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烈夏(奔向热爱的夏天)

作者:周至川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发小


      新的一周,期中考试如期到来。十一月中旬的建洲市,秋风纷起。从公交站出来,两人的步调不紧不慢。第一科考试八点钟开始,时间还早。

      风吹过他们的耳畔,传来秋的话语。走到校门口的那棵树下,张亦然低头看向周应:“你在几考场啊。”

      周应抬起头:“三考场二十三号。”

      张亦然嘴角轻弯:“那我们俩前后桌了。”

      “你是0324?”
      我的生日?

      “对啊,你的生日。”

      “那你这次肯定考得不错。”周应说,“有我的一份。”

      这次考试复习,确实有周应的一份。张亦然的三门理科,全都是周应给他辅导的。那天一科不落,一页不少,周应给他讲得明明白白的。

      “那你最好祈祷下次是……”

      没等张亦然说完,周应就已经知道他要接下来讲什么了,索性,她直接接话:“0424,你的生日啊。”

      “啊是。”张亦然和周应一起走进路边的便利店,他手上拿了两瓶农夫山泉,“好在你还记得我的生日。”

      周应接过水,和张亦然一起走出便利店,说:“开玩笑,谁不会记得自己弟弟的生日?”

      周应说,没有血缘的,我也记得。

      从便利店里出来,临近学校的周边路上格外的热闹。忙得热火朝天的早餐店,站在十字路口指挥车辆行驶的交警。边走边谈论下午约球,或者是昨晚看了什么剧的学生们……

      走在路上,周应打了个哈欠。张亦然抬起手腕,看了一眼手表。随后他看着周应说道:“你不觉得我这个考号很幸运吗?”

      周应转头看了过去:“是。”

      “你知道为什么吗。”张亦然说,“毕竟是你的生日。所以当然很幸运啊。”

      原来这就是幸运,他的思维周应有的时候确实猜不透,你说他幼稚吧,确实有点,但他总是会一副很认真的态度跟你说这些他脑回路里面的东西。

      进入校门,两人走在去往教学楼的马路上。

      张亦然说:“我那天给你划出来的那几条政治大题,你背了没?”

      周应回答道:“背了。全部按照书上面的内容和例题一起,一字不落。”

      张亦然:“那就行。”

      周应问:“话说,那天讲完了生物化学后,你有没有再复习一遍?”

      张亦然:“嗯。我画了一下思维导图。多亏了你,比之前清楚多了。”

      秋风吹动着教室里的窗帘轻轻飘起,拂动着少年们的思绪……很快就来到了最后一个科目。七十五分钟的政治考试,张亦然写完试卷,教室里刚好响起十五分钟提醒哨。他长舒了一口气,拿起试卷,看了一眼,随后合上笔盖,把头看向窗外。

      周应写到了最后一道大题,她按照张亦然教给她的方法,先看了一眼设问,大概清楚答题的范围。读完材料,周应发现这道题的知识点,张亦然那天让她背过。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等到试卷收完,周应和张亦然走出教室,在走廊上拿着书包,周应说:“张亦然,你简直了!押题这么准!”

      张亦然把书包背起,很自然地接过了周应手上的书包:“还行吧,也就世界第三的水准。”

      给你点阳光,你还真就把人晒黑了是吧?
      周应:“……”

      秉着试卷不过夜的原则,隔天下午,成绩就出来了。高一八班的教室里,秦老师走了进来,她站在讲台上说:“成绩出来了,每个人的分数我就不念了。我手上的是大家的成绩和小分,我只保留了班级语文单科前十名同学的名字,剩下的同学可以在纸上找到自己的智学网账号,查看分数。”

      “那秦老师,班上语文第一的是谁啊?”一个同学问。

      “我们班的语文第一是周应同学,120分,同时也是年级第十。”

      班上响起一阵掌声。

      “秦老师!年级最高分是多少?”另一个同学问道。

      “年级最高是132分。”

      “是谁啊?”班上同学悉悉索索的讨论着。

      “二班的张亦然。”秦老师回答着。

      班上的同学齐声“哦!”。

      之前进行完辩论赛,张亦然在年级里就已经小有名气了。加上他经常到八班来找周应,自然这里的同学都或多或少知道点他。

      周应看了一眼桌上昨天晚上张亦然跟她在图书馆里分析完的语文试卷和答题卡,张亦然拿到语文单科第一,她觉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二班的教室里,郭致远老师正在分析着总体成绩。班上自然是少不了充满着好奇心的人,在宣布完各科班级单科第一和一阵掌声过后,一些理科成绩在前面的同学纷纷问着物化生的年级第一是谁。

      郭致远翻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单,空气里安静了几秒钟。在这几秒里,张亦然看着桌上清理好的昨晚周应给她讲过的物化生试卷,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答案。

      “这次有点厉害啊。”郭致远说道,他抬头看向全班同学,“物化生三科的年级第一是同一个人。”

      教室里面有了悉悉索索讨论的声音,大家都在猜测着这位神仙级别的人物究竟是谁。

      “八班的周应同学,化学生物满分,物理九十六。”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正好响起。

