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山河

作者:小枫一夜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十四章查案



      齐大人这一停职不要紧,可户部的差事不能耽搁了,重要的事情还得有个拿主意的人。

      这户部尚书的位置一直是个肥差,平日里多的是眼红齐准,想要将他从户部尚书的位子上拽下来取而代之的人。

      凡是坐上这个职位的,谁都有法子给自己捞点油水,不过只要差事办得好,皇帝有时候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齐准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坐了十年了,如今他给自己惹出了这档子事,这也怪不得别人。如今又被停职查办,必然已经有不少人在暗地里摩拳擦掌,蠢蠢欲动,想要取而代之,让齐准再也进不了户部的大门。

      今日早朝上齐准刚被查办,晚间就有人求到了魏中成魏丞相的府上。

      魏相府的书房内,魏中成正在悠哉地品着一杯西湖龙井,炎炎夏日正适合去火消暑。

      而在一旁的刘侍郎心底却渐渐升起一股焦躁不安,嘴里也口干舌燥起来,他心里纳闷:“怎么自己说了半天,丞相一点反应都没有?”看来得再加把火。

      “丞相,属下这里还掌握着齐准自任户部尚书以来贪墨银两的罪证,只要将这些罪证交给皇帝,保他再无翻身之日的可能!”刘侍郎目露精光,面上显露着即将要把昔日上司踩在脚底的快感。

      魏中成“呵”一声轻笑道:“刘侍郎觉得,你掌握的这些罪证,皇帝手里会没有吗?”

      刘侍郎语塞:“这……”

      “你又如何确信,你是那个皇帝希望站出来,揭露齐准这些罪证的人?”魏中成又问他:“何况,即便你今日扳倒了齐准,又如何保证来日不会有人抓住了你的把柄,以此来扳倒你?”

      刘侍郎被说得有些羞愧,但是为了自己的前程,还是打算搏一把,他起身朝着魏中成一拜:“请丞相助我。”

      魏中成摇摇头,一副高深莫测的神情:“本相确实帮不了你,皇帝想让谁做这个户部尚书也不是我能左右的。”

      刘侍郎听了大惊失色:“难道皇帝心中已有新的户部尚书人选?”

      “倒也不是。”魏中成放下茶碗,对他分析道:“其实论在户部的资历和能力,除齐准之外,这户部尚书也该轮到你来做了。即便皇帝有心在来年春闱中挑选人才,他们也还不够资格。”

      依着魏中成的意思,刘侍郎出任户部尚书的机会还不算渺茫。他忙向魏中成请教:“那丞相方才说的……皇帝希望的能够揭露齐准罪证之人,是指何人?”

      “嗯?眼下京中不正有一位一举一动都引人瞩目的世子吗?”魏中成所提之人正是李元恒。

      刘侍郎心里琢磨着这号人物:“丞相是说长玉世子?”

      也对,李元恒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身为朝廷亲贵,身份尊贵,又得皇帝看中。而且再过两年也是该入仕的年纪,自新皇登基以来,就规定本朝宗亲子弟可以入朝为官,领兵打仗,就算早两年又有何妨。

      皇帝既然将李元恒召进京来,早晚是要委以重任的,只是眼下没有合适的名目罢了。

      若是自己能借李元恒之手扳倒自己昔日的顶头上司,不仅为皇帝解了忧,还能借着调查齐准的机会同长玉世子有了交情,将来也算有个靠山,此等一举三得的好事有何不可为。

      刘侍郎大喜过望,内心激动地话都说不利索:“多,多谢丞相!下官明白了!下官日后定当多多孝敬丞相。”

      魏中成轻笑,对此倒是不甚在意:“呵。明白了,就去做吧。”

      “是。”刘侍郎满心欢喜地离开了相府。

      刘侍郎走后,魏中成的儿子魏择谦在书房中同他闲聊起方才之事:“父亲,您为何告诉刘侍郎,让长玉世子去帮他揭露齐准的罪行,而不让我们的人去做呢?”

      魏中成叹了口气,无奈道:“皇帝如今有些忌惮魏家,才召了汝王的世子进京,想让他平衡势力,牵制我们。只是……”

      魏中成话未说完,魏择谦便已明白了父亲的心中所想:“只是父亲如今在意的不是一个长玉世子,而是钰家。”

      “没错。”魏中成暗自咬牙,目光愤恨,钰霖江父子这些年明里暗里坏了自己多少好事,偏偏皇帝因着皇后钰瑶的缘故,极为宠信钰家,魏中成为此吃了不少亏。

      钰霖江和钰枫父子二人更是被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比起他们,一个羽翼尚未丰满的汝王世子在魏中成眼里还算不上威胁,况且跟皇室宗亲作对,对魏家来说也无益处。

      提起钰家,魏中成自然想到了眼下正令钰霖江犯愁的人,他对魏择谦问道:“对了,南国那边有消息吗?”

