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古代后,皇上都来抽盲盒

作者:盼清颜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玉环之死



      【在李隆基跑路的过程中,他的亲信跟他说:“安禄山包藏祸心,有这种大逆不道的想法已经很久了,之前也有人来告发他,可是陛下总是把告发者处死,时间久了就没人敢说了,我记得陛下在刚登基的时候,当时的宰相敢于犯颜直谏,所以当时的天下十分太平,但是在宰相死后,新上任的一些大臣们变成了喜欢阿谀奉承的人,这才导致安禄山反叛。”】

      【而当时的李隆基听完,不知道是真心悔过,还是为了稳住他的这几个亲信,十分难过的说:“这都是朕的过错,可惜已经来不及了。”皇帝都已经道歉了,作为臣子自然不能再说什么了,于是这一行人继续逃窜,在第十四日的时候,逃到了马嵬坡。】

      【因为已经第十四天了,随行的将士基本上都已经饥饿劳累、身心俱疲了,心里对于皇帝也都有一些愤怒,当时的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认为这一切都是杨国忠造成的,因为他奢靡引起众人不满,也因为他争权逼得安禄山谋反,不得不说古代臣子真的很会为皇帝找借口,难道杨国忠的奢靡、争权不是唐玄宗容忍默许的吗?在他的心里,反正有他压着,给宠妃家里一些好处又算得了什么呢?反正有他在,乱不起来的。】

      【当时的陈玄礼是想杀了杨国忠的,这样一来可以为将士们平息怒火,找到发泄愤怒的人,二来他是真的觉得杨国忠这个人是国之蛀虫,留着没有丝毫用处,可是还没等到他有任何动作,杨国忠在赶路的时候被吐蕃使节大约二十人左右围住,这些吐蕃人只是想要点吃的,但是还没等杨国忠回话,随行的士兵就大喊:“杨国忠与胡人谋反!”并纷纷射箭,杨国忠没办法,仓促逃到了马嵬坡城门内,被士兵追上杀死,身体肢解,头颅也被挂在西门外示众。】

      ……

      汉文帝时期

      刘恒下意识没想通这士兵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胆子,毕竟在皇帝没发话之前,一边是一国之相,另一边只是群士卒,虽然现在国有没有还不一定,但是人家毕竟身份摆在那里,上尊下卑这是一直传下来的。

      可转念一想他就能理解了,现在唐玄宗的这些士兵,相比于兵卒,更像是一群暴民,他们好歹还人多能打,别说杀一个宰相,就是唐玄宗本人,现在这种情况可能都没办法反抗他们。

      果然,接下来方屏所说的再一次印证了他的猜想。

      ……

      【在杨国忠死后,这些士兵又杀了他的儿子,和杨玉环的那些姐妹,当时有一位御史大夫看不下去了,就去跟士兵争执说:“你们好大的胆子,竟然敢谋害宰相。”结果话刚说完就被这群暴乱的士兵杀了,之后再也没有官员敢说话了。】

      【唐玄宗听到外面有喧哗的声音后,就问外面发生了什么?其实关于这一点我是有疑问的,唐玄宗这个时候真的不知道发生什么了吗?我觉得不尽然,但他这么问了,就说明哪怕他知道,也想装作不知道。】

      【在他问完后,左右侍从回答说杨国忠谋反被杀了,唐玄宗听完之后走了出去,夸赞了一下周围的士兵,然后跟他们说谋反之人已经被杀了,你们可以撤走了,可这些乱兵却不答应,这个时候陈玄礼出现了。】

      【他跟唐太宗说:“杨国忠虽然被杀了,但是杨贵妃还活着,希望陛下可以忍痛割爱,把杨贵妃处死,这样也能平息战士们的怒火。”唐玄宗听了之后没立刻答应,而是让陈玄礼先走,他要自己再思考一会。】

      【陈玄礼走了之后,唐玄宗一个人呆了一会,不久有一个将士过来给他施加压力,他跟唐玄宗说:“现在士兵们众怒难平,形势十分危急连我都压不住了,希望陛下能够尽快做出决断,给将士们一个交代。”说完还不断的跪下磕头,头都已经磕出血了。】

      【这件事表面上是他作为将领不断的给皇帝压力,但是我以小人之心度一下君子之腹,在听到这段历史的时候,我总觉得这人是不是得到了唐玄宗的命令,才说出这样的话做出这样的事,因为唐玄宗现在的处境很尴尬,他不能随随便便把自己爱的女人杀了,如果随随便便就杀了,他的评价注定不会好,可他也不能不杀,不杀的话士兵就要造反了,他可能连命都保不住。这个时候有个将军出现,苦口婆心再加上身体力行的劝说,把头都磕破了,那他作为皇帝心疼将领,忍痛割爱杀掉自己的妃子,传出去多好听啊。】

