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昭别传

作者:漱玉泠然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云谁之思(1)


      《汉书》未竟,斯人已去,父兄遗志,压在双肩。
      从得到大哥噩耗的那一刻起,我就下定决心,今生今世,只要我班昭还有一口气,就要把《汉书》完美地续写下去,让她流传千载。
      我在丧兄的悲痛中,一卷一卷检视着大哥留下的《汉书》遗稿,幸而大哥生前,已将总纲题目,对我一遍遍提及,幸而从一开始,我就参与了《汉书》的编写。自古修史之人,难得人生顺遂,如今想来,大哥此举,不仅仅是为了与我切磋商量,更是为《汉书》的最终完成,留下一点血脉。
      经过反复回忆,整理,我计算出《汉书》距最终完成,还差了八表与《天文志》。
      多少个不眠之夜,我孤卧榻上,心中只想着该如何完成这些内容。
      八表需要查阅大量典籍,家里的藏书虽多,但我要的是最为完美的书稿。所以,我需要想办法,哪怕去皇家的东观藏书阁住上有限的几日,得以博览群书。所以,我望着窗外冷月,听着嘤嘤草虫,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的出神,这样过了十几日,一天晨起对镜晓妆,发现鬓边的秀发已然花白。
      我凄然笑笑,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了头,他是为了父兄的冤屈,我是为了父兄的遗愿。
      也许我的诚心真的感动了天地,大哥离世不久,穆宗竟然下诏,召我和马续到皇家的东观藏书阁续修《汉书》!
      宣诏的公公一走,我便急奔入室,向父亲和大哥的灵位上了香,感激他们的在天之灵,护佑《汉书》。

      命运的机缘巧合,使我在有生之年,居然入宫了!
      大汉的皇宫分南宫和北宫,分别位于雒阳城南北,中间距离为七里,用复道将两宫连接起来。复道中,皇帝走中道,护从夹护左右,十步一卫。
      虽然已逾不惑,但第一次走进宫门,心情仍然是新鲜而激跃的。椽桷如龙,曲梁如虹,玉石为柱,金玉作瓦,五色华光,熠熠生辉。好一派富丽堂皇的庄严气象!
      南宫的正殿是德阳殿,殿高三丈,陛高一丈。殿中可容纳万人。自然,对我来说,只能远远望见而已。殿周围有池水环绕,玉阶朱梁,坛用纹石作成,墙壁饰以彩画,金柱镂以美女图形。
      除了德阳殿,还有长秋宫,嘉德宫等皇后贵人所居之宫殿,自然,这些于我,也是无干的。皇帝特许我每日到东观藏书阁观书修史,时辰晚了,还可以住在东观阁旁边的屋舍里。