      “还没有。”魏择谦回他:“说来也奇怪,那南国王子萧铎自上次突袭西南边境之后,就跟那山里的野兔子似的,不知道钻进哪个洞里没了消息。”

      “哼。”魏中成语气冷冷道:“南国这帮人无利不起早,他们也并非真心想合作,此次大概是想试探一番我大雍西南边境的虚实。”

      “不过父亲不必担心。” 魏择谦在一旁宽慰着他父亲,“那箫铎若是还想日后在南国站稳脚跟,早晚还会再和我们合作。”毕竟有益安侯在西南一天,南国人的心里就不踏实一天,双方都想除掉钰霖江,心思不谋而合。

      俗话说,对付敌人就讲究一个“趁你病要你命”。早朝上金銮殿内,刘侍郎联谏议院大夫一同上书,参户部尚书齐准在职期间贪污受贿一十三起,大到贪墨朝廷治理水患的救灾银,发给边疆军队的军饷,小到利用职务之便卖官,却将卖官的银两充作自己的私银。

      满朝文武大惊,一是震惊于这齐准竟然如此胆大包天行贪污受贿、中饱私囊之事,实在有违人臣之本、君子之德。

      二是震惊于刘侍郎和谏院能在齐准出事的第二天就准备出这些罪证,将其一一呈报给皇帝,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定是早就盯上了齐准。

      既然齐准的罪行已经被提到了明面上,况且齐准这个户部尚书好歹也是个朝廷要员,那就需要有个合适身份的人代表皇帝去核实,看看这些罪证都是否属实,在将罪证查实且证明属实之后才可定他的罪。

      朝堂上一时有些骚乱,为查案人选争执不休,皇帝看够了,朝一旁的太监摆摆手,太监心领神会,朝着堂下高和一声:“肃静!”

      群臣安静下来后,皇帝揉揉眉心,问道:“这案子该由谁来查,众爱卿可有人选?”

      朱御史先站出来说话:“回皇上,臣举荐钰枫将军主查此案。”

      皇帝还未说话了,钰枫就先委婉回绝了:“多谢朱御史好意,若是皇上有命,臣自当尽心办好此案,只是眼下西南战事在即,臣还要忙着筹备军用和粮草,只怕是分身乏术。”

      朱御史又转身将目光望向孟怀安:“那孟大人……”

      “哎,哎,劳朱御史惦记。”孟怀安跟他打着哈哈,“只是下月西北有使团进京,在下也是忙得很呐。”

      “这……”朱御史也没想到接连遭到二次拒绝。

      其实这案子说好办也好办,刘侍郎和谏议院的人都已经将齐准罪证详实列出,只要照着罪证带人去查办就是了。

      但是也有难办的点,齐准在朝为官十余年,哪能没点儿裙带关系。万一查到哪条罪证,连着拔出萝卜带出泥,查到了更多的人,牵连面太广了到时候不好收场,为此也需要顾忌着些。

      朱御史之所以找钰枫和孟怀安二人,是因为他二人做事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也是因为他们在朝中不靠那些个弯弯绕绕的关系,办案的时候能少些顾忌。

      只是目前这最合适的二人都腾不开手,又上哪里找个身份合适,又能真心为皇帝做事的人呢?

      朱御史一时犯了难,正在这时,刘侍郎出来接了话:“回皇上,臣有一合适人选。”

      “哦?说说看。”皇帝饶有兴趣地听听他要推荐何人。

      刘侍郎暗自咽了口口水:“回皇上,不如让世子殿下来主办齐准一案。”

      “长玉?”皇帝惊讶挑眉,刘侍郎提的人倒是出乎他的意料。

      钰枫闻言瞟了刘侍郎一眼,正好跟对面的孟怀安对视上,孟怀安冲他摇摇头,二人又不动声色地收回视线。

      “对。”刘侍郎见皇帝没有反对,底气更足了些,“世子殿下身份尊贵,能够代皇上审理此案,且世子与朝臣并无结交,在办案时也定能公正严明,不会失之偏颇。”

      此言一出,朝堂上倒是没人反对,毕竟李元恒已经入京快一月了,他们也好奇这个汝王世子到底是不是个有真才实学之人。

      皇帝观察着满朝文武的反应,思索一番拍板道:“好,那就如刘爱卿所言,此案由世子主审,刘侍郎和朱御史陪同审理,你二人要好好辅佐世子,不可懈怠。”

      “臣遵旨。”刘侍郎和朱御史一同领命道。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第十四章查案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612187/14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