      【所以这个时候的唐玄宗其实很清楚,杨玉环必须要死了,只是他的确很舍不得,于是又问那个将士,杨玉环整日都在宫里,没和外人接触过,她怎么可能知道她哥哥谋反呢?那将士也很直白的告诉唐玄宗,杨贵妃确实是没有罪,但是将士们已经杀了杨国忠了,如果杨玉环还能侍奉陛下的话,将士们怎么会安心呢?这话可以说是不无道理,站在士兵们的立场上,毕竟杨玉环又不是只有这一个哥哥,万一我们保护你平安,等你重新坐上龙椅之后又接着宠爱杨玉环,补偿她让她其他哥哥当官,她到时候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记恨着我们杀了杨国忠,要了我们的命怎么办?】

      【然而击垮唐玄宗的,是这将军的最后一句话,他对唐玄宗说:“希望陛下好好考虑,毕竟将士们安心,陛下就会安全。”这话一说,可以说是软硬皆施,先来软的,他跪也跪了,还把头都磕出血了,甚至连杀她的理由都为皇帝找好了,可以说是苦口婆心,之后来硬的,跟唐玄宗说你若是杀了她,将士们就保你安全,你若不杀,必死无疑。】

      ……

      明宣宗时期

      “不该杀的。”

      朱瞻基自己嘀咕了一声,他自幼跟随祖父一起多次讨伐蒙古,一些缓兵之策和行兵领兵的策略,他用的都很好,所以他此时一眼就能看出不该杀的,这种情况下杀一个女人能做什么呢,不过是缓和一阵子罢了,就算真的保下命,皇位也要易主了,这些将士已经不为所控了,那么谁还会真的在天下稳定后真的听你的命令呢?

      如果是他的话,他就去找自己信得过的人,进行威逼利诱,用带出来的金银珠宝吊着他们,组一个自己的小军队,不需要打得过所有的士兵,但是可以反过来给他们施加压力,让他们知道造反可以,但是有可能会把命都丢了,大不了鱼死网破,你比他们更狠,他们才会怕。

      可惜了,本来是男人之间夺权逐利的事,非要靠杀女人为自己保命,朱瞻基也不知道该说他是太怕死,还是真的年纪大了,没有任何政治眼光。

      ……

      【唐玄宗为了保命,同意了,他让人把杨贵妃引到佛堂内,然后用绳子勒死了她,之后让陈玄礼和将士进来查看,陈玄礼看到后,又去跟其他士兵们宣布这件事,士兵们高呼万岁,之后整顿纪律,带着唐玄宗继续逃跑。】

      【在跑的过程中,唐玄宗的队伍和太子李亨的队伍兵分两路逃亡,太子在北上后,领着他的这队人马,自己继位称帝,将唐玄宗尊称为太上皇,之后的事就给大家简单说一下,安禄山称王后,因为天天打骂奴仆,对次子也不喜欢,非打即骂,偏爱幼子,于是次子安庆绪联合安禄山的太监一起害死安禄山,之后安庆绪继位。】

      【可惜安庆绪这个人比不过他父亲,继位后被史思明活捉,这位史思明就是之前说过的安史之乱中的史,活捉后安庆绪的士兵也被史思明系数收下了,之后史思明和大唐双方交战有胜有负,可时间一长,史思明这边难免落于下风,这里要说一下,史思明和安禄山真不愧是好兄弟,两人都一样宠爱幼子,想要废长立幼,于是他也被长子先发制人,给害死了,随着他的死亡长子继位,就更不是大唐的对手了。】

      【在公元762年,史思明长子史朝义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自杀在树林里,至此长达七年的安史之乱就此终结,只是可惜,唐朝再也恢复不了原本的盛况,开始走下坡路了。】

      【说回杨玉环,很多人可能会问李隆基是不是真的爱她,这个答案是一定的,他很爱她,只是这样的爱抵挡不了权利、活命的诱惑,当他是皇帝的时候,他可以靠宠爱和封赏来为这份爱镀上一层金色的圣光,可当他没有这些的时候,他就只是一个自私、昏庸、贪婪、好色的普通男人,可能不是大奸大恶的人,可他也绝对不是很多歌颂爱情故事中的男主角。】

      【关于杨玉环,锦衣玉食冠宠无双的生活当然好了,可是从来没有人问过她自己到底愿不愿意,如果不是唐玄宗,她本来武贵妃喜欢的儿媳,是明媒正娶的寿王妃,这些所谓的荣华富贵,难道她以为当寿王妃的时候没有吗?】

      【后世相传杨玉环非常喜欢吃荔枝,可是古代没办法保鲜,于是唐玄宗为了让她能够吃到新鲜的荔枝,每日八百里加急给杨贵妃送荔枝,十分劳民伤财,这些似乎就是他宠爱杨玉环的证据。】

      【可是我时常在想,如果没有唐玄宗,她和寿王在一起,郎才女貌,她喜欢骑马,寿王可能会和她一起,每年骑马出去游玩,他们可以去岭南,去亲手摘最新鲜的荔枝,想吃多少都可以,不会再有人说她劳民伤财,不会再有人把这种事标榜成爱的表现。】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玉环之死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7850032/14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作者已关闭该文评论区,暂不支持查看、发布、回复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