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

作者:迎接太阳的人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一三二章村里的变化


      天还没有亮,又在床上躺了一会儿,李正扬慢慢的起床,走出屋来进行晨练。
      现在是冬季,而且快过年了,公司的人不多,也就抓到房子搬来住的人,以及宿舍的为数不多的人在。李正扬习惯性的打一遍燕青十八翻,再来回溜达一下。再看周围,人就慢慢多起来了,再过一会儿,住在这里的人全部起来了,有赵栓柱和孙柱子整队,建筑公司的职工们就开始跑操了。
      看到这个场面,李正扬非常的欣慰。自己不在三年了,能够坚持下来实属不易。跑几圈后,开始列队打拳。李正扬看着打的不算是完整的燕青十八翻,一下子来了兴趣。站在队前高声喊“我看了,不管以前是不是大庙村的,咱们今天都是同一个集体,这样吧,以后只要我在公司,这套拳我教下去。同时要求大家,不只是会比划,还要会用。咱们要把自己锻炼成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勇士……”
      李正扬说了半天,站在队前把这套拳练了一遍,看的大家一片声的叫好。等静下来,李正扬开始从头教,刚教了几个动作,张永军来了。
      看看时间也到了吃饭的时间了,就让大家散去。张永军也不带避讳的,直接张口就说“正扬,你没回来前我可和弟兄们都打好招呼了,今天你们分房,得给我留一套”。
      李正扬直接一脸嫌弃的说“你说你一个县级干部,而且还就是县长,你往我们老百姓堆里扎啥。再说了,县委那边不是家属房吗”。
      “我算是看出来了,你小子不仗义。过完年,我老婆孩子要来呀。从你这要套房子,以后咱们兄弟不就住一起了么”。
      “行”,李正扬还没开口呢,梁琼玉走过来了,笑呵呵的说“这房子是给嫂子的和孩子的,你不能来住。你们兄弟凑完了,喝够了就滚蛋”。
      “还真就是王八找那鳖亲家,你们两口子算是没治了”。张永军蹦着高的骂道。
      一群人笑闹一阵,张永军走了,石健赶紧过来说一下昨天的事儿。那就是一个盗窃团伙,本地两人是在那里开着收破烂的门面。李正扬看到到县政府偷车子的那两人是外来的,偷来的车子,等过一阵往外送废品的时候,装车上拉出去,那外来的两人有销售渠道。
      李正扬直接说“那和我没关系,那是你们公安的事儿。这些和咱们公司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对了,别忘了把我妹妹那车子给我弄回来”。
      说着话,几个人一起去食堂吃饭。等他们从食堂出来,就见办公室门前,人慢慢多起来。李正扬拿眼一扫,看到了两人,一个是司务长高诚,一个是技术科长杨谦。就走过去问“你俩也来抓房子”?
      两人一看是李正扬,连忙点头。杨谦说“我点背,公司其他的老人都抓到了,我这几年了,没抓到”。高诚则木讷的说不出话来。
      看看两人,李正扬对杨谦说“你再抓一年吧,还年轻点。今年老高就别抓了,先照顾一下老同志”。
      高诚没有反应过来,杨谦则是高兴地笑了,点头笑呵呵的说“行,那我谢谢领到了”。他很明白,李正扬让他再抓一年,也就是说,今年抓不到不要紧,明年一定有你的。高诚那边,李正扬直接拉着他走进了办公室。看看桌上早就准备好的纸,抓起来一张撕开,拿笔写了个20,递给高诚说“高师傅,等会儿抓阄的时候,这个纸团抓在手里就行了”。
      直到此时,高诚才反应过来,感激的连连点头,说道“谢谢经理,谢谢经理”。
      看着高诚的样子,李正扬连忙摆手让他出去。要不,他在屋里那是一种受罪。等高诚出去后,李正扬再看看屋里的兄弟们,这才说“抓房子的事儿你们主持吧,今天再给我部车,我去把孩子户口落下去”。
      徐有光接话说“老大,你们两口子真行啊。你昨天下午伤着了,啥事不管。人家计生办来人了,出具了一切证明帮孩子落后户口。可是,嫂子当年从大学自己跑回来的,户口没弄回来,你俩结婚也没有并户,所以户口落不了。小玲今天就出差帮着把嫂子的户口签回来,给你们办理一切手续。户口的事儿就不用你操心了”。
      直到现在,站在一边的梁琼玉才后知后觉的知道,事情是多么麻烦。稍微一沉吟开口说道“正扬,既然孩子户口不用管了,你今天陪我回趟村吧,回去看看”。
