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文豪

作者:青翰白蘋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白驹过隙一


      徐则渊整了整衣服,心跳如擂鼓,抬脚走进校务室,关了校务室的门,对面坐着一排共五个人,三个中年男子,还有两个看上去年纪稍大些的。

      屋内是长而宽的窗子,现在太阳已经出来了,淡金色发白的光线透过大大的窗子照在屋内的木地板上,空气中缓慢漂浮的微尘清晰可见。

      教室中央一个眉目疏朗,约莫有三十多岁的男老师温声道:“徐则渊同学,请坐。”

      徐则渊在凳子上坐下,对面的五个老师拿着徐则渊的卷子翻着看了看。

      坐在五人之间靠边的一位老者笑着道:“这次国文考试一共有两个大题,徐同学以为自己哪一道答得好?”

      徐则渊端坐着,手心汗津津的,“我觉得第一道答得好。”

      唯一的那位女老师看起来慈眉善目,声音也极是温和:“说说?”
      徐则渊脊背挺得僵硬,“科举制度和学校制度,学生恰巧生在此时,一一经历过,对其中感悟深切。而光武帝小怯大勇的事情,是为了让后人学习他遇事取舍面对之道,但许多道理知道是知道,却很难做到,如今不同于中华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遇事的大小可能在瞬息变化。再有,学生想,若一直胆怯,可能等到需要勇敢的时候已经不会勇敢了。”

      坐在边上的那名老者听了,面上没什么变化,“说说科举。”

      徐则渊:“科举考试,隋时初创,唐代确立,本是为了打破世家垄断,取材不拘于出身。而自明以来,要求熟读五经四书,做一手好八股文。让学子们学习书中的人物道义,从盘古女娲到炎黄尧舜,孔孟先贤,学习的是一家一派,儒学理学。科举取士最初是为了给天下有识之士一条公平的道路,给心怀天下的仁人义士一条实现政治抱负的道路。但自清始,”徐则渊顿顿,“范进中举写得很是清楚。”

      正中央的那位年轻男子翻过徐则渊的简历,打断道:“你之前读的是一个秀才老先生的私塾,后来在和平教会学堂念过书。依你之见,二者当如何?”

      “在黄师傅身下念书那几年,难以忘怀,师傅教书极为认真,国文经学一一为我们讲述,教导我们为人做事之道。转念和平教会学堂之前,同师傅道别,师傅说不管何处何时,都要好好念书,黄先生于我如师如父。”

      “和平教会学堂有两种学生,一种是花钱进去念书的,一种是筛选的贫苦人家的孩子。虽是不同的班级,但授课的老师并无差别。上的课分了门类,我们学国文,英文,也学算学格致,还学乐器,画画。在那儿,学了很多从前不知道的东西。”

      老先生继续问道:“那科举到底该不该废?”

      徐则渊抿抿嘴唇,“科举该废,但科举的初衷和精神不该废。”

      “那你说说科举的初衷和精神是什么?”

      徐则渊:“科举制度最初是贤明帝王为了打破贵族世家对于朝堂政事的控制,给天下寒门学子一个从政的机会,代代人才筑长久江山,让读书识字走入寻常百姓家。哪怕不为官入仕,读书明理也是好的。但后来,科举也不纯粹,科考成了‘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读书是为了当官,原本让天下人识诗书而明理的初衷也没有了。应当先明白读书的真正目的,然后读书,如此为官,心中会有一股信念……”

      “你觉得孔夫子如何?”

      徐则渊:“夫子在百家争鸣之时,是一个杰出的学者,他倡导仁义很好,留下书籍教导人们向善也很好。但夫子不是圣人,他被历代帝王和登上高位的读书人推上高位,成了‘天不生夫子,万古如长夜’的万世师表,任何有悖于夫子的言论思想都变成了叛逆之言。但我想,若夫子在,夫子知道自己不是完人,知道自己的学识不是绝对正确,他会自己从被捧得高位上下来的。”

      陈十年语气温和,“面试结束,徐同学你可以回去休息了。”

      徐则渊站起身,朝五位老师鞠了一躬,“老师们再见。”

      坐在最右侧一直没有说话的一个蓄着胡子的男老师喊住徐则渊,“等等。”

      徐则渊转过身,面带疑惑的看向他,“老师?”

      熊思培:“你如何看朱熹?”

      徐则渊愣了愣,“世人言语如刃,时人之笔如镣铐。不知实,不下笔。”

      熊思培听罢,“回去吧。”

      徐则渊点点头,再次告辞。

      徐则渊出去,其余四人纷纷看向坐在左侧的顾英培,“顾老怎么看?”

      顾英培摸摸胡子,“分在甲班吧。”

      徐则渊和许梿一起离开,在大街上分开,拐进不同的胡同里。徐则渊进了家门,便上了一桌子的菜,坐下缓了好久,才从面试里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中出来,呆呆地夹菜吃。

      正月十四,分班名单出来。徐则渊分在了甲班,正月十五上课。十四当天看完名单,徐则渊领了书本和校服,回家赶稿子。

      十五一早,天还黑着,只有几分微微的亮,徐英唤醒徐则渊,“少爷,该起了。”

      徐则渊洗漱完,同徐父一起给家中的列祖列宗进了香。随后徐父拍拍徐则渊的肩膀,“渊儿,去看看鞭炮。”

      父子二人站在垂花门下,几米之外,徐忠和徐达把长长的两串鞭炮挂在门上,点燃后跑开,短短的一截引线嗤嗤烧完,红色的鞭炮噼里啪啦地炸开,随后,巷子里传来一连串的鞭炮声,伴随着小孩子的尖叫声,过了许久,还能听见隐隐约约的鞭炮声,这天早上,整个北京城被早起过节的人用一串串的鞭炮叫醒。

      徐则渊听着胡同里拉长的吆喝声,“甜酒汤圆咯~”心口忽然一阵难受和恐慌,转头看向徐父,“爹,这是太平时候吗?”

      徐父眼圈微微有些发红,或许是想起了千里之隔的凉侗老家,想起了那里现在还覆盖着厚厚一层白雪的土地和穿得厚实又灰扑扑的佃户们,“渊儿,好好念书。”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白驹过隙一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2970775/14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