      虽说是文科好的学生分到的一个班,但班上理科好的男生们还是聚到了一起,讨论着上次化学视频里面的那个人,他们还商量着打算去八班会一会她。

      没等他们讨论结束,周应就已经出现在了二班的教室门口,她是来找张亦然的。那群人还没注意到她。

      周应把张亦然叫了出来,一起去到了公告栏前看排名。

      各科年级第一的照片被张贴了出来。比较惹眼的是,周应和张亦然的一寸照片在一排。而且那一排,就只有他们两个。周应的照片下面写着“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年级第一”,张亦然的照片下面写着“语文、政治、历史三科年级第一”。

      周应和张亦然站在公告栏前,身旁的人越来越多,走廊里的声音越来越嘈杂。他们穿过密密麻麻的人群,往前走去,阳光穿过走廊尽头的窗户,肆意洒下,以破竹之势冲上少年人的肩膀。

      这一刻的阳光恰好,热烈不燥。

      张亦然把周应送回八班后,回到了自己的教室,他们准备各自收拾东西一起回家。

      张亦然刚坐下,杜子奕就凑了过来,他用下巴指了指,那群刚看完成绩排名回来还在继续讨论的人,他示意张亦然把耳朵微微凑过去听:
      学生A:“是上次那个周应吗?”
      学生B:“那不是个女生吗?”
      学生C:“女生学理科还能学这么好?服了。”
      学生A:“哪天跟她去问问题目。”
      学生D:“我看你是不只是想去问问题吧。”
      “……”

      杜子奕说:“他们在讨论周应。”

      张亦然说:“听到了。”

      张亦然走上前去,搭上其中一个人的肩膀:“兄弟,你这背后说人闲话多多少少有点不太厚道吧。”

      “这‘女生学不好理科’的刻板印象是多久以前的老思想了,这世上也没规定什么学科是什么人学,我从来都不认为女生的理科不能很拔尖。”

      张亦然一直认为,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无论在什么邻域,只管去做就是的了。把它做到最好,把它做到极致,这才不枉自己的热爱。

      杜子奕附和地点点头:“是啊。有些人就是有偏见,还有点莫名其妙。”

      总有那么一两个人的想法还没有往前看,还停留在原地,做着井底之蛙。

      学生A:“那个周应?考的分数那么高,应该各方面都很厉害吧。”

      周应早已经收拾好了书包来到了二班教室的门口,她正往里面看着张亦然。

      张亦然发现了她,他的目光穿过身前的两人去到她的身边。

      那两人顺着张亦然的视线看了过去。

      周应正在跟张亦然招手。

      杜子奕已经提好了书包站起身来,从后门出去,到八班去找李檬了。

      张亦然拿着包从座位上起身,说:“那位就是周应,要不?我带你们去认识认识我发小?顺便让我发小教教你们物化生?”

      同学B试着打圆场:“早说周同学跟你玩的好,我们也就不插手了。”

      不想把局面闹得太僵,见状,张亦然回复道:“谁叫她是我发小?真心想认识的话,以后有的是机会。走了,不能让她在门口站太久。”

      张亦然走到门口,他接过周应肩上单肩背着的书包。

      他习惯于给她背书包了。

      刚一转头,李檬和杜子奕正走了过来。

      走廊尽头的光还未消失,他们踏着余晖,一起并肩行走在宽广的那条路上。

      杜子奕:“对面新开了一家九十烤肉,我们一起去吃怎么样?”

      李檬:“好啊,我这次考的不错,好好犒劳犒劳自己!”

      周应:“同意。”

      张亦然:“附议。”

      李檬和杜子奕走在他们俩前面,打打闹闹的。

      张亦然和周应在后面说着话。

      “周应。”

      周应听到张亦然叫着她的名字,从自己的思考里抬起头:“怎么啦。”

      张亦然:“以后,不管什么时候,如果你听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声音,不用去理会他们。总有些人的想法,或许还没有与时俱进,跟上时间的洪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一些事情。即使在别人眼里看起来有多么的不可能,有多么的不可思议。”

      周应:“嗯。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女生是能学好理科的,就像男生的文科也照样能很厉害那样。刚刚你们的聊天,我大致听到了一点。只是一个现实摆在这里,就学科能力而言,他们不能因为几句话,就提高他们嘴中所谓‘衡量一个人标准’的分数,仅仅以此而言,我也确实比他们高。”

      周应在年级的范文纸上,经常可以看见张亦然的文章,其中那句“偏见不是阻挡别人进步的绊脚石,囚禁的思想才是坐井观天的基础”她到现在都记在心里。而她也一直认为,世界上那些不可能完成的事,总有人可以完成,那些别人攀登不到的山峰,总有人可以留下曾经登顶的痕迹。

      张亦然:“不用去理会他们。在我们各自所热爱的邻域里,那些消极的意识,不是制约我们去奔赴热爱的枷锁。”充满着无限可能的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光芒。

      “九十烤肉”到了,走在前面的李檬和杜子奕回头。

      李檬:“你俩走那么慢,干啥呢?”

      杜子奕:“偷摸着做什么思想交流?”

      张亦然和周应跑上前去,周应挽着李檬的左手,张亦然站在杜子奕右边。

      张亦然:“还真的是交流。”

      周应:“确实是,是烤肉前的交流。”

      杜子奕:“今晚我吃不饱不回家。”

      李檬:“加一加一。”

      张亦然:“你俩别撑死了。”

      周应:“我和张亦然可不把你们俩抬回家。”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发小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7711240/14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