一个傻乎乎的愿打愿挨甚至是有点自我陶醉。观众的看点,也是真打真听声,基本就是一个哗众取宠。后来经过改良,去其糟粕,在故事中铺垫了情节,让发展变得合情合理。打人的没有那么低趣味,挨打的也没有什么丢自尊。

      (作者注:关于参军戏的“苍鹘”和杂剧中的“扑打”体制,和本章节关系不大,我就没查太明白,有机会单独拉出来聊聊吧。反正目前作者我是自己也不清楚,所以没法细说。)

      知识点2-【打哏的去除和回归】
      “打哏”在1950年前后那场著名的相声改革浪潮中,伴随臭活、荤段子以及伦理哏等表演形式一起,被当做了糟粕在相声表演中被去除。
      其实当年以侯宝林先生为主的净化相声运动,也的确给相声带来了非常积极的一些影响。
      以前,相声作为一门长期扎根于市井的表演形式,从业艺人的社会地位实在也是不高。有句话能够完全的表达出当时的状态——“唱戏的瞧不起唱曲儿的,唱曲儿的瞧不起耍嘴儿的”。而相声的改革净化,让它真正成为无论男女老幼都能接受的一门公开艺术,而不再是商贩、脚夫、苦力等社会最底层人士的专属。
      随着相声改革的进展,很长一段时间,打哏都没有再出现在舞台上。观众和演员也都奉行““说相声的不能打人”这一标准。
      打哏的回归,是在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侯耀文先生和他搭档石富宽先生一起表演了改编版的《口吐莲花》。那次的表演引起了一定的轰动,也成为了两人的代表作之一。当时讨论的热点,便是在相声演出中恢复了打哏这种表演形式。
      两人在表演中,用扇子时采用的是最轻的开扇面的打法。逗捧之间配合的也是天衣无缝。
      表演在当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也标志了打哏的回归。

      知识点3-【哪些段子包含打哏】
      《口吐莲花》是“打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节目、其他的像是《酒令》《打灯谜》《拉洋片》里也有“打”的桥段,现在普遍演出的《洪洋洞》修改版本里也有一些打哏部分。

      不过现在基本上很多表演中,因为逗哏的经常装傻充愣,大都是捧哏演员一扇子就招呼上去的。而且随着演员的和表演风格的多样化,“打哏”也在逐渐的变化和发展中。打脑袋的,拍胸的,直接肉搏的,薅头发的,踹腰的,拉扯扔道具甚至打群架的这些个表演方式,严格意义上虽然不能归类为“打哏”,但的确有些异曲同工的意思在里头。
      第一次在舞台上看到打哏的观众,可能还会感慨到“不好啦,俩演员舞台上打起来啦~”看多了的观众便会处于一种“吃瓜围观群众”状态,看热闹不嫌事儿大,推搡打掐看得是哈哈大笑。

      这种现代化的“打哏”表演方式,是否合理合适还有待各方评价。有说这是让相声又回归了最早的靠无底线闹剧博人眼球的,也有认为作为一种调剂片段无伤大雅的。笔者作为一个学习相声文化的小学生,也实在没什么发言权,只能让时间来检验它的合理性吧。

      知识点4-【什么是闹哏】
      相声的词典和名词解析中,均是没有闹哏这个词的。但是因为很多文章和资料中,经常会把文哏,打哏闹哏放在一起定位为相声的表演风格,所以作者我尽我最大的努力试图解析一下这个词究竟说的是什么。

      作者我分析,有两种可能。其一,这说的可能是“闹活”一词。
      “闹活”是一种表演风格,通常指说的是角色不懂装懂,穿帮漏怯。通过适当“嬉闹”“夸张”,激发观众兴趣、调动现场气氛。我们前文中的《捉放曹》、《黄鹤楼》均也属于“闹活”。
      通常情况下,“打哏”都是属于“闹活”的。因为一场牛头不对马嘴的歪曲演说,才会招来“一顿打”。
      其二,可能指的就是闹闹腾腾,打打打闹闹的表演方式吧。插科打诨,一点也不正经的,再来点肢体上的小打小闹,估摸着就能算是个闹哏风格了吧。

      (作者注:闹哏这个词没有百度百科,相声界权威的相声词典也真没有该词的收录。这词估么着就是个网络流传中的自编词汇了。)