      李正扬也点头答应着“是呀,我是该回去看看。武爷和五爷不是在这里有房子搬过来了么,怎么不在呀。我得回去看看,给两人问句好”。
      “现在村里的支书是德才了,你这几年不在,村里变化大了,你回去看看吧”。
      李正扬也没有再用车,和梁琼玉一辆车回到了大庙村。
      不用进村,李正扬就发现变化了。首先是村西边连成一片的塑料大棚,再往村里看,当初他在的时候间开始建的小洋楼,现在也连成一片了,粗略估计一下不下五十家了。梁琼玉将他送到村委会,就离开先回镇里去了。
      村委还是当初那破破烂烂的几间房子。走进屋里,看到刘德才和赵小川坐在屋里。李正扬不由得一愣。虽然梁琼玉对他说了刘德才的遭遇,可他没想到竟然这么厉害。他进屋,要不是提前心里有准备,都不敢认刘德才。
      三个人坐下来,互相说一下近来的情况,赵晓川就站起身来说,你俩先聊着,我去把五爷和武爷叫来去。说完转身就走。
      赵小川走后,刘德才首先是介绍了一下大棚菜的事情。从八四年发现韭菜黄瓜的事情以后,许桂香就带人出去学习了。八五年是第一年种植,没敢大面积的种植。但是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今年是第二年种植,扩大了规模。把以前分出去的每户半亩地,现在又收回来了,还是村里统一规划安排,建立了这些大棚,当然出资是建筑公司那边。还是老规矩,不过是多少有了些变动,现在是收入的三分之一归公司,三分之一分到村里,三分之一归种植大棚菜的个人。
      看看将近年关了,梁琼玉没少操心,亲自出马,以镇上的名义,外出跑菜的销路,徐有光也帮着跑。这几天外来拉菜的车辆不少,李正扬之所以没注意到,是因为大棚之间都留了足够车辆走的路,收菜的车都在大棚之间。
      地里的庄稼还是以前的样子,大面积机械化种植,省下不少的劳动力。现在不仅是以前分出去的地收回一半建成了大棚菜,其余的地方也是全部改成了菜地,春季以后,集体耕种。因为现在建筑公司的规模已经够了,村里省下的这些劳动力就得想办法,要不,人整天闲在家里就废了。
      城南菜市场那边,还一直是李玉莲承包,张爱良带着人在那里帮忙管理。由于自己也在那里卖菜,所以村里成立了小规模的做粉皮粉条的小作坊。不过一切手续都办理齐全了,不会出现任何毛病。
      说完这些,话再转到房子上。现在按照当初武爷和五爷的规划,村里已经建了五十八户了。人也已经搬了进去。现在不仅是建筑公司那边出钱,村里也支付一些。预计今年要建四十多户,这样发展,用不了几年村里就能全部规划完成。
      说到这些,刘德才继续说,武爷家因为在村中间,已经拆了,搬进新房子了。我家要是现在这个速度后年就能拆到。当初说好留下琼玉家的房子作为古建筑留着。现在是你家明年就能拆到了,你是不是先让别人家进去呀。
      正说着,武爷和五爷来了。李正扬站起来去迎接两人,可就在这一打眼的功夫,心中有种酸酸的东西涌上来,眼泪很不争气的就下来了。因为他明显的看出来,两位老人老了。心中不由得问自己,这还是当初吊打、折腾自己,又在背后支持自己的两位老人么。答案是是,真就是岁月催人老啊。
      两位爷看到李正扬,也是有些激动,武爷抬手想打,可是手没有落下来。而是拉着李正扬的手说“狗崽子啊,这两年在里面没什么吧。都是你爸那个狗东西,哎,不说了不说了,这马上过年了,咱们说点吉庆的话儿”。
      大家一起动手把五爷抬进来。再重新落座,武爷说“正扬啊,看到盖好的房子没,搬进去的人家,多数人家都买电视了,现在咱村里人手里都有几个钱了。没有搬进去的人家眼红啊,你回来了,得加快速度了”。
      李正扬明显的愣了一愣。刚才刘德才还在说明年预计四十户,这个步伐已经不小了。怎么五爷还让自己加快速度呢。
      没等他说什么,五爷继续说“咱们村呀,现在不同了,手里有钱了。虽说主要来源是建筑公司,可这两年种菜,也是很大的收入呀。村里的钱够明年建一百户的,这还不算明年的收入呢,就是没地方挪地方啊”。
      李正扬想想说“现在搬到公司的人家不下百十户了吧,让人先搬到这些人家去,等房子建起来再搬回来不就行了”。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6455984/133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