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族

作者:秋林先生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十八章地下五角大学


      东方宏的规划是宏大的,他要在世界各地建立能匠大学的分校和东方医院的分院,救死扶伤和教书育人是他为拯救世界做的两项基础工作,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而通过这两项工作可以积累起人脉和力量,为以后的万能家族崛起做准备。
      机电大院的场地稍加改造和修缮就可以使用的,但受面积所限远远不够施展。所以在澳州这块大陆上的基建才是东方墨的重点,他要把能匠大学的重点设施建在多洛根农场,以此这将来各地的分校和分院做个试点。
      这个地下五角大楼是东方宏悄悄设计出来的。
      在将多洛根农场买下来以后,东方宏就有意识地收集和消化工程建筑方面的知识。
      艾米莉在资料收集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她将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全套的专业教材弄来,还把全球建设领域最权威组织ICM国际建筑管理学会的很多最新成果资料拷贝过来。麦林顿也收集了很多法国、英国及欧洲地区的建筑资料。
      东方宏在大脑里存储和整理了这些知识后,迅速掌握了规划、开发、设计、建造、运营等建筑专业知识,成为可以跻身国际建筑业的国际一流的建造师、消防工程师、环保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和BIM工程师。
      早在东方宏为袋鼠们安顿新家时就发现了一个废弃的圆形露天矿坑。这个露天矿坑深有20米左右,直径约400多米,东方宏和塔玛拉开着飞机见过很多次。在东方宏想在农场开设能匠大学分校的念头一起,他就马上确定了这个天然位置,这里正好可以隐蔽地容纳一个圆形或者五角形独立建筑。
      东方宏还是选择设计成五角建筑,在矿坑里建五层楼高的建筑正好与地面平行。上面再铺上太阳能板,完全可以伪装成一个太阳能发电场,也是一处真的太阳能发电场。
      东方宏设计的五角大学每边长300米,比五角大楼的边长281米还要长。总建筑面积共80万平方米,因为没有修中间的花园,使用面积达到76万平方米,可以宽松地容纳2万5千人在里学习、办公和生活。如果只从屯兵角度,容纳的人数至少可翻四番,10万人在里也不拥挤。
      五层楼各有功能,一楼是生活区,二楼是娱乐区,三楼和四楼是模拟实践区,最上面的五层是教学区。全楼建有错落的5条环形采光透明街道,最中间有个200平方米的从上到下的垂直采光中庭,采光部分都是玻璃穹顶。5千多个大小房间总有一面可以看到阳光。全楼有25部公交电梯和50部小电梯,还有无处不有的500个生物电自动采集装置。
      东方宏没有把这座建筑设计得太智能,毕竟是以教学培训为主。但从能源提供上他完全采用了生物能源设计,楼顶的太阳能只是起到掩护的备用能源。这样就取消了电路管道节省了大量的电缆和施工成本,全楼几乎没有电线。而且还取消了暖气管道、天然气管道,只留了上下水管道,使装配式建筑施工起来更加快捷方便。
      东方墨最近一直在忙着DN集团的生产和基建项目,他将下岗集团的全部力量为DN集团服务,他成了儿子东方宏身后的一个默默无闻的坚实保障。
      目前下岗集团各企业的员工已达到上万人,几乎所有企业都在为DN产品服务,以致于社会上都以为DN集团是他东方墨创办的,儿子过来帮老子是天经地义的,从而也更加叫响了老教父的名号。东方宏也乐得这样,妈妈那素云更是喜欢听别人管她叫教母。
      但东方墨万万没想到儿子给了他一个疯狂的项目。一个几乎是一座地下城的设计,在规模上直逼甚至超过美国的五角大楼。
      装配式建筑过去东方墨的建筑公司没接触过,但员工们都在多洛根农场接受了东方宏调理,都很快地成为行家里手,将定制好的建筑模块运到工地后再像搭积木一样迅速装配好。
      目前说东方墨的建筑公司是世界一流建筑公司不为过,说这一千多名建筑工人个个是建筑专家更不为过。而且他们个个力大如牛,知识结构高,外语娴熟,动手能力强,都会精细操作,人人都能独挡一面。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东方墨还领着工人在机电大院操场上做了个实验。挖了一个200平方米、20多米深的作业面,在里面装配了五层建筑,检验了“积木”的承受力、坚固性、抗震性、防水性、联接性等技术参数,结果质量远超施工要求。
      在填平操场时,东方墨悄悄给儿子留下最下面的两层,每层200平米的“豪宅”,设置好隐蔽的通风口后埋了起来恢复为操场。谁也想不到这地下10多米深处有着东方宏的一处无路无门的私密空间,又是一个乾坤库。东方宏可以到这里放松休息,也可以存放物品。