      知识点5-【以打哏闹哏见长的相声演员】
      好吧,作者我必须承认,这一段就是个标题党,靠打哏闹哏走向一代大师之路的艺人……不存在的好么!(作者曰:别打我别打我。)
      通常情况下,打闹哏只是一个段子中的小点缀,像是《口吐莲花》这种基本全段就靠打哏充场面的段子基本没有其他的了。
      观众花钱买票,就看舞台上俩相声演员掐架的确也不是那么合适。真想看打架不会去看拳王争霸赛啊。相声的定位毕竟还是一门语言艺术。

      不过比起以前老艺人打哏的那种正经痛下狠手,现在的年轻相声艺人在舞台上的打哏风格偏向小打小闹,戳两下掐几口得反倒打出了点“打情骂俏”的味道。年轻的观众喜欢看,画风也颇有意思。
      求生欲强的笔者在这就不点名道姓了,反正现在是有几位在舞台表演风格上“场场打,天天揍,不家暴不得劲儿”的演员的。作者其实也挺喜欢,说不定哪一天,还真的能把“打哏”的趣味发挥到极致,开出一片“打哏大师”的新名号。

      课外知识1-【日本对口相声“漫才”中的“打哏”】
      在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也有一些和相声非常相似的表演形式。其中一个是单人说的落语,另一个便是双人说的“漫才”。
      漫才和对口相声有多像呢?都是两个人站在台上说段子,左边的是个吐槽递肩的,右边的是个装傻逗人的,两人搭伙一说往往就是一辈子。不过漫才的历史短,也没有什么传统段子啊,哪门哪派的说法规矩。想说漫才的两个人凑一对,也不需要师从哪家从哪儿学起,懂点套路有天赋就能入行了。一般都是自己写些当下流行的梗儿和小段子,上舞台爱穿啥穿啥,插科打诨能把观众逗乐了就行。

      日本的漫才中也有“打哏”,因为没有桌子道具全凭一张嘴。漫才的”打哏”靠的是拿手直接拍,含义呢和我们的让人听声看疼的苦肉计不同。基本约等于相声表演中的“什么玩意儿/去你的吧!”这个意思。

      日本的漫才艺术,可算是把“打哏”发挥到了极致,并渗透到了全日本民众的心里了。
      装傻的逗哏说了句夸张浮夸的形容,啪就被打了下脑袋。
      装傻的逗哏说话前言不搭后语,啪又被打了下脑袋。
      反正被打的永远是逗的那个人,打脑袋算是吐槽的那位演员的必修课,也是一门大课。
      两人说到最后,给了个荒诞的结尾。收底的“去你的吧!”也必定是要落在伸手拍胸的那一掌,算是个不成文的规矩。

      可以说“无打哏不漫才”,如果你下回认识哪个日本人聊天吐槽的时候喜欢拍人家脑袋的。不必惊奇,这便是他们的“漫才文化”,通过视频媒体被广泛传播后,已经养成了整个社会很多人“吐槽必打脑袋”的习惯了。

      (日本的漫才可以说除了是两个人讲一逗一捧的形式相似之外,和咱们的相声没有半点渊源关系。反倒是单口的落语和我们的相声极其的相似,论师承,有门派,说的也是几百年传下来的老段子。落语出现历史比相声早,官方的说法也和中国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是鉴于日本那边的资料显示落语的起源是1623年的安楽庵策伝和尚。而我国的文化几次输入日本都是经由宗教传教的。作者我总怀疑这厮和咱唐宋朝那会儿一种俗说佛教典籍的曲艺“说话”,也就是后来的评书说不定沾点亲故。有时间再跨两国资料研究研究吧,说不定是我想多了。)

      —参考文献资料—
      [1]相声科普:打哏只是一种表演形式,不能和舞台打架划等号
      [2]百度百科:打哏
      [3]可听可乐. 津门“武相声” 全运话“撂跤”
      [4]相声大师侯宝林坚决摒弃的糟粕,却被侯耀文演成了经典代表作!
      [5]百度百科:闹活
      [6]薛宝坤等.相声大辞典[M],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年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006-来瓶水给您口吐莲花(关于打哏和闹哏)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170566/15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