      我安顿下来,开始撰写八表,只是尚有一部《天文志》,需要查阅的资料却更多,正在我踌躇之时,马续的及时雨已经来的。
      马续也已人到中年,却始终不娶,当初马太后在时,马氏一族权倾朝野,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多少豪门淑女愿与马家结亲,只恐高攀不上,媒人踏破了门槛,马续只是不允。如今马家家道虽中落,他若想娶一位良家女子为妻,也是极容易的。我虽有心劝他成家,无奈各有心事,每每话到嘴边,又生生咽下。况且如今班氏一门,《汉书》为大,因此入宫以来,虽常与马续晤言一室,也只是谈及汉书而已。
      这样想着,待相互见了礼,竟不知如何开言,他也只是默默,一时尴尬起来,还是我先开言问道:“兄长此来,可是有什么事要与小妹商量么?”
      马续神色似有不忍,道:“我来是想与惠班商量《汉书》之事,小妹可想好如何续写了吗?”
      我见他面上虽有一抹犹豫,心中却似有所打算,便道:“《汉书》的八表,仅靠这藏书阁中的典籍,足可完成,只这《天文志》,前人作史并无此例,小妹……正想问问兄长之意呢。”
      马续未假思索,便道:“《天文志》乃是孟坚兄首创,须得游历名山,再查阅各州县保存的天文资料,惠班一个女子,如何能东奔西走,此事……还是交予愚兄来做吧。我想孟坚兄生前必是对此文寄予厚望的,马续才疏学浅,只能以勤奋不辍来补足愚拙,惠班应允,愚兄今日便即起程。”
      听到他要与我相别,不知为什么,我眼中一酸,便欲落下泪来,只得强忍,却又不知说什么好,只讷讷道:“今日……今日……”
      马续却坚决道:“是啊,既然要做,自然是越快越好……”
      我无语,马续的话,句句在理,我心中纵有千万般不愿,也是留他不住的,正如几十年前那个雨打西窗的日子,“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罢了。可是当离别来临时,为什么我还是无法压抑心中的伤悲,做到心如止水?
      也许连马续自己也不会知晓,几十年来,他始终是我生命荒漠中的一片绿洲,那样隐秘却生死相依,在我最孤苦无助的时候,只要想到,我与这世间的某一个人,是相互驻在对方心里的,就会有一种弱柳拂风的温暖,洒落心田。
      正在静默一片时,燕婉端上茶来。光阴荏苒,缘份却还是像几十年前一样,我与他,今生今世,也只能共此一盏清茶。
      马续尝了一口新茗,微微含笑,脉脉道:“惠班还记我爱喝这个茶么?”
      我是记得马续爱饮此茶,将茶饼研碎,用热水冲开,再加入葱姜、橘子,只是方才燕婉冲茶之时,我并未嘱咐过她,许是凑巧而已。
      未及答言,只听燕婉垂首低语道:“茶是我冲的,我看到每次马先生尝此茶时,必有欣喜之色,故而知道马先生喜爱此茶。”
      我欣慰一笑,燕婉还未及金钗之年,然而聪灵机变,我奉诏入宫后,念着君陶年纪大了,又兼懵懂无知,怕她闯出祸来,因此只留她在家守着,而带着燕婉入宫伏侍。
      马续哈哈大笑,他生性不苟言笑,更别说开怀解颐了,“燕婉更像是你的女儿啊,她年纪虽小,这通透的心思,倒与你当年如出一辙呢。”
      我默然而笑。燕婉抬起一双澄澈如秋水,明净似深潭的眼睛,略带了点逼人的娇羞道:“燕婉怎敢与夫人相提并论?”
      马续抚着燕婉刚刚结起的分髾髻,道:“你聪明灵秀,惠班有你照拂,我也可放心远游了——只是以后我不在,你那些不拘礼法的心思,往后还是收一收,宫中不比家里,须规行矩步,莫要给你家夫人惹事。”
      我心中大骇,燕婉那些不经之言,外人从未得知,马续又是如何看出来的。一面诧异,一面又恐燕婉年幼,受不得这些苛责之语,不想她只是两颊微赤,行礼称诺,却无半分怨恨懊恼之色。
      我愕然,却为燕婉掩饰,道:“燕婉一向听话,兄长如何这般说?”
      马续呵呵笑道:“不羁的人眼中能看出不羁的人,”又转首温然觑着燕婉,半开玩笑道,“你我是知己啊!”
      燕婉恬然一笑,道:“马先生既将我引为知己,小女子不胜荣幸,只是既为知己,就不只先生能猜到我的心思,我也能猜到先生的,我猜先生必是没用早膳就赶过来了,刚才闻到的黄米糕的香味儿,先生的鼻子还在动呢……”
      一席话说得我与马续乐不可支,不一时,燕婉已将糕点端了上来,马续递了一块到燕婉手里,笑道:“你该是也没吃饭吧,你家夫人寝食一向规律,这时候作黄米糕,定是给你吃的。”

      大哥因冤被害,二哥远在他乡,曹成和少君一娶一嫁,都有了自己的家,马续周游各地,我又成了孤零零的一个人。
      当初大哥为编修《汉书》呕心沥血时,曾言:“从来富贵欺学问,真文章在孤灯下。”果然不错,宫中长日寂寂,除去为皇后与贵人们讲授经史,我几乎把整个生命,投入到《汉书》的编修校正之中。十余年来,我过着日观文章锦绣,夜熏水墨暗香的生活。
      马续时常捎来书信,告诉我《天文志》的进展,这成了照亮我踽踽独行的暗夜的一星光芒,我与他此生虽无缘相守,却有一部《汉书》将我们连在了一起。
      我在东观藏书阁阅尽经史,写千卷书评善恶真伪,他走遍赤县神州记载日月,行万里路明曲直事非。

      在无数个月华流照的日子里,我们已经分别多少年了?
      黄叶如蝶,果实飘香,转眼又是一个七夕,晨起时,我并未觉得这一日与无数个平常的日子有多么的不同,只是望见门前的曲径烟深,中庭蕙草,不由忆起昔年旧事,闲理瑶琴,琴音似梢头微风,飘渺如絮。
      燕婉端茶进来,眉心有一丝隐约的清愁,道:“夫人弹的是《子衿》吧。”
      其实抚琴之时,我早已魂飞天外,又怎记得弹得什么,然而燕婉颇通音律,她说是,就一定是了。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难道日思夜想,出现了幻觉,为什么我看到那个魂牵梦萦的人,正风尘仆仆地向我走来?我正自疑惑,燕婉的一声低呼告诉我,这不是幻觉,不是梦境,是真的,是他来了!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1678577/15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