      这些日子里,东方墨在加班加点的忙这块儿,所以没有露面。他带领四家建筑公司近千名员工经过日夜苦战,矿坑那边已经平整好了坑内,打好了地桩。建筑公司这边也全力以赴将所有的“积木”定制好,只待东方宏往那边运了。
      东方宏白天视察了大半天,见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便决定马上行动。
      今夜,将是一个不眠之夜,东方宏要将一个五角大楼运到大洋洲,他计划用七天晚上,将五角大学的主体结构搭好。他不想让外人知道这个所在,地面上的窥探可以防住,但澳大利亚上空的卫星是防不住的,所以只能晚上大干。
      今晚的大干对东方宏是个考验,这是他修炼以来第一次穿门运送这么多的物质和人员。不知道能不能像穿送水库水那样川流不息。不管怎么样,今晚能钥的变色能达到五段颠峰,弄好了或许能突破进入六段。
      东方宏先把东方墨手下的中层干部集中在一起又做了一次集体调理,足有50多人的骨干团队堪比刚从猎神基地调回的东方盾突击队了。
      现在大型的行动东方宏还是用东方盾得心应手。这50名突击队员经过东方宏的多次穿门和调理,已经普遍达到三段程度,金山靠五虎已是四段程度。
      金山靠五虎率领穿着崭新警服的50名突击队员忙换上便衣,东方宏先把他们送到多洛根农场的工地仓库门前。金山靠迅速指挥现场的两台大铲车,举着铲斗搭成了高大的拱门,以便让“积木”通过。然后就负责起工地的现场安保工作。
      入夜,东方宏开始行动,澳大利亚时间比北京时间晚三个小时,那边天刚蒙蒙黑。
      做好的“积木”有十多个场地,东方宏得一个个去,今晚争取将三个到四个场地的半成品运过去。
      究竟能不能达到送水那次川流不息的效果东方宏心里也没底。他要工人们把要运走的半成品建筑及各种工具和建材都连接在一起,但都因为场地太大、移动回旋不便一般都连接有三、四十米,如公路上首尾相连的车队,左右扭动排列着。在工厂大门口,东方宏手扶一个“积木”框架,想着铲车拱门心念一放,车队动了,一列物品在他手下快速溜进工厂大门消失了。
      东方宏轻吐了口气,胸前的能钥开始发热。
      只是这一排排车队,运送的速度有些慢。又送了几条车队后东方宏停了下来。他看着工厂门口集合着的工人,要东方墨叫过几人过来,手拉手连接在两条车队间。
      这是他受给小芳调理时用南妮儿的载体启发,用人体来链接一下。一试,成功了。东方墨忙喊进待发的工人,将几条车队连接起来,变成了上百米长的人货混搭车队。
      再试,混搭车队又成功了。能钥的温度又有提升。
      东方宏干脆就命令所有的工人都上来,把这个场地里需要传送走的物品都连接起来,足有二百多米长,就像一条扭来扭去的长龙。
      东方宏吸口气后喝了一声,这条长龙动了,鱼贯而入大门里。这样,这个场地内连人带物就一次都传送过去了。
      看来川流不息这个功能不是只对水,对其它物品同样有效。而且人和物品混在一起,传起来更轻松,不像只是物体的僵硬,而有着如水一样的活络轻柔。
      到下一个场地前,东方宏检查了下能钥,颜色条已无限接近巅峰了。
      有了人货同传的成功经验,后面的几个场地东方宏都连人带物一次性穿门传送。
      多洛根农场的工地上已是人声鼎沸,夜灯如织,就如一个漫山遍野在冲锋的一个战场。东方墨担任着总指挥,五边形每块都有人在指挥着,都有如蚂蚁般的人群在行动着。搭积木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东方墨的计划是每天一层,五天完成主体框架,再用两天处理周边环境,一周后进入内部装修。
      东方燕已按照东方宏的要求,除了建筑“积木”从国内运来,其它所有配套的装修材料、办公设备、环保设备、生活用品、教学用品等全都在国外采购。花的就是意大利新红色旅和血帮的资金。
      乔荻荻也参加了塔玛拉的慰劳小队,为工人们送去了炖羊肉加大米饭、大馒头加酸梅汤夜宵。
      龚祖义则带领着维修小队,为所有机械设备进行现场保养和维护。
      辛巴和老白组织着一大群袋鼠还参加了搬运工作。
      一夜过去,东方宏穿门运送来的“积木”都已搭装完毕,五角大楼的第一层已呈现在大家眼前。
      天色已亮,整个工地上都铺上了打印着原来矿坑原貌的画布,十几台塔吊和大型设备都缩进矿坑,大部分工人又都“川流不息”回到奉阳养精蓄锐。
      而这天是秦教授带领七剑客到上海中法实习的日子,东方宏在联排别墅冲了个澡回到研究生院。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543